:如何培养初中生对历史的兴趣-免费ppt模版下载-道格办公

如何培养初中生对历史的兴趣

如何培养初中生对历史的兴趣

【摘要】历史作为社会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教育贯穿在中学的整个过程。初中历史长期以来处于非主科的地位,社会、学生家长甚至学生本人对历史都重视不够,因此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是历史教师的首要工作,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课题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求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在此我谈谈在初中历史教学中采用“兴趣教学”方法的看法。

【关键词】初中生;历史;兴趣

How to train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interest in history

Li Qin

【Abstract】History a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social sciences, education throughout the entire process in the Middle School. Junior high school history is a long time in the status of the main subjects, society, students, parents and even students of history are not placed enough emphasis, therefore cultivate students' interest in learning the history of the first and foremost task of the history teachers, is an important issue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eaching teachers should inspire students interest in learning, and build a harmonious relationship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 and obtained good teaching effect, 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eaching. I talk about in junior high school history teaching in view of the interest in teaching "method.

【Key words】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History; Interest

在多年的历史课堂教学中,我发现初中生对历史课存在着严重的厌学现象。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学生认为历史知识容易掌握,只要看书就可了解,用不着听讲,要考高分只要死记硬背即可。事实证明这种观点是错误的,这种方法根本不可能把历史学好。我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学生自然就不会厌学。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呢?

1.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有巨大的心理效应,能使人的大脑皮层处于兴奋状态,进而促进学习动机的形成和强化,变非智力因素为智力因素,为学生学习提供无尽的动力。要激发并保持学生的兴趣,最有效的方法是让学生不断地获得“成功的喜悦”,而且这个成功必须是跳一跳就能摘到的“桃子”。

例如,提供教坛讲故事。小学的历史学习是以故事形式进行的,如果教师让学生将小学了解的故事与相关的课文结合上讲台讲故事,每个学生通过努力就都可做到。这个过程既能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综合概括能力、表达能力,又能锻炼学生的胆识勇气,更能使学生尝到做小老师的滋味,体验成功。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学习和创造的动力之源,学生如果对所学科目有兴趣,就会更加愉快、积极主动地学习。因此,要提高教学质量,应该从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科的兴趣入手。教师应组织好课内、课外的历史学科活动,营造“兴趣氛围”。要使一个班、一个学校形成学历史、通古今、明道理的氛围。除了课堂教学外,课外功夫也极为重要。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力争每一堂课准备一个相关历史小故事、小知识竞赛、历史谜语竞猜等形式多样的活动,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学习氛围;每学期组织二至三次校级历史学科活动如历史知识抢答赛、历史手抄报评比、历史辩论会等活动,以掀起学生学习历史的热潮。

2. 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生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同时又有着浓厚的感彩。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的爱憎情感对学生起着直接的感染和教育作用。学生获取知识,接受教育,往往是以对教师的信任为基础的。学生对教学方法、教学态度和教育方法好的教师是敬佩的,对他所教的学科也容易产生兴趣。教育心理学家认为:当一个学生对某种学习产生兴趣时,就会积极主动、心情愉快地学习,而不觉得学习是一种沉重的负担。一旦学生的学习兴趣得以激发,教学活动就能顺利地进行。反之,若师生关系不够融洽,学生则会对该教师所教的学科产生厌倦的心理。首先教师要微笑以待。一个时常面带笑容的教师能赢得学生的尊重和爱戴,使学生感到亲切、亲近,愿意接近、愿意沟通。教师的微笑不仅能拉近师生的心理距离,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而且能使学生在轻松愉快之中获得知识,接受知识。其次教师要了解学生。只有走进学生心灵,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来确定教育目的、内容,并且耐心地聆听学生的倾诉,教师才能较深入地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给予学生启迪和疏导。这样,师生之间才能产生情感的共鸣。

3. 转变学生的历史学习观念

历史是中学生必修的一门课程,由于某种原因和各方的影响,在学生中存在不同程度的“重主轻辅”的不良现象。根据我对教学过程的了解和观察,这些学生对历史科的学习动机和学习态度各不相同。有的学生对学习历史虽有兴趣,却浅尝辄止,不求深入;有的只对听历史故事有兴趣,对一般历史知识则不感兴趣;有的只关心考试分数的高低;还有个别学生虽屡经诱导,但仍不能引起重视。

4.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课标》提出:“倡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教学过程,勇于提出问题,学习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改变学生死记硬背和被动接受知识的学习方式。”新一轮课程教材改革的关键是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其目的是让学生学会基本的学习方法和学习能力。因此,学生的学习应该是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模式。其中最根本的是学生的自主学习。何谓“自主学习”呢?我国学者庞维国将“自主学习”概括为:建立在自我意识发展基础上的“能学”;建立在学生具有内在学习动机基础上的“想学”;建立在学生掌握了一定的学习策略基础上的“会学”;建立在意志努力基础上的“坚持学”。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立足于学生的自主学习,老师要指导学生如何确定自己的学习目标、学习进度和评价目标,让学生“能学”、“会学”;发挥每一个学生的积极性,使学习成为互动式、沟通式和交流式的学习,让学生做到“想学”和“坚持学”。譬如,在课的开始,通过讲故事、表演、运用多媒体、学生讨论、比赛、鼓励等多种方式引入课堂,学生在一种高昂的热情中进入一节课的学习,肯定是想学、能学。在上课的过程中指导读书的方法、思考的方法、解题的方法,具体操作中可以通过创设一定的情景来诱导学习、小组互动合作质疑释疑等策略,指导学生做到会学。而要让学生做到“坚持学”更是我们老师也要坚持的目标。在这方面,可以利用学生的“成功”感和“责任”感,促成学生自律学习。学生在学习上获得成功之后产生的成就感会激励自己继续坚持不懈的学习,以获得更大的成功和成就感。同时,结合历史学科的德育教育功能,让学生明白自己担负有一种责任为祖国强大、民族振兴而努力学习的责任,通过这种责任感来约束、激励自己继续学习。

5. 因材施教,关注每个学生

依据学生的素质差异进行因材施教,可以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较大发展,基本素质有所提高,学有所得,感受到成功的快乐,从而提高历史学科的教学质量。教师必须了解、熟悉自己的学生,不仅要深知他们每个人的知识基础,而且要了解他们每个人的性格、脾气秉性、兴趣爱好等,然后据此对不同水平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备课。如在问题的设计上,哪些问题的难度高,适合成绩优秀的同学回答;哪些问题中等难度,适合中等生回答;哪些问题必须降低难度并且需要适合学困生解答等,这样才不至于难度太低使优秀学生感到“吃不饱”,甚至绰绰有余;难度太高使学困生一问三不知,既耽搁了课堂时间,又没有达到最佳效果。

最后,教育的对象是感情真挚、思想丰富的学生,因此,不可忽视教师的情感对培养学生兴趣的作用。教师教态和蔼,尊重学生,爱护学生,创造一个和谐、轻松的教学氛围,必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兴趣。刚入中学的学生,发言踊跃,但由于知识水平有限,难免答题有错,甚至闹出笑话,遇到这种情况,教师既要委婉地帮助学生认清错误,又要善于发现其优点,予以适当鼓励,以消除其不安情绪。对学困生,教师切忌正言厉色,而要关注其微小的进步,帮助其重树学习信心。教师还可以利用课余时间,适时地与学生交流、沟通,使他们感受到老师的关心和期望,从而促使其上课认真听讲,努力学习。

文章为用户上传,仅供非商业浏览。发布者:Lomu,转转请注明出处: https://www.daogebangong.com/fr/articles/detail/pzvw1f030j81.html

(810)
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single-end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