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叙文中的绘画技法举隅-免费ppt模版下载-道格办公

记叙文中的绘画技法举隅

记叙文中的绘画技法举隅

美术借助线条、色彩等来反映生活,而文学则借助语言文字再现生活,两者在内容和形式方面都有许多相似之处。我们在写作中经常要用到一些美术技法。这里以名篇为例简述几法以供借鉴。

白描中国画技法名称,即纯用线条勾画,不加色彩渲染的画法。在文学创作上指不加渲染烘托,不用华丽的词藻,而以简练单纯的笔墨,勾勒出鲜明生动的形象。如《儒林外史》写范进看中举报帖时“……看了一遍,又念了一遍,自己把两手拍了一下,笑了一声,道:‘噫!好了!我中了!’说着往后一交跌倒,牙关咬紧,不醒人事……”,这些话就抓住了人物的神态动作,用白描手法维妙维肖地描写了当时的事态。

烘托国画的一种技法,指用水墨或淡彩在物像的外廓渲染烘托,使其主体明显突出。写作中是指从侧面着意刻画渲染,使所要表现的对象鲜明突出。如老舍在《骆驼祥子》中写祥子在烈日下拉车,为了烘托夏日太阳光的炽热,着力叙写了老城的炎热之景:“整个老城像烧透了的砖窑,使人喘不过不气来。狗趴在地上吐出红舌头,骡马的鼻孔张得特别大,小贩不敢吆喝,柏油路晒化了,甚至于铺户门前的铜牌好像也要晒化。”作者这一巧妙的描写,收到“烘云托月”的效果,给人以丰富的想象余地。

速写绘画的一种技法,它是用简洁有力的笔墨、单纯明朗的线条,把对象最本质的最鲜明的特征勾画出来,在写作中,指以简洁有力的笔墨描写人物的外貌、情态和生活场景等。如魏巍的通讯《谁是最可爱的人》中的一段文字:“烈士的遗体保留着各种各样的姿势,有抱住敌人腰的,有抱住敌人头的,有掐住敌人脖子把敌人摁倒在地上的,和敌人倒在一起,烧在一起。还有一个战士,他手里还握着一个手榴弹,弹体上沾满鲜血,和他死在一起的美国鬼子,脑浆迸裂,涂了一地。另一个战士,嘴里还衔着敌人的半块耳朵。”这段速写用极简练的笔墨,勾勒了朝鲜战场上松骨峰战斗之后战场上呈现的情景。

横断云峰国画传统技法之一,指作画时,以云雾横抹绵亘的山峦,从而在尺幅之间显示峰岭的远近,给人一种于有限中表现无限的美感。写作中指在情节发展进程中,插入表面似乎是阻止情节发展的某些事件,形式上故事好像中断了,然而笔断意不断,插入的事件与原来正在进行的事件暗中呼应,环环相扣,从而使作品气度恢宏,波澜迭起。姚雪垠的小说《李自成》就是如此,如李自成突围到鄂西,这章一结束,下面似乎应写农民起义军驰骋中原的情况,但作者却故意一转笔锋,写紫禁城内外,描绘明王朝内外交困的情景。这段描写,虽然阻隔了闯王星夜驰入河南的情节发展线索,却为全书情节发展另起一层波澜,形成一张一弛的节奏,从而增添了艺术光彩。

工笔也叫细描,绘画时对描述对象作细腻的、一笔一画的着意刻画。写作上指抓住描写对象的特征,用细腻动人的笔触,绚丽多彩的文字,把形象描绘得神情毕肖,真切动人。如刘绍棠的《榆钱饭》中的一段描写:“丫姑野性、胆子比人的个儿还大:她把黑油油的大辫子七缠八绕地盘在脖子上,雪白的牙齿咬着辫梢儿,光着脚丫子,双手合抱比她的腰还粗的树身,哧溜溜,哧溜溜,一直爬到树梢,岔开腿骑在树杈上。”这段文字用工笔细描的手法,把一个饥不择食的“丫姑”的性格特点刻画了出来,对人物的外貌、动作、神情都作了入微的描写。

摹色绘画中指用具体可感的色彩配合来描绘艺术形象。写作中为了加强生活的画面感和表现人物,也常用此法。写色彩要抓住事物的特征。朱自清在《春》里简练地写出各种花的色彩:桃花“红的像火”,杏花“粉的像霞”,梨花“白的像雪”。鲁迅在《雪》里写冬天的各种花,“有血红的宝珠山茶,白种隐青的单瓣梅花,深黄磬口的腊梅花”,绘形摹色,各呈异彩。同样的景物在不同地点景色各异,在《雪》中,江南的雪“洁白”、“明艳”、“滋润”;北方的雪则“如粉、如沙”,在风中“如包藏火焰的大雾”。《天上景物记》中从不同世间写出早晚景色的变化。在白天,雪峰在阳光下像白缎一样漂亮,白云投在雪峰上的云影,“就像白缎上绣上了几朵银灰的暗花;到了黄昏,红日映照的雪峰,“像云霞那么灿烂”,红光映在牧场上“形成一个金碧辉煌的世界”,使周围“镀上了一色的玫瑰红”。

文章为用户上传,仅供非商业浏览。发布者:Lomu,转转请注明出处: https://www.daogebangong.com/fr/articles/detail/pzq2uu00hnuj.html

(810)
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single-end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