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都历史文化资源优势在发展文化产业过程中的转化研究-免费ppt模版下载-道格办公

古都历史文化资源优势在发展文化产业过程中的转化研究

古都历史文化资源优势在发展文化产业过程中的转化研究

摘 要:发展文化产业是各个城市转变增长方式和提升品位的需要。在利用历史文化资源发展文化产业方面,古都城市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然而,不少历史文化名城还没有很好地利用这些非常有用的资源。为城市发展文化产业准确定位,用现代科技手段和创新性思维发掘、改造这些文化传统,配以实施文化体制改革等,可以创造出更多的当代财富。其中,开封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关键词:古都;历史文化资源;文化产业;开封

Abstract: To develop cultural industry is the need for various cities to transform the growth patterns and improve their levels. In the aspect of using historic cultural resources to develop cultural industry, ancient capitals possess incomparable advantages. However, a lot of historic & cultural cities have not taken full advantage of these useful resources. More contemporary wealth can be created by accurately orienting the development of cultural industries, using modern scientific & technical means and innovative thought to excavate and reform such cultural traditions, plus the implementation of cultural system reform. Among ancient capitals, Kaifeng can be taken as a representative.

Key words: ancient capital;historic & cultural resources;cultural industry;Kaifeng

中图分类号:F59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144(2009)03-22(5)

作者简介:李秋香 河南大学文学院 讲师 博士生

李麦产 清华大学研究生院硕士生

伴随国家城市化战略的实施,以及我国经济发展进入升级换代的关键时期之后文化产业重要性的彰显,对城市和文化产业进行研究,正成为城市学、区域经济学、文化学等学科及学者的重要研究对象。研究各个城市、城市群区域的文化产业也因而成为显学中的显学。站在时展的高度,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正处于重大转折期的各种现实条件为维度,审视我国一些地方所存在的古都城市的历史文化资源优势,并分析这种历史文化资源如何重新开发利用,无疑将对城市的更新、再生和城市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城市发展文化产业的必要性与古都的历史文化资源优势

从世界范围特别是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发展看,文化产业正日益成为国民经济中具有战略意义和重大发展潜力的产业。具体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城市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来说,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同样有着紧迫性。发展文化产业,“使城市文化功能成为衡量城市发展水平、创新能力、综合竞争力与社会和谐的基本尺度”①,能够更好地满足城市居民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既是城市社会进步的标志,而且实现文化产品和成果的区域外扩散,也是我国城市经济进一步提高质量的内在要求。

在传统的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模式下,作为我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城市,主要是凭借各种权力优势而低成本地聚集了各类有形的资源,推动和实现着城市社会的进步与发展。然而,城市这种主要依靠消耗各种有形资源的增长模式日益受到严重制约。由于自然资源的有限性和稀缺性,不仅各个城市在有形资源的争夺上更加激烈,而且整个国家从根本上也将无法保证向大型、特大型城市的经济社会发展再提供源源不断的资源供给。城市发展面临着模式更新的挑战,即城市特别是一些发展水平比较高的城市,其经济社会的发展必须从主要依靠有形的自然资源的模式,转变到同时依靠无形的文化资源上来。城市需要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城市产业在需要物质化、重型化的同时,也需要空灵化、轻型化。城市现在比以往任何时期都更加需要兼顾物质产品的生产与精神产品的生产。唯有如此,城市才可能实现可持续发展。提高城市经济中的文化产业比重,已经成为城市提升品位和档次的同义语,也是提高城市竞争力的重要因素。所以,在当代积极发展文化产业,具有以往任何时期都不可比拟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城市发展文化产业,有多种思路和方法。例如,一些城市政府的文化产业规划和政策有力地引导着城市文化产业的发展,走出了一条政府引导型的产业发展道路。有的城市通过金融扶持、人才吸引等社会支持系统,有力地促进了城市文化产业的繁荣。有的城市文化产业发展的定位是瞄准国际市场,主要做中外文化交流。有的城市则以国内供给为目标,成功地开拓了一个又一个内地市场。然而,无论这些多样性的发展城市文化产业的做法是怎么奇妙,甚至一些技术性的方法在文化产业的生产过程中还起着重大的作用,但都逃脱不了一个基本规律的制约,即文化生产像物质生产一样,也必须有资源和基本的要素。在资金、场地、人员、必要的技术手段等物质条件具备的前提下,进行文化产业的生产也需要一定的文化资源作为加工的对象。尽管这类生产在很大程度上不同于物质型的生产,但倘若没有文化资源的积淀,文化生产必将无果而终。

文化生产所主要依赖的这种资源要素,既有同时代的域内外人的精神结晶,而更多的是历时代的不同人的智慧体现。由于生命个体的短暂性,虽然今天有更多的人从事着精神财富的创造,并越来越高效地做出一些业绩,但直到目前为止,今人进行文化创造所需要的文化资源还主要处在过去的人们所栽植的文化之树的恩荫下边。那些曾创造并聚敛着精神文化财富的历史文化名城和古都城市,在当展文化产业所需要的文化积淀的占有上,无疑是有条件的。

在当代信息技术的视阈里,人类的知识大体上可以划分为数字型、编码化的知识与经验型、意会化的知识两类。前者具有通约性,可以跨越不同层次的文化域而为不同城市进行的当代文化创造所利用。例如,关于花木兰的故事梗概,可以传输到美国文化圈,成为迪斯尼进一步酿制新作品的母本。后一种类型的知识,由于“是由城市的不同人群,在不同时期所创造的,它有着鲜明的民族性、地域性和时代性特点”②,具有本土性特征,往往成为地方性知识,只有浸润其中才能够体会和把握住该种知识的神韵和魅力,才能够把这种知识的内容和形式搬移、转换到当下的文化生产中,因此,这种地方性的意会型知识,成为城市之外的资源采掘者所不能转移的财富源泉,也成为知识传统所在的城市在发展文化产业中最可依赖的禀赋优势。

二、古都在借用、开发历史文化资源上的不足

整体而言,我国在发展文化产业的过程中,对于历史文化资源的利用、特别是创造性的利用,做得远远不够,水平也不甚高。比如,同样的我国一些优秀历史文化资源,常被其他国家拿去作为艺术性地演绎、开发的对象,而我们自己却把这些资源当作敝帚丢弃。就对城市传统文化资源的利用而言,存在同样的问题。从世界范围来看,我国城市的萌芽与发展是比较早的,城市文明因此也是比较成熟的。作为孕育、诞生中华传统文化主要基地的这些历史文化名城,成为凝结中华传统文化的精神与众多要素丛的最佳存在地。然而,不少历史文化名城并没有使用好自身拥有的这些要素。

在如何看待城市的传统文化资源上,今天处于不同发展梯度的历史文化名城,有着不同的境遇和处置策略。尽管我国有古都――北京、西安、南京、杭州、洛阳、开封、安阳、郑州以及相当数量的历史文化名城,但这些城市在今日的发展态势上并不一样,甚至彼此间存在重大的差异。因此,这些城市在发展文化产业的起点上,也有着重大的不同,在如何对待城市所拥有的体现个性的城市精神和历史文化上,自然亦不同。那些文化产业做得比较好的城市,通常比较重视自身的文化传统。文化产业当展的实践让这些城市认识到,只有在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才可能实现文化产业的大发展,才能够创造出具有时代意义和特征的新作品。有人就认为,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就能够为当下发展本土动漫提供丰富的表现内容与形式来源 ③。相反,那些产业结构水平低下、社会发展滞后、文化产业发展落后的历史文化名城和古都城市却没有这样幸运,直接影响着对历史文化资源的开掘利用。在这类城市中,开封是一个典型。

开封是我国古都之一,也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曾长期作为地处国家版图腹地的河南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近代以来,尽管由于水运的湮灭、铁路运输的兴起以及省会西迁而导致开封的衰落、郑州的崛起,但依然是省辖市之一,建国后也曾获得了一些大项目的投资,开封仍然获得了纵向维度意义上的比较好的发展。然而,自改革开放之后,在全国城市彼此竞争的动态格局中,开封的发展日渐陷入困境,与其他新兴城市的发展差距日益拉大。从内部看,开封在改革开放之后思想不够解放,丧失了一些重要的战略期。从国家发展规划来看,不平衡的发展战略既让东南沿海先富起来,也让像开封这样地处内陆的城市相对受到一定的抑制。开封在最近数年的发展中,几乎再没有获得较大规模的项目投资,在招商引资上也由于缺乏比较优势而无法与其他地区相媲美。由于在过去相当长的时期,全国和河南的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是依靠投资拉动与数量扩张,所以开封由于缺乏重大资本的注入而从根本制约了古都文明的当代辉煌。有学者在分析、对比了同为历史文化名城的洛阳与开封在“发展差异根源”的原因后指出,二市“发展速度差异的主要原因在于固定资产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拉动能力不同”④。

文化产业的轻资本性特征恰恰能够弥补当代一些古都城市在发展过程中资本的匮乏。文化创意产业与其他物质性产业另一个很大的不同是,文化生产最主要依靠的不是各种资金、设备、场地、厂房――尽管离不开这些条件,而最主要的资源和财富源泉是具有无限性、可再生性的人们的智慧和各种文化资源积累。文化产业“以符号价值取胜”⑤。考察开封的城市属性和综合资源条件,可以发现历史文化资源既丰富,也价格低廉。开封的文物古迹仰俯皆是,古风古韵充盈城池,文脉悠久绵长。对这些历史文化资源进行开发利用、加工制作,并结合社会发展的要求填充时代的新鲜内容,完全可以做出很好的事业。遗憾的是,像开封这样的历史文化名城,还没有意识到自身城市所拥有的这些资源在城市产业转型中的价值。隐匿于城市中的各类文化要素还未得到充分肯定。在传统发展观念下,这些城市还在苦苦寻觅传统发展模式下所依托的各种有形要素,而忽视了新的发展模式下最需要的无形禀赋。这不能说不是一种缺憾。

三、实现历史文化资源当代利用的认识转变与策略分析

城市的历史文化中既有物质文化,又有非物质文化。由于“物质文化的变化的速率,往往比非物质的文化的变化的速率为快”⑥,所以,历史文化名城发掘传统文化资源主要应是针对非物质文化部分。

古都城市和历史文化名城依托城市所拥有的传统文化资源发展文化产业,首先需要充分认识我国城市发展在遭遇自然资源与环境制约之后发展模式转变的紧迫性。今后一个时期,城市的发展和振兴不可能再主要依靠大量聚敛各种有形资源了。城市发展需要更新观念,并切实主动转变模式。哪一个城市先行先试,哪一个城市早日获得主动,并在城市未来竞争中赢得好名次。从这个角度讲,像开封这样的有形资源匮乏而无形的文化资源丰富的城市,其实正面临一个难得的机遇。有专家在查找“北京独一无二的魅力”原因时,就指出“不是摩天大楼等现代建筑”,而是“包括四合院在内的‘历史文化’”⑦。历史文化名城和古都城市发展文化产业、提升城市的文化品位,应该大有作为。

另外,像开封这样的经济社会发展一度落后了的历史文化名城发展文化产业,还需要正确理解城市产业的去重型化问题。一个健全、完善的城市经济结构或产业结构,一般应当是在第二产业发展基础上的第三产业的增长。这种认识把城市经济当作一个独立的经济实体,似乎能支持自身逻辑的严密性。其实,在当代经济交换与流动性无比增强的情况下,任何一个城市经济都无需再重构一个自治的、完整的三次产业结构体系了。毋庸讳言,现在开封的工业基础确实软弱。但继续振兴工业与城市利用本身历史文化资源做大做强文化产业并不冲突,彼此也不存在争夺稀缺资源的问题,还恰恰有着极强的互补性。虽然文化资源是一种“软资源”⑧,文化力是一种软实力,然而,在当代社会经济生活中,软资源、软实力并不软。所以,发展开封的包括文化产业在内第三产业不是导致城市第三产业虚高的原因。如果说开封等这样的城市在城市产业结构上有什么不足,也只能说是工业发展乏力,而不能成为抑制文化产业发展的理由。

分析类似开封这样的历史文化名城在发展、壮大文化产业方面的问题,其中有两个困局必须突破:一是要积极探索文化体制的改革与创新,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制度上的保障;二是要勇于、善于使用现代科技手段,对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进行深入加工、改造,使文化产品适合当代人的需要。这是针对此类城市在体制与技术两方面所存在的共性问题而提出的针对性对策,需进一步分析之。

第一,制度是生产力。文化体制的改革将为像开封这样的城市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广阔空间。分析开封在发展文化产业上与发达城市的差距,体制改革上的滞后性是一层客观原因。由于地处内地,无法得风气之先,又由于没有获得先行改革的政策安排,加上在长期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思想上的因循守旧,开封在文化体制上无疑是最需要改革的。这就需要总结、借鉴像深圳、上海、北京等城市做文化产业的成功经验,结合开封实际,强力推进文化体制改革,使用好作为河南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城市等的政策利好,引入各种外部资源,办好包括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教育培训、休闲旅游、动漫创意等在内的文化产业。

第二,依靠科技手段嫁接、改造历史文化资源。诚如前言,在如何艺术性地利用历史文化资源进行现代文化产业的生产上,我们整体上做得还不甚好。由于认识不到位,不少城市没有充分利用这些宝贵财富。即使有一些城市和文化机构在利用历史文化资源上进行了一些尝试,也往往没有实现好历史与现代的对接,历史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当代人的需要之间存在很大的不协调,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没有完美地融合,做出来的文化作品有一种古今两张皮的感觉。其实,历史文化资源不等于当代的文化作品,丰富的文化传统也仅是一种材料而已,要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中间必须有一个深入的加工改造过程。对于今天进入数字时代、信息时代的人们而言,尽力把一些具有强烈地域附着性的历史文化资源和传统转化成编码化知识,超越地域的限制,让更多的人获得精神享受,是重新发挥价值的一种方式。

另外,开封在选择文化产业价值链进入环节方面,也要有一个正确的策略。在产业价值链介入的环节上,开封这样的城市要根据自身的实际做一个具有可行性的设计,即初期把城市建设成文化生产基地,并注意保持产业的后续升级,在经历必要的学习、发展后再向附加值高的产业价值链的两头――即高端原创和终端营销延伸。这是因为,开封作为深居内陆的历史文化名城,不曾建立发达的文化交流与营销网络,发展高附加值的文化产业所需要的人才也比较缺乏,故此没有能力直接进入能够带来较多经济盈利的价值链的两端。但是,作为一个进入门槛较低、生活与生存都比较适宜而又颇有文化底蕴与气息的城市,开封这样的城市对于那些正在文化道路上起步的人们和处在文化产业低端价值环节的制作者而言,无疑又是非常适于居住的。开封是最适宜的文化生产基地备选城市。只要有了发达的文化中介和服务机构,开封可以首先建成具有竞争力的文化产业生产基地,从事各种文化生产。通过网络时代的CM(合同式生产)、EMS(电子商务服务)等生产方式,作为文化生产基地的开封有望被纳入国内外大型文化企业的运行网络中,从而使开封的文化发展获得强大的外力支持。在充当一定时期的低附加值的文化产业的代工基地后,在积累经验和人才培养等的基础上,再向增值较大的文化产业价值链的两端延伸。

最后,城市政府还应当制订适宜的文化产业政策,具体引导文化产业的发展。根据开封等历史文化名城的实际情况,政府应当积极推动建立若干有一定规模的文化企业,让这些企业或集团成为带领城市文化产业发展的引擎。像开封这样的城市,也普遍存在着文化企业规模偏小的问题,如开封全市“现有文化产业经营单位7134家,从业人员4.4万多人,平均每个单位不足10人”⑨ ,这就无法在更大范围内对要素资源进行有效整合,所以急切呼唤有一批大型甚至特大型文化企业的出现。

时机成熟的时候,城市政府尚需积极推动文化产业集群的形成。产业集群即“在地理上邻近、有交互关联性的企业和相关法人机构,并以彼此的共通性和互补性相联结”者。⑩ 由于“通过伙伴关系的建立,促进信息流动和创造性思维的传递,从而获得竞争优势”,故而“产业集群会降低成本和促进创新”[11]。不同的文化企业和支持系统彼此建立更紧密的合作关系,有利于在城市内部构建一个相对完善的不同文化行业彼此促进的机制。

四、结语

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以及传统增长方式的不可持续性,使得知识存量在经济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增大,也使得文化要素与文化产业具有更加突出意义,发展文化产业于是成为城市化时代到来后城市增强竞争力的重要着力点。在如何发展城市文化产业方面,各个城市从城市本身实际情况出发,做出了不同的规划。一些新兴城市主要在时尚、休闲等上大做文化,建设“现代文化名城”[12],提高城市经济的文化贡献比重。对于我国为数不少的历史文化名城和一些古都城市而言,深入发掘优秀的传统文化资源,寻找适当的突破口和切入点,为城市文化产业的发展准确定位,也是一种出路。

① 刘士林.文化都市的历史源流与当代阐释[J].学术月刊,2007,(12): 8.

② 严家栋.海派文化与两个率先[M]//李伦新等.海派文化.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1.

③ 金辅堂.动画艺术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212.

④ 王新涛,王发曾.历史文化名城开封与洛阳的当展轨迹及启示[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8,(2):53.

⑤ 刘蔚.政府在文化产业集群发展中的作用[J].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2008,(2):92.

⑥ 陈序经.文化学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218.

⑦ 陈平原.北京记忆与记忆北京[M].北京:三联书店,2008:17.

⑧ 冯子标,王建功.文化产品、文化产业与经济发展的关系[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93.

⑨魏新生.开封文化产业发展问题探析[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07,(3):33.

⑩ 迈克尔・波特.国家竞争优势[M].李明轩,邱如美,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227.

[11] 王缉慈.关于创新性产业集群的培育问题[J].中国科技产业,2005,(12): 34.

[12] 姜秉国.城市文化推动深圳城市发展[J].南方论丛,2007,(3):33.

文章为用户上传,仅供非商业浏览。发布者:Lomu,转转请注明出处: https://www.daogebangong.com/fr/articles/detail/py5f3g04hgsf.html

(810)
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single-end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