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知识结构教学,就是在课堂教学中,按照章节知识结构、单元知识结构和专题知识结构的程序,依据一定的原则将特定的知识进行优化组合,形成一个一个的知识结构体系,这种体系的主要特点是知识点的准确性和稳定性、知识组合的严密性、知识层次的多样性和事件因果的一贯性。历史学科的思维能力是我们要求学生所能达到的对于历史事物认识的某种境界,它主要表现为知识的、理论的和方法的内容。根据“国家教育部考试中心综合能力考试课题组”编写的《综合能力测试考核内容与要求》,历史学科的思维能力可分为记忆、理解和应用三大部分。那么,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如何通过历史知识的结构教学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这些能力呢?
一、加强历史知识点的结构教学
引导学生把握教材的基本内容及其内在联系,形成科学的、实用的、多层面的立体知识结构,以培养学生牢固记忆重要的历史事实,准确表达历史现象的能力。
由于历史知识结构要求我们用最精炼的语言来表达教材内容,使之具有高度的浓缩性、完整的系统性和历史知识信息化。因此,在课堂教学中,首先应该积极引导学生弄清每个历史章节知识点的来龙去脉,对教材内容进行加工处理,构建新的更加合理的章节知识结构。例如,高中《中国古代史》第六章第一节《明朝的建立和封建专制的加强》在叙述“明朝封建专制的加强”时,只说明了“改革中央和地方官制”一个内容,而“颁布《大明律》”、“设立厂卫特务机构”和“实行八股取士”与“明朝封建专制的加强”并列,但通过分析,我们认为后面三个措施也都从不同侧面加强了明朝的封建君主专制统治,于是在课堂教学中,我引导学生认真看书,积极思考,重组历史知识,把“颁布《大明律》”、“设立厂卫特务机构”和“实行八股取士”三个内容也纳入了“明朝封建专制的加强”的具体表现之中,从而构建了一个更加科学和严密的历史知识结构,帮助学生把握了该段教材的具体“内核”,提高了全面认识历史事物的能力。
其次,通过对单元知识的分析、归纳、比较和概括,构建阶段历史知识结构,把握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和阶段特征,帮助学生将所学知识系统化、信息化,形成系统认识历史事物的能力。
例如,通过对近代时期中外关系史的分析,可以分四个阶段把握列强侵华的基本特征:第一阶段(从鸦片战争到甲午中日战争前)的特征是:发动侵略战争;共同侵华;商品输出。第二阶段(从甲午中日战争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的特征是:瓜分中国,以华治华;资本输出;由共同侵略到日本独霸。第三阶段(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特征是:由以华治华到强占中国;由各国共同支配到日本独霸。第四阶段(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到朝鲜战争结束)的特征是:由以华治华到孤立、包围和封锁中国;美国充当侵华主力。
最后,在总复习阶段,要引导学生打破原来形成的知识结构,把同类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进行综合、概括和比较,构建纵向的专题知识结构,把握历史发展的内在规律,使所学知识更加系统完善。就历史现象而言,只要从原因、过程、结果和影响等四个方面进行分析和归纳,就可以弄清楚这种现象的来龙去脉,把握它的历史地位,形成多层面、全方位系统认识历史事物的能力。
同时,在每个阶段的知识结构教学中,辅之以相关层次的练习,帮助学生及时巩固和消化所学知识,养成自觉探求知识的良好习惯。
二、加强历史知识结构教学中的史论结合和分析辨别原始材料
教学中应引导学生逐步学会用科学的方法去认识历史发展的基本过程、分析历史事件、评价历史人物和总结历史经验,形成和提高正确的评价能力和处理材料的能力。
首先,现行中学历史教材为我们提供了大量的原始材料,包括各种图表、图画和黑体文字等。因此,在进行历史知识结构教学时要经常指导学生阅读和分析教材的有关材料,从中获取源于教材而又高于教材的各种信息,提炼有效信息支持特定论点,并从课文中概括相关史实去辨别材料的真伪,提高分析和处理历史材料的能力。
其次,由于古今中外任何历史现象的发生都有其特定的地域和背景,因此,在历史知识结构教学中,必须坚持史论结合,把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历史现象放在特定的历史环境和阶级范畴中,引导学生用科学的方法去分析和评价,总结历史发展的经验和教训,提高学生正确和全面的分析和评价能力。
三、加强历史基本理论的教学
教学中应引导学用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去分析历史现象、评价历史人物、揭示历史事物的本质和阐述历史发展的规律,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阐释能力。
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内容丰富,就中学生而言,主要应把握以下各方面:
1.人类社会是不断发展和进步的,历史发展总是由量变到质变,螺旋式的上升运动。
2.人类社会在矛盾中前进,矛盾具有普遍性和特殊性,有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
3.一切历史现象都具有原因和结果,并受因果联系的支配,历史事件是相互联系的。
4.一切历史发展都具有偶然性和必然性,必然性处于支配地位。
5.任何历史事件都有现象和本质,历史事件的性质是由本质决定的,必须透过现象看本质。
6.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具有能动作用。
7.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构成社会的基本矛盾运动,这是社会发展的动力,而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是社会发展的最根本动力,在阶级社会里,阶级斗争是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8.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历史的主人,杰出人物对历史发展有重要影响,要用全面、辩证和发展的观点评价历史人物。
9.中国是一个历史上长期形成的、以汉族为主体的、多民族统一国家,各民族都对祖国作出了贡献,各民族密切的经济文化交流是民族关系的主流。
诚然,在历史教学中进行历史理论的教学并非偏离教学主题,而是通过归纳和阐述历史理论,帮助学生将原来零散的知识和理论系统化,更好地理解历史理论,并运用这些理论分析历史事物,提高历史思维能力,深化素质教育。
作者单位:
湖南湘西自治州第二民族中学
文章为用户上传,仅供非商业浏览。发布者:Lomu,转转请注明出处: https://www.daogebangong.com/fr/articles/detail/pwom5w00jxz1.html
评论列表(196条)
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