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初中政治课堂的有效性教学一直是初中政治老师所关注的热点话题。本文从初中政治课堂的教学出发,提出了提升初中政治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主要思路和方法,主要目的在于丰富初中政治课程教学的理论,提升政治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得政治课堂的教学能够更加有效地传授给学生知识并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关键词】初中政治 课堂教学 有效性
初中政治课在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方面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改革开放之后,社会上出现了各种不同的价值观,各种思潮影响着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初中生所面临的生活环境、娱乐环境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面对这种情况,在初中教学中净化学生的思想环境,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就显得十分重要。但传统的教学观念中政治课程并没有受到重视,很多学生还将政治课程看作是一门“副科”,从思想意识中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导致初中政治课程的教学效果难以得到有效的提升。本文从多个角度出发,对提升初中政治课程的有效性给予了一些建议。
一、开展趣味教学,提升学生学习政治课程的积极性
趣味教学是一种包含了例趣、形趣等一系列内容在内寓教于乐来促进学习的一种教学方式。趣味教学因为能够比较有效地活跃课堂氛围,增强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热情,目前在中小学教学研究中越来越受到重视。在初中政治课堂的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充分利用趣味教学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形式多样的趣味教学活动来增强学生政治课程学习的热情。老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将一些比较经典的故事或者是歌曲作为课堂的导入内容,吸引学生集中注意力,让学生对教学的内容产生学习的兴趣,从而更好地进入课堂学习的良好状态,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当然,开展趣味教学,不局限于课堂的导入部分,在课堂教学中也可以通过道具或者是多媒体展示等手法来展示课堂的教学内容,多角度地进行教学相关内容素材的补充,利用现代教学手段将与教材相关的必要知识展示给学生,从而有效地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二、丰富案例教学模式,采取多样化的课堂教学方式
初中生的特点是思维活跃而且比较愿意进行自我表现,所以,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充分利用学生的这些特点开展多样化的教学形式。可以尝试将演讲、辩论这些能够让学生积极参与的课堂教学方式引入政治课堂,这样就能够使得初中生将自己的观点进行充分的表达,增强对课本知识的认识。同时这也是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重要形式,通过这些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模式,能增强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学习热情。这种丰富的教学形式能够让学生在更为轻松的氛围中获取知识。比如在教学中就可以就“人生当自强”来进行讨论,身边什么样的人算自强的人,中学生又该怎样去学会自强。通过这样的一些讨论,能够很好地增强学生参与政治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政治课程的热情,同时也能够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帮助学生快速地提升对于知识的理解和运用的能力,从而使得初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得到大大的提升。
三、鼓励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加强情感教育
初中政治课程的内容十分丰富,其中激励学生奋斗,介绍祖国建设成就的内容也占到了很大的篇幅,这些都是非常好的爱国主义教育的素材。这些课文对于学生来讲不仅仅能够让他们受到思想政治课堂的教育,同时重要的是能够很好地培养学生的爱国精神,是政治课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的重要素材。这些课文因为内容丰富而且能够展示祖国的强大,所以对学生具有比较明显的激励作用,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充分地利用这些内容展开对学生的情感教育,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比如在进行“为坚强而喝彩”这一节内容的教学过程中就可以选择张海迪、霍金这些比较典型的榜样的事迹来对学生进行熏陶,使得学生能够受到感染。在学习社会主义建设内容的时候,就可以通过青藏铁路、西气东输、三峡大坝等这些典型的宏伟工程来展示新中国成立以来发生在祖国各地的巨变。同时针对学生的爱好和特点,也可以将奥运、武器装备、医疗卫生产业、高等教育状况等领域取得的辉煌成就介绍给学生,以此来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同时也能触碰到学生的兴趣点,从而使得学生更加喜爱政治课堂,使教学有效性得到提升。
四、结束语
青年学生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担负着民族振兴的任务。因此,青年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和文化素质对于民族的未来和前途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初中政治课是知识性和思想性高度统一的一门学科,是培养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主阵地。初中老师在进行政治课的教学过程中应该改变传统灌输式的教学方法,不断地去探索教学的思路,从而提升初中政治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马建国.精心设计课堂教学 提高政治教学成效[J].文理导航(上旬).2011(09).
[2]罗宇.寓情感教育于初中政治教学之中[J].考试(教研版). 2009(10).
[3]黄冬莉.政治教学与素质教育[J]. 魅力中国. 2010(10).
[4]沙德玉,杨有戈.提高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研究[J].南昌高专学报.2009(04).
[5]秦登弟.浅谈初中思想政治教学中素质教育的渗透[J].教育教学论坛.2010(16).
文章为用户上传,仅供非商业浏览。发布者:Lomu,转转请注明出处: https://www.daogebangong.com/fr/articles/detail/pukbe802lzhv.html
评论列表(196条)
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