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历史课如何渗透德育-免费ppt模版下载-道格办公

浅谈高中历史课如何渗透德育

浅谈高中历史课如何渗透德育

摘 要 本文主要从两大方面论证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一是为什么我们要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二是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途径和方法,探索切实可行的有效途径,从而培养道德合格优秀的学生,提高学校的德育水平。

关键字 高中历史 课堂教学 德育教育 必要性 途径方法

教书育人,德育为先。德育工作是学校整个教育工作中的灵魂。抓好德育教育,其他矛盾便会迎刃而解。历史教学的根本任务就是让学生在获得历史知识的过程中,提高自身的素质,最终成为一个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素质的一代新人。作为高中历史学科的教师,我深深的认识到历史教育在提高学生德育与完善人的素质方面所具有的独特作用。因此,我努力把德育寓于历史教学之中,做到把教书和育人紧密结合起来。

一、高中历史教学德育教育的必要性

(一)是历史学科的要求

历史学科的目的不仅让学生了解历史,更是为了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中,强调历史教育的育人功能,尤其是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高中历史教师应该积极的在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这样才能够满足历史这门学科的需求,也才能够满足历史教学发展的要求。

(二)是培养中学生综合素质的要求

历史学是一门人文科学,学历史对于提高人们的人文素养、思想境界、完善人格、陶冶情操、塑造美好的心灵、学习做人的品格都有潜移默化的作用。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肩负着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任。青少年的综合素质,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民族的命运。所以,我们应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培养适应形势发展的高素质的接班人。

(三)是对每个历史教师的要求

古人说:“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传道即是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历史教育专家赵亚夫指出:“为什么要学历史?为了学会做人。”教育学生如何做人,学会做人这是历史老师的历史使命。道德教育不仅仅是学校德育专职工作者和班主任的责任,更是每一个任课教师的职责。

二、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一)利用新课中的导入,渗透德育教育

在教学中,首先抓好“导课”这一环节。我用生动、形象的多媒体进行教学和富有感情语言,将学生的思想感情带入历史情境之中,引起学生的共鸣,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如在讲《鸦片战争》时,我先播放一小段鸦片战争、火烧圆明园视频资料,然后告诉学生这一视频是跟近代史有关,中国的近代史是一部屈辱的历史,作为中国人,我们不能忘记历史,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这样的导入,让学生直观形象的了解了国耻国难,懂得“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也树立起不忘国耻、发奋图强的雄心与壮志。

(二)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主动地渗透德育

在高中历史教材中,德育内容十分丰富,上课之前我们要认真钻研教材,挖掘其中德育的材料,利用历史中丰富多彩的内容,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如通过讲述林林则徐徐虎门销烟等杰出人物可歌可泣的事迹,激发学生强烈的报国情感。如通过讲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等,激发学生为国家奉献的精神。还有中国共产党人为抗日救国、解放中国而进行不屈不挠的斗争的事例更是举不胜举。

此外,尊老爱幼,谦虚礼让,诚实正直,文明礼貌,仁者爱人等丰富的内容在历史教科书中都可找到鲜活的事例。这些内容学生学习之后,就会以史为镜,将有助于提高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自觉地加强道德品质的修养。

(三)在图片、影音视频欣赏中有机地渗透德育

观看影视、图片展或参观历史展览馆,这种方法能使学生更直观地感受历史的真实,使之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运用图表,影视等手段,加深学生对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印象,使他们在具体的情境中受到爱国主义教育。当我们讲述甲午中日战争历史时,讲述当年邓世昌在抗击日军的海战中,率领致远号全体官兵壮烈殉国的英雄事迹时,播放场景,学生会情不自禁地流下激动的热泪。如在讲述南京大屠杀时,利用书中图片让学生产生对日寇侵略的仇恨,对中国落后的思考,从而让学生树立振兴中华、发奋学习的远大目标。再如展示图片 “四大发明”来激发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化的自豪感。通过图片和影视的观看,可以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培养良好的爱国主义情操。

三、在历史课外活动中贯穿德育教育内容

课外历史活动可以补充历史课堂内的不足,丰富多彩的活动能引起学生们很大的兴趣,教师应注意寓德育于娱乐之中,如让学生们征集历史人物的小资料,制成小卡片,举办历史故事演讲会,结合重大的历史纪念活动,可以带领学生去参观当地的纪念馆、历史遗迹等。这些活动使德育教育具体生动,深受学生们的欢迎。

总之,育人德为先。历史教师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一定要加强德育渗透,使学生在历史教学中接受德育教育,在不知不觉中受到高尚、健康的思想感情的熏陶,使他们的情操得到陶冶,人格得以完美,最终成为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的优秀接班人。

参考资料:

[1]柳斌:《重视德育实效,推进德育创新》,《中国教育》2003年第4期。

[2]王宏志:《迎接新世纪,重视历史教育》。《课程·教材·教法》,2001年第2期。

[3]赵亚夫《历史教学价值观》

[4]林崇德《教育的智慧——写给中小学教师》

文章为用户上传,仅供非商业浏览。发布者:Lomu,转转请注明出处: https://www.daogebangong.com/fr/articles/detail/ptq5mo01p998.html

(810)
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single-end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