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多学科知识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免费ppt模版下载-道格办公

浅谈多学科知识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多学科知识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摘 要:地理学科的综合性强,与其他学科有着广泛的联系。随着高考改革的实施,强化的是各学科之间的渗透、交叉和综合。加强多学科知识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是现实的客观需要。

关键词:多学科知识;地理教学;应用

地理是中学学科教学体系中的一门特殊学科,知识内容复杂,综合性强,与其他学科间存在着广泛的联系。这种密切的联系要求我们地理教师能够利用其他学科的知识来解释地理现象、说明地理原理,这样可以帮助学生加深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

一、加强多学科知识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是现实的客观要求

今年山东省首次实行了新的高考改革方案――“3+X+1”,其中“X”指文综合或理综合;“1”指基本能力。基本能力的考试范围涉及高中新课程的技术、艺术、体育与健康、综合实践活动、人文与社会、科学六个学习领域的必修内容。无论是“X”还是“1”的考试都强调学科之间的有机联系。

为了适应新课程的多样性、综合性和选择性,教师必须进行角色创新,由单一学科型教师转向综合专家型教师。为此,地理教师要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要多才多艺,博学多识,不仅要熟悉所教学科的知识体系与学术前沿动态,而且要精通相关学科,了解新兴学科,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加强学科间的联系,能自如地将各科知识融会贯通到教育教学中,从而服务于地理教学。

二、用多学科知识组织地理教学的实践

1.语文知识的应用

语文中的很多诗歌、谚语、散文、说明文等不仅叙述了美丽的自然风光,而且还揭示了地理现象发展变化的规律,概括了地理事物的本质和特征。

(1)诗歌:

古代文人给我们留下了大量的优美的诗篇,在这些诗篇中,不乏有描述地理现象、揭示地理规律的诗句。例如描述天气、气候的:“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白居易《大林寺桃花》)用来说明地形与气候的关系,即气温随着地势的升高而降低;描述交通的:“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李白《早发白帝城》)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国的地势特点:白帝城到江陵之间的长江三峡段,处于我国地势的第二阶梯与第三阶梯的交界处,地势陡降,河流落差大,故水流急,船顺流而下,速度快。

(2)谚语:

谚语是广大人民经过长期生产实践和社会实践加以提炼并流传于民间的言简意赅的话语,是人们对自然环境长期观察体会的智慧结晶。例如:

农业方面:“人误地一时,地误人一年”。(农业季节性)

水文方面:“百川归海”。(海陆间水循环)

生物方面:“大鱼吃小鱼,小鱼吃毛虾”。(食物链)

气象方面:“春雨贵如油”。(华北平原春旱严重)

(3)课文:

中学语文教材中有不少文章与所学的地理知识密切相关,是进行地理教学很好的素材,如《宇宙中有些什么》、《天山景物记》、《哥白尼》、《向沙漠进军》、《死海不死》、《看云识天气》等,如果在课前或课后安排学生阅读的基础上进行解释分析,就能够帮助学生加深对所学地理知识的理解。

2.化学知识的应用

许多地理现象的发生,往往是化学作用的结果。如果教师适当应用化学知识加以讲解,会使教学难点浅显易懂。比如,用化学方程式讲解喀斯特地貌、光化学烟雾、臭氧层的破坏、酸雨等知识,都会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1)喀斯特地貌的形成:喀斯特地貌的形成是石灰岩地区地下水长期溶蚀的结果。石灰岩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CaCO3),在有水和二氧化碳时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碳酸氢钙[Ca(HCO3)2],后者可溶于水,于是有空洞形成并逐步扩大。在我国以云贵高原的喀斯特地貌最为典型。

(2)酸雨的形成:酸雨的形成主要是由于燃烧煤、石油、天然气等不断向大气中排放二氧化硫和氧化氮等酸性气体,这些酸性气体与大气中的水汽相结合,形成酸雨。

3.物理知识的应用

在地理教学中渗透着许多物理知识,如地球运动的线速度、角速度、离心力,大气的热状况、风的形成等都和物理知识有关,可以引入比热及热容量的概念解释海陆差异的形成及其对气候的影响等等。

例如:在讲风的形成时,教师可以利用物理上力的合成原理,分三步由浅入深,逐步讲解风向的三种情况:①如果没有外力的影响,风向应该与气压梯度力的方向一致,即风向垂直于等压线;②高空大气中的风向,是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共同作用的结果,风向与等压线平行;③近地面大气中的风向,是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与摩擦力共同作用的结果,风向与等压线之间成一夹角。

可以将物理学科中形象的记忆方法应用于地理教学,帮助学生记忆地理知识,以加深理解。如将物理电磁学部分常用的右手定则加以改造:右手握拳,大拇指所指的方向是北极,四指所指的方向就是地球自转的方向,这样可以演示或判断以南北极为中心的地球自转的方向,也可以根据地球自转的方向判断南北极。

4.数学知识的应用

数学是自然科学的基础。由于地理是一门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综合学科,在地理教学中,许多地理知识需要用数学的方法来讲解。如:用数学立体几何图形讲解经线和纬线,经度和纬度,太阳高度角和黄赤交角,日照图中晨昏线、太阳光线、经纬线间的角度关系,用正弦曲线表示太阳直射点的周年移动规律,引入轴对称的概念形象概括地球上气压带、风带的分布规律等等,这样可以使抽象的知识浅显化,学生的学习就会轻松愉快。再如,比例尺大小及其换算、降水柱状图、人口增长折线图、扇形图等的绘制都离不开数学知识。

5.生物知识的应用

生物是在地球发展历史中产生的,是地理环境的产物。地理研究的主要对象是生物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因此地理教学内容和生物知识在很大程度上具有一致性。在地理教学中适时穿插生物知识和原理进行讲授,也是十分必要的。

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生长的植物,它们的个体形态、生理机制等方面常具有显著的差别。这样通过对植物特点的分析,反过来可以了解它们生长的地理环境特点。如骆驼刺,叶子已变成细刺,根系很发达。从骆驼刺的特点可以得出它生长的环境比较干旱,主要分布在沙漠地区。再如,能量生态金字塔、百分之十法则,“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等知识的应用对学生形成科学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有很大的帮助。

6.历史知识的应用

进行史地知识的有机联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时空观。任何历史事件必然发生在一定时间、一定地域;任何一个地域,必然有它的过去、现在,地域见证了历史的发展,历史把这一地域的过去与现在联系起来。例如丝绸之路与欧亚大陆桥知识的联系,天文学革命与太阳系的构成与运行,历次战争发生的地点,战争与资源的分布及其争夺,地理大发现与海洋气候、洋流等知识的联系。

以地理学科的问题为核心,结合历史知识设置综合性研究课题,增强地理学科的人文性,给自然地理赋予人文精神。如辽中南、京津塘、沪宁杭、珠江三角洲等工业带的形成,既有其自然地理因素,又有其深刻的社会历史根源。

六朝时期,沪宁杭地区得到了怎样的开发?其历史地理原因是什么?宋元时期在中国的经济地位如何?近代以来逐步发展成为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试分析其历史地理原因。

又如地理教材及其配套地图册从地理角度介绍了大量的水利工程及其兴修的原理,可以此为基点,联系历史上水利工程的兴修,在兴修水利这一问题上形成一个跨越时空的经纬网,并结合古人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的认识,对古人兴修水利这一活动作出解释,并对古今水利工程的作用作出评价。

7.政治学知识的应用

政治学知识可以反映国际政治经济关系、国家的政策、法律法规等,很多地理知识可以用政治学的知识来理解。例如:可以用政治学中依法治国原则来解释我国的土地资源及其利用保护情况。由于自然和人为的原因,我国的土地资源破坏严重:水蚀、风蚀和沙漠侵吞,土地次生盐碱化,基建用地和农村住房的不断扩大,使得耕地面积不断减少。为了保护有限的土地资源,根据依法治国的原则,颁布和实施了《土地法》、《森林法》、《草原法》、《防沙治沙法》等一系列法律,使土地资源的利用和保护走上法制化的轨道。

8.哲学知识的应用

哲学中的辩证法、唯物论与认识论对地理知识的学习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其中辩证思维在地理教学中比较常用,辩证思维属于辩证法的内容,辩证思维是按照辩证逻辑的规律进行的思维,是一种发展变化观。由于地理事物及现象间的关系极其复杂,辩证思维就显得格外重要。例如:学生对降水多的赤道附近有大片的森林容易理解,但对降水少的亚寒带也有大片森林就不易理解了。对此仅凭形式思维,只用降水多少来解释森林的分布是不够的,必须用降水和蒸发双方的对比,以辩证思维来考虑问题。

此外,唯物论也有很多知识应用于地理学科。如:遵循水循环与水平衡原理,合理利用水资源尊重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植树造林、兴修水利、温室效应、臭氧空洞、酸雨)人的主观能动性必须符合客观规律等等。

总之,在地理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重视各学科之间的渗透、交叉和综合,注意学习与地理教学有联系的相关知识,并把它巧妙地引进到地理课堂教学中来。

参考文献:

[1]李永红.地理谚语集萃[J].地理教育,2006,(3):76.

[2]廖小书.以史地知识为时空框架开展文科综合课程教学[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4,18(5):33-34.

[3]张家如.文科综合例举[J].中学文科,2003(5-6):13-25.

文章为用户上传,仅供非商业浏览。发布者:Lomu,转转请注明出处: https://www.daogebangong.com/fr/articles/detail/pqhq9200lyhe.html

(810)
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single-end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