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的文章对字体设计进行了初步了解,并以「铁甲钢拳」四字作为案例进行了演示。
上期回顾:《零基础做字体?巧用字库做出你的第一款字体设计!》
看完本文你会学到:
1. 同类型字体设计常用三条原则
中宫外扩
慎用技法
重量一致
2. 案例解析字体修改方法
本篇文章分为两个部分,谏言部分与案例修改部分。谏言部分会阐述此形式字体的知识点;案例修改部分则运用谏言的理论进行修改,希望大家能够有所领悟。
做好此类型的字体设计有三条谏言不可忽视,分别为:
何为字体的中宫?
古时写字有九宫格,居于中间的一格便作中宫。
以「井」为例,中宫收紧字面必定小,字也显得紧凑有力;中宫扩张字面必定大,字体结构更松却更规整。
中国传统书法都讲究中宫收紧,因为这样的字显得紧凑而有气势。但是做“铁甲钢拳”这种方方正正的标准美术字要反其道行至,将中宫扩张使字面加大,从而视觉上更规整一些。
下图以「智」字为例:
中宫扩张后的字在九宫格中所占得面积更大更饱满,相对中宫紧凑的字型也更规整。
要点:做标准字形尽量将中宫外扩,使字的外形多占一些面积。
这里所说的技法主要指笔画的连接与省略,因为这种技法必定会使字体的识别性下降,所以要慎用这些技法。
以「苗」为例,随着字体删减笔画的增加,字体的识别性越来越差,最后完全不认识。
笔画间的连接与删减都会影响识别性,再比如一下几组。
不可否认经过笔画的连接删减后字体的艺术性提高了,但识别性却打了折扣。特别是在新手期间,这些技法处理不好就会造成识别性与艺术感的双重缺失。这是商业设计的大忌。
合适的连接与删减笔画能提分,但不合适的连接与删减却能让设计变成负分。这些技法要慎用,如果用的不好还不如不用,因为单纯的笔画细节与结构的处理就能够满足大多数需求。
合适的技法一定是适度的,像下面的“城”,经过删减处理后艺术性与设计感得到了提高,但识别性还是很强的。
单纯论识别性的话,肯定还是未处理的更强。处理过的则是识别性与设计感的平衡,所以技法慎用,设计有度,不做设计过度却无识别性的字体。
重量一致则是要保证每个字的重量是差不多的。在标准字里,笔画多的字,笔画肯定更细;笔画少的字,笔画必定更粗。
笔画少的一定更粗,如上面的“一”和“三”,三的横画更细,可能有些朋友看不出来,标示一下就明了了。
一的笔画粗细程度要比三重一点,就是这种变化能够让视觉上重量更一致。
再比如这组,同样是全包围的字体,但是“圏”的笔画要比前面笔画少的细很多。如果粗细一致那这个字肯定会臃肿不堪,显得与其他字体极其不协调。
比如秃鹰两个字,因为鹰字横笔较多,为了保证两个字视觉上重量相等而将笔画做的纤细一点。
所以好的标准字设计一定是重量一致的,在进行设计的时候一定要确保字的重量一致。
这个案例新手觉得做的还可以,但是在做字老手眼里却有诸多问题,为了便于观察我将字体做了拉平,并做了标注。
「钢」里面的「x」太细了,重量与整组字不匹配,也就是上文说的第三点,重量不一致。
笔画的简化处理不够统一,金子旁与标注2的结构是一样的,但处理方式却不统一。在笔画斜切上也是一样,钢铁二字横画都未做斜切处理,战士二字却做了。
重心不一致,「占」的重心高了,与其余字不匹配。
标注4的竖画可倾斜处理占据更多的空间,也就是上文「中宫扩展,笔画外扩」的谏言。
连接方式太奇怪,正常的「士」横笔应该再低一点。另外要使重量一致,「士」这种笔画少的字应该更粗。
知道了问题后一步步改正就可以了,下面是初步改正后的,
调整到此结构已经差不多了,我们在这基础上再加细节与统一风格。
将战士二字与金子旁的斜切做了统一。为了让风格更强烈,将“口”字形的结构四角都做了轻微的切角。
在竖笔顶端加入细节,「士」下面的横切角很怪,这步修改回来。此后再在横画上加入更多细节。
深入,此时字已经成型了,为了让他们更稳一点可以做轻微的压扁处理,如下:
到这步字已完成,在此基础上亦可以倾斜处理,表现力量与速度。
最后两张修改后的前后对比图
这个案例看上去有些凌乱,那么问题都出在哪儿呢?
中宫应外扩,让笔画占据更大的空间。
「X」上下太空了
简化形态不一致,缺乏统一性
莫名的断开使人觉得莫名其妙
省略了一个点,不建议省略
竖笔倾斜处理会更好。
笔画少的字应更粗。
知道了问题所在,接下来也是一步步修改的过程了,修改的过程都差不多,我就不详细说明了,大家看图就能懂。
画个矩形规定字的高度,然后在根据上面的7点修改就可以了。
最后放一张修改前后的对比图。
文章为用户上传,仅供非商业浏览。发布者:Lomu,转转请注明出处: https://www.daogebangong.com/fr/articles/detail/If%20you%20want%20to%20do%20a%20good%20job%20in%20font%20design%20you%20must%20first%20master%20these%203%20font%20structure%20rules.html
评论列表(196条)
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