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人听到“五号字”有很大的可能性会联想到Word的五号字。
稍有一些排版知识的人,可能会说五号字是相当于多少尺寸的blabla。
排版知识稍微丰富的人,大致会翻出Ken Lunde的CJKV Information Processing中第七章中的Other Typographic Units来说一说。
但其实,大家忽略了铅字排版时代的一个经验。
比如我拿了一个词典做例子(《简明英汉词典》,张其春/蔡文萦合编,1963年,商务印书馆):
我们大致可以用LaTeX排一下:
documentclass{article}
usepackage{xeCJK}
setCJKmainfont[Mapping=fullwidth-stop]{SourceHanSerifSC-Regular}
setmainfont{CMU Serif}
setlength{fboxsep}{0.8pt}
ewfontfamily{hansym}{SourceHanSerifSC-Regular}
egin{document}
egin{minipage}{15em}
extbf{ear$cdot$nest}$^1$ ['əːnist] I extit{n}.
{hansym ①}〚an 〜〛定钱;保证金:
extit{earnest money} fbox{U} 定钱,定金。{hansym ②}预兆。
vskip8pt
extbf{ear$cdot$nest}$^2$ ['əːnist] I extit{a}. 热切;认真;勤恳:an
extit{earnest} worker 勤勤恳恳的工人 / an extit{earnest} student
刻苦用功的学生 / make an extit{earnest} request for help 迫切要求帮助。
II extit{n}. 〚成语〛 extit{in earnest} 真心实意;正正经经;
认真的(地):speak extit{in earnest} 认真地说 /
Are you in jest or extit{in real earnest}?
你是开玩笑还是当真?[$>$hbox{下条}]
vskip8pt
extbf{ear$cdot$nest$cdot$ness} [- extbf{nis}] extit{n}.
fbox{U} 热心;认真;诚恳。
vskip8pt
extbf{earn$cdot$ings} ['əːniŋz] extit{n}.
extit{pl}. 收入,收益。[$<$ extit{earn}]
end{minipage}
end{document}
那么输出的时候,结果是这样的:
但是,这个输出结果和原书一比,感觉上有一点不舒服。对比原书,我想了一下,可能是汉字大小的问题,那么我稍微改动了一下:
usepackage{xeCJK}
defaultCJKfontfeatures{Scale=0.90}
那么,再小一点,比如0.85,效果是这样:
回到话题上来,铅字排版时代的经验是什么呢?那大概就是,约束汉字的大小的矩形框的大小,实际上,并不等于铅字的名义尺寸,也就是说:
那我们上面的例子来说,如果西文的尺寸是10pt,那么实际匹配中文的尺寸需要9pt或者8.5pt的时候才比较合适。要不然在视觉上会造成比较突兀的效果。
我国在铅字排版的时代,实际上曾经存在过五六种不同的铅字规格(这是一本文章汇编里面说的)。也就是说,同样一个五号字,你去量那个时候南北方出的书,尺寸上大概是不一样的。(实际上,这也不是一些人所说的字面率)。当然,还需要注意的是,当时的铅字,在销售上,肯定上有一些预设的配售比例的(可以理解为为混排搭配好不同尺寸)。在1949年之后,曾经有过试图统一这些不同字号大小的尝试,但铅字总归是金属物品,强行统一尺寸意味着一部分铅字的字模直接废弃,铅字要重新铸造,会造成经济上的损失。大概也是因为如此,在印刷行业里,国内的铅字是没有标准化过的。
实际上,到不同的排版软件上,一旦涉及到混排(无论是西文、东南亚文字)都需要重新考虑到在尺寸上的匹配程度。在某些恶劣的环境下,甚至还需要整套地重新定义(这涉及到厂商间的设计差异)。在今天的这个例子里面,实际上还需要调整汉字字体的基线位置(XeTeX没有这个功能,用luatexja或pTeX系列可以做到)。
文章为用户上传,仅供非商业浏览。发布者:Lomu,转转请注明出处: https://www.daogebangong.com/fr/articles/detail/Deconstruction%20What%20is%20the%20number%20five.html
评论列表(196条)
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