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栏目每月第二周更新欢迎关注
这几何形态存在于生活的方方面面,
圆形、矩形、三角形,
随处可见。
但是否有注意到,
我们身边存在着的“几何字体”——
几何字体是什么?可能每个人的看法不一样。我们在这篇文章中讨论的几何字体是指由圆形、矩形和三角形这类基础几何造型勾勒组合而成的非正文字体。
说到几何字体,就不能不提美术字,有一类美术字就是由纯粹的几何形态构成。
最早汉字的几何字体造型在民国初期上海商务印书馆的部分出版物中就已初见眉目:下方民国元年(1912)八月一日和民国二年(1913)二月一日出版的第六期和第十四期的标题“真相画报”四字。
左:民国元年8月1日《真相画报》第6期。
右:民国二年2月1日《真相画报》第14期。
招牌中的“几何美术字”
由于二十世纪初中国商业首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许多新兴行业出现,十里洋场上外资洋行比比皆是。那时期也正是西方几何美术字潮流最鼎盛的时期,可以看到中国的许多外资洋行甚至直接使用西文招牌,大多也都是几何无衬线字体。
二十世纪初上海街头的外资西文招牌。
1902年法兰克福印制的“字体元素”。
回到汉字,外资洋行、新兴产业不可避免还是需要中文的“招牌”、“广告”,这时具有设计感和现代装饰风格的新潮几何美术字便派上了用场。那时这样的字体在商业建筑上被用于招牌及广告成为了普遍现象。
最具代表性几何字型招牌的“时代公司”。
几何美术字受挫
在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中国,几何字体在很短的时间内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到抗战时期上述字体使用在“抗战”为主题的印刷出版物中,显得异常不庄重。用在标语口号也会有部分识别问题。中国政府遂于1939年12月31日发布训令,要求“一切标语皆应刊写正楷文字”。
一直到 1949年之后的相当长一段时间里,几何字体虽然有所起色,但终究是回不到1930年代的创作水平和使用频次了。
在旧时期,这类几何美术字毕竟是由专业的字体设计师一个个画出来的,而字体行业主要的生产工具依然是铅活字,成本极高,想将这类几何字体字库化生产几乎是不可能的。直到照排的出现,日本写研公司发布了第一款几何变形字库产品,也是综艺体原型——“创举兰”。这款字体的汉字部分是在香港由郭炳权制作完成。其比黑体更有力量的风格,颇受欢迎,几何化字库产品从此拉开序幕。
创举兰与综艺体的对比
汉字发展至今,电脑字库成为了主流,几乎很少有人会根据某一张海报绘制字体,所以为了满足市场就要求电脑字库呈现更多面貌,以适用于各种风格的商业宣传。
汉仪六字黑。
这套非常吸引人目光的字体,设计师将“叉子”或“围巾”这样的图形融入字体笔划里,加之其笔划全部等宽和结构的随机化,让这款字拥有了强烈的风格与辨识度,但在如此随机的结构中,虽不能长文排版,但并未丧失汉字的识别度。
这样的设计方式在百年前无疑是没有的。在铅字时代,人们不会想到在不久的将来汉字字符集也可以拥有如此奇特的造型。
其实像类似笔画被抽象概括几何化的美术字库产品,以发布数量统计:各大字库厂商在2016年的发布数量相比前一年翻了一番还多:
为什么会呈现这样的趋势呢?
我们将视野放大一点来看,现代很多品牌的字体设计为了迎合年轻人的审美与快节奏的生活方式,风格愈发趋近简约、几何。目前年轻人为主要消费群体,这种极具个性与表现力的字也颇受年轻人的青睐,揣测这便是“美术字库产品”愈来愈多的一大原因。(当然这并不是说传统的“宋黑仿楷”就不是主流。)
一直广受欢迎的汉仪菱心体便是综艺体的变体。
基本的变形
将“点”以及笔画末端替换或添加装饰,结构仍然保留汉字的基本结构也是几何变形的常见做法。在这样没有改变字体结构的状态下,添加或替换装饰会使得字体风格相比之前更显个性:
将“点”和笔划末端进行替换和装饰的部分字库产品。
在1930年代也有类似的笔画替换处理,但不同的是那时期受西方文字与日本图案文字影响,有着非常强烈字型变化:
几何美术字中的类似处理方式。
结构的变形
从另一方面来说,现在字库产品越来越丰富。即使“点”的造型相同(正圆),其结构也可以有非常多不同的处理方式,并且保留了还不错的识别度:
“点”为正圆的不同结构造型的字库产品。
同样的,来看一下旧时期的字体,也有着非常多点为正圆的处理方式,但是那时期字体在字型方面具备着更多的变化:
几何美术字中点为正圆的字型。
上列字体大多是2018年后发布的字库产品,2018年及之后的字体具备了更多的可能性,无论是从字体笔画的处理或是字体结构的变形都具备了不同的可能性,甚至有一些旧时期美术字的感受在内。
一些结构和处理方式比较有趣的字库产品。
对比之下,旧时期的字体设计更具表现力,或许是字库产品动辄成千上万的字符数量,在内部需要一定的逻辑。这其实是那时期字体的迷人之处——让字体更具表现力而牺牲识别度。
极具表现力的几何美术字。
实验性抽象变形
书归正传,几何字体,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还有更具工业感的设计——将整个字笔画轮廓进行极端抽象变形,这种看起来非常具有实验性的处理方式,使得字体看起来更像是一个图案,背离了文字的识别度。
极端抽象变形使得字体牺牲了文字识别度的几何美术字。
这类型字体有着更加大胆的设计,将字型中部分笔画概括为一整个几何图案的处理方式,在目前的字库设计中几乎是没有的。这样极具构成主义风格的字体,本身就带有着强烈的时代特征。
都说中文是方块字,其实严格意义上来说也并不都是方块的,根据文字的不同外轮廓连接起来其实都不能算是方形,尤其以“令”为例,更是菱形的。
严格意义上刻意地将整个字型轮廓几何化,在旧时期的“美术字”中其实是存在的。
“矩形”的几何美术字。
“三角形”的几何美术字。
这类型字体在现代字库产品中,找到了一款方正“何继云实心字”的字库产品,这款字体意在将整个字框填为实心,在这其中进行切割形成汉字,这套字体有一个非常大的缺点便是字体大于48pt时相对会比较好辨认,无法小于14pt,它会变成黑色的矩形块。这种设计思路无疑是非常激进的。
方正“何继云实心字”。
这类极具时代特征的字型尤其最后这款以三角形为字框的字型,本身造型的意义已经大过于汉字本身的含义了,现在若尝试,仅可以看作是一种横向对比的字体实验。是否能够成为字库产品在现代应用起来还有待商榷。总体看来,字库化的几何字体与旧时期的几何美术字差别还是非常大的。
上述已完成了对目前已有相对比较激进的几何字型商业字库产品的分析。与“旧美术字时期”横向的对比,我们是否能够做出一些可能性?这里笔者主要以上述分析中最后一类中的两种可能性和中西匹配几何变形为主进行尝试,由于其几何属性必定是将笔画进行概括变形的,所以实用性还需考究,这里主要以实验性为主。
中西几何字体匹配
近些年讨论非常多的中西文匹配的问题,在几何字体中也同样出现。
一款中文黑体,匹配一款基础的正文无衬线西文是没有任何问题的。但西文有着更加几何变形例如Futura的字体造型。这类型西文是否能够用中文相对更加几何的“综艺体”来匹配呢?
理论上是可行的,综艺体本质也是汉字基本的几何概括。但是从字体细节以及视觉感受上来看,这样匹配非常勉强。
当代中西文几何字体匹配尝试:Graphit的汉字设计,郑初阳设计。
笔划极端抽象变形
变形:普通的几何字型→基本的几何字型基础上减少节点
变形:合并笔划和部件
变形:整理笔划轮廓
直接概括文字的笔划轮廓
变形:将永字上面的点回归正圆
字型轮廓极端几何概括
梯形轮廓几何字体试做
问题:空白巨大
梯形几何字体的两种情况
梯形几何字体排列效果
关注公众号后,在后台回复“几何字体”即可获得文中梯形字体的Glyphs源文件,能直观看到效果,还能查看OpenType特性。
参考书目:
《中国现代文字图史》周博著
《上海字记》姜庆共刘瑞樱著
特别感谢:郑初阳、厉致谦、刘育黎给出的指导与建议
文章为用户上传,仅供非商业浏览。发布者:Lomu,转转请注明出处: https://www.daogebangong.com/fr/articles/detail/Chinese%20font%20square%20circle%20geometry.html
评论列表(196条)
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