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发现,磁星产生了宇宙中最强的磁场。现在我们也许已经了解它们是如何产生的。
一项研究用大型复杂的计算机模拟表明,两颗恒星碰撞会产生具有超强磁场的大质量恒星。如果这些恒星以超新星的形式爆发,最终就有可能变成一颗特殊的中子星-磁星。
图片来源:bokeyuan
这并不是一套全新的理论。但是现在我们通过计算机模拟心宿三的形成,找到了强有力的证据来佐证它。心宿三是一颗距离地球约500光年,质量约为太阳15倍的磁星。
马克斯·普朗克学会计算中心的塞巴斯蒂安·奥尔曼(Sebastian Ohlmann)博士指出,“直到现在,我们还不能验证这个假设,因为缺少必要的计算工具。”
先前已经有结果表明,心宿三极有可能是恒星合并的产物,因此研究人员使用了AREPO这一高度动态的仿真代码将心宿三作为了首要研究对象。
图片来源:tech.该图像是轨道平面的剖面图,其中的填色代表了磁场的强度,而浅色的剖面线则反映了磁场线的方向。
AREPO通过对数据的处理发现,两颗恒星合并过程中的强烈动荡会产生强烈的磁场,这种强烈的磁场我们在类似于心宿三的恒星周围有观测到过。
图片来源:weibo
科学家们认为,这些大质量恒星在以超新星的形式爆发时最终会形成磁星。然而天文学家们很难观测到磁星,因为大多数情况下他们所产生的磁场能量仅持续几个小时,而后能量消失殆尽。
海德堡理论研究所的弗雷德里希·勒普克(Friedrich Ropke)说:“磁星被认为是宇宙中磁场最强的天体,比人类产生的最强磁场强1亿倍。”
恒星的合并相对频繁。科学家认为,银河系中约有10%的质量恒星是这种过程的产物,这与磁性大质量恒星的发生率非常吻合。
图片来源:tech
双星系统中大质量磁星的罕见诞生表明恒星中发生了某种合并,这也进一步验证了上述假设。
经过漫长的研究探索,科学家们在1947年已经发现某些大质量的恒星表面会产生大规模的磁场,但迄今为止它们的起源仍然是个谜。类似于太阳的小恒星,他们周围的磁场反而容易解释。
毫无疑问,关于这些大质量磁星以及由此衍生而来的高强磁陀星,我们要探寻的远远不止于此。
磁星是中子星的一种,它们拥有极强的磁场,透过其产生的衰减,使之能源源不绝地释出高能量电磁辐射,以X射线及伽玛射线为主。磁星的理论于1992年由科学家罗伯特·邓肯(Robert Duncan)及克里斯托佛·汤普森(Christopher Thompson)首先提出,但1979年3月5日发现了第一次有记录的伽马射线爆发,当时人们认为这是从一颗磁星发出的。在其后几十年间,这个假设得到广泛接纳,去解释软伽玛射线复发源(soft gamma repeater)及不规则X射线脉冲星(anomalous X-ray pulsar)等可观测天体。
图片来源:tieba
和其他中子星一样,磁星的直径约为20Km,质量是太阳的2-3倍。它们的内部密度非常大,一小勺磁星的物质就有10亿吨重。磁星与其他中子星的区别在于它有更强的磁场和相对更快的旋转速度。大多数中子星每一到十秒旋转一次,而磁星每不到一秒旋转一次。磁星的磁场产生非常强的X射线和伽玛射线爆发。磁星的有效寿命很短。它们的强磁场在大约10000年后衰减,此后活性和强X射线发射停止。鉴于我们目前观测到的磁星数量,可以推测银河系中不活跃的磁星数量大概是3000万余颗甚至更多。
图片来源:微博
相关知识
磁星(英语:Magnetar)是中子星的一种,它们均拥有极强的磁场,透过其产生的衰变,使之能不断地释出高能量电磁辐射,以X射线及伽玛射线为主。磁星的理论于1992年由科学家罗伯特·邓肯(Robert Duncan)及克里斯托佛·汤普森(Christopher Thompson)首先提出,在其后几年间,这个假设得到广泛接纳,去解释软伽玛射线复发源(soft gamma repeater)及不规则X射线脉冲星(anomalous X-ray pulsar)等可观测天体。
图解:画家笔下的磁星想像图
参考资料
1.Wikipedia百科全书
2.天文学名词
3. DAVID NIELD- Puff-泡芙小姐
如有相关内容侵权,请于三十日以内联系作者删除
转载还请取得授权,并注意保持完整性和注明出处
文章为用户上传,仅供非商业浏览。发布者:Lomu,转转请注明出处: https://www.daogebangong.com/articles/detail/yu-zhou-zhong-zui-qiang-de-ci-ti-shi-shen-me-wo-men-zhao-dao-le-da-an.html
评论列表(196条)
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