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跟着教材教学语文活动公开课《定风波》教学实录(更多精彩,请关注公众号:杨静 心有山海 静而无边)
成都市温江区嘉祥外国语学校:杨静
教学内容:此词是九年级下册课后附录的一首词,作者通过沙湖道中遇雨这件生活小事,表达自己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和宠辱偕忘的精神境界。统编教材初中语文共选取了苏轼的五篇作品,此词是最后一篇,也是苏轼的经典篇目,具有总结概括的作用。学生学习本词不仅能够提高审美修养、审美情趣,还可以借由这一文的学习,了解苏轼的整个人生的成长历程。
学生情况:初三的学生已经具有基本的解读诗歌的能力。能够通过抓住意象来分析作者的情感。可能只是在某些字词的把握和词人的人格境界的理解上还欠妥当。这就需要教师选择恰当的诗词品析的方法来引导学生理解诗歌内容,把握诗歌情感和词人旷达的人生境界。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一提到苏轼,总会引起人们亲切敬佩的微笑,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苏轼。同学们,你心中的苏轼是怎样的?请你用一个词来形容你心中的苏轼。生1:颠沛流离。师:你是从他的人生境遇来说的。生2:多才多艺。师:诗文、词、书法、散文、发明,样样精通。生3:地地道道的吃货。(生笑)师:东坡肘子、东坡饼……估计你也特别爱吃,所以注意到了这一点。生4:勤政为民。师:执政一方,就政绩卓著,深受一方百姓的爱戴。(学生表现非常积极,老师再请了三位同学表达了自己的见解。)师:看来,同学们比较了解苏轼,在你们心中,他是那么的独特而丰富。那历代名家对苏轼又作何评价呢?我们一起来看看。生(齐读)PPT显示:①王安石:不知更几百年,方有如此人物。②林语堂:苏轼是一个无可救药的乐天派,在政治上专唱反调的人……③余秋雨:苏轼是中国古代最高贵,最亲切,最有魅力的文人。师:王安石的评价是什么意思呢?生5:不知道还有好几百年,才能出现一个像苏轼这样的人物。师:你解释得很准确。三位名家的评价虽各不相同,但他们都强调了苏轼的什么特点呢?生6:与众人不同,卓尔不群。(老师板书“与众不同”)师:是啊,他的出色,他的乐观、高贵……都是那么的与众不同。那么,苏轼到底有何与众不同之处呢?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九下课后附录,一首苏轼的经典之作《定风波》,寻找答案。
二、寻“与众不同”之表现
师:请大家先大声地自由地朗读词作,简要概括此词讲了一件什么事儿。(全体学生自由诵读,思考)定风波苏轼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生7:本词记叙了苏轼和同行者在沙湖道中遇雨后晴的事儿。师:你的概括很准确、简明,抓住了要点:人物、地点、事件。请问你主要是从词中的哪个地方得出的答案呢?生7:我主要是从词前的小序部分得出的答案。师:你特别善于提取信息,这就是苏轼词的特别之处,通过词前的小序来交代主要内容和创作背景,以后同学们可以多多注意。接下来,请同学们齐读全词,概括上下阙各写了什么内容?(全体学生齐读全词,语速很快)师:同学们读得很准确、流畅,但是语速太快了,缺少诗味,请同学们放慢语速,再来一次。(全体学生再次齐读全词,语速比之前慢了一些)师:孩子们,你们发现了吗?放慢语速,诗的味道就读出来了。期待接下来同学们在细细品味之后,会读得更有情感。那么上下阙各写了什么内容呢?请概括作答。生8:上阙写的是苏轼不去管风雨声,而是在雨中吟啸徐行。师:你的信息找得比较完整,但是不够简洁,能否从你的表达中截取四个字,来概括主要信息?生8:雨中吟啸。师:你是从天气和行为来概括的,这个角度是可以,但是在上阙中哪个行为更主要呢?生8:哦,应该是“徐行”,吟啸是修饰“徐行”的,所以我概括为“雨中徐行”。师:你的自我反思和整合能力很不错,那其他同学能否仿照上阙的格式,概括下阙的内容呢?生9:雨后归去。师:你的学习能力和概括能力超级强。(掌声)回到我们之前的问题:“苏轼的与众不同”,词中哪些词句能体现苏轼的“与众不同”?生10:徐行,苏轼在风雨中慢慢走,一般人可能在抱怨、逃窜。师:这是哪个方面的不同呢?生10:行为的不同。师:同学们,词中还有哪些地方能表现苏轼在行为上的不同?生纷纷回答:“吟啸”、“莫听”、“回首”、“归去”。师:除了行为上,词中还表现了苏轼哪个方面的不同呢?生11:还写出苏轼感受的不同,如小序中的“独不觉”,一个“独”字,最能表现苏轼跟同行人相比,不认为在雨中前行是狼狈的,心境很独特。生纷纷回答:感受的不同,还表现在“轻胜马”、“微冷”、“相迎”、“也无风雨也无晴”等。(老师相机板书)三、品“与众不同”之内涵
师:同学们,刚刚我们从表面的文字中读懂了词的大致内容,现在我们要走向文字深处,读出“与众不同”的行为和感受背后,站着一个怎样的苏轼。那怎么走向文字的深处呢?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探讨三种品词的方法。我们首先看第一句“莫听穿林打叶声”。生齐读师: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生12:不去听风雨吹打树林的声音。师:那同样都是不听,这一句中的“莫听”可否换为“未闻”?生12:我认为不能,莫听就是不去听,不必听的意思。侧重在主观的选择,未闻是没听见的意思,陈述的是一种客观的事实。师;那此处为什么一定要强调主观上不去听呢?生12:苏轼选择用主观上的“莫听”,表现出对风雨声的毫不在意,满不在乎。师:这是怎样的风雨声呢,你从哪些词句看出来的?生12:是猛、大、急的风雨声,我从“穿”“打”两个动词看出来的,因为我们一般用“飘”、“落”来表现“雨”的状态,用“吹”、“抚”来修饰“风”的状态,而此时作者却用“穿”、“打”,说明此时的风雨声很有力度。师:我注意到你在分析时,使用了我们刚刚用到的换词法来比较分析,说明你的迁移能力很强(生高兴地笑)。苏轼强调自己主观上不去听疾风骤雨的声音,就更突出了苏轼的什么特点呢?生13:更突出了苏轼的潇洒。师:“潇洒”是形容一个人在神情、举止上自然大方、不造作,“莫听”能表现苏轼的这一特点吗?有没有更贴切的词?生14:我认为“镇定自若”、“勇敢无畏”更贴切,因为苏轼不在乎的是大风大雨。师:同学们,哪位同学的用词更准确呢?生(异口同声):第二位!师:所以我们以后在概括对象特征时,一定要多斟酌词语,精选最准确的一个。刚刚我们一起运用“换词品析法”(PPT显示),通过换词比较品析,我们读出了苏轼“与众不同”的内涵。所以今后我们在品词析句时,不能浮光掠影,一定要多想想作者为什么用这个词,不用那个词,是不是这个词能更好地表现对象特点。接着哪位同学来读读第二句。生15:何妨吟啸且徐行。(陶醉的样子)师:你读得很享受,看来你也喜欢像苏轼一样在雨中吟啸且徐行(众生笑)。读到此句,老师马上联想到了杜甫的《漫兴》中“肠断春江欲尽头,杖藜徐步立芳洲”,也有“徐步”,同是慢慢走,所塑造的形象一样吗?生16:我认为不同,杜诗“徐步”前有“杖藜”,他拄着拐杖,说明他因年迈而行走困难所以走得很慢,是年迈体衰的形象。而本词用“吟啸”修饰“徐行”,一边慢慢走,还一边高声吟诵着,说明苏轼此时很悠闲自得、潇洒自在。师:你对文字有很敏锐的捕捉能力。“啸”在《辞海》中解释为:“撮口发出长而清越的声音。啸,是古代文人雅士们崇尚的一种独特行为。我们再来感受一下这几个古人的“啸”。(生齐读)PPT显示: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王维《竹里馆》阮籍在坐,箕踞啸歌,酣放自若……——《世说新语·简傲第二十四》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师:所以同是“慢慢走”,杜甫因年迈体衰而艰难前行,而苏轼表现出的是洒脱悠闲、潇洒自在。请为这种品析方法取个名。生17:“语境比较品析法”。(自信地回答)师:是的,我们不能标签化地理解一个词,比如不能一看到“柳”就是认为是依依不舍,而应该放在具体的语境中比较分析,才更能准确地理解文字传达的深意。第三种方法就更简单了,“抓意象的象征义品析法”(PPT显示),第三句:竹杖芒鞋轻胜马中,哪些词语有象征义呢?生18:“竹杖芒鞋”象征年迈清贫的生活,马象征着繁华喧嚣的富贵生活,而苏轼觉得即使年迈贫困也好过在污浊的官场,表现了他对官场生活的厌弃。生19:我觉得“竹杖芒鞋”不是象征苏轼年迈,如果是这样,那么之前的“徐行”就表现年迈了。拄着拐杖,穿着草鞋的打扮很像平民,所以我认为“竹杖芒鞋”应该是象征着恬淡幽静的村居生活。师:你能够结合前面的内容来综合分析,这一点很好。看来同学们的思维有碰撞了,很好,有争鸣就有火花,就会有提升,对于这句话,还有没有不同的理解?生20:我也认为“马”象征着富裕的生活,陶渊明就曾说“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但是我不觉得这句话表现的是苏轼对官场的厌恶。“轻”是轻松的意思,说明苏轼因无官而感到一身轻松,表现了他的喜好自然、淡泊名利。师:我注意到大家的分歧主要在苏轼是积极心态,还是消极厌世的心态。我们还可以从词中哪些地方得到依据呢?生21:后面的“谁怕”、“任平生”可以看出苏轼的勇敢的,逍遥的,所以我认为应该是积极的。(同学们纷纷点头)师:是啊,结合一下前后文就豁然开朗了。这就说明综合运用多种品析方法,让我们能够更准确地把握文字的深意。刚刚我们通过运用换词品析法、结合语境比较品析法、抓意象的象征义品析法,走向了文字的深处,发现了苏轼的与众不同就在于他的勇敢无畏、潇洒自在、淡泊名利(老师结合板书小结)。师:下面请同学们任选一处词句,综合运用刚刚学到的方法,或者借鉴其他方法,旁批苏轼与众不同的内涵。(学生在柔和的古筝曲中静静地思考、批注)师:请先把你的发现说给同桌听,然后分享给全班同学。(学生互相讲述,气氛很热烈)生22:我用的是换词品析法,我把“谁怕”改为“不怕”,我发现换了之后,意思差不多,但是句式不同,此处用反问句更能表示苏轼对狂风骤雨的藐视,而“不怕”是否定句,给人感觉是在掩饰心虚,自我壮胆。师:你独具慧眼,通过换词体会到了句式的不同,那怎么读这两个字呢?你试试看。生22(读):谁怕?(怒吼式的)师:你读得很有气势,有没有其他的处理方式,为什么?生23(读):谁~怕~(轻描淡写式的)我觉得读轻一些,才能表现苏轼笑傲风雨的超然态度。否则还是给人一种强作镇定之感。师:同学们赞成哪一种朗诵方式呢?生(异口同声):第二种!(老师也会心点头)师:那我们来合作演绎一下,我读“竹杖芒鞋轻胜马”,你们读“谁怕”。(老师和学生再读,富有感染力)生24:老师,我发现有一句话,可以综合使用换词品析法和结合语境比较分析法来品味。“山头斜照却相迎”。我先把“相迎”改为同义词“相照”,发现不妥,“照” 陈述的是客观情景,“迎”是迎接的意思,把夕阳拟人化了,更加体现了夕阳的亲切与温情。而在一般诗人的眼里,夕阳是苍凉落寞的。如“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等,而结合语境“山头斜照却相迎”,苏轼从夕阳中感受到的却是温暖、美好。所以综合分析下来,我们可以看出苏轼的乐观旷达。(学生自发鼓掌)师:这位同学的回答为我们做了很好的示范,他分析的角度很全面,同时完整地表述了他的思维过程,使得最后“乐观旷达”这一结论的得出不再是空降的,空泛的,空洞的。生25:我从最后一句“也无风雨也无晴”中读出了象征义。我觉得风雨和晴,既指大自然的风雨和晴朗,也指人生的顺境和逆境。苏轼在历经“萧瑟”之后,用两个“也无”,反复强调顺境和逆境在他看来都毫无差别了,我从中看出了他顺境不骄、逆境不惧、宠辱不惊的品质。师:同学们把刚刚学到的方法使用得淋漓尽致,你们的诗词鉴赏能力太强了,请为优秀的自己鼓掌。(现场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经过咀嚼,我们发现苏轼是那么的与众不同而又丰富立体。相信经过品析,你们的朗读一定会更有情味,下面请你们任选喜欢的句子自由诵读。(全体学生自由地,陶醉地诵读起来)生26:我想把整首词读完,因为我太喜欢这首词了。(老师做了一个“请”的手势),学生沉浸其中,读得声情并茂。(学生自发鼓掌)。同学们踊跃参与,老师陆续请了四个同学来朗读,总体效果很好,比起第一次齐读进步不小。师:同学们的朗读深深地感染了我,能允许我朗读试试吗?(同学们用掌声表示赞同)师加入了适当的表情和动作,抑扬顿挫地吟诵起来,获得了现场同学和老师的阵阵掌声。之后学生再次合作朗读,每一阙的最后一句话分别由一个学生单独诵读,其他内容全班齐读。
四、悟“与众不同”之境界
师:我们已经从文字的表面走向了文字的深处。现在,我们继续前行,走向文字的高处。大家是否思考过这样一个问题?苏轼的这种与众不同的乐观旷达和荣辱不惊是与生俱来的吗?为此,杨老师做了一个有意思的尝试,从苏轼的五篇选入初中统编语文教材的作品中,再选取了两篇。请同学们试着把这三篇文章按照写作时间排个序,并说说你这样排序的理由。PPT显示:①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②定风波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③江城子·密州出猎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生27:我认为《水调歌头》是最先写的,其次是《江城子》,最后是《定风波》。因为我从《水调歌头》中“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中,读出了苏轼的纠结、犹豫,按理说他是一个那么豁达之人,所以这种徘徊不定的状态应该是他早期作品表现出来的。而“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是渴望朝廷能够赦免他,重用他,是很积极的,最后才慢慢变得“也无风雨也无晴”的达观。师:所以你断定①③绝对在②之前,是吗?生27:是的,而且我还有一个小小的发现,《密州出猎》是苏轼被贬“密州”所写,而《定风波》是苏轼被贬黄州所作,以我对苏轼现有的了解,被贬黄州在后,所以③的创作时间一定在②之前。师:你的发现很有价值,也比较准确。只是苏轼不是被贬去密州的,而是由于作为反对王安石变法的一方,他难以应对封建王朝的官场争斗,于是自请离京外任到了密州。那么对于①和③的顺序,有同学有不同意见吗?生28:我认为《水调歌头》应该在最后,虽然词的前半部分,我们感觉到苏轼的矛盾,但在词的最后,作者写道“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从矛盾之苦到祝愿天下人,说明苏轼也是豁达的。师:你结合了整首词来解读,有理有据,那还有同学有其他的看法吗?生29:其实我们不必太纠结这三首词表面的顺序(全场笑),而是要搞清楚三首词的侧重点和内在的逻辑关联。因为第三首《密州出猎》侧重表现苏轼的豪情壮志,从“亲射虎”、“射天狼”都可以看出,他身体好,有激情,很乐观,是最初的积极状态。而今天我们学到的《定风波》“一蓑烟雨任平生”、“也无风雨也无晴”是苏轼对人生的终极感悟。所以应该放在最后。而①中所表现出的彷徨应该是豪气壮志受到打击后的正常反应,排在第二。师:(拍拍学生的肩膀)你的思维严密,逻辑清晰,课内的知识掌握也很扎实。确实先是《密州出猎》,此时的苏轼虽年届不惑但仍雄心勃勃,渴望被重新重用,时刻准备着驰骋疆场,为国效力。然后是《水调歌头》,流露着出世与入世、隐退与进取的矛盾。最后是《定风波》,历经生活的种种困境之后表现出乐观旷达。师:所以你太厉害了,准确地分析出了苏轼精神成长的历程。原来啊,我们眼中一向乐观旷达的苏轼,也轻狂过、忧愤过、彷徨过,孤独过,消极过……没有谁是天生的乐天派,苏轼跟我们常人一样,从一开始的积极奋进,到被打击后的彷徨、矛盾,然后直面困难,修炼自己,最后超越困难,塑造全新的自己!(学生自发鼓掌)。师:苏轼跟我们相似,但又是那么的与众不同,今天我们一直在探讨苏轼的“与众不同”,在这之中,你认为苏轼最“与众不同”之处是什么?生30:他不被世俗所局限,活出了超人的自己。生31:我们一般人更多追求现实的物质,而苏轼更看重与大自然的契合、共鸣。生32:面对种种困境,他没有选择沉沦堕落,也没有逃避厌世,而是涅槃成了全新的自己。生33:他让那些非人的磨难和困境成就自己,别人是被苦难打到,他是超越苦难。生34:我感觉他最与众不同之处就在于他是那么的“与众不同”,却又让我们感觉那么真实而亲切。(全场掌声)师:同学们刚刚的发言太精彩了,读文也是在识人,更是在悟人生。苏轼在孤独中反思自己,在痛苦中完善自己,最后涅槃重生,蜕变成了我们看到的这样一棵宠辱不惊、风雨不动的参天大树。(结合之前的板书,完善成一棵大树的样子)此时,他不在乎风雨,也无所谓晴朗,就这样巍然屹立于苍茫的天地之间,顺境不骄,逆境不惧,安之若素。这才是苏轼真正的与众不同之处。正如余秋雨在《苏东坡突围》一文中说的。PPT显示(生齐读):苏轼经历了一次整体意义上的脱胎换骨,他真正的成熟了,他的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音响,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言观色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向周围申述求告的大气,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师:这种与众不同的乐观旷达还表现在一系列他被贬黄州后所作的诗词中,我们齐读感受。PPT显示:①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②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③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五、总结升华
师:苏轼的与众不同是在看清生活的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是不屈从于时代,而是超越时代,甚至创造一个新的时代。苏轼的名字现如今虽只是一个记忆。但是他留下的,宠辱不惊、旷达超然的文化精神就像这棵大树一样万古不朽,永远滋养着一代又一代的人。让我们再次深情诵读全词,表达对东坡由衷的敬意。要求:男生读上阙,男女生合读下阙。最后一句读两遍。师:哲人已逝,诗卷长存。人生短暂,精神永恒!下课,同学们再见。
文章为用户上传,仅供非商业浏览。发布者:Lomu,转转请注明出处: https://www.daogebangong.com/articles/detail/yang-jing-quan-guo-gong-kai-ke-shi-lu.html
评论列表(196条)
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