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穗图片:乡土散文:拾麦穗-字体教程免费ppt模版下载-道格办公

乡土散文:拾麦穗

最近我写了一篇《我的小学一年级》,内容是回忆童年时代在农村的生活,让许多接近六十岁年纪的朋友产生了共鸣。一位高中同学在群里提到:“她未曾经历过农村的生活,但小学时曾在夏收时拾过麦穗。”她的话勾起了我在农村拾麦穗的记忆,我便忍不住动笔,把那些年少时的拾麦穗故事写成了一篇小文章,希望能在往事中寻找曾经的影子。

小时候我在淄博市博山区岳庄公社岳西村长大。那时村民被称作“社员”,主要以种植业为生。一到夏收,我们学校就放假。城里的孩子把这样的假期叫暑假,而我们农村的孩子叫“麦假”。

“麦假”一到,我们这些孩子就进入了“拾麦穗”模式。大家按照学校的安排,去各自所属的生产队拾麦穗。一至五年级的学生被编在一起,由一位学校老师带队参与夏收劳动——“麦假”期间,老师们也要参加生产队的劳动。

拾麦穗的时节天气通常非常炎热,在炽烈的阳光下拾麦穗确实不是一件轻松的事,热汗淋漓,我们都被晒成了“小黑人”。我猜现在的孩子恐怕没有几个能忍受这样的辛苦,即便能够忍受,如今的父母也舍不得让孩子受这苦。那时候,我们这些小孩没有人因为天热而不参加劳动,如果谁无缘无故不参加,甚至会被大家嘲笑或瞧不起。社员用镰刀收割完麦子运走后,我们就捡起剩余的零星麦穗,放到从家里带的竹篮、柳条框或布袋里。中午时,在老师的带领下,我们把拾到的麦穗倒入生产队的麦堆里。直到所有麦地都拾完,我们的拾麦穗工作才算结束。还记得有一年,在村南的山上拾麦穗时,突然乌云密布,不一会儿狂风大作,大雨倾盆而下。拾麦穗的地方离村庄有5-6里,没有避雨的地方,老师喊道:“同学们快带上麦穗回家躲雨吧。”,于是大家四散而逃,跑得快的大孩子先走,我们这些小的跑不过雨,等跑到生产队的麦场屋里,一个个都成了落汤鸡。那晚我感冒发烧了,第二天母亲带我去村卫生室拿了些感冒药,但没有休息,依旧早晨去拾麦穗。这次淋雨感冒可能没彻底治好,导致了我后来长期的慢性鼻炎吧!

麦假结束后,带队老师会根据我们的劳动表现评选出麦收劳动积极分子的一、二、三等奖。一等奖通常是一支转帽钢笔,二等奖是一支圆珠笔,三等奖是两支铅笔和一块橡皮。获得一等奖的通常只有2-3名,二等奖有大约6个,剩下的全是三等奖。获得一等奖的学生会非常兴奋,当老师宣布结果时,他们会拿着奖品炫耀,让没得大奖的羡慕不已。我记得三年级时曾获得一等奖,高兴地拿着那支“转帽钢笔”超过一个月,时不时把它别在上衣口袋上到处炫耀……

夏风又起,麦浪十里。不知道,如今的麦地里,还有没有曾经那个拾麦穗的少年——那充满苦乐的拾麦穗时光啊!


审阅:吴周生

简评:“麦假”的日子,麦收的场景,拾麦穗的少年,汗水流淌,苦中有乐。

终审:严景新


作者:王宏伟 现为中国乡村人才库成员、山东散文学会会员、淄博市作家协会会员、淄博市网络作家协会会员、淄博市现代诗歌协会会员、博山地区作协会员,《灵泉》杂志特约记者。

编辑:卜一


本头条每日刊发作品优选四季杂志《中国乡村》,凡上刊者免费包邮赠送样刊。

投稿必须原创首发,投稿邮箱:zxmtth@126.com

声明:本文为中乡美原创作品,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文章为用户上传,仅供非商业浏览。发布者:Lomu,转转请注明出处: https://www.daogebangong.com/articles/detail/xiang-tu-san-wen-shi-mai-sui.html

(810)
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single-end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