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堵见证苦难历史之墙-免費ppt模板下載-道格資源

三堵见证苦难历史之墙

三堵见证苦难历史之墙

主持人语

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的苦难,往往会在历史上留下遗迹。我国的万里长城,曾经就是苦难的象征。不要去说抵御外族的战争代价,光是为了修筑这座万里长城,都不知道死了多少征夫役卒。一个孟姜女哭倒长城的故事,就足以说明灾难之深重。无独有偶,世界上类似我国万里长城的墙,非常著名的还有三堵,它们分别是:以色列的“哭墙”、德国的柏林墙和朝鲜半岛上的“三八水泥墙”。以下三篇文章就是分别写之的,不妨一读。

【趣文1】

以色列的“哭墙”

卢卫平

古代以色列大卫王的儿子所罗门,为了存放圣物诺亚方舟,并为犹太人提供一个祈祷的场所,约于公元前961年,在耶路撒冷的锡安山上修建了一座犹太人的神殿。4年后,神殿竣工,神殿是两厅一廊,后世称之为第一圣殿。圣殿外面有一道很长的围墙,墙内大院成为犹太人政治和宗教活动的中心。

公元前586年,巴比伦人攻占了耶路撒冷,犹太人成了“巴比伦之囚”。后来,巴比伦人将圣殿给烧了。以后,犹太人虽然重建了圣殿,但又被罗马人给毁了。圣殿只存下庭院西边的一段围墙,历史上称之为西墙。西墙位于耶路撒冷的老城内,长约50米,高逾18米,由一方方巨石砌成。

虽然,犹太人还想重建圣殿,但是由于当时他们已被驱散到世界各地,无力重建圣殿。圣殿不存在了,犹太人就将西墙奉为圣物,奉为故国不灭、民族长存的象征。因此,从圣殿坍塌之日起,许多犹太人经常不约而同地聚集到西墙下。西墙成了犹太人顶礼膜拜的地方。墙角下常年挤满了来自世界各地、操着不同语言、身着不同服饰的男女香客。他们中大多是到这里朝拜的犹太人。他们集体朗诵经文,祈求上帝赐福,集体嚎啕大哭,以宣泄心中的亡国之痛。西墙附近经常是哭声不断,哭墙因此而得名。

―――节选自《知识窗》

【感读】

现在的以色列是一个完全由犹太人建立的国家,是中东地区的强国。不管是以色列国,还是犹太人,给我们的感觉都是非常要强的或是自强不息的。为什么犹太人会有这样要强或自强不息的精神呢?读了这篇短文,我们似乎可以寻到某些答案。原来,这个民族(犹太民族)是有着一段苦难历史的,是曾经被纳粹德国法西斯任意宰杀的民族,是曾经失去家园,流落于世界各地,饱受漂流之苦的民族。“哭墙”就是他们苦难历史的见证。

【思考训练】

1、“西墙成了犹太人顶礼膜拜的地方”句中的“顶礼膜拜”是什么意思呢?请解释。

答:_______________

2、文章透露出了犹太人的一种什么精神呢?为什么会有这种精神呢?

答:_______________

【趣文2】

用生命逾越的柏林墙

青山

1961年8月,一个沉闷的夏天,东德人和苏联人搞了一个漂亮的偷袭。8月12日凌晨1点,2万多军队突然开到东西柏林边境,立刻开始了修筑柏林墙的工程,到13日凌晨,第一期工程全部完工,整个东西柏林被铁丝网全部分割,再加路障,这就是最初的柏林墙,后来又逐步地以砖墙代替了铁丝网。然而上帝实在会开玩笑,就在柏林墙的修筑过程中,东德人就开始了翻越柏林墙,逃亡西德的“柏林墙传说”。

柏林墙树立以后,第一个逾越柏林墙的人出现了。一个青年在光天化日之下,用百米冲刺的速度飞奔向铁丝网。但是,三名警察追上了他,将他打倒在地,谁也没有想到,被打倒的他竟奇迹般又站了起来,夺过警察的枪,一边与警察对峙一边继续向西柏林飞奔。警察是尽职的,他们不顾这个年轻人的枪,冲上去和他又一次扭打成一团,并且一刀刺进青年人的膝盖。这次这个年轻人失去了奔跑的能力,面对三个警察,结局已经注定……

18岁的彼得・菲西特也是一个逾越者。他已经爬到了柏林墙的顶部,只需要再加最后一把劲,就可以达成目标,就在这个时候,枪声响了,身中数弹的彼得倒在柏林墙下,血流如注……

也有驾车撞墙而逃的,逃亡者要面对的绝不仅仅是坚固的高墙,还有来自军队和警察的密集射击。有军事常识的朋友都知道,对于穿透力极强的子弹,民用的车壁、车门等根本就是nothing,香港电影里躲到小轿车后面就可以逃开对方射击的镜头完全是搞笑。所以,用这个办法冲击柏林墙的人,实际也基本上等于完全不设防的穿行在枪林弹雨中,去争取一次严重交通事故的机会!

布鲁希克和他的同伙同样是利用大客车冲击柏林墙,但是他们的行动从一开始就被发现了。军队和警察从多个方向向客车密集射击,客车起火燃烧,弹痕累累!还好,客车质量过硬,不但没有熄火,还在布鲁希克良好的驾驶下奋勇加速,一声巨响,柏林墙被撞开了一个大缺口,整个客车冲进了西柏林!欢呼的人群拥上来迎接,却被眼前的景象震惊了,驾驶座上的布鲁希克身中19弹,他是用生命的最后意志坚持加速,冲向柏林墙的。当客车冲进西柏林的那一刻,布鲁希克停止了呼吸……

从1961年8月12日开始修建柏林墙,到1989年11月9日柏林墙的倒塌,整整是28年零3个月,在这期间,至少有239人在试图翻越柏林墙或潜渡施普雷河时被枪杀。

柏林墙在两德统一后完全拆毁,后来联邦政府作了很大努力说服人民同意在原址重建了一段70米的“柏林墙”作为警示,图中十字架是企图越墙者的墓碑,为纪念他们追求自由的勇气把他们葬在这里让人凭吊。

―――节选自《星火》(2008年第5期)

【感读】

柏林墙又名“反法西斯防卫墙”,是德国首都柏林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德意志民主共和国(简称“民主德国”或“东德”)在己方领土上建立的围墙,目的是隔离东德和西德(简称“联邦德国”或“西德”),从而阻隔东西柏林之间市民的往来。柏林墙的建立,是二战以后德国分裂和冷战的重要标志性建筑;柏林墙的建立,是德国历史上难以抹去的一道伤疤,更是这个民族那时最大的悲哀。为了推倒这座人为的墙,德国人民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思考训练】

3、句子“去争取一次严重交通事故的机会”是什么意思呢?

答:_______________

4、文章列举了多名逾墙者,最后都以被枪杀告终,这说明了一个什么问题呢?

答:_______________

【趣文3】

亲历朝韩“三八水泥墙”

李东雷

上世纪50年代,美国侵朝失败后,不顾南北朝鲜人民的反对,支持南朝鲜政府在临时军事分界线―――“三八线”附近修筑了一道坚固的水泥墙,将朝鲜三千里江山一分为二,这便是至今仍存在于朝鲜半岛上的“三八水泥墙”。此墙东西长达240公里,蜿蜒呈蛇形。这道全部用钢筋水泥灌注的巨墙底宽10~19米,上宽3~7米,高5~8米,每隔数百米有一道4米宽的铁门,可通过装甲车与坦克。为修这道水泥墙,南朝鲜政府耗巨资达30多亿韩元,动用几十万军人与民工,仅从国外进口的水泥就可建20万套居民住宅。这道水泥墙在世界长城史上可称得上最坚固与修筑最晚的长城。

1945年日军投降前夕,美、苏两国首脑商定以朝鲜国土北纬38度线作为两国对日军事行动和受降范围的临时分界线,38度线以北为苏军受降区,以南为美军受降区。这条界线被称为“三八线”。1945年日本投降,美、苏军队分别进驻“三八线”南北地区。1948年8月三八线南北分别成立了“大韩民国”(简称“韩国”)和“朝鲜人民民主主义共和国”(简称“朝鲜”)。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全面爆发。1950年10月25日,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参战。朝中人民并肩战斗,迫使美国于1953年7月签订朝鲜停战协定,在“三八线”附近沿临时军事分界线两侧各两公里建立非军事区。

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从三八线打响,1953年7月7日在三八线停战,从终点又回到起点,但无数条生命终止在这条线上,战争停止了,和平并没有因此到来。欧洲的冷战在东亚变为了热战。战争双方为此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志愿军伤亡总数达到39万人。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伤亡总数与志愿军相当,其中美国的伤亡人数超过17万),但国际关系,特别是中美关系被彻底改变了。对于这一段历史,国内外的看法大相径庭。今天国内的许多学者也曾提出对这段历史要重新评价,毕竟这场战争让中国失去了太多,毕竟直至今日,中国依然肩负着这场战争的某些义务。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终将能大体地还原历史的本来面目。但我们毕竟改变不了历史。

亡者亡矣!朝鲜战争五十年后,我站在华盛顿的朝鲜战争纪念碑前,看着一组由一个野战排士兵组成的铜像在泥泞的道路上前进。黑色的大理石墙壁上刻着四个英文单词:Freedom is not Free(自由不是免费的)。

作为前中国军人,我一直很庆幸曾站在三八线的两边,观看冷战的最后一个战场。

―――节选自《历史风云》(漓江出版社出版)

【感读】

韩朝本是一家人,可由于美、苏两大超级大国的原因,硬生生地把朝鲜半岛一割为二,使得韩朝一直以来都处在争争吵吵,风波不断中,至尽如此。读罢上文,还让我们惊讶地知道了,其实,韩朝之间的这堵“三八水泥墙”,与我们中国也有关联。“志愿军伤亡总数达到39万人”,多么惊人的人间惨剧!“三八水泥墙”不仅浸透着韩朝人民的血泪,也同样浸透了中国人民的血泪。

【思考训练】

5、文中的“毕竟直至今日,中国依然肩负着这场战争的某些义务”,句中的“某些义务”具体指什么呢?列举一二说说。

答:____________

6、文章列举了大量的有的是确切的数字,这种数字说明了一个什么问题呢?

答: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顶礼膜拜:比喻对人特别崇敬(现在多用于贬义)。顶礼:跪下,两手伏在地上,用头顶着所尊敬的人的脚。是佛教徒最高的敬礼。

2、自强不息,因为他们曾经饱受飘零之苦,被欺凌之痛,所以炼就了他们的自强不息的精神。

3、去送死的意思。

4、柏林墙阻隔着人们向往或走向自由、光明之路,是一堵死亡之墙,是不可逾越的。

5、如国家免费地治疗和供养作战的伤残人员,国家用大量的经费赡养或抚养着援朝作战烈士的父母、配偶或子女等。

6、说明了战争的残酷和代价的惨重等问题。

文章為用戶上傳,僅供非商業瀏覽。發布者:Lomu,轉轉請註明出處: https://www.daogebangong.com/zh-Hant/articles/detail/q01m3y02l6m1.html

(810)
打賞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single-end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