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地理学科知识融会贯通的能力——决定授课的深度与广度。
融会即融合领会,贯通即透彻理解,融会贯通是指把各方面的知识和道理融合贯穿在一起,从而取得对事理全面透彻的理解。要上好一节地理课,首先要求教师对中学阶段的地理知识融会贯通,这决定了其授课的深度与广度。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必须具备二个条件:第一是形成明晰的知识结构。这种能力的形成建立在平时对学科知识的梳理与归纳上,这里应包括每一章节的知识结构及章节间知识的内在联系。比如自然地理可划分为地球运动、大气运动、水体运动、地壳和地表物质的运动以及自然带等几个系统小专题,学习每个专题都应从地理事物的时空变化和分布去把握特征和成因,如大气运动涉及的原理规律的系统性可用下图表示。
第二是掌握地理学基本的思维方法与思维路线。事物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可以挖掘的。谁牵住了学科的思想这根红线,谁就能举重若轻地组织教学,脉络清晰,事半功倍;谁缺乏对学科思想的研究,谁就只能陷在学科知识的中,纠缠于讲不完的知识和习题。地理思想方法是指发现和解释其他同类地理事物和现象的观念与推断法则,是分析、处理和解决地理问题的根本想法。一节节课好比一个个点,有经验的老师善于以点带面,透过分析某一地理事物的特征及其发生发展的过程让学生明白其他同类地理事象,由此及彼、举一反三,从而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比如下图所示的区域各要素关系图,横向看区域特征包括自然与人文两方面,纵向看不同的区域特征存在区域差异,有了差异就会有物流的需要,因而产生了区际联系,区际联系最终将导致区域发展。沿着这种思维线路分析区域地理问题,不仅脉络清晰,环环相扣,逻辑性强,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的习惯,有效地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如果在必修3第一章第一节的教学中把这种思想教给学生,以后许多章节的知识将迎刃而解。
二、地理逻辑的严谨水平——决定授课的清晰度。
地理学是研究地理事象的产生、分布以及演化的一门学科,地理事象的产生、分布和演化有其内在的规律,影响地理事象的要素方方面面,各种要素之间的关系就是地理逻辑。地理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否阐明这种逻辑关系,这决定了其授课的清晰度。要做到这一点,老师要明确:某个地理事象,它在哪里?它是什么样的?它为什么在那里?它是什么时候发生的?它产生了什么作用?怎样使它有利于自然环境与人类?把握这些问题及其内在的关系,结合学生现有水平及理解能力,在授课时用清晰的思路表达出来,有利于帮助和引导学生形成地理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用地理的眼光分析问题的方法,同时有助于学生养成正确的学习方法,达到灵活掌握与运用知识的教学目的。如盛行西风带与西风漂流的关系;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的存在导致海陆冬夏季节明显的温差,进而形成海陆气压中心的季节变化,造成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上的季节变化,最终导致季风环流的形成;西欧典型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就与纬度位置、海陆位置、洋流、地形、大陆轮廓等多因素的叠加有关;等等。再比如讲气团的概念,按逻辑学原理,定义=种差+属,气团的属为“空气”,种差为“水平方向上物理性质较均一”,把气团的属与种差点明了,其概念就讲清了,这样符合逻辑的授课方式清晰而明了。
三、直观和举例的意识与技巧——决定授课的通达性。
从具体到抽象,这是认识事物的基本规律,因此也是地理教学必须遵循的规律。借用直观方法和具体例证对抽象的概念、原理、规律加以说明、分析,其根本作用在于能够将一个复杂的问题讲得简单明了,即用直观和举例的方法在具体与抽象之间架设认知桥梁,从而决定其授课的通达性。所以教学的核心问题之一就是:如何将抽象变得具体和直观。
地理学研究的对象,其时空界限广阔而遥远,内容涉及面广,但由于受篇幅和编辑的限制,教材内容大多以简洁的理论呈现出来,中学生的视野和见闻有限,必然感觉地理学晦涩难懂,地理老师若能将授课内容生活化、动态化、情境化、形象化,在恰当的时候呈现直观的景象、给出典型的事例,使学生获得鲜明的表象,丰富学生的直接经验和感性认识,则正好弥补了教材与学生见识的不足,使教学鲜活而灵动,让学生达到“会学”、“乐学”的境界。下表列举了讲授时区与太阳高度角概念的两种不同方法,直观教学的效果不言而喻了;再比如举“GPS技术帮助青岛奥帆赛提供仲裁依据”一例帮助学生理解GPS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借用我国某一时段天气预报及海平面气压分布图讲解锋面、气旋天气,既具体又鲜活,同时有助于学生形成空间概念以及天气系统尺度的概念;等等。
进一步说,新课程强调对问题的探究,倡导学生自主学习,教学的重心由传统的传授知识转变为培养能力,这就要求老师备课的着力点必须由原来的备知识转向备资料、备实例以及设计恰当的教学情境,教学中通过对一个具体的地理教学情境的描述,引导学生对案例内容进行分析思考、讨论交流,在沟通和合作中探求结论或解决问题,挖掘出案例所体现的地理原理、规律,并将习得的方法运用到其他类似的案例研究中去。举例如下:
课题:农业的区位选择
老师给出一个问题:我国的棉花应种在哪里?
提供资料:一个表即棉花生产的自然约束条件(如下表),五张图即我国积温分布、年光照时数分布、降水分布、满足棉花生长地形和土壤条件的区域示意图以及我国棉花种植区域现状分布示意图
分组探究:
步骤一:准备4张透明纸,分四组分别研究在只考虑单一自然条件的前提下,我国适合棉花生长的地区。
步骤二:找四张透明纸的交集,得出综合考虑各自然条件下,我国适合棉花生长的地区。
步骤三:把上述结论与我国棉花种植区域现状分布状况对比,得出差异,引出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社会经济因素。
……
本节讨论的问题是农业区位选择,教师并没有直接讲授知识,而是提出一个问题,给出几张地图,设计一个活动,变单纯讲授知识具体为学生的探究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得出结论。这样设计教学不仅让学生轻松而愉快地获取地理基本知识,而且把地图作为重要学习工具在理解地理事物存在于某处的原因中大量使用,操作过程中还渗透了“地图叠加”这一地理学研究的基本方法,从中培养学生运用地图及其他地理表现形式、工具与技术中获取、加工、汇报信息的能力。对比传统的以讲授为主的教学,其效果显然更加理想。老师直观和举例的意识与技巧在新课程背景下显得更加重要。
文章為用戶上傳,僅供非商業瀏覽。發布者:Lomu,轉轉請註明出處: https://www.daogebangong.com/zh-Hant/articles/detail/pzsa6w01jcl5.html
评论列表(196条)
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