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高中政治教学中的人文精神培养-免費ppt模板下載-道格資源

浅议高中政治教学中的人文精神培养

浅议高中政治教学中的人文精神培养

【摘 要】在高中教育阶段,教学的目标主要是传授知识,以及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和思考能力,即“教书育人”。政治作为高中人文基础学科,肩负着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重要使命,所以在“教书”之外如何培养人文精神以“育人”是一个重要课题。

【关键词】高中政治 人文精神培养 育人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02.036

人文精神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对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精神文化现象的高度珍视,对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人文精神在个人成长的过程中的重要性决定了它在教育中的重要地位,把握学生人格、价值观念形成的重要时间段,将人文精神培养融入高中政治教学,才能真正的实现“育人”,同时进一步推进“教书”。

一、人文精神培养的重要性

人文精神作为一种抽象概念,听起来虚无缥缈,它的价值几何,它能否给人以实质性的影响,相信许多人都在心中打上了问号,这也是人文精神的培养不受到重视的原因。人文精神就像是人呼吸的空气,虽然在任何一个时间点上无法感知它的作用,它却成为维持生命的重要物质,人文精神就是维持人类文化发展的重要精神内涵。

由广入微,在高中政治教学中人文精神有何重要表现呢?许多学生一直把政治学习当作一门苦差事,因为学习政治需要背诵大量枯燥乏味的理论知识,而且不知道这些理论除了应付考试还有什么实际用处。但是当学生逐渐把这些知识转化为内在的一种思维认知后,会发现自己思考问题的方法角度以及表达的能力等会有很大的不同,这一点在学生进入大学学习阶段后尤其明显,正是这样的思维能力构成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基础。政治学科知识转化为思维、学习能力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人文精神逐渐渗透的过程;学生把视角由书本拓展至周围的事物,拓展至自身,思考与实践事物相关的问题,思考古今,并且利用相关方法论解决疑惑。

另外,近年来随着教学改革的开展,高中政治学科越来越注重考查时事政治问题以及学生的独立的观点评论,这就要求学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不仅仅要背诵熟悉理论知识,还要理解其内涵,结合实际以及结合自己的思考。人文精神的培养,不仅是短期高考政治学科考察的要求,也是长期培养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重要环节。

二、如何培养人文精神

1.教师要树立良好的榜样。人文精神不是一种具体的物质,它是一个人内在的思想和涵养,它虽然来自于客观环境,但是同时具有很强的主观性,所以老师在教学中的一言一行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如果一个老师整天强调着同学们要关注时事,要关心人文,但是自己在教学时并不结合时事问题,仅仅讲述各种理论,那么也会使得同学们对于时事问题缺少学习的主动性,偏重理论学习,缺少人文关怀。

2.树立正确的“三观”,运用科学方法论。高中政治的教学目标之一在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良好的意识形态基础。在学习高中政治知识的过程中,要求同学们不仅仅把其中的理论当作与自身不相关的书本知识,也要学会体会其深层含义,反观自身,思考自己对世界、人生、价值的认知科学与否。例如学习“辩证唯物论”,其中的原理:“(1)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2)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老师可以引导同学们思考:自己对于事物的一些观点是否符合物质决定论呢?比如西游记中的妖魔鬼怪为什么具有人的形态,从唯物论的角度出发,他们是作者通过对现实中“人”的观察经过思考加工而成的,而不是凭空产生的。学习了原理后,就需要运用正确的方法论指导实践,针对物质决定理论的科学方法论为:“(1)一切从实际出发。(2)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树立正确的意识,克服错误的认识。”此时要告诉同学们在实践中要遵从实际,同时也要用正确的意识形态更好的指导实践行动。

3.课堂探讨,理论运用。把握课堂教学能够最大效率的实现教学目标,因为在课堂上学生能够更好地集中注意力,以及与老师、同学有效的交流,而在课堂学习过程中交流探讨能够实现知识的运用和思想的交流碰撞。在课堂上老师可以提出一个历史事件、时事政治事件或者某一观点,让同学们各自发表意见,在表达自己的意见时要以书本上的理论为基础,有理有据地表达,老师再根据同学们的讨论情况作指导、纠正不当之处。例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11月30日宣布,决定将中国的人民币纳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特别提款权(SDR)货币篮子,人民币成为继美元、欧元、英镑、日元之后的第五个成员”,为什么在人民币在成为可自由兑换货币之前就能够加入SDR呢?同学们可以从以经济与政治的辩证关系、国际关系决定因素、哲学上的整体与局部关系等等角度切入展开探讨。

4.关注古今政治事件,传递人文精神。“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在政治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关注周围的人、事,关注古今时事政治,在实践问题中探索,思考各种事物背后的普遍规律,与书本上的理论相联系,以理解这些前人得出的理论的科学性,甚至实现理论的进一步发展。例如学习“当代国际社会”中的知识: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我们以中越关系的变迁为例,中越关系经历了三个阶段,在对立阶段主要原因是国家利益对立,在合作友好阶段则是因为中越两国存在共同利益:“政治上共同致力于国际新秩序建立,经济上中国-东盟贸易区建立,科教文化上的交流合作”。由此可以得出结论:国家利益的对立是引起国际关系对抗的主要原因,国家利益的统一是国际合作的主要原因。

5.“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走出课堂。人文精神来源于人类文化环境,要更好地体会和渗透人文精神,就要走近实际的人文环境,在教学创新中开展课外活动是一种有效的实践教学方式。例如学习我国公民的政治生活时,可以组织同学们参观社区、村镇政务信息中心,了解民主选举流程等,让同学们切身体会我国的民主政治。也可以邀请老红军、老党员和同学们面对面交流访谈,让同学们从革命的亲历者口中理解革命的艰辛以及今天的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

人文精神的培养和传承在政治教学中的重要性,正如文化对于人类生存发展的重要性,在高中政治课程教学中渗透人文精神教育,不仅符合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也是政治课程的自身教学的要求。

文章為用戶上傳,僅供非商業瀏覽。發布者:Lomu,轉轉請註明出處: https://www.daogebangong.com/zh-Hant/articles/detail/pzdxrw043d0o.html

(810)
打賞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single-end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