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化学微观想象力的方法-免費ppt模板下載-道格資源

培养学生化学微观想象力的方法

培养学生化学微观想象力的方法

一、 增加学生的知识经验,是培养学生的想象力的基础

广博的知识是想象的来源,由于中学生知识经验的缺乏,在头脑中形成的有关物质的记忆表象少,进行再造想象的内容贫乏,影响了他们的微观想象力。微观知识相对宏观知识是比较抽象的,如果想象力较弱,这些知识对他们则毫无意义。根据心理学的研究结果:意义识记优于机械识记。针对这样的特点,在教学中,我努力培养学生进行意义识记。

我抓住微观粒子运动特点,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将微观粒子的运动情况深刻细致地描述出来,并讲清微观粒子运动与宏观物体运动的区别,使学生形成正确的微观想象,对一些不准确的说法,如例1中的“黄沙与石子混合,面粉与大米混合后总体积变小”进行了改正,利用计算机技术制作了动画,利用动画讲解后,果然清楚明了。

在教学中,我还列举各种各样宏观的现象,帮助学生用微粒观点来解释,以丰富学生微观想象的经验,让他们头脑中储存较多的微观表象,而微观表象越多,学生就越容易进行微观想象活动,越容易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记忆,达到知识经验与记忆能力同步增长,实现良性循环。

为了在微观与宏观之间搭起一座桥梁,使学生的思维能流畅地在它们之间转换,在教学中,我常通过比喻、模型、Flas演示等方法丰富学生的感性知识,帮助学生增加大量而正确的表象储备,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如元素与原子的关系用“水果与苹果的关系”来比喻;金刚石、石墨中碳原子的排列方式用儿童玩的球棍积木搭出图形;而计算机为“将微观知识宏观化”提供了有效的工具,我通过各种途径制作出动画,将微观知识展现在学生面前,增强他们的理解力,使学生能借助于再造想象重现别人的微观想象表象,并以适当的方式描述自己的微观想象表象,促进相互交流。

二、 指导学生进行科学探究,增强化学思维能力

人类对于微观世界的认识是通过宏观现象开始的,我从引导学生观察生活现象和化学实验着手,使学生获得丰富的感性材料,在此基础上通过分析、综合、假设、证明、归纳、演绎等思维活动来解剖宏观的化学现象,获得对化学微观粒子的科学认识,推动微观想象表象的建立。

如在学习“分子的运动”时,我设计出“铁树开花”的实验,在学生一片惊讶声中,棉花由白色变成红色,然后我在浓氨水中滴加酚酞,酚酞变成红色,于是学生知道浓氨水能使酚酞变红。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现象呢?我不急于告诉他们答案,而是同时设计一个对比实验:将装置中的浓氨水换成石灰水,但是石灰水不变色!而在石灰水中滴加酚酞,酚酞也变成红色,这是怎么回事呢?在学生一片愤悱之中,我请学生分别闻浓氨水和石灰水的气味,他们发现浓氨水有刺激性气味,而石灰水没有。这时宏观现象的铺垫水到渠成,于是我很方便地引导学生从微观上找原因,这样组织教学,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此外,在学习原子结构时,为了增强学生的思维探究能力,我设计了“原子结构模型的科学探究”,先创设情景,让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引导他们想象出各种各样的原子的结构。在此基础上,一步一步地将原子模型出现重大突破时的实验事实呈现给学生,如著名的α粒子散射实验等,让学生自己发现已有模型与实验事实的矛盾点,从德谟克利特的哲学概念上的“原子”出发一直引导学生探究出道尔顿模型、枣糕模型、行星模型……,不断修正、丰富、发展对化学微观粒子的想象。在探究的过程中,使学生对化学微观粒子的真实情况认识得越来越深入,细致、全面,而且在思维探究的过程中,还培养了学生用发展的眼光、辨证的观点看待周围的一切:物质世界中还有很多奥秘等着后人去揭开,今天认为正确的理论,到了若干年后,可能会被后人重新认识。而正是由于一代又一代科学家的前仆后继,科学才会发展到今天的水平,也必将向更高水平迈进。

三、 培养学生微观想象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但神秘的微观世界既看不见又摸不着,似乎离现实生活太远了,难以引起学生探求微观奥秘的兴趣,也就难以发展微观想象力,感知理解能力也比较弱。在教学中,我也发现,当学到微观知识的时候,很多学生就打不起精神,即使仍然认真学习的学生,也是付出了很多的意志努力,学的苦,学的累,那么学生在学习这部分知识时出现分化当然在所难免。

为此我学习了电视娱乐节目的一些做法,在寓教于乐之中既学习了化学知识,又培养了学生进行微观想象的兴趣,例如:“以我想象中的原子结构”为题,写一段科普小论文;以“揭开神秘的面纱”为主题编排短剧:“微观世界”小报设计;布置“假如你是烧杯中的一个水分子”的想象作文作业:“用微粒的观点解释现象”的抢答比赛,让学生感到微观世界很亲切、熟悉。

在拉近了与微观世界的距离后,就必要将微观世界用语言文字、符号、图形等抽象地表现出来。但有的学生微观想象力弱,无法感知这些包含丰富内涵的化学用语,对符号、图形与微观世界不能准确、迅速对应起来,引起心理紧张,造成学习障碍。针对这种情况,我在讲解这部分内容时因势利导,先从宏观出发,引导学生实现从宏观物质到微观图象,再到化学符号的转换;然后再反过来,由化学符号出发,引发学生想象这个化学符号的微观组成,它所表示的宏观现象或物质,充分揭示微观符号、图形等的内涵,通过比喻、类比、图示、模型等方式培养学生感知理解能力,提高学生的感知理解能力,名实结合,才能运用自如。

文章為用戶上傳,僅供非商業瀏覽。發布者:Lomu,轉轉請註明出處: https://www.daogebangong.com/zh-Hant/articles/detail/pz182k01z7l7.html

(810)
打賞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single-end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