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叙文阅读训练二则-免費ppt模板下載-道格資源

记叙文阅读训练二则

记叙文阅读训练二则

一、父女多年

夏末秋初的时候,突然想吃南瓜藤、菱角菜,合肥是没有的。梦里都见一盘红衰翠减,在桌上温热袅袅。于是突然想回家。挂电话回去,说国庆节放假回家一趟。后来,上班的时候,但凡电话铃响,便知道,那一定是他打来的。嗯,陌生号码。每次,他都说,在外面办事,正好路过邮局,顺便打个电话给你。我问:你为什么不能在家打呢?他答: 在邮局便宜一点。我知道,他并未办事,而是特地大老远跑去邮局的。

离国庆节越来越近的时候,桌上的电话频频响起,相商大事无非如此:你什么时候回来,到底几号……正在忙着事,就烦,口气冲冲地过去:回来的那天回来嘛。放下话筒也后悔,可是,没法挽回。

我终于回去了。连连阴雨,不便出门。在家里翻书柜。最底层的三个大抽屉里,放着十几年来积攒下的样报样刊。由于大半年无人问津,已被白蚁占据了。遂大声喊他,快来快来,帮把这些报纸杂志搬到小院子里,全部卖掉。他问:多少钱一斤才可以卖?我答:报纸五六角,杂志三四角吧。那些十几年的心血堆在小院里,比我高,偶尔几张滑下来,我进进出出,在上面踩来踩去,仿佛那不是自己写的东西。他没有做声,也不知什么时候,捡几张报回来,放在床头柜上,突然问:这篇是你的吧?我顿时不耐烦:什么呀,不是的!他像个做错事的孩子,噤了声,继续低头看报。

曾经,不是这个样子的。他每次自海上回来休假,我一进家门,巨大的恐惧感沿着后脊梁缓缓往上爬,直落到心里沉下来。然后,就是他青筋暴叠地指责。我母亲那几年简直有点歇斯底里,只要他回家,她要做的第一件事,无一例外,义愤填膺将我的所有劣迹历历数给他听。然后,静等我回家……

当我现在回忆的时候,恍若昨日。发现所有的角色都颠倒过来了。如今,他们总是小心翼翼的。清晨五点半便起床,先去赭山锻炼一下,回来路过菜市,买三条黑鱼。一条一条地,让母亲炖汤给我。一次,想吃粉蒸肉,母亲做好。他也吃,夹一块往嘴里送。我阻止:你不能吃的,这么大年纪还吃肉,会得高血脂的。他不好意思地笑。仿佛他是孩子,我成了大人。

那天,我走,他送我到小院外,就站在那里,对我母亲说:你去送吧,帮她拿那个大包。我背了一只包,手里提了一只。没有回头看他,我仿佛不认识他――心里滚过雷霆,默默地,又都平息了。

春节的时候离家,是他帮助收拾的行李。我将包拉开,里面有一大包核桃肉,妹妹买来当零食的,他竟偷偷塞给我。这次回去,他要送我一罐西洋参。临走时还坚持让我带,硬是被拦下来。他似乎失落得很,一腔爱意到底没有落至实处,只说:下了火车给家里打个电话,不要忘记了。

近日,夜里,气温骤降,被冻得瑟瑟发抖,也就醒了。躺在无边的黑夜里,想起一个女子说的话:温暖我们一生的,不是爱情,而是棉花。父母双亲,也是棉花,牵牵绊绊拉拉扯扯地,共我们一生。

(选自《散文》2006年3期,作者:钱红莉)

1.为什么作者通篇用“他”来代替自己的父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他像个做错事的孩子,噤了声,继续低头看报。”结合上下文,说说这句话在文中的含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本文主要记叙了父亲的哪些事?请分点概述。并说明记叙这些事的作用如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赏析文章最后一句话:“父母双亲,也是棉花,牵牵绊绊拉拉扯扯地,共我们一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回到草中间

我喜爱那些朴素的东西:泥土,野草,任何一种庄稼,原汁原味的民歌,乡戏,简陋的农具,草帽,纯棉织物……

头顶着高粱花子走进都市,我用三十多年的光阴,兑得了一点虚名和一口饱饭。按说,我应该感谢城市。然而说不清为什么,我还是改不了“端起碗吃肉,放下筷子骂娘”的草根性。2005年6月29日下午,因为于邦的《草回到草中间》,又萌发了我回乡的念头。

草回到草中间

回到有名字和叫不出名字的草中间

回到可以做药

可以喂牛当柴烧的草中间

回到被人保护

又遭人铲除的草中间

草一年只活一次

草永远没有花香没有树高

读这首诗的时候,我的心怦然一动,又怦然一动,某种莫名的不安与惶恐,促使我毅然撂下手里正做的事情,立刻踏上去往故乡的路。

其实故乡很平和。午后的老屋里,尽管闷热得像蒸笼,但八十岁的母亲依然平静地坐在洒过水的地面上打盹,手里的蒲扇有一搭无一搭地摇着;一只皮毛油亮的黑猫见了我,伸了伸慵懒的腰身,算是尽了礼数。我没有也不忍心惊扰她,轻轻地进屋又悄悄地出门,在离家不远的山坡上找到了正在松树下歇晌的父亲。与两年前相比,他又老去了许多。父亲见了我,枯瘦的脸上没有出现我想象的那份激动和兴奋,只是机械地用手拍拍地面,让我坐在他的身边。当我的屁股刚刚接触到地面,压在下面的枯草便梗断叶碎,一片狼藉。

父亲是个惜语如金的人,我紧挨着他坐着,像两块沉默万古的石头,各自闷头吸烟。偶尔,父亲小声嘟哝一句:天旱得太久,连草都渴死了,烟头别乱丢。由于长期缺少雨水,耐旱的松树枝头只剩下一些稀疏的叶子,投在地面上的影子斑斑驳驳,像是一块被谁丢弃的千疮百孔的破布。我担心年事已高的父亲待在酷热的野地会发生意外,便催促其赶紧回家,可是老人却没有马上离开的意思,他凝重的目光一直向着东南方向眺望。我知道,父亲是在苦苦等待和盼望着一场透雨呢!

然而,父亲盼望的那场雨还没有来到,人却突然病倒在山坡上。当我手忙脚乱地把他送往医院时,发现老人的身上沾着许多细碎的草屑。离开小山村时,已经失语的父亲吃力地指着一块草地,语焉不详地想表达一种埋藏很久的心愿。那意思是无论结果怎么样,他都要回到这块他生活了八十多年的土地上来,与这儿的草木为伴。也就是在这个时候,我第一次发现一生刚强的父亲也会落泪。那泪是浑浊的,悲凉的,它缓缓地从老人深陷的眼窝里渗出来,在眼角集聚成硕大的一颗,然后无声地掉进草丛里。

也许是苍天有意,就在父亲住进县医院的当天夜里,一场暌违已久的大暴雨从东南方向匆匆赶来,雨面覆盖了整个皖东地区。半夜醒来的父亲似乎感觉到天气的变化,几番示意我扶他下床到窗前看雨,被我婉拒后虽然心情有些沮丧,但在哗哗雨声的抚慰下,他很快便进入了梦乡。

父亲这一病就是半月之久,那雨也好像赎罪似的,下下停停,停停下下,绵延了十几天。此时躺在病榻上的父亲,与我谈论最多的话题还是他地里的庄稼。

出院那天,父亲显得有些激动,天没亮他就悄悄下床,一只手扶着墙壁,一只手拄着拐杖,在长长的走廊里艰难地练习走路。我提醒他走慢点,父亲显然对自己病后康复的速度不太满意,叹息说,日子比他走得快,地里的草长得更快。看不见那些庄稼,还有那些和庄稼争长的野草,他心里就憋得慌。他说,草能治病,只要人往庄稼地里一蹲,手里一把一把地扯着叫得出名和叫不出名的杂草,草汁染绿了双手,什么病都会好起来的。这话我信。父亲以一棵草的方式活在草中间,欲望少少,所得亦少少,可他从没生灾害病。这是不是草对他生命的一种回报呢?这一点,我不如父亲。我常常不满于自己的境遇,总想站得比别人更高、名头更大、得到的更多些,因而我的困惑、苦痛和失望也就自然更多些。

我痴痴地望着重新回到草中间的父亲,心中怦然一动,又怦然一动。我想,等到那一天到来之时,我会对最后为自己送行的那个人说,让我回到这块土地的草中间,挤挤身子,安息下来。

能够成为一棵草是幸福的。

(选自《散文》2005年第11期,作者:许俊文,有删节。)

1.第5段“父亲落泪”这一情节属于什么描写?作用如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何理解文章的最后一句“能够成为一棵草是幸福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简要分析文中父亲的形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以下对这篇散文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于邦的诗《草回到草中间》,在作者的内心深处引起了强烈的同感和共鸣。这首诗使作者预感到父亲可能会病倒,所以立刻踏上去往故乡的路。

B.“我紧挨着他坐着,像两块沉默万古的石头”这一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地表明我和父亲都是惜语如金的人。

C.父亲苦苦等待和盼望着的一场透雨在自己生病住进县医院的当天匆匆赶来,这场雨抚慰了焦虑不安的父亲,使他安详入睡。

D.父亲说,草能治病,只要扯几把野草,什么病都会好起来的。作者说:“这话我信。”这表明作者对父亲的崇拜有点近乎盲从了。

E.本文语言清新朴实,明白如话,体现出一种质朴无华的文风。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过着俭朴生活父亲的深沉的爱。

附参考答案:

一、1.因为父亲在“我”小时候经常打骂“我”,“我”对他充满着巨大的恐惧,一直到现在,“我”对父亲的感情都十分复杂,既有怨恨,又有宽恕。“他”属于第三人称代词,用这个词能较好地表达作者的这种感情。

2.①“我”对父亲横加指责,说明“我”还不能完全理解父亲对“我”的爱。

②用这句话说明,在中国传统教育观念中,大人是可以随意打骂孩子的,为下文“我”年少时受父亲的责打作铺垫。

3.①到邮局打电话;②整理样报样刊;③让母亲炖汤;④整理行李。

这些事情反映出父亲对“我”的思念,对自己以前行为的忏悔,希望为“我”多做一些事来求得“我”的谅解。

4.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父母比作能够给人温暖的棉花,在我们寒冷时是父母为我们送上温暖,父母的爱将陪伴我们一生,此时“我”已经理解了父母博大深沉的爱。

二、1.属于细节描写。作用有二:一是使父亲的形象更加丰满,有血有肉;二是形象地表现父亲对这片土地的留恋,对自己年事已高日渐衰老的无奈和伤感。

2.这里的“草”具有象征意义,是指像父亲似的欲望少少,所得亦少少的一种生活状态。作者虽然在城市取得一些名声,生存下来了,但他喜爱朴素事物的审美倾向使他厌恶城市的喧闹和浮华。“成为一棵草”是指拥有“欲望少少”的心态,这样就少了许多困惑、苦痛和失望,也就充满了幸福。

3.父亲八十多岁,苍老枯瘦,一生刚强,热爱劳动,惜语如金。父亲普通平凡,欲望少少,所得亦少少,但却从不抱怨。

4.A D [A项,“预感到父亲可能会病倒”这一句话原文无据,虽然原文“我的心怦然一动,又怦然一动,某种莫名的不安与惶恐”,但仅仅是不安和惶恐,并不像A项说的那么“实”。D项,“对父亲的崇拜有点近乎盲从了”错,在这里,作者“信”的是一种生活方式,并没有涉及到崇拜。]

(作者单位:江西省南康市唐江中学)

文章為用戶上傳,僅供非商業瀏覽。發布者:Lomu,轉轉請註明出處: https://www.daogebangong.com/zh-Hant/articles/detail/pyz11n00ijp2.html

(810)
打賞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single-end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