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思想政治课生活化探索-免費ppt模板下載-道格資源

中学思想政治课生活化探索

中学思想政治课生活化探索

【摘 要】中学生对思想政治课学习不感兴趣,问题的根源主要是在于许多教师重视的是对课本知识的理解和对教材重点、难点的把握,学生始终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这种脱离了学生生活实际的课堂说教,忽视了发生在学生身边的活生生的实际,忽视了对学生情感的培养和价值观的教育,忽视了学生心理世界,缺乏生命教育。让教育回归生活,重视学生在课堂教学生活中的情感和体验,全面关注学生的发展需求,关怀学生的精神生活,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现实问题,提升他们对生活的认识、态度、价值观等,是中学政治教学改革的正解。

【关键词】新课改;政治教学;生活化

新一轮课程改革为教育的发展提出了鲜明的方向,其基本思想是:以学生发展为本,关心学生需要,以改变学生生活方式为落脚点,强调课堂生活要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强调学生充分运用经验潜力进行建构性学习;明确了课程改革的目标是: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做人,并特别强调“培养学生的终极目标是让学生学会学习”。

一、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必然性

在中学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师往往以权威者自居,学生成为了教学的客体和改造对象,教育内容缺乏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科技发展的联系,教育变成了强制灌输,这种以升学率为根本指标的功利性思维导致德育效果不理想。教育部《基础教育改革纲要》提出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以学生为本”,这一理念为中学德育工作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分析、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在教学中确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从中学生的实际出发、引导中学生积极参与,关注中学学生个体独特的生长环境和已有的生活经验,使思想政治教育融入生活,在生活中实现中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就成为当前提高德育实效的必然选择,这在高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四个必修模块――《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生活与哲学》所散发的生活气息得到了很好的体现,它强调在教育过程中要充分尊重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贴近实际、贴近生活,使思想政治教育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中学思想政治教育疏离生活的表现

1.教育目标理想化,忽视中学生的主体差异性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以高考为指挥棒,承担着为高等院校选拔学生的任务,因而中学教育变成了专才教育和精英教育,而非通才教育,由此导致中学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定位是培养“高素质的公民”、“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等抽象的概念,目标过大、过高,偏于理想化和政治化,成人的标准、整齐划一的要求偏离了中学生的身心发展实际,对中学生个体的现实生活需求和精神追求关注不够,忽视了中学学生的智力发展水平和接受水平,没有尊重中学生在现实生活成长中所表现出的个体差异,只注重少数学生的发展,忽视绝大多数学生,使得中学思想政治教育缺乏大众基础,很难为学生所认可,导致思想政治教育的低效,进而使学生形成一种逆反心理。

2.教育内容过于知识化,远离中学生复杂的社会生活

在旧课程标准中,中学思想政治遵循基础知识与基本能力的“双基”标准,强调马克思主义常识和社会科学常识教育,使理论知识变成带有理想化色彩的规训和教条,导致教育内容过于贫乏和空洞,忽视了中学生学习后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变化和社会实践,内容编排与中学生的生活进程没有紧密结合起来,同时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也没有紧扣时展的脉搏和中学学生成长的实际,不能解释当前复杂的社会现象,尤其是不能充分发掘和利用现实生活的生动教育资源,从而使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停留在理论和抽象的层面,与社会生活相分离,不容易被中学生所接受和理解,不利于提升中学生的生活品质。

3.教育方法理论化,脱离中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

受“唯高考分数论”的招生体制影响,中学思想政治教育始终以教师的说教为主,采取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中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机械地执行,已有的生活经验不能成为新知识的生长点,教师与学生之间缺少必要的沟通与交流,这种静态的教学方法忽视了教育活动中所蕴涵的与个人生活体验紧密相连的人文价值与人文精神,因缺乏生活的气息,导致中学思想政治教育偏重认知,注重说理,忽视践行,从而造成中学生不能将已有经验和新学习材料联系起来。

三、中学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途径探索

实现中学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活化,贯彻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的理念,就是使学生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丰富多彩的生活世界中去,关注中学生的现实需要和未来发展,同时注重开发中学学生的禀赋和潜能。

1.教育目标注重层次性,体现个体差异

(1)确立由精英到大众为实践基点的目标。中学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是以V大的中学生为对象,从他们的现实需要出发,并为广大中学生服务的,即从广大中学生的现实生活出发来设计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确立由精英到大众为实践基点的目标。生活化的思想政治教育需要我们将中学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回归到广大中学学生,以广大学生的实际生活为依据,从现实生活出发,制定贴近生活,贴近实际的目标,而不仅仅是将思想政治教育定位于某一部分中学生群体,它使思想政治教育更具有一定的社会地位,使思想政治教育目标更具有实现的可能性,进一步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意义。

(2)构建由单一到多层的目标体系。中学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层次就是指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当中,根据中学学生在现实生活中不同层次的思想意识和人格素质以及思想品德发展的梯进式特点,从而形成不同层次的目标。这种层次性的目标是由学生在现实生活当中的实际思想品德状况的层次性和它的梯进式发展特点所决定的。

2.教育内容要立足现实,联系生活

(1)教育内容贴近生活。无论是教育者还是受教育者都要尽可能多地研究生活、融入生活,从实际生活中取材,从我们在现实生活中所遇到的各种思想的、社会的、价值的、道德的问题与困惑出发来确定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内容,只有从我们的实际生活出发,才能使思想政治教育保持活力,不至于与现实生活相脱离,从现实生活出发有利于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素材,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

(2)教育内容应“知行”并重。生活化的中学思想政治教育是师生之间彼此交流,互相增长知识的过程。中学政治教师不仅要充当理论知识的传授者,同时也要教会学生如何在他们的生活中去深化、理解相应的理论知识,学生不仅要知道和掌握知识,更要在现实的生活中践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有关内容,让思想政治教育真正的融入到生活中去,把生活当成思想政治教育赖以生存的土壤。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要求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最大限度的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真正做到“知”与“行”、“学”与“做”的统一。因此,我们可以说,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是生活体验所得到的结果。

3.教育方法多样化,结合生活

生活化的思想政治教育要求我们运用多样化的教育方法,将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课堂教学与活动参与有机结合,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性与实践性的完美结合,从而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趣味性和吸引力。再精心的教学设计,也没有现实生活给予中学生的教育更真实、深刻。

教育的作用就是帮助受教育者更好地融入到生活世界,也就是说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要注重体验,把社会发展的过程纳入到教育过程当中,使思想政治教育可以真实地反映生活,让思想政治教育真正走进、融入到中学生的生活中去,使他们亲身感受社会的发展和人文的关怀,培养中学生的观察力、判断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中学生的求知欲,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探索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实现途径,对于教育者、受教育者和社会的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在我国的教育过程当中,应该充分发挥出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作用,为我国社会的发展和人才的培养提供强大的动力。

文章為用戶上傳,僅供非商業瀏覽。發布者:Lomu,轉轉請註明出處: https://www.daogebangong.com/zh-Hant/articles/detail/pyo90u045kng.html

(810)
打賞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single-end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