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是已经过去的事情,人们无法直观地观察、了解和获取,只有通过前人所留下来的资料进行学习,了解自然界和社会的发展进程,通过学习各种形式记录下来的历史,才能掌握历史真实性。著名学者梁启超曾说过:“史者何?记述人类社会赓续活动之体相,校其总成绩,求得其因果关系,以为现代一般人活动之资鉴也。”
一、高中历史教学与史料的关系
我国教育部针对高中历史教学规定为,采取历史唯物主义理论向学生分析人类的发展历程及规律,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人文情怀以及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教师通过不同的视角阐述人类的发展过程,通过探究过往的重大历史事件,分析人物的特点、时间的规律性,讲述前人为我们留下的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通过一堂堂的高中历史课堂探索,促使学生体味人类社会发展的酸甜苦辣,以及了解历史内容的发展脉络,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归纳总结前人的经验,传承我国乃至世界的历史文化传统。
“史料”即历史资料的简称。史料指代人类社会发展历程中所遗留下来的,让人们了解、认识、解释以及重构历史过程的资料。人类的发展历程中离不开史料,同时史料也需要人类的持续性撰写和描绘。20世纪80年代我国历史学家荣孟源将史料划分为三类:(1)书报。涵盖历史著作、历史记录、史部以外的群籍以及文献汇编。(2)文件。涵盖私人文件、团体文件以及政府文件。(3)实物。涵盖生活资料、历史事件的遗迹以及生产工具。人们普遍认为这是最为有效合理的分类法。
据调查发现,高中历史必修教材内容可以划分为三个方面:必修(一)重点为政治文明历程,必修(二)重点为经济成长历程,必修(三)重点为文化发展历程。高中历史教材中不同的必修内容需融入不同的史料增加其灵活性,例如岳麓版的教材:必修(一)教材所使用史料侧重于“历史记录、政府文件”,而“文艺作品、生产工具”的史料所占比例则较小;必修(二)教材所使用史料侧重于“生活资料、文艺作品、生产工具”,而“政府文件、历史记录”则所占比例较小;必修(三)教材所使用史料侧重于“历史记录”,“政府文件、文艺作品”以及“生产生活工具”则较少。
二、高中历史教学中恰当运用史料的作用
1.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孔子认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浓厚的学习兴趣为学习的鞭策器及驱动器,能提高学习效率。有的学生认为历史过于枯燥,所以高中历史教学首先应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着手,促使学生能够自主学习,独立完成学习内容,将历史作为一部长篇历史小说,去慢慢地品味和挖掘。例如:教学中教师可适当引用古籍、原文、诗句等史料进行讲述,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可使课堂教学更具时代性,让学生了解到历史的灵活性和丰富性,进而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发挥史料的运用价值。
2.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探究学习能力
一直以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认识均为死记硬背,许多学生在不了解历史内容的前提下,进行大规模的背诵,这不但浪费了许多时间,而且还影响了学生对于知识的吸收和领悟,缺乏探究知识的精神。对于历史学科来说,把史料运用到教学当中,引导学生了解历史时间、历史人物特点、事情发展趋势等问题后,将内容进行整合,学生才能融会贯通达到记忆的效果。学生自身也可通过探究学习,加强对历史内容的熟悉度,进一步巩固回忆,最后才能达到预期的记忆效果。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需发扬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引导学生利用教科书中所提供的线索,自己探索和探究史料,寻找史料中的历史文化,进而培养学生的独立探索精神和学习能力。
3.有利于提升学生的民族情怀
每一个国家、每一个民族均有自己的文化历史,例如欧洲发展史、印第安史和阿拉伯史。而我国属于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我们的祖祖辈辈不断努力,才拥有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文化,才形成。比如:鸦片战争、抗日战争、八国联军火烧圆明园等,史料均明确地记载着这些的历史过程,总结出一句让后人没齿难忘的教训“落后就要挨打”。高中历史教师要以史为鉴教导学生不断前进,同时提高学生的民族情怀和民族精神,促使学生更加热爱我们共同建立起来的家园。
总之,史料教学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对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也有着重要作用。新课标要求教师改变陈旧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综合素质。高中历史教学大纲同时也明确指出,应该积极开展转变学生学习方法的教学,提出一个个全新并且有效的教学观念,引入探究性教学、趣味性教学、史料教学、情境教学等模式,吸引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学习。因此新课标下,怎样科学合理地运用史料实施教学,如何探究史料的魅力并将其融入课堂教学中,这将是高中历史教学的重要任务。
文章為用戶上傳,僅供非商業瀏覽。發布者:Lomu,轉轉請註明出處: https://www.daogebangong.com/zh-Hant/articles/detail/pyguid02hin9.html
评论列表(196条)
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