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文章简述了高中化学教学“生活化”的重要性,并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论述高中化学教学中如何实施“生活化”教学,以供参考。
【关键词】高中化学 生活化 教学
《化学课程标准》中指出化学教学应“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和将要经历的社会生活实际出发,帮助学生认识化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关注人类面临的与化学相关的社会问题,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参与意识和决策能力。”化学与人类的生命活动、生产、生活、工业、农业、国防、高新科技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为了使下一代乃至下几代人得到全面健康发展,作为高中化学教师,如何把化学理论与现实生活相联系?在此笔者结合自身的实践谈谈如何实践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
一、高中化学教学“生活化”的重要性
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提供化学史料、日常生活中生动的自然现象和化学事实等与学习内容相关的各种情景素材,能够强化学生“化学对生活有用”“化学与生活有关”的意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如在教学中加入化学在健康、环境、饮食、材料等方面的应用,创设生动的学习情景,引导学生通过调查、讨论、咨询等多种方式获取化学知识,认识化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理解和处理生活中的有关问题。这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觉得所学知识富有时代感,具有实用价值,有助于培养对未来的人文关怀,将自然科学融入整个人类文化的背景中思考和分析。
二、高中化学教学“生活化”的实施措施
(一)课堂引入回归生活
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好的引入可以调动学生兴趣,可以点出本节课的学习方向,可以为学生在后面的学习埋下伏笔引好路。因此,我们决不能在这个环节含糊,那么怎样才算一个好的引入呢?我认为引入的起点一定要低,低到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尽可能回归到知识的原始状态。例如教学《盐类的水解》时,可以这样引入问题:“碱的水溶液由于C(H+)<C(OH-)耐显碱性,酸的溶液由于C(H+)>C(OH-)而显酸性,正盐的组成中只有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既无H+又无OH-,但它们的水溶液并不都显中性,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原理吗?”这个问题揭示了日常概念与科学概念的矛盾,学生们马上变得活跃起来,教学难点很容易就得以突破。又如,在学完氯、溴、碘及其化合物的知识后,让学生分析日常生活中某些人的观念是否正确:“碘盐中含有碘,加热的温度太高碘会升华,故炒菜时不应先放盐”。学习《氮的化合时》时,引用谚语“雷雨发庄稼”等等。现实生活能帮助我们的教学简化、解决很多问题。所以,教师通过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已有知识、能力实际和社会实际,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而且能增强学生更加关注生活中各种化学问题的意识。
(二)创建生活化课堂教学环境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学活动的主体,课堂教学应摒弃传统的教学模式,在课内渗透社会生活中的化学,使学生感觉到生 活中处处有化学,生活离不开化学。尤其在科学技术和物质 生产高度发展的当今社会, 每个人都需要掌握一定的化学知识。在创建生活化的课堂教学环境中,教师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应该主张学生的学习内容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的,进而降低学生学习的难度,从心理上拉近学生与化学的关系并能够有效地促使学生迅速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同时使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得到激发。
例如,在学习化学能转化为电能时,可这样设计:首先展示一张没有电池的音乐贺卡(打开,不会响)。接着,把连有导线的一块铜片和一块锌片分别插到同只一番茄中,再把导线接到音乐贺卡的正负极。(贺卡发出美妙的音乐声)教师提问:第一次贺卡为什么不响?第二次贺卡为什么响了?学生通过讨论分析得出:第一次没有电流,第二次产生电流,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教师接着提问:为什么番茄能让贺卡响起来?换成其他液体或导体行不行?怎样证明有电流产生?接着,学生根据实验台上提供的物品(铜片、锌片、铁片、石墨棒、稀硫酸、果汁、酒精、电流汁、无电池贺卡等)设计实验,探究原电池的形成条件。
(三)创设宽松的实验环境,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利用学生所熟悉的生活资源或生活资源中的元件做实验,使化学教学与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相贴近,消除其畏难情绪及对化学的神秘感,顺应学生爱玩、爱动脑的心理,使其玩出化学规律。例如选取日常生活的素材可进行“鲜果中维生素c的还原性”“自制肥皂与肥皂的洗涤作用”“用生活中的材料制作简易电池”“温度对加酶洗衣粉的洗涤效果的影响”等实验。选取与化学有关的社会问题为实验内容,可进行“用氧化还原滴定法或电化学分析法测定污水中的化学耗氧量”“用淀粉自制吸水材料,并进行模拟保水试验”等实验。通过化学实验来解释和解决日常生活和社会实际问题,对于拓展化学实验的功能,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四)利用多媒体进行化学教学,贴近学生生活
化学由于学科特点,章节间知识相对独立性较强,并且与学生密切相关的生活知识又较少(与衣、食、住、行相关的知识多为有机化合物知识,而现行教材有机化合物知识较少),随着学生学习的不断深入,他们学习的热情会慢慢衰减,最后感到索然无味。教学中可以运用多媒体技术展示适量的与衣食住行相关的化学物质、化学现象、化学变化,真正让学生感受到“化学就在我们身边”。在日常生活中,我注意收集报纸刊物上与化学相关的新闻报道或资料,剪辑下来,在相关章节及时利用实物投影仪展示给学生,让学生感受到“科学一技术一社会”教育思想。例如,在讲到《二氧化硫》时,播放了《央视315晚会曝光行业黑幕 一次性筷子大多有毒》的视频。这种通过多媒体的教学不仅可以丰富课堂练习,而且还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改进教学评价,采用“生活化”的评价方式
(1)开放式书面评价。“生活化”的习题应以真实的科学、生活和社会现象为依据来编制,提倡开放性、应用性,密切结合生活实际,既训练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又联系自然、生产和生活实际。如环境保护中的酸雨、臭氧空洞、水污染等,通过这些内容来考查学生分析和解决身边化学现象和生活中化学问题的能力。
(2)活动式多元评价。主要是指以辩论、讨论、角色扮演等活动和撰写与小型调查相关的总结、建议、展望等书面报告等形式,对学生进行评价。如对“甲醛的来源及对人体健康的危害”这一教学目标的评价,可以在学生完成“如何解决室内装修中遇到的环境污染问题”的专题调查过程中进行。
(3)档案式过程评价。档案式过程评价的意义在于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自我评价的机会,使学生能够自己判断自己的进步。如探究实验“测定酸雨中二氧化硫的含量”的“学习档案袋”可以有如下内容:实地取样、测定方案的讨论记录、网上下载的相关材料、解决的合理化建议等。
结束语
总之,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我们应在内容上强调联系生活、社会、学生实际,在方法上强调探索、实践活动,让学生充分利用身边的生活资源,尽量把所学知识与生活联系,从而真正实现化学课堂教学“生活化”,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真正培养出具有一定科学素养的学生,为其终身学习能力打下基础。
【参考资料】
[1]张磊卿.谈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实施途径【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1(50).
[2]周卫华.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有效途径【J】.成才之路,2009(36).
[3]郭红霞.化学课堂教学要贴近现实生活【J】.科学教育,2010(2).
文章為用戶上傳,僅供非商業瀏覽。發布者:Lomu,轉轉請註明出處: https://www.daogebangong.com/zh-Hant/articles/detail/pxw64301247y.html
评论列表(196条)
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