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软件是一种特殊的产品,随着其规模和复杂性的提高、使用范围的扩大,需要从技术和管理两方面对软件的开发过程进行控制。从软件工程这门学科和技术出现的背景出发,回顾了软件工程在近40年来理论、方法和实践中的成果。最后结合Internet技术平台的挑战,初步讨论了软件工程需要面对的新挑战。
【关键词】软件危机;构件;体系结构;软件项目管理;中间件
一、软件工程的出现
20世纪中期,计算机刚被从军用领域转向民用领域使用,那时编写程序的工作被视同为艺术家的创作。当时的计算机硬件非常昂贵,编程人员追求的是如何在有限的处理器能力和存储器空间约束下,编写出执行速度快、体积小的程序。程序中充满了各种各样让人迷惑的技巧。这时的软件生产非常依赖于开发人员的聪明才智。
到了20世纪60年代,计算机的应用范围得到较大扩展,对软件系统的需求和软件自身的复杂度急剧上升,传统的开发方法无法适应用户在质量、效率等方面对软件的需求。这就是所谓的“软件危机”。
为解决这个问题,1968年NATO会议上首次提出“软件工程”(SotfwraeEngineeirng)的概念,提出把软件开发从“艺术”和“个体行为”向“工程”和“群体协同工作”转化。其基本思想是应用计算机科学理论和技术以及工程管理原则和方法,按照预算和进度,实现满用户要求的软件产品的定义、开发、和维护的工程。从此也诞生了一门新的学科――软件工程。
二、软件工程方法和技术
30多年来,软件工程的研究和实践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尽管目前离彻底解决“软件危机”还有相当的差距(对是否能彻底解决目前也存在争议),但软件工程的方法对软件产业的发展还是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从20世纪60年代以来,陆续出现了结构化程序设计技术、计算机辅助软件工程(CASE)、面向对象语言和方法、软件过程及软件过程改善研究等一系列成果,并应用到实践中。目前软件工程中主要使用的方法和技术可以分成技术和管理两类。
1、技术的角度
主要包括:软件开发范型、软件设计方法。软件开发范型关注软件工程的方向,即如何才是正确的编写满足需求的软件;软件设计方法关注软件工程的“途径”,即研究怎样完成从高层概念模型到低层概念模型的映射。
软件工程理论在实践中应用时重点放在软件复用上。参考目前成熟的工业产品的开发模式,软件复用可以在软件开发中避免重复劳动,它以已有的成果为基础,充分利用过去开发应用系统中积累的知识和经验,将开发的重点集中于新应用的特有构成成分上。通过使用软件复用技术,开发应用系统时可以充分利用已有的开发成果,消除软件生命周期中的许多重复劳动,提高软件开发的效率。同时,复用高质量的已有成果,可以避免重新开发时引入的错误,从而提高软件质量。
实现软件复用的关键技术包括软件构件技术(softwarecomponenttechnology)、领域工程(domainen―gineering)、软件体系结构(softwarearchitecture)等。
软件构件是指应用系统中可以明确辨识的构成成分,可复用构件是指具有相对独立功能和可复用价值的构件。目前,构件的概念即包括源代码,也包括需求、需求规约、系统和软件的体系结构、文档、测试计划、测试用例和数据以及其他对开发活动有用的信息,这些信息都可以称为可复用软件构件。软件构件技术是支持软件复用的核心技术,其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如何有目的的进行构件生产和从已有系统中挖掘提取构件;构件的本质特征及构件间的关系是什么样的;如何描述构件;如何对构件进行分类、组织及检索等。
研究实践表明,由于某个特定领域需要的软件具有相似的需求,因此软件复用在特定领域内更容易获得成功,由此出现了领域工程。领域工程是为一组相似或相近系统的应用工程建立基本能力和必备基础的过程,它涵盖了建立可复用软件构件的所有活动。包括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软件工程研究所(CMU/SEI)在内的许多研究机构已经提出了一些领域分析方法。
如果软件复用仅停留在代码阶段,开发人员得到的好处是有限的。软件体系结构技术使软件复用从代码复用发展到设计复用和过程复用。在建筑工程领域人们用体系结构表达建筑的整体结构,软件工程研究中引人体系结构这个术语,其核心内容是软件系统的结构,它包括如下一些实体:构件、构件之间的交互关系、限制、构件和连接件构成的拓扑结构、设计原则与指导方针。
2、工程管理的角度
参考其他成熟工程领域中的做法,软件工程也研究管理学理论在软件工程中的应用。软件项目管理方法抛弃了以前个人的作坊式开发方式,根据管理科学的理论,结合软件产品开发的实际,保证工程化系统开发方法的顺利实施。为了使软件项目能够按照预定的成本、进度、质量顺利完成,软件管理方法对成本、人员、进度、质量、风险、文档等进行分析管理和控制。进行软件项目管理有利于将开发人员的个人开发能力转化成企业的开发能力,企业的软件开发能力越高,表明这个企业的软件生产越趋向于成熟,其开发风险也越小。软件项目管理已经是公认的软件开发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之一。
根据在前面提到的软件与其他产品的区别,软件项目管理具有一些与其他项目管理不同的特性软件项目管理中遵循着一些原则,例如:软件项目中需要平衡需求、资源、工期、质量这四个要素之间的关系;大规模的项目要拆分成几个小项目,从而减小项目的管理风险,并且使目标具体明确;依靠一套规范的过程来实时控制项目进度,并确保项目经理能够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保证项目具有很高的可见度;针对不同项目的特点,制订不同的项目管理的方针政策;合理控制项目组的规模控制原则;有效的积累知识,做到人员的专业化培养。
目前在软件项目管理方面有国际标准化组织专门为软件行业定制的ISO9003标准,它给出了衡量软件质量的准则;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软件工程研究所提出的CMM(CapabilityMaturityModel,能力成熟度模型)则提供了一整套较为完善的软件研发项目管理的方法。
三、软件工程的新发展
20世纪末开始流行的Internet给人们提供了一种全球范围的信息基础设施,形成了一个资源丰富的计算平台,未来如何在Internet平台上进一步整合资源,形成巨型的、高效的、可信的虚拟环境,使所有资源能够高效、可信地为所有用户服务,成为软件技术的研究热点。
Internet平台具有一些传统软件平台不具备的特征:分布性、节点的高度自治性、开放性、异构性、不可预测性、连接环境的多样性等。这对软件工程的发展提出了新的问题。软件工程需要新的理论、方法和技术和平台来应对这个问题。目前投入很大精力研究的中间件技术就是这方面的典型代表。
综上所述,Internet及其上应用的快速发展与普及,使计算机软件所面临的环境开始从静态封闭逐步走向开放、动态和多变。软件系统为了适应这样一种发展趋势,将会逐步呈现出柔性、多目标、连续反应式的网构软件系统的形态。面对这种新型的软件形态,传统的软件理论、方法、技术和平台面临了一系列挑战。从宏观上看,这种挑战为我们研究软件理论、方法和技术提供了难得的机遇,使我们有可能建立一套适合于Internet开放、动态和多变环境的新型软件理论、方法和技术体系。从微观的角度来看,Internet的发展将使系统软件和支撑平台的研究重点开始从操作系统等转向新型中间件平台,而网构软件的理论、方法和技术的突破必将导致在建立新型中间件平台创新技术方面的突破。
四、软件工程创新性人才培养
软件工程专业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软件开发能力,使学生成为具有扎实的软件工程理论知识,并熟练掌握软件设计、开发、测试、维护技术,具备软件开发组织管理能力的高级软件人才。针对这个专业培养目标,各大高校对软件人才培养思路纷纷进行探索。湖南大学软件工程人才培养以工程实践锻炼为重点,强调以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全面指导软件工程实践,并开展了一系列强化专业特色、促进学生专业技能发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实践教学改革,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陈劲,胡建雄.面向创新型国家的工程教育改革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182.
[2]骆斌.软件工程专业工程化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施[J].计算机教育,2005(04).
[3]郭振宇.浅谈软件工程[J].科技创新导报,2009(07).
[4]吴穹.软件工程未来发展趋势[J].程序员,2008(09).
[5]杨芙清,梅宏,吕建,金芝.浅论软件技术发展[J].电子学报,2002(S1).
[6]李光亚.软件工程若干技术发展新趋势[J].微型电脑应用,2010(11) .
作者简介:
张诗琦(1990.6―)女,江西南昌人,大学本科,助教,研究方向:大众传播。
文章為用戶上傳,僅供非商業瀏覽。發布者:Lomu,轉轉請註明出處: https://www.daogebangong.com/zh-Hant/articles/detail/px7t0n02j3m6.html
评论列表(196条)
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