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式教学法在历史课堂的应用-免費ppt模板下載-道格資源

探究式教学法在历史课堂的应用

探究式教学法在历史课堂的应用

摘 要: 更新教学观念、转变教学方式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主要内容,探究式教学模式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改革,作者认为在历史课堂实施探究式教学法要充分利用导学材料,善于引导学生,激发学生兴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并对学生的总结成果进行必要的肯定。

关键词: 探究式教学法 《江南地区的开发》 历史教学

探究式教学方法是教师引导学生以探究为主的教学方法,它是在教师的启发之下,让学生按照自己的观察和思考事物的特殊方式去认知事物,理解学习材料或者让学生借助教材或教师提供的有关材料亲自去探索应得出的结论或规律性的知识。世界著名心理学家、教育家布鲁纳认为:我们教一门科目,并不是希望学生成为该科目的一个小型图书馆,而是要他们参与获得知识的过程。学习是一种过程,而不是结果。[1]

我以人教版初中历史七上第十九课《江南地区的开发》为例。

一、探究式教学法实施的重要环节

利用导学材料,让学生在课前充分地预习,熟悉新课的学习目标和学习过程等这是探究式教学法实施的重要环节。

在《江南地区的开发》一课中,我事先制作了一份导学案,内容涉及学习目标,学习重难点、考点,学习过程,合作探究,拓展延伸及当堂练习和反思共七个部分的内容。导学案是集教案、学案和练习于一体的新型的学习材料,利用导学案既有助于学生宏观把握整节课的知识结构和重难点,为进一步理解教材和深入学习作好铺垫,又将学生课前预习的环节落到实处。因此让学生在课前通过导学材料充分地预习不仅增强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而且节省了课堂教学时间,从而提高了课堂效率。如本课在谈及西晋、东晋建立的有关记忆性和陈述性的知识时根本不需要学生花时间去探究,完全可以通过学生预习来掌握。课堂上教师就可以把主要的精力和时间放在重难点问题,即探究“淝水之战和江南地区的开发”上。

二、探究式教学法实施的准备阶段

利用教师的“主导”优势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促使学生主动发现问题,这是探究式教学法实施的准备阶段。

新课的导入非常重要,导入的到位、恰当可以激起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否则适得其反。《江南地区的开发》一课我是这样导入的:“2009年11月30日第十二次中欧领导人峰会在南京隆重召开,这是南京的殊荣。南京是一座古老、美丽的城市,从公元3世纪到公元6世纪,先后有六个朝代和政权在这里建都,因此南京有“六朝古都”的说法。南京在六朝时的变化是当时江南经济开发的一个缩影。”这样的导入将南京和江南地区的开发紧密地联系起来,南京是哪六朝的古都?为什么说南京在六朝时的变化是当时江南经济开发的一个缩影?这些问题都引起了学生的好奇,他们发现了问题自然会主动翻开课本去寻找答案。

在学习第三子目“江南地区的开发”时,我是这样引导学生学习的:“古时候的江南到底是怎样的呢?老师提供两段史料给大家,请大家尝试分析两段材料对江南描述有何不一样?”

材料一:(江南地区)地域辽阔而人烟稀少;稻米和鱼是主要食物,人们还可以从山泽中采集植物果实和贝类为食;放火烧荒,耕种水田;不需要商人贩卖货物,没有非常富裕的人。——《史记》

材料二: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rěn丰收),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宋书》

两段材料虽然选自于史书,但内容相对浅显易懂,难懂字词也作了相应的解释,所以学生很快给出了答案:材料一中江南地广人稀,生产生活水平落后,商业很不发达;而材料二中此时的江南物产丰富,经济发展。

接下来我继续引导,请同学们继续看材料,能推测出两段材料分别描述的是什么时候江南的社会景象吗?此时同学们陷入了沉思,教室里一下静了下来,我想材料一中《史记》出现的时间学生们不难推测,是在西汉时期。肯定被材料二中的《宋书》出现的时间给蒙住了,肯定在想这里的宋指的是北宋和南宋时期的宋王朝吗?如果是,又如何解释两宋时期的都城并不是南京?如果不是,那么这里的宋到底是什么时候出现的呢?看到了大家的疑虑,我立即解释道:大家可能不知道,这里的《宋书》是一部记述南朝刘宋一代历史的纪传体史书,所以材料二出现的时间应该是南朝的宋时期。听到我的解释大家豁然开朗,醍醐灌顶。

再接着我又给出了一个问题引导学生继续思考:“由以上两段材料和两个问题,大家得出了怎样的结论呢?”学生很快举手回答说:“比起西汉时期,南朝宋时期的江南经济得到了很大的发展,这个地区得到开发。”我肯定了学生的说法,并进一步总结说:“江南地区的开发开始于三国时期的吴国,在此后的东晋、南朝的宋齐梁陈时期发展迅速,即六朝时期江南地区得到开发,这位同学回答得非常正确。”

探究式教学的这一步至关重要,要求教师创设一个好的情境,并提出适当任务或问题激励学生去探索、去发现。这个“探索点”既不能让学生对于其结果一目了然,又不能让学生望而却步,而是提出以后,让学生觉得有思考的余地并围绕“探索点”展开讨论,提出多种设想[2]。

三、探究式教学法实施的突破阶段

着眼于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注重分析、比较、综合等思维过程,这是探究式教学法实施的突破阶段。

新课改指出: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师是主导。学生能否积极主动地学习、思考和领悟,直接影响着教学效率。学生的能力并不是老师讲出来的,要让学生自己主动思考,体验和领悟,自我表达,这不仅是训练学生表达能力的问题,更关系到学生思维的锻炼、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的重要问题。

在这节课中,我适当地引导学生很快进入上课状态,一节45分钟的课我拿出25分钟的时间让学生探究以下一些问题:

(1)你认为西晋灭亡的原因有哪些?

(2)你知道成语投鞭断流、草木皆兵和风声鹤唳典故的由来吗?

(3)在淝水之战中东晋以少胜多的原因你认为有哪些?历史上还有哪些是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

(4)淝水之战对当时的南北方局势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呢?

文章為用戶上傳,僅供非商業瀏覽。發布者:Lomu,轉轉請註明出處: https://www.daogebangong.com/zh-Hant/articles/detail/pwz6da01mu5p.html

(810)
打賞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single-end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