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的11月初,有幸在西子湖畔杭师大继续教育学院观摩了省内外名师的精彩课堂艺术,尤其是“青春之语文”教学理念的首创者王君老师,给了我很大的教益与启发。王老师的一句话我印象极为深刻,她说:“我上了那么多公开课,回头发现,居然没有一堂课上的是说明文。”王老师的感慨说出了一个事实——说明文教学的现状挺严峻:很多老师平时讨厌教说明文,公开课不敢上说明文,学生学习说明文没兴趣,阅读说明文不得要领。造成此种现象的原因,笔者认为主要有二:首先是教师对说明文的认识不深透,觉得说明文本身没有多少内容可讲,无外乎明确说明对象的特征,分析说明方法,理清说明顺序,以及体会说明文语言,语文教师更喜好、也更擅长赏析文学作品,不习惯进行理性解读;再者是几乎每一届学生对这套说明文知识,都会产生困惑,有些甚至始终搞不明白。其实,关于“说明文”的“说明方法、说明顺序和语言的科学性”,是在“工具论”下为之确立的一整套并不科学的陈述性知识,这些不应该成为说明文教学的主要内容。
观摩一位同事上《看云识天气》,当讲到“卷云丝丝缕缕地飘浮着,有时像一片白色的羽毛,有时像一块洁白的绫纱”一句,问学生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学生回答说是“比喻”,这完全在老师的意料之中,于是分析强调,叮嘱学生记下来:在说明文中,这样的句子运用的说明方法叫“打比方”;在记叙文中这样的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叫“比喻”,两者的说法是不一样的!学生不依不饶啊:有什么不同?老师解释:只是在不同的文体中称呼不同,其实句子的特点是一样的,所取得的效果也是差不多的,都能生动形象地写出事物的特征。学生又问:既然是同样的作用,为什么这里就不能说是比喻呢?教师表现出超好的课堂机智:我早上来上班,在路边的早餐摊买了两个肉馒头!你知道北方人管“肉馒头”叫什么?……叫“肉包子”。全班都笑了!然而看似简单的说明文陈述性知识,想要学生熟练掌握,在不同的文体中有区别地使用不同的称呼却并非易事。学生在分析文章的时候,同样的情况屡见不鲜:在一次初三期末测验中,学生在分析一个“比喻句”的表达效果时,竟然有将近20%的学生回答说句子运用了“打比方”的手法;而在做说明文阅读题的时候,学生把“打比方”的说明方法错误地答成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的,这样的教学效果让很多师生都不堪面对。这告诉我们应该摒弃陈旧而又僵化的说明文知识教学,进而在说明文教学中去贯注语体和文体。
说明文语体是科学语体,这是一种学生日常生活经验中所没有机会体验到的语体,科学语体只能在书上才能学到,这是一种非常纯粹的书卷语体。笔者认为,说明文阅读教学中虽然第一要着是要学生了解文本传达的信息,但更主要的是了解并学习文本是如何传达信息的这一教学内容。
因为阅读教学的目的是要学生掌握一种阅读的图式(一种程序性和策略性知识),所以,我们在训练学生的信息筛选和加工的能力(说明文最适合做快速阅读训练)时,应让学生明白文本是怎样传达和为什么要这样传达信息,即进入以理解为目的的阅读层次,解决学生在说明文阅读中不能准确理解和把握信息(文章最重要的信息,也就是事物的特征或原理)这个突出问题。
在一次教研活动中借班上课,我让学生浏览《奇妙的克隆》第一部分,然后问“什么是克隆”,大部分学生看着书也答不出要点。这反映了学生缺乏准确提取文章信息的阅读技能。要说出“什么是克隆”,学生需要掌握说明文语体的定义功能,并非简单的内容概括。还有像《大自然的语言》,要读懂什么是“物候”,物候与气候的关系是什么,应该让学生弄清楚作者是如何给物候下定义的,又是怎样来阐述物候与气候的关系的。而有些教师教读此类课文时,喜欢在文本的文学性语言上做文章、寻找教学点,则是走偏了说明文教学这条道。
其次说明文阅读教学还必须教给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这才是语文教学中说明文阅读教学的终极目标。语言是思维的显现,语言的混乱彰显着思维的混乱。说明文就是人类“寻求事物的本质”结果的文字显现。
在说明文中,不外乎有两种表述方法,即通过推理来阐释主张,还有用实验来证实主张,在说明文作品的阅读教学中,让学生分别清楚是十分重要的,这关系到对学生阅读和写作时思维习惯的训练培养的问题,实际上就是要让学生分辨思维的演绎和归纳的不同。下面笔者以《阿西莫夫短文两篇》的《恐龙无处不在》为例加以论述。
《阿西莫夫短文两篇》是事理性说明文,通过演绎来阐释自己的主张。教学时要做的第一件事情是找出作者所要说明的事理。在上《恐龙无处不在》时,我让学生快速地默读课文,解决这个问题:本文要说明的事理是什么?学生甲回答,说明“恐龙无处不在”;学生乙回答,说明“不同科学领域之间是紧密相连的”;学生丙回答,说明“地壳在进行缓慢但又不可抗拒的运动”。
经过一番阅读寻找和争论,绝大多数学生终于趋同《恐龙无处不在》要说明的事理是第一段:“不同科学领域之间是紧密相连的。在一个科学领域的新发现肯定会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事实是乙的回答是正确的。当学生无法区分时,教师有权力和义务告知学生:“不同科学领域之间是紧密相连的”是本文的论点,后一句“在一个科学领域的新发现肯定会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则是对前一句话的解释,也就是解释“不同科学领域之间”是如何“紧密相连的”。否则读者没法理解“不同科学领域之间是紧密相连的”是怎么紧密相连的,有了后面的那句“在一个科学领域的新发现肯定会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我们就明白作者是指什么了。
在学生明确了《恐龙无处不在》要说明的这个事理后,我们顺理成章地要讨论为什么是这点,而不是那两点。这就需要剖析文本,思考作者如何运用演绎和阐述来说明事理。紧接着我们还应该进行细分:这些材料中,哪些是已经发现的科学事实依据?哪些是已经被认同的科学理论依据?哪些是根据科学事实、科学现象和科学理论推理出来的依据?
在《恐龙无处不在》中,第二段“例如,在1986年1月,阿根廷南极研究所宣布在詹姆斯罗斯岛发现了一些化石骨骼。该岛是稍微离开南极海岸的一小片冰冻陆地,非常靠近南美的南端。这些骨头毫无疑问属于鸟臀目恐龙”和“在地球的其他大陆上也都发现有恐龙化石。这些古老的爬行动物在南极的出现,说明恐龙确实遍布于世界各地”,无疑是“已经发现的科学事实依据”。有了这两个“已经发现的科学事实依据”的支撑,后面的文字是作者进行推理说明的一个过程。期间作者还向我们阐释了“地球地壳的板块学说”和“大陆漂移学说”,这两种科学理论无疑是“已经被认同的科学理论依据”。那么,这个文本中哪些是推论依据呢?学生就很容易发现下面的三段文字就是作者“根据科学事实、科学现象和科学理论推理出来的依据”:
当大陆相互分离时,每一个大陆都携带着自己的恐龙而去。到6500万年以前,由于这样或那样的原因,所有的恐龙都灭绝了,大陆也已完全分开。现在的每一个大陆都有自己的恐龙化石。
南极也有自己的恐龙、两栖动物和其他在恐龙时代繁盛的植物和动物。然而,这些生物的命运比其他同类要悲惨得多,因为板块把它们向南携带到了极地。大约经历了一亿年,气候逐渐变冷,植物慢慢越来越稀少,动物的种类和数量也大量减少。气候变得越来越寒冷,夏天短而且冷,最后成为冰天雪地。
位于南极中心部位的南极洲是全球的大冰箱,地球上所有冰的十分之九都在南极冰盖。那里的冰有数英里厚,覆盖着丰富的化石。如果南极的冰雪层再薄一些的话,我们就可以找到它们。
因此最后一段“因此,南极洲恐龙化石的发现,为支持地壳在进行缓慢但又不可抗拒的运动这一理论提供了另一个强有力的证据”得出结论就很顺理成章。但这个结论与要说明的事理是有差别的,是锻炼学生思维的好机会。“南极洲恐龙化石的发现”属于生物考古学上的发现,“说明恐龙确实遍布于世界各地”但不是为了说明“恐龙无处不在”,正如学生最终发现的文本中的依据:“如果把这个发现与南极大陆联系起来,这比仅考虑恐龙来说要重要得多。”“南极洲恐龙化石的发现”确实不光光是生物考古学的发现,也为大陆漂移说提供了佐证,但不是为了说明大陆漂移说这个理论,很显然大陆漂移说的理论仅依据“恐龙无处不在”是不全面的。作者真正的意图是旨在通过演绎阐述生物考古学的新发现——“南极洲恐龙化石的发现”是如何成为“地球地壳的板块学说”和“大陆漂移学说”的新的理论依据的,从而说明“在一个科学领域的新发现肯定会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说明“不同科学领域之间是紧密相连的”这个事理的。
通过以上的分析,学生才能明白作者的行文思路,从而学会自己如何思考行文。这才是我们说明文阅读教学的终极目的之一。始终明确语文教学中的说明文教学的目的不是要解决科学问题,而是要解决科学技术的表述问题,科学实验已经证明,执行某种特定的思考方式需要运用精确语言来操作,表述则需要思维和一定的语言表达形式,不同的思维应选用不同的表达形式,也会产生不同的表达效果。语文作为母语课程,就是一个学习(学会而不是研究)言语形式的事情,而只有对语文知识进行学理追问并分析研究清楚,才能让语文从无效走向有效,从而提升语文教学的教学品质。
陈红军,语文教师,现居浙江绍兴。责任编校:王 玲
文章為用戶上傳,僅供非商業瀏覽。發布者:Lomu,轉轉請註明出處: https://www.daogebangong.com/zh-Hant/articles/detail/pw71rp01i2o3.html
评论列表(196条)
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