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课,尤其是中国历史课,要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它能帮助广大学生提高对社会主义祖国的认识,能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能帮助学生巩固建设社会主义祖国的信心,还能帮助他们养成建设社会主义祖国的高贵品质。”故在历史课教学中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很重要。现浅谈一下如何利用教材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一、结合教材内容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历史学科是一门具有鲜明阶级性和战斗性的学科。一堂好的历史课应把思想政治教育作为整个教学中的主体构成部分,而爱国主义教育又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构成部分。历史课要进行思想教育,必须紧密结合教材,把知识传授与思想教育有机结合,寓思想教育于历史教学之中。如果教师脱离了教材中的具体人物和事件,干巴巴地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的教育,绝对不能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反之,如果教师结合教材中那些具体的史实,形象生动地把屈原、岳飞、戚继光、郑成功、邓世昌、杨靖宇、吉鸿昌等爱国英雄的感人业绩讲深讲透,把我国历史上许多辉煌灿烂的科学文化成就详尽描述,不仅使学生获得必要的知识,而且必然会使学生受到熏陶感染,逐步激发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精神。
要进行有效的爱国主义教育,教师必须认真钻研教材,善于发掘教材中各部分各种不同的思想教育因素,来确定某一课时或某一章节的教育内容。如我国历史上许多伟大的成就和众多的爱国英雄的可歌可泣事迹都应成为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丰富素材,中外历史上许多无产阶级和被压迫民族在革命斗争中互相支援的史实都应成为向学生进行国际主义教育的素材,结合中外近代、现代史上许多革命英雄在极端艰苦的条件下,坚持革命斗争的动人事迹,就可以向学生进行继承和发扬革命传统的教育。当然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也可适当联系实际,但这种联系实际也必须根据教育内容所提供的可能性,不能牵强附会,在做法上应画龙点睛,恰到好处,切忌硬贴“爱国主义教育”的标签,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二、通过揭露帝国主义对中国侵略的更加疯狂和更加残酷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列宁在1916年所写的《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一书中指出:“瓜分中国才刚刚开始,日美等国争夺中国的斗争愈来愈激烈”。事实正是这样。我们可以通过中国现代史的教学把列宁所讲的这个特点揭示出来。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日本乘机侵占山东,接着是二十一条,山东问题抉文,《中日共同防敌协定》,西原大借款……步步进逼,形成一种独占中国的态势。因此,日本帝国主义及其支持下的皖系军阀就成为“五四”爱国运动的主要打击目标。1922年,美国召集的华盛顿会议及签订的九国公约,使中国又回得到12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在中国第一次大革命开始高涨和北伐战争进行时,又出现了帝国主义联合干涉中国革命的局面,五卅惨案、万县惨案、南京惨案等都是这一时期出现的,这一时期的帝国主义的暴行是很多的,许多侮辱中国和中国人民的言行到处可见,激起中国人民的极大义愤,如大家所经常讲到的上海租界的公园门口挂着“华人和狗不许入内”的牌子。再给同学讲一下现在中国人民在世界上的地位,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
三、通过揭示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腐朽和罪恶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帝国主义是通过中国的反动派来进行统治的。从辛亥革命以后到中国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的旧中国的政治舞台上,先是北洋军阀的统治,后是新军阀的统治,它们的统治是极端腐朽和黑暗的,对中国人民来说则是深重的灾难,确实是衰魂遍野、民不聊生。谁如果不了解旧中国的黑暗和灾难,谁就不可能深刻地理解新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因此,通过比较法也可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之情。
四、通过一些大的爱国运动和事件说明了中国人民如何不屈不挠地继承和发扬爱国主义的传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五四”运动是中国由旧民主主义革命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这次运动是在新的经济政治背景条件下,是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影响下发生的。使中国人民对帝国主义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正是从“五四”前后才开始的。“五四”运动的广度和深度都是空前的,全国各地从东到西,从南到北,每个省的中心城市甚至一些小市镇和乡村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爱国运动。这次运动是广泛的,可以说是地无分东西南北,人无分男女老少都动员起来了。像这样的爱国运动还有五卅运动、收回汉口、九江英租界的斗争、一二九运动、一二一运动、二二八起义、反对美军侮辱北大女学生的抗暴运动、反美扶日运动等,都可以使学生从中受到爱国主义教育。
五、通过一些典型人物思想的分析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历史教学中教育学生了解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过程中许多老一辈的革命家都是从爱国主义出发走向革命的,在他们的青年时代就充满了爱国主义的豪情壮志,如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者在1915年反对二十一条时以昂扬的爱国主义精神在日本写下了《警告全国父老书);青年则在《明耻篇》中挥笔写下“五月七日,民国奇耻,何以报仇,在我学子”;青年面对着帝国主义侵略加紧,民族危机加深,他大声疾呼,望同学“兴鸡鸣兴舞之感,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之念”。还有正如在《别了,司徒雷登》一文中所歌颂的闻一多;朱自清的“拍案而起,横眉怒对的手枪,宁可倒下去,不愿屈服”,“一身重病宁可饿死,不领美国的救济粮”朱自清的民族气概等等,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
文章為用戶上傳,僅供非商業瀏覽。發布者:Lomu,轉轉請註明出處: https://www.daogebangong.com/zh-Hant/articles/detail/pvu5qj01fyq4.html
评论列表(196条)
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