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性质与地位”中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为此,笔者从主体发展的教育理念出发,尝试构建了以“自主、合作、探究”为主的语文阅读教学模式,其基本结构形式如下:课始导入,激发兴趣自读感知,鼓励质疑精读论辩,合作探究拓展训练,大胆创新。
一、课始导入,激发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它促使人们去探索、钻研、实践,要使语文课充满活力,教师就要善于通过各种手段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诱发他们的求知欲,使之“乐学”。这一环节可采取语言激趣,情景激趣,设疑激趣等方法或从题目入手,文中重点词句入手,找出能发挥导向作用的,与课文相关的问题情境,激趣要让学生的探索潜能和欲望有所指向。笔者在教学《死海不死》一课时,是这样激趣导入的:师:夏天,同学们在河里游过泳吗?生:游过。师:游泳时是不是最担心安全问题呢?生:是。师:有这么一个海,即使是不会游泳的人,也不用担心会被淹死。想知道这是什么海?又是什么原因吗?(学生疑惑)。师:不信,请读《死海不死》。这节课以游泳激趣,制造悬念,将学生拴住引到登堂入室的门边。
二、自读感知,鼓励质疑
“自读感知”是个体性的自主活动,教师一定指导好“自读”,注重读的
方法与技巧的指导,把“读”作为最根本的学习手段,使之贯穿整个教学过程,真正把学生当做“读”的主体,充分体现“生本教育”的理念,指导读时教师可提出恰当要求:
如:①正确流利地通读课文,初步感知文章的主要内容。②基本了解课文内容后再细读,品味并积累一些精彩的词语和句子,读时多问几个为什么,这正如爱因斯坦所说:“提出一个问题比回答一个问题更有价值”。笔者在教学《在声音的世界里》一文时,让学生感知课文后自主提出了这样一些问题:
1、为什么“风声雨声混在一起能使我沉浸于忧思中而又跃跃欲试”?
2、“我”小时候喜欢哪些音乐?
3、“我学唱歌,所有动人的曲子似乎都带有一点感伤”,为什么“感伤”?
4、为什么作者说“艺术是属于弱者的,失败者的”,然后又说“艺术又是属于强者的?
5、人生真的“会因有音乐而变得美好,更难遇被玷污,更值得了“吗?
……
学生提出问题后师生可共同梳理问题,浅显的由学生直接回答,与课文内容关系不大而学生难以回答的问题,由老师作恰当解释,剩下的可作为学习课文的目标。
三、精读论辩,合作探究
学生细读课文之后,提出了自己想要知道的问题,于是教师要正确引导学生释疑,要求他们精读多想,比较分析,展开论辩交流,求得问题的解决,此环节要不惜花费时间,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潜力。可通过让学生自由组合小组讨论学习,课堂上不一定要把追求完美的答案作为教学目标,而应当引导学生在辨析问题上下功夫,以求理解更深入,思路更清晰,在教学《我的叔叔于勒》一文时,学生提出“小说的主人公是谁”?就这个问题有的学生认为是小说的主人公是菲利普夫妇,有的认为是于勒,还有的认为是“我”,教师敏锐洞察这一矛盾,不失时机的引导他们研究、讨论和争辩,从而达成共识,解决问题。
四、拓展训练,大胆创新
语文教学还应结合学生生活、社会生活,博引相关内容进行拓展学习,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对于不同的语文课可进行不同的拓展活动,例如:①积累语言欣赏运用:如:学习《绝唱》后,摘抄佳词佳句,模仿课文写法描摹声音。②培养发散思维,想像说话,如:学习《古代英雄的石像》后,试拟一段对话,设想石像“失踪”前跟小石子说了些什么?③课外延读:如学习《七根火柴》后,向学生推荐有关红军长征的书籍。④课后活动:如学习《向沙漠进军》后,举行一次校园环保宣传活动,学习《皇帝的新装》后,表演课本剧,学习《驿路梨花》后,开展一次以哈尼小姑娘可否在驿站开旅店致富为话题的班级辩论会,等等。以上拓展训练应根据具体情况结合语文第二课堂进行。
实践证明:“自主,合作,探究”的语文阅读课教学模式使学生活跃了,主动了。敢于辩驳,敢于争论,敢于坦露自己独特的感受。有创意的表达,放射出智慧的光芒在“新课标”的指引下。语文教师如果能持之以恒地致力于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创新,语文教学定会像雨后的彩虹,绚丽多彩。
文章為用戶上傳,僅供非商業瀏覽。發布者:Lomu,轉轉請註明出處: https://www.daogebangong.com/zh-Hant/articles/detail/pvlvfl02rgy3.html
评论列表(196条)
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