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中国传统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内容,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重要文化载体。在当今多元思潮背景下,中国传统文化迸发出了勃勃生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重视中国传统文化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刻影响,积极探索中国传统文化作为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载体的新途径。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载体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35-0181-03
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根植在中国人内心,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1]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我们可以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积极部分,让中国的传统文化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载体,更好地发挥思想政治教育作用。
一、中国传统文化作为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载体的依据
“文化载体,即以文化为思想政治教育载体之意,是指思想政治教育者充分利用各种文化产品并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寓于文化建设之中,借此对人们进行教育,以达到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的目的。”[2]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物质形态和精神形态丰富和发展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为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载体的创新提供了依据。
(一)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神形态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文化载体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人民生产和生活经验的总结,是人民智慧的结晶,其中积极、优秀的因素对人们思想政治教育来说是丰富的教育资源。在乡里民间广为流传的一些民俗、谚语饱含哲理却又通俗易懂。“清明前后,点瓜种豆”将农业生产与气候变化巧妙的联系在一起可以及时提醒农民进行生产劳作。“燕子低飞要下雨”让人们在气象条件极端落后的情况下,通过观察身边的点滴事物为自己提供有用信息,及时避免由于气象原因造成的各种损失。儒家、道家、法家思想更是影响深远,为我们的学习、生活、为人、处事甚至治理国家等大事提供了指导和方向。“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教会我们换位思考;“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教会我们坚持理想刻苦拼搏;“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教会我们把国家和民族的利益放在首位。这些优秀的思想不光在古代社会指导人们的言行,培养出了大批思想家。在今天它对思想政治教育而言仍然具有借鉴的意义和价值。
(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物质形态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文化载体
在中国灿烂、丰富的传统文化中,不光有大量优秀的思想结晶,还有许多承载着这些思想结晶的物质形态。这些物质形态不仅仅是当时社会生产力的代表,更是一个社会文化的集中体现。
宏伟的万里长城是中国古代的第一军事工程,我们在赞叹前人用极端简陋的生产工具创造出这奇迹的同时,也要认识到在和平年代长城的教育功能。万里长城是在周长城的基础上由以后各个朝代不断完善而成的,了解长城悠久的历史可以激发大学生的爱国情感和团结意识。在大学生中,独生子女占了很大的比重,“4―2―1”的家庭结构让这一代人丢失了许多优秀的传统品德,参观我国现存的大量历史建筑和人文景观,让大学生身临其境的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为大学生补上人生的重要一课。宏伟的万里长城,贯通南北的大运河,壮丽的秦始皇兵马俑……这一切都为我们今天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生动的教材和丰富的现实内容,我们要从中汲取有价值的内容,发挥传统文化作为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功能。
二、中国传统文化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中国传统文化是在中国这片沃土上生长出来的极具中国特色和中华民族气息的文化,是在几千年的历史传承中积淀起来的思想大家的哲学认识。中国传统文化以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影响着每一代中华儿女,在中国文化氛围中成长起来的人们不自觉地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从而对他们的思想政治教育产生各种各样的影响。
(一)中国传统文化对思想政治教育产生的积极影响
1.有助于端正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世界观”[3]。在这种世界观的影响下,我们处理和解决一切事情的出发点就是实践。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践不仅是我们的思想路线,更是我们的行动指南。实践的观点在先秦思想家的著作中比比皆是。“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论语・里仁篇第四》)中就强调了一个真正的君子是说话谨慎,行动敏捷的。荀子也曾说过“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荀子・劝学篇》)教育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要重视行动的重要性,只有你采取了行动才可能有所收获,空想不会让你有任何的成就感。
人生观是人们对人生问题的根本看法,包括生死观、幸福观、荣辱观、苦乐观、公私观等。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十分重视人生观培养的,有大量的关于人生意义的著名论述。荀子就专门有《荣辱篇》一文来阐述荣和辱的根本区别,从而让我们了解到我们的前辈是如何理解君子与小人的。对于怎样培养正确的人生观,古人也给出了他们的看法。孟子提出了“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教近禽兽”(《孟子・滕文公上》)的观点,孔子提出“富而后教”(《论语・子路》)的理念,管子要求“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管子・牧民》)。结合我们当前的生活状况,基本的物质生活条件已经得到了满足,就需要知礼节懂荣辱有更高层次的需求,就需要依靠教育来提高人民的素质。真正享受物质充足给我们带来的便利,而不是成为物质的奴隶,歪曲幸福的内涵。
价值观是人生观的一种具体表现,是外化了的人生观。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推进和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我们的价值分配体制、就业方式、思想观念和行为习惯都发生了重大的改变。特别是在多元思潮的背景下,在这种旧有的价值体系被打破而新的价值体系还未形成的特殊历史背景下,价值观出现混乱是意料之中的事情。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大量的关于“义”与“利”的论述,“先义后利”“重义轻利”的思想是我国古代就提倡的价值观念,这种观念在今天仍然有深刻的影响。孔子将义与利的对立看作是君子与小人的区别“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篇第四》)荀子也提出了辩证统一的义利观“利与义者,人之所两者也”( 《荀子・大略》)肯定了好利与好义是人的社会属性和自然属性,是不可分离的。孔子与荀子都有义和利的论断,但二者的观点又不是完全一致的,孔子是反对人们对利的追求的,认为有义足够了,而荀子则认为利与义是同样重要的。在社会主义市场初级阶段,我们的生产力有了一定的发展,但是还无法满足所有人的需求。因此,我们在要求提高道德水平的同时也要满足人们的物质需求,否则假、大、空的宣传口号只会引起人们的反感而不会产生真正想要达到的效果。
2.有利于增强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吸引力
目前,我国的思政课得到了广泛的关注但收效甚微。究其原因,思政课自身缺乏吸引力是一个很大的问题。我们过度强调政治导向性而忽视了这门课程的教育性。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丰富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而且中国传统文化语言生动活泼,又有许多实例和具体例证,增强了其可读性。例如我们所熟知的孟子的“心有鸿鹄”( 《孟子・告子上》)就是通过两个学生对飞来的天鹅的不同态度来论证专心致志在学习过程中的中重要性,三心二意是读书的大忌,即使你十分聪明,三心二意,心不在焉,也终将一事无成。又如我国的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充分利用了赋、比、兴三种写作手法形象地表达了作者的情感,例证通俗易懂,思想引人深思,语言极富特色。因此,在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中加入中国传统文化的要素可以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
(二)中国传统文化对思想政治教育产生的消极影响
1.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情”理念不利于大学生拼搏意识的培养
“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伦理政治型文化,道德价值具有至上性,而且传统伦理反映的都是一种义务观念,”[4]再加上中国古代小农经济的局限性,法制体系的不健全,“人脉”“关系”的作用就提到了至高的地位。这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增强人们的凝聚力,有利于当时生产力条件下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但这种人情理念在今天看来却有很大桎梏。中国人口众多,他们在择校、升学、就业等各方面就会有激烈的竞争。在人情理念的主导下,人们不是想办法提升自己的竞争力而是绞尽脑汁的找关系,找门路。前几年,在社会上引起巨大反响的“我爸是李刚”事件就揭示了“关系”在某些地方是有巨大能量的。“拼爹”热潮的出现让我们不得不反思一下,“拼爹”拼的究竟是什么?是爹背后的人际关系,是社会上多年积攒的人脉。认识到这一点我们就不难理解“啃老族”那些荒唐、可笑的言论了。
有调查报告显示,中国腐败官员中有很大一部分曾经也是正直有为的优秀青年,在反思自己犯罪历程时,很多人提到了“不得已”这个词,因为他们受过其他人的帮助欠别人一分人情,得还。在这种“合情合理”意识的支配下,中国社会就陷进了一个恶性循环的怪圈子。大学生的任务也从学习专业知识变成了积攒人脉,“人脉就是钱脉”的理论更是让许多人奉为圣旨,年轻一代躺在长辈奋斗好的功劳簿上不思进取,碌碌无为。
2.中国传统文化存在不利于培养大学生创新意识的思想
等级森严的特权思想让人们循例办事,不敢逾越等级半步,更不敢质疑上级的权威,这种思想在今天仍然有严重的影响,领导的话就是圣旨,只听领导安排做事,没有自己独立的思考;残余的封建神权思想更是束缚人的主观能动性,将人们对大自然的一切好奇之心都转移到神学,还用其所谓的力量来吓唬人,使他们屈从于政权的统治从而不依靠自己的力量,去改变世界;小农经济盛行的产物――宗族思想在落后的农村地区更是影响深远,宗族长往往是封建政权的代表,他们恪守族规不允许任何人藐视族规的权威,他们按资排辈往往由家族中年长的老者担任族长一职,这些人墨守成规、安于现状,年轻后辈想要提出自己的看法,想要根据时代的变化而更改族规中守旧的、过时的规定往往要付出惨痛的代价,甚至要担上被逐出家门的风险。在种种巨大的风险面前一代又一代的青年人沉默了,他们的创新意识、他们蓬勃的生命力也随着族规渐渐暗淡了下去;夫权思想对中国千百年来的女性是极大的不平等,重男轻女的现象在今天落后的西部地区仍然十分明显的,女孩子常常被剥夺了读书的权利,想要进行创新就像是天方夜谭。
我们需要思想的创新来带动各方面的创新,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的中国梦。因此,我们要批判地继承中国的传统文化,正如所说的“清理古代文化的发展过程,剔除其封建糟粕,吸取其民主性的精华,是发展民族新文化,提供民族自信心的必要条件;但决不能无批判的兼收并蓄”[5]。
三、利用中国传统文化作为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载体的几点思考
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载体是由中国传统文化的自身价值和时代需求共同决定的。但是,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以及传统文化在现实传播中遇到的一些瓶颈,我们需要结合时代和国情的新变化来探索如何发挥中国传统文化作为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载体的功能,怎样才能使中国五千年的历史文明真正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中,让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得以实现。
(一)积极利用网络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21世纪是信息时代也是网络飞速发展的时代。到2013年,我国网民人数到达6.18亿,手机上网人数有五亿多人,70%的居民通过网络来获取新闻信息,国内网站急增到320万家,网络已经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网络信息的传播打破了地域的局限性,使得信息更加透明、公开。具有严重地域局限性的“人情思想”要靠人脉提前垄断信息的优势失去了,在网络不断曝光和监督面前,各种暗箱操作也不得不偃旗息鼓。目前,我国已经有了服务于思想政治教育的专门网站,我们可以在这些网站上开辟专栏宣传国学,也可以利用网络技术将国学中的经典话语以动漫形象展示出来,通过形象生动的动漫形象对现实社会中出现的不良行为进行批判和教育,以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
(二) 将中国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相结合
同志曾指出“我国几千年历史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我们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结合时代精神加以继承和发展,做到古为今用。”[6]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我们要把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相结合,响应时代要求,摒弃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糟粕思想,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党的十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从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提出了新时期的新要求。从国家层面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从社会层面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从个人层面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三个层面相互补充、相互作用,缺一不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经典表达。
管子首次将“富”“强”二字合用,“主之所以为功者,富强也。故国富兵强,则诸侯服其政,邻敌畏其威”(《管子・形势解》),强调富强就是国富兵强不受外辱。在今天我们说富强并不是指单纯意义上的国富兵强,更多的是要国富民强,要让人民共享改革开发的成果;中国有千年的君主专制历史,但这不意味着我们没有民主的传统,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有许多提倡君主广开言路、广纳谏言的主张,“防民之口甚于防川”是我们熟知的,让人民表达诉求,通过对这些合理诉求的满足来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是经常被提及的,在传统文化中不仅主张人与人之间的和谐,要求为政者“节用爱人,使民以时”,更主张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要求“不违农时”,反对“为渊驱鱼”。
平等是人类永恒的追求,古往今来人们都在为平等而奋斗,中国传统文化中“不患寡而患不均”就表达了人们的平等要求,这在等级森严的封建社会是很少见的,也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璀璨的明星。
中华民族是一个多灾多难的民族,中国人民的爱国情怀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表现得淋漓尽致,无数仁人志士为此付出了生命的代价。其中既有屈原“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的无奈,又有岳飞“待从头,收拾旧河山”的慷慨激昂,更有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视死如归;诚信是人的立身之本,处事之道,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诚信尤为重要。诚信问题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很高的社会地位,孔子道“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为政篇》),不讲信用的人是没有做人资格的,可见孔子是多么重视人的诚信,而且孔子还把诚信看作是“仁”的表现,“恭、宽、信、敏、惠,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论语・阳货篇》)。在今天诚信思想仍然十分重要,小到个人的成长大到国家民族的发展无一不与诚信紧密相连。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作用日益凸显,利用中国传统文化已有的影响力和蓬勃的生命力,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探索思想政治教育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有效形式,促进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N].人民日报,2014-05-05.
[2]陈万柏.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3]徐国亮.思想政治教育―基于新视野的系统分析[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7.
[4]迟成勇,吴锦旗.论中国传统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8(17).
[5]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6]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文章為用戶上傳,僅供非商業瀏覽。發布者:Lomu,轉轉請註明出處: https://www.daogebangong.com/zh-Hant/articles/detail/pv80tr03orls.html
评论列表(196条)
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