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体验式教学模式初探-免費ppt模板下載-道格資源

高中历史体验式教学模式初探

高中历史体验式教学模式初探

摘要:体验式教学是一种基于师生互动交流基础上的教学模式,这一教学模式的着眼点就在于借助于教师的引导作用实现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情感自然交融,从而促进学生在情感体验的实践中积极主动汲取知识,并以此为手段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实践精神。据此而言,体验式教学的模式主要是从教师的引导出发,从引导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继而则是倡导学生在自主学习中以积极的情感渗透融入到合作探究实践中去,以此实现教育的终极目的。

关键词:高中历史 体验式 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5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5)03-0137-01

1 历史体验式教学模式基本概念

1.1体验式教学模式

体验式教学模式是当前流行的一种教学模式,具有“主导性”与“情感性”的特点。一是“主导性”,所谓的主导性,指的就是体验式的教学模式必须要将学生的主体性与教师的主导性紧密结合起来,在这里值得一提的是,体验式教学模式一改传统片面弱化教师主导作用的做法,强调了教师在兴趣激发、学法指导、情感调动等诸多方面所起到的作用;二是“情感性”,“情感性”包括两个环节。第一个环节是情感的激励阶段,这一阶段是教师利用情境的设置激发学生兴趣的阶段,即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能够产生乐于学习、勤于探究的欲望;第二个环节则是情感分享的阶段,这一阶段即是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阶段,学生是在体验学习的实践中,积极与自己的同学与老师形成有效合作的关系,从而使得自己在情感感染的基础上发挥自己主观能动性,积极投身到合作探究的活动中去。

1.2历史体验式教学模式

历史体验式教学的模式,就是将历史学科的教学与体验式教学有机融合在一起的模式,具体来说,就是指教师在打造高效高中历史课堂过程中,通过设置情境激发学生的情感,从而使之积极投身于自己学习实践中去的教学活动,这一教学活动的开展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情感欲望,因此就是一种行之有效的、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

2 高中历史体验式教学模式实践存在的问题

2.1体验式教学的形式化倾向较为严重

在当前的高中历史体验式教学的实践中,会出现教学的形式化倾向,这一倾向的出现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外在表现。

一是体验式教学模式中的材料提供过多。在高中历史体验式教学模式实践中,教师往往会出现急于求成的思想,于是在兴趣激发的环节,着力于在较短的时间中向学生集中提供大量的材料,但是,学生却无法在这么短的实践中消化如此多的材料,以致导致“纷繁芜杂”的乱象。

二是体验式教学的目的不够明确。体验式教学原有的目的就是要借助于情感体验的方式来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从而使得学生更为高效的认知历史人物与历史事件,由此构建起科学的历史观。

2.2体验式教学的预设过多制约学生情感体验活动的开展

体验式教学模式高效开展的重要保障是教师充分的备课,为达此目的,教师就需要在备学生、备教材、备课标等方面着力,从而能够科学设计出情感体验的教学流程,但是,“过犹不及”的问题确实存在的,并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影响到了体验式教学模式实践的发展。一些教师懒于在自己体验教学实践中将自己的预设与课堂教学实践自然融合在一起,而是僵化落实自己的备课预设,这就在实际中脱离了自己学生的需求实际,从而造成学生的主动体验成为被动接受的情感体验的固疾。举例来说,在讲授《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一节的时候,教师可以采用体验式教学的模式促进学生在、对这一问题的感知,于是在自己备课中准备了关于《布雷顿森林协定》、《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布雷顿森林体系等方面的材料,并补充了二战后美国、西欧经济发展的数据史实资料,但是却忽视了学生对宏观历史的把握能力,从而直接导致学生参与度低的问题。

2.3体验式教学中的师生沟通渠道不畅

师生之间的有效沟通是实施体验式教学模式实践最为重要的基础,这就需要教师与学生形成一个相对于畅通的沟通渠道,但是就目前来说,沟通渠道不畅却成为阻碍体验式教学师生互动的最大障碍之一。教师与学生地位出现倒置是其表现之一。现代教育理论中的教师与学生的地位有了明确的规范,即教师的主导性与学生的主体性构成了情感体验教学模式实践重要两个方面,体验式教学也是在这一原则的指导下开展相应活动,但是,在当前的高中历史体验式教学课堂上,一些教师基于传统思维模式的影响而忽视了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这主要表现在以时间为标准人为划分各环节之间的进程,在上课伊始,教师就致力于引导学生认知大量历史材料,当达到预定合作的时间后,就要求学生对问题进行探究,至于学生是否实施有效的情感体验则无人问津。

3 提高高中历史体验式教学模式实践有效性的对策

体验式教学模式的实践是对传统“填鸭式”教学模式的反动,是对教师主导地位、学生主体地位的有效落实,基于此而言,积极落实高中历史体验式教学模式是构建高中历史高效课堂的最为有效方式之一。

3.1因材施教,做好心理沟通

在学生参与体验学习的实践中,必然会遭遇到诸多的学习障碍,尤其是对于学困生而言,一旦在小组活动中处于劣势,必然就会降低参与活动的兴趣,继而影响到体验教学效果。这就要求教师因材施教,做好心理沟通。即要尊重每一位学生,尤其注重激发学困生的情感,在材料的提供、情境的设置等方面都要以学情的调查为依据,小组内的合作探究时间要充裕、师生对话要真诚、学法点拨要具有针对性,尽量鼓励每一位学生敢想、敢说、敢做,使之在不断创新中得到成长,享受到成功的快乐。

3.2注重实践,力求缓急得当

高中历史注重培养学生站在历史视角上分析问题能力,这就需要在体验教学中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并以此激发起学生内在情感,这对于每一位教师而言是一个挑战,即要求教师力戒贪多求快的倾向,把握好自己教学进度,认真规划、稳步推进,力求缓急得当。举例来说,在讲授《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一课时,教师就可以鼓励学生去搜集一些关于家乡移风易俗的鲜活实例,并加以展示,从学生的身边说起,才可以激发学生切身感触,耗时虽多,但是成效明显。

参考文献:

[1]夏立明.中学历史的“体验性学习”浅探[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08(02).

作者简介:陈美兰(1974-),女,汉族,浙江省金华市人,本科,中学一级,从事高中历史教学。

文章為用戶上傳,僅供非商業瀏覽。發布者:Lomu,轉轉請註明出處: https://www.daogebangong.com/zh-Hant/articles/detail/pv58rc03h72e.html

(810)
打賞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single-end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