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双激”法增强职高生学习数学的动力-免費ppt模板下載-道格資源

运用“双激”法增强职高生学习数学的动力

运用“双激”法增强职高生学习数学的动力

[摘要] 学习数学的动力问题是当今职高学生的一个大问题。本文试就采用“双激”(即“激趣”、“激励” )的方法,从创设问题情境求趣、在教学中渗透数学史事求趣、目标激励法、正负激励法等方面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动力。

[关键词] 中职 数学学习 动力 激趣 激励

到目前止,职业教育还有许多地区在教学上还是采用传统的普高式教学方法,主要采用传递-接受教学模式,教师是主角,学生是配角,颠倒了现代教育理念中的师生关系,从而导致了学生学习缺乏动力,就数学教学中更是如此。本人曾对任教的2007年新生进行了数学学习情感特点的问卷调查,结果有80%的学生表示对数学没兴趣,其中35%的学生甚至表示讨厌数学。结果正是如此,课堂上教师讲的十分投入,而听讲者却廖若星晨,通常教师提个问题,应声者无几,有时根本就无人响应,弄得教师十分尴尬。要改变这种局面,笔者认为当务之急是要解决学生学习数学的动力问题。于是,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动力就成了笔者数学教学改革的切入口。近几年来,笔者在增强学生学习动力方面,采用“双激”(即“激趣”、“激励” )的方法,从内到外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实践证明,“双激”是增强职高学生学习数学的有效途径。

一、激趣,增强学习数学的内动力

兴趣是人们集中某个对象,并具特定感彩的心理状态。人们常常把学习兴趣比作学习的营养剂和催化剂。它既是学生认识的需要,也是学生学习的强大动力。学生对学习产生了兴趣,就会全神贯注于学习活动,其内心是愉快的,行动是积极的,观察、思维、记忆等多种智力活动就会最主动、最有效。基于这种认识,笔者在设计教案,选择教法和教学手段,安排教学环节等,都认认真真考虑教学内容,以及职高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使学生智力和非智力因素和谐地发展,两者相得益彰,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是创设问题情境求趣。笔者在教学中经常与学生沟通,了解其思想和生活状况,并注意从身边的现象中提炼出数学问题,从报刊和其它媒体中获取生活的信息来提炼出数学问题,从其它学科中寻找与数学知识相关的问题。通过生活中的一些问题,创设情境,激发兴趣。例如,在日常生活中,家里来了一位客人,这时,你是先烧开水还是先清洗杯子?买小菜后你如何既不怠慢客人又较快地完成烧小菜的任务?这是数学中“最优”问题的简单应用例子。平时我们在生活中或多或少、自觉或不自觉地应用着数学。这样的实际数学情景,不仅包含了丰富的数学思想,体现了数学的本质,反映了数学的特点,而且因为学生们熟悉,容易产生好奇心,就容易吸引学生注意力,产生积极主动思维的动力。

二是在教学中渗透数学史事求趣。数学是在人类文明发展过程中由于需要而发展起来的,在其发展过程中,发生了许多曲折离奇、可歌可泣的故事,让人深思和回味,给人启迪和教诲。我在教学中借助数学史的渗透,上课时适当地向学生介绍高斯、欧几里德、笛卡尔、祖冲之父子、华罗庚、陈景润等一些中外历史上优秀的数学家的事迹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课堂上有机穿插祖冲之的故事,并让学生了解:祖冲之是我国南北朝时期的一位杰出数学家。他不仅是一位数学家,同时还通晓天文历法、机械制造、音乐等领域,是一位全能科学家。祖冲之在数学方面的主要成就是关于圆周率的计算,他算出的圆周率为3.1415296

三是充分展示数学之美求趣。“哪里有数,哪里就有美。”数学中简洁与灵巧、对称与和谐、完备与抽象的美到处可见。如通行当今世界的阿拉伯数字符号,可以说是世人共识的最简洁的文字,用这种文字写出来的数和算式,不仅全世界的人都能认识,而且它的妙处还在于用10个有限的符号能表示出无限多的数。这与绘画时利用3种原色可以绘出众多色彩缤纷的图画,与作曲中凭7个音符能谱写出各种令人心醉的乐章一样,是多么令人惊叹的美!又如高斯问题:1+2+3…+98+99+100=(1+100)+(2+99)…+(50+51)=101×50=5050,更是令人为这种构思的巧妙和方法的简捷而拍案叫绝。这种体现对称与和谐、完备与抽象的解题思路,无疑是一种美的享受。笔者在教学中,经常挖掘数学中的美,让学生领悟数学的美,使学生不再感到学习数学是枯燥乏味的,而是一种美的享受,从而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产生了学习的动力。

四是注重数学的“应用性”求趣。学习数学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做几道题目,死记硬背几个概念、定义、公式,更重要的是从解决数学问题中积累的直观思维、逻辑推理、精确计算及结论的明白无误中给予我们能力,应用于实际生活的方方面面。

数学的应用是非常广泛的,仔细地推敲一下,我们就会发现这是一个明摆着的事实。例如,工人师傅在创造优质产品时寻找最佳数据的组合问题;个体经营者购销货物时在计算着如何用有限的流动资本创造最大的经济效益(最值问题)。在讲解指数函数运用时,给学生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拿一张报纸对折30次,它的高度就远远超过珠穆朗玛峰。学生觉得不可能,通过学习计算后,确信这是事实。平时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如能经常灌输一些数学应用的实例,就会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习的动力。

二、激励,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外动力

心理学研究表明:缺乏激励,一个人自身潜力只能发挥20~30%;正确而充分的激励,则能使人发挥其自身潜力的80~90%。同样,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正确运用激励手段,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提高学习效率。我在教学过程中,常用的激励手段有以下几种:

一是目标激励法。心理学家指出:一个人追求目标的强度与实现目标的价值量成正比。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目标明确,才能产生内在的学习动力,使自己的潜力得到最佳发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结合学生实际,指导学生制定阶段性目标及长远目标,把社会和学校对学生的要求转化为学生学习的动力。并经常以此为激励目标,使学生尽快达到这一目标。对于能力不同的学生制定不同的阶段性目标,但是制定目标的要求是一样的,那就是学生跳一跳就能摘到桃子。目标过高,学生经过努力达不到,容易失去信心;目标过低,学生不经过努力就成功,则会产生不思进取的反效果,因此制定目标要符合学生实际。我在教学过程中,总是给不同时段的学生提出不同的目标,采用分层次教学,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十分有效。

二是正负激励法。正负激励,顾名思义即正激励(奖励、表扬)和负激励(批评、处罚)。正激励为奖赏,是对其行为的肯定,目的是鼓励其行为继续进行下去;负激励是对其行为的否定,目的在于制止其行为的继续,这两者同等重要。奖要光明正大和服众,才能起到褒扬的作用。同时,如果学生的维护是必须的,千万不可在人情面前打折,否则处罚的价值就永远不能升值了。笔者在日常教学工作中,总是以正激励为主,善于捕捉职高学生身上的闪光点,一旦发现他们的进步,就及时予以肯定、表扬;特别是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教师更应特殊“关照”,哪怕是“芝麻”大小的成绩也要及时表扬、鼓励,满足学生“得到他人认可”的心理需求,进一步激发学习动力,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对于学生的缺点及不足之处,及时指出,视情节轻重予以恰当处理。这样就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警醒意识,激发他们的上进心,从而增强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动力。

三是榜样激励法。“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从同学中产生的先进典型,就在同学们中间,与同学们朝夕相处,最容易发挥感召力,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在榜样的带动下形成一种“先进更先进,后进赶先进”的良好学习氛围。树立榜样也有讲究。如果全班树立同一个榜样,对于后进生来说赶上的可能性太小,时间长了就失去了追赶的耐心和积极性,得不到应有的效果。因此,在教学中,笔者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根据实际情况树立不同的榜样;同时,榜样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谁赶上或超过了自定的榜样,谁就成了其他同学学习的榜样。这样,新的不同的榜样激励学生不断进步,实现激励目标。

综上所述,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动力方法是很多的。各种方法之间并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沟通的。教师在教学中要合理运用,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增强学习的动力,使学习数学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我们的数学教学工作中,一定要正确地使用教学方法,辅以一定的激趣、激励等手段,充分发掘学生自身的学习动力,让学生愉快地学习,轻松地学好数学。

参考文献:

[1] 奚定华.数学教学设计[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2]唐彩斌.信息技术让数学课堂“活”起来[N].中国教育报,2008.

[3]厉文素.关于Flash与数学课堂教学整合的思考[J].考试周刊,2008,(11).

文章為用戶上傳,僅供非商業瀏覽。發布者:Lomu,轉轉請註明出處: https://www.daogebangong.com/zh-Hant/articles/detail/pukx3600ljoa.html

(810)
打賞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single-end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