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教学做合一 提高化学课堂教学效率-免費ppt模板下載-道格資源

坚持教学做合一 提高化学课堂教学效率

坚持教学做合一 提高化学课堂教学效率

[摘 要] 新课标的提出突破了传统的教育理念,由以往“教师为中心”转向“学生为中心”,注重学生的动手实践、合作探究、自主创新等能力的培养。化学是一门建立在实验基础上的学科,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动手实践能力,因此化学要遵循陶行知先生的“教学做合一”思想,同时结合化学学科的特殊性,把原来以老师讲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自主探究、验证为中心,重点加强学生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本文在探讨陶行知“教学做合一”思想的基础上,分析了当前高中化学教学存在问题,并提出了在化学教学中落实教学做合一思想的策略。

[关键词] 教学做合一思想;高中化学教学;问题;策略

一、解析“教学做合一”思想

长期以来,传统教育注重教师为中心、知识为本位的教学思想,一贯采用简单的讲解和联系教学模式,与实际生活相脱节,忽视学生的主体性,忽略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在此情况下,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看到了传统教育的弊端,他认为教育应该是“平民教育”、“生活教育”“民主教育”、“创造教育”,并针对这种现象提出了”教学做合一“思想,反对重教轻学、重知识轻能力。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简单的探讨。

(一)“做”是课堂教学的真谛

陶行知认为传统教育是一种“先生教死书,死教书,教书死。学生读死书,死读书,读书死。”的机械灌输,无法培养学生任何生活的、创造的能力,因此必须注重课堂教学中的“做”,教与学都要以做为中心。他还认为“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要努力做到在做中教,在做中学,在做中提高。但同时他还认为做并不是完全代替教和学,而是要在教和学的过程中注重生活实践,要做到在实践求真知。

(二)在坚持民主,注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前提下开展“做”

传统的教学过程是教师的讲与学生的练习组成,教师具有绝对的权威性,学生处于被动服从的地位,主观能动性和探究欲望被压抑。因此陶行知主张课堂上教师和学生应该是民主平等的,要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他明确指出“学校要革体罚,改良赶考,注意启发,使小孩子接受教育的时候,有求学之乐趣,而无不必要之恐怖与烦恼。”这说明陶行知坚持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只有调动学生兴趣,才能够提高教学效果。因此教师与学生应该建立一种民主、平等、合作、愉快的关系,真正实现教学做合一。

(三)在“做”上坚持劳力上劳心,动手与动脑相结合

关于如何在教学中“做”,陶行知也进行了相关的阐述,即他指出“单纯的劳力,只是蛮干,不能算做;单纯的劳心,只是空想,也不能算做,真正的做只是在劳力上劳心。”其中“劳力”指动手行动,“劳心”指动脑思考,坚持手到心到才能够真正实现教学做合一。他认为学生获得知识来自于感性经验的实践,要想把这些感性知识和书本内容想相结合,就必须从学生的已有的知识经验入手,经过引导学生思考,从而将其转化为自己的知识。

当前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教学观念陈旧

深受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在如今素质教育唱响的今天,仍有部分教师思想停滞不前,不适应新课改带来的教学模式和教学理念的转变,依然固守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原则,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虽然教师是教学的支配者,对整个教学活动起着主导作用,但是学生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学习是学生在自己原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主动建构,丰富自己的知识网络过程,因此教师应该转变教学观念,走出“满堂灌、灌满堂”的教学模式,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激起其学习兴趣,让其主动参与学习。

教师对新课标的研究程度不够

在实际教学中,存在很多教师没有认真研究新课标,仍深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为了追求升学率,而忽略了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和记的方式,这样虽能够向学生大量传输知识内容,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但是没有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课堂毫无生气,学生积极性不高,长此以往,必然会产生低效率的局面。

化学实验中错误常出

化学是建立在实验的基础之上,因此如果能够在实验课中贯穿教学做合一的思想,定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与创新、动手实践的能力。可是目前高中实验课上经常出现多处问题:学生对实验课兴趣不高,甚是产生厌学情绪,而且实验才操作过程中部分学生的操作不规范,责任心不强,缺乏创新意识,实验技能和动手能力较差。而这一切不仅有学生自身原因,更主要是来自教师方面的因素。教师对化学实验课认识偏差,没有正确理解教学大纲对学生实验能力的要求;还有些教师没有有效利用教材,单纯的给学生演示实验,导致学生动手的机会大大减少,这样既吸引不了学生的注意力,也无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

三、在高中化学中贯彻“教学做合一”思想的具体策略

(一)导入中以“做”唤兴

陶行知先生曾认为课堂的吸引力对于提高教学来说非常重要,即“唤起兴味”。因此教师要在导入中引人入胜,激起学生兴趣,让学生在“做”中探索新知。例如,在讲《化学反应原理》专题三《盐类水解》一节时,教师引导学生分组作如下实验:先取三支试管,分别加入少量NaCl、NH4Cl、NaAc晶体,然后分别加少量蒸馏水,振荡使之溶解,最后用PH试纸测定各溶液的PH值。通过实验现象,学生发现NH4Cl溶液呈酸性、NaAc溶液呈碱性,NaCl溶液是中性。引导学生思考:为何成分上不含H+和OH-的物质,其水溶液却有酸碱性?进而引导出要学习的内容。通过巧妙导入,激起兴趣,注重实践训练。

(二)实验中注重以“做”探究

高中化学实验内容虽然验证时实验、演示实验占多数,但是教师可以设置实验条件,变演示实验为学生的自主实验,动手实践,通过观察实验现象,自己得出结论。例如学习必修2专题2第三单元《化学能与电能的转化》时,为了让学生了解原电池,可利用多媒体给学生展示几张常用的电池图片,如铅蓄电池、银锌纽扣电池、锌锰干电池等,并说明以上这些化学电池是根据原电池原理制成的,则提问:原电池的构造和工作原理是什么?如何判断原电池及其正负极呢?给学生提供实验器材,结合实验方案,以小组形式,自己动手制作原电池,教师鼓励、指导学生的实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结果学生制作出原电池并能够根据提供的电流表指针的偏转方向判断出电流方向,还以此确定在外电路中电子运动的方向。最后教师和学生一起总结实验的现象和结果,加深学生对原电池概念的理解。因此通过学生动手操作,对实验现象近距离的观察,有助于学生的思考与创新,锻炼其实践能力。

(三)课后以“做”复习

教师可以一改传统化学书面作业形式,采用多种以“做”为主的复习方式,既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能够锻炼和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例如在学习完《化学能与电能的转化》中有关原电池的内容基础上,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一道别样的家庭作业,即让学生利用课堂所学和家中常见用品,开展一个家庭小实验,制作一个水果音乐贺卡,送给自己的好朋友。这样学生积极性突增,既能巩固所学知识、开发智力,也能培养动手实践、自主思考和创新、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在当前课堂教学改革深入推进的进程中,“教学做合一”理论是未来教育改革的重要指导思想,作为一线教育者,需要真正领悟教学做合一思想,并付诸实践,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虞伟庚.“教学做合一”培养师范生教师职业技能[J].丽水学院学报. 2012(03)

[2]余浩,刘明珠.教学做合一的逻辑推进――评“教学做合一”论[J].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06)

[3]侯怀银,李艳莉.“教学做合一”述评[J].课程・教材・教法.2013(08)

文章為用戶上傳,僅供非商業瀏覽。發布者:Lomu,轉轉請註明出處: https://www.daogebangong.com/zh-Hant/articles/detail/pu6sae02vxkw.html

(810)
打賞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single-end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