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校财务管理作为高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高校建设的长远发展。随着我国高校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深化,高校财务资金来源也由过去国家统一拨付向多种渠道筹措的方式转变,高校的财务管理工作也发生着变化。文章主要分析了当前高校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探讨其深层次的原因,最后提出相关对策建议,旨在对实践工作提供积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高校财务管理;问题;原因分析;对策建议
一、引言
随着我国高等院校教育改革的深化,高等院校财务管理工作也突显了自身的复杂性。当前,高校的财务管理工作仍然存在许多的问题,对这些题进行剖析和探讨对于推动高等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高校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高校教育改革后,政府相关管理权力也不断下放,高校依照法规进行多渠道筹集资金的格局已经初步形成,高校的财务管理工作也比较以前有了更大的自由空间。然而,与此同时,在许多高校的财务管理工作中仍然存在着一些比较突出的问题,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一)缺乏有效的内部监督,审计体系不够完善
高校作为独立的利益主体,往往会更多地注重高校的外部发展而弱化了内部财务控制的职能。有许多高校的内部控制机制不健全,财务审计部门的职能不明确,审计、纪检、监察等各种监督交叉混同的情况时有发生。而且,高校的内部财务监督工作也缺乏必要的横向沟通,难以形成监督合力。许多高校的审计人员大部分是财务自己的工作人员,没有专门的审计专业的人员,也常常会由于学校部分领导思想的左右而无法独立开展,使得原有的审计监督制度流于形式,致使高校公款私存、挪用的现象屡有发生。
(二)缺乏科学的财务分析,评价指标体系不健全
伴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完善,高校院校也加快了融入社会经济的进程,各种经济活动日益广泛。而广泛的经济活动也增大了高校财务管理风险系数,于是财务分析与决策在高校财务管理中的重要性也越来越大。虽然许多高校在财务会计制度方面对核算口径进行了统一化分析,也建立了财务分析的指标体系,但是在建立的指标集中并没有包括事业发展速度、外界经济整体环境的因素、社会经济效果等动态方面的内容,致使建立的财务分析指标科学性不高。
(三)财务管理体制有待改进
目前普通高校在财务管理体制上都在不同程度存在统一领导模式与财权分级模式的矛盾。统一领导模式要求高校的财务管理权要统一于领导,实行集中管理;财权分级模式要求财务管理的权利下放,实行分级管理。然而,不论哪种财务管理体制都会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高校财务统一领导主要会产生两方面的问题,一方面财务权利的高度统一极容易导致小集体利益的产生,不利于财务管理工作的健康发展;另一方面,领导的权力过于集中,领导者在做决策的时候往往会基于自身主观意愿而非民主式的讨论,致使决策缺乏科学性。而高校财权分级管理的模式是指在实行校长负责制的前提下,在校长与中层干部之间实行分块管理。这种财务管理运作制度强调了财权的运用,但却并没有建立与之相对应的经济负责制,或者是在实践中建立了分级责任制但在执行的过程中存在两张皮现象,这样会导致高校经济活动的混乱,不利于高校财务工作的健康运行。
(四)高校资金筹措渠道较少,财务管理风险意识有待加强,
由于大多数高校在教育成本分担方面并没有建立有效的机制,学校在大规模扩建或增加教育投入的时候会出现经费紧张的局面,学校常处于超负荷的财务状况。在这种情况下,一些高校艰难地通过各种渠道筹措相关建设资金,而大多高校选择利用银行贷款的方式来获取资金支持。然而,一些高校对银行贷款的风险意识薄弱,责任意识不强,使得学校经济的承受能力远远低于贷款的规模,学校的财务状况在一段时期内严重恶化。一些学校由于教学资金缺乏也导致了收费混乱现象的发生,使得这些高校教育出现产业化的特征,这些都为高校的长远发展的带来隐忧。
(五)财务管理信息化水平不高
目前,尽管我国高校的财务管理基本使用了会计电算化的方式,但是距离建设具备较高水平的高校财务信息化管理平台仍然有很大的差距。财务管理信息化平台具有自身的整合性、即时性、监督性等特点,对整合高校的财务信息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当前高校的财务管理状况仍难以达到这种要求。
三、相关原因分析
(一)财务管理受计传统模式影响较重,决策不够客观
由于特殊历史的原因,现行高校教育体制以及运行模式受国家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较深。尽管30年以来,我国对高校财务会计核算体系进行了多次有意义的改革,但高校的财务管理体系仍然没有彻底摆脱原来的模式框架。高校的财务管理不能仅仅偏重于物质资源以及资金资源的核算,也要注重对投入资源成本的核算和动态效果的评估。在对资金的决策规划上,部门主观性的成分较重,缺乏相关决策的可行性分析,而决策的失误会导致资金使用的极大浪费。
(二)财务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影响高校财务管理水平
高校财务人员的专业素质不高是许多高校客观存在的问题,一些高校只重视办学规模的扩大而忽视了会计人员在思想上、业务上的提高,定期的会计人员培训也只是注重形式,没有真正达到提高会计人员专业素质的目的。如果高校财务人员的职业道德操守水平不高,那么财务人员在实际的财务管理工作中往往会以领导的意志为标准,不能坚持原则,严重影响财务工作的客观公正,这也给财务监督工作带来很大的阻碍,甚至会为私利而犯法,给国家和学校的财产造成很大的损失。
(三)财务管理渠道不顺畅
有一些高校财务管理部门中岗位设置以及人员配置并不合理,使得财务工作过于交叉,对相关工作人员的职责没有明确,财务中的事前工作审核、事中工作复核以及事后监督并真正得到落实,财务的主体管理部门很难对各基层财务单位的的经济活动实行统一管理和领导。
四、对策建议
针对以上分析的问题,本文对如何提高高校财务管理水平提出以下对策建议:
(一)完善审计制度,加强内部监督
高校要建立严格并且独立的的审计制度,明确审计人员的职能与责任,加强财务监督信息的沟通。同时,要进一步强化内部监督,加强内部监督的合力,杜绝高校公款私存挪用现象的发生。
(二)构建科学的财务评价指标体系
具体来说,高校财务评价指标可以概括为:对学校事业资金的评价,对整体财务水平的评价,对资源利用效益的评价,对预算编制以及预算执行的评价。
(三)改革财政管理体制,完善分权模式
高校的财务管理可以采取统一领导与财权分级相结合的模式,采用这种管理模式要很好的把握二者之间的平衡,财务管理者既要注重履行财务审批的权利,又要履行落实收入和承担支出效果的义务,从而提高财务管理的效率和综合水平。
(四)拓展资金筹措渠道,提高风险管理意识
高校在资金筹措方面可以借鉴一些世界知名院校的做法,通过社会募捐的方式建立学校的发展基金,以此来解决经费紧张的局面。同时,高校可以整合自己的优势,充分利用空余资源,如一些科研设备租赁给企业研发使用,合作开展科研项目等,并建立相应的收费政策,使之合法化。此外,对于现有资金的利用方面,相关负责人员要提高风险意识,对学校建设项目要进行详细的事前风险评估和预测,防止学校资产的流失。
(五)加快高校财务信息化建设
加快财务信息化建设、构建财务信息资源整合平台是今后高校财务管理工作的重点,它对于提高财务管理效率,促进学校经济发展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具体说来,可以在财务信息的收集、处理、加工以及披露等环节采用智能化模块软件加以处理,通过这种信息软件的在线分析,可以对相关风险和绩效进行评估与预测,大大提高了学校经济决策的科学性。高校财务管理中的智能化和信息化平台建设,也可以打破传统体制中信息交流沟通的障碍,使高校的财务管理工作取得跨越式的发展。
五、结束语
尽管在高校财务管理改革中会遇到很多的困难和障碍,但是只要我们认真分析问题并改善财务管理中的不足,按照市场经济规律积极地探索和创新,便能够取得财务管理工作更大的进步。
参考文献:
1、陈晓荣.高校财务管理模式的创新[J].财会月刊,2008(30).
2、徐宏峰,姚奇仁.高校经济效益审计指标体系探析[J].审计理论与实践,2008(7).
3、田园.高校财务危机预警机制相关问题探讨[J].财会通讯,2008(7).
4、崔艳萍.高校财务状况总体失衡风险与防范[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9(3).
(作者单位:石家庄学院)
文章為用戶上傳,僅供非商業瀏覽。發布者:Lomu,轉轉請註明出處: https://www.daogebangong.com/zh-Hant/articles/detail/ppjepn009swz.html
评论列表(196条)
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