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多元智能理论与生物教学的整合-免費ppt模板下載-道格資源

浅谈多元智能理论与生物教学的整合

浅谈多元智能理论与生物教学的整合

摘要:多元智能理论提出每个人至少有八种智能,每种都需教师在教学中给予同等的重视,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这与生物课标的理念“面向全体学生”相吻合。在生物教学中有目的地以八种智能为切入点将多元智能理论与生物教学整合,发展学生的各种智能,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多元智能理论;生物教学;整合

中图分类号:G633.91文献标识码:A

1多元智能理论的基本涵义

美国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HowardGardner)1983年提出了多元智能理论,并将智能界定为:“在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下,个体用以解决自己面临的真正难题和生产及创造出社会所需的有效产品的能力。”1993年,加德纳将智能更为精确的定义为:“在一种文化环境中个体处理信息的生理和心理潜能,这种潜能可以被文化环境激活以解决实际问题和创造文化所珍视的产品。”就其基本结构来说,智能是多元的,每个人身上至少有八项智能,即言语/语言智能、逻辑/数学智能、音乐/节奏智能、身体/运动智能、视觉/空间智能、人际交往智能、自我认识智能和自然智能。人的智能具有如下特征:智能的普遍性—每个人都拥有多种智能,只是发达程度和组合的情况不同而已。智能的可发展性—人的智能可以通过后天的教育、学习得到开发、加强;智能的差异性—既有个体间的差异,也有个体内部的差异;智能的组合观—智能之间并非彼此绝对孤立、毫不相干,而是相互作用、以组合的形式发挥作用。[1]加德纳认为,智能并不容易“被测量”。如果一定要去测量,那么应侧重于该智能所要解决的问题或运用该智能时所表现出来的创造力。加德纳还认为,每种智能同等重要,应给予同等注意力。戴维·拉泽尔(DavidLazear)指出,在教学中应用多元智能理论使他看到的最大的变化之一是,教师和校长改变了看待学生的方式。“他们对学生、对他们自己都持有一种比较全面的观点。过去教师经常使用标签式语言已经被弃之不用,他们现在更多地是关注为学生的学习清除障碍,而不是认为那些非传统的学习者有什么过错。”[3]

2多元智能理论对生物教学的启示

多元智能理论提出教师要超越原教学法(言语/语言、逻辑/数学教学方法),并扩展他们自己所拥有的教学技术、工具和策略。在以往的课堂中,大多是教师讲、学生听,练习多是来自教科书的纸笔练习。课堂评价以言语/语言和逻辑/数学智能为主。传统的纸笔测验是以言语/语言智能、逻辑/数学智能为主,并认为智能是固定不变的,是可测量的,测量结果可鉴别出学生的聪明与否,可预测学生日后成功与否。这种观念直接导致了消极的学生观,即学校教育中仅有少数学生是成功的,多数学生是失败的。而成功的往往是以言语/语言智能和逻辑/数学智能胜出的学生。

将多元智能理论融入生物教学中,研制多元智能教学模式和发展“个性化教学”,是多元智能理论在生物教学中的最佳切入点。我们要把多元智能理论告诉学生,注意课程设计的多样性,关注每种智能。让学生都有发展其优势智能的空间。如,展现教学内容时,利用多媒体和互联网将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生活场景搬进课堂、将自然条件下看不到的物体展现在眼前、让历史重演、提前进入明天,将音乐、图形、语言、动作、感情同时展现等。这样,可触及到学生的多种智能,让学生用适合自己的方式获取知识,使言语/语言智能和逻辑/数学智能较弱的学生也有机会得到成功的体验,增加学习上的自信心。

3多元智能理论与生物教学的整合

3.1言语/语言智能方面

言语/语言智能:指用语言思维、表达和欣赏语言深层内涵的能力。表现为个人顺利用语言描述事件表达思想并与人交流的能力。在生物教学中表现为个人利用语言描述生物现象、生理过程,将自己对生物学事件的观察分析与推理表达出来与他人交流。生物学中的基本概念、术语、标本、模型以及实验仪器名称都是利用和发展学生言语/语言智能的素材。

发展和利用言语/语言智能,可从听、说、读、写入手。鼓励学生以故事形式讲述著名生物学家的生平和科学发明的奇闻趣事;将所学生物学知识编成顺口溜、快板,或用音乐、诗歌、谜语、歇后语等方式表达出来;组织学生开展与生物学有关的讨论会、演讲会,激发学生参与的热情;课堂中通过讨论让学生用连贯、流畅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见解;指导学生阅读教科书、科普读物、办小报、黑板报、写科技小论文等。教师可将发展和利用言语/语言智能有机地渗透于生物教学的各个环节,如:讲完人体结构,让学生进行人体器官或肢体之间的对话,既利用言语/语言智能巩固了知识,反过来又发展了他们的言语/语言智能。

3.2逻辑/数学智能方面

逻辑/数学智能:指有效的数学运算和逻辑推理的能力,包括识别图形的能力、理解和运用抽象符号(如数字和几何图形)的能力、辨别信息的能力。其核心作用就是对学生进行方法论的培养和运用数理进行运算和逻辑推理,从而提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生物教学中经常要用到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等研究方法,实验包括发现问题、提出假设、设计并实施实验、验证假设、收集和处理实验数据、解释实验结果,交流实验成果等步骤,每种方法和步骤都是训练学生思维的有效手段,对学生获得生物学知识、基本技能,发展智力,培养创新能力、科学态度等都有重要作用。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特点、生物界的许多现象等都包含着逻辑推理;生物体结构和生理功能方面一些数据的学习,皆为利用和发展学生逻辑/数学智能的好材料。如:运用知识网对人体系统结构和功能知识点的梳理和分析等。

3.3视觉/空间智能方面

视觉/空间智能:指感受形式、空间、颜色、线条和形状的能力,是对视觉性、空间性信息的感觉能力。生物学中有很多内容适于利用和开发学生的视觉/空间智能:生物体结构图、自然状态下生物的生活情景图等;生物学课本中大量图表、图解和彩色插图本身就给学生美的视觉享受,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生物界中生物体的形态、线条、颜色、运动状态;生理过程等。如:讲解消化系统时可以运用想象,假如学生自己变成了一个能进入消化道的小人,进入消化道,亲眼去观察各消化器官功能完成的情景;在课堂上让学生画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生物的图像、自然界中的视觉图案等,通过这种形式利用和发展学生的视觉/空间智能。

3.4身体/运动智能方面

身体/运动智能:指个体运用身体表达情感(如舞蹈和手语)、作游戏(如运动)和创造产品的能力。表现为用身体表达思想、情感的能力和动手的能力。拉泽尔说,有些事情我们的身体知道,而我们的大脑用其他任何一种方式不知道,而且也没办法知道。[3]因此开展生物学活动课,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利用身体/运动智能进行学习。在活动中通过运动、动作和触摸等方式获得信息并内化,能使左右大脑协同工作,并能长久保持。如:讲关节时,边讲边让学生用手势表达出关节的结构,要比单纯讲关节的结构更容易理解和掌握。心理学研究表明,这种学习方式不会造成的心理压力,却能激发学生连续性的学习。因为人的左脑用语言和数字方式处理信息,而右脑则用视觉与运动意象来处理信息。利用好身体/运动智能,让好动学生找到用舞之地,促进他们的学习。也可利用这些同学比较高的影响力,带动喜静同学发展他们的身体/运动智能。

3.5人际交往智能方面

人际交往智能:指理解他人的情绪、感情、动机和目的的能力。包括在小组里与他人合作的能力和运用语言或非语言手段与他人沟通的能力。[3]教学中培养人际交往智能最好的方法就是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如: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在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围绕假设制定探究计划后,围绕教材上提供的问题和其他合理并需要的问题进行讨论检查本组计划,对计划进行调整或修改,并由小组代表陈述讨论结果,其他小组听的同时要对发言小组的设计做出评判,采取一定措施鼓励学生组间交流,让学生开动脑筋去找自己和别人的优点和不足。这样也就促进了学生的合作与交流,发展了学生的人际交往智能。

3.6音乐/节奏智能方面

音乐/节奏智能:指的是感受节奏、音高和韵律的能力。拉泽尔认为:音乐、节奏、声音具有巨大的感情共鸣的力量。[3]生物学中同样有丰富的培养音乐/节奏智能的素材。人与动物心脏的跳动和呼吸是有节奏的,有经验的医生根据人心脏跳动的节奏、声音和心电图就可以判断心脏是否正常;人和动物的神经系统的生理活动也是有其固定的节奏,于是有了脑电波等。在生物教学中,教师可以想办法让学生感受到生物学中蕴藏着的节奏:将生物具有的节奏展示出来,让学生体验。为创设轻松、愉悦的音乐课堂教学氛围,用音乐曲调或节拍作为表达概念、规律或纲要的工具,为学生提供表达丰富想像力的机会。举例:当学生看完血液循环录象片后,可将图象关掉,只留声音和音乐,让学生闭上眼睛随着音乐想象自己在血液循环系统中做“神奇旅行”,用音乐激发学生对知识的认知。

3.7自我认识智能方面

自我认识智能:指人们了解自己的能力,包括了解自己内部的种种情况。这种智能使我们能够察觉自己的意识,即退后一步,象局外人一样观察自己。在生物教学中,学生应该有内省或深思的时间,教师要提供给学生对新知识进行消化或联系实际的机会。生物知识与人的生产、生活联系最为密切,学生生活中有丰富的这方面的经历。为让学生联系实际,教师可把学生个人的感觉、生活经历应用到教学中,使所讲知识与他们的生活经历相联系。拉近知识与学生的距离,让学生感觉到知识生活和生活中的知识,激发学习积极性。如:学习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后,可让学生检查自己有哪些利于或不利于健康行为,同学间交流。类似活动可促进自我认识智能的发展。教学中,可以让学生表达自己的爱好,由此帮助他们了解自己,找到自己的最佳智能,利用最佳智能发展自己。

3.8自然智能方面

自然智能:涉及到观察、理解、欣赏大自然中植物、矿物和动物和给他们分类的能力。在利用和开发自然智能的过程中,人们常常会发现自己对自然界各种现象和动植物的种类产生了一种奇妙的、敬畏和尊重的感觉。在生物教学中各种实验现象、生物现象和生物形态的观察、还有多彩的自然界和其中生物的认知等,都可利用和发展学生的自然智能。让学生有机会走出教室或将大自然带进教室(录像或自然生物),亲近大自然,“大自然最能激活人的自然观察智能”。[3]

新课程理念下,将多元智能理论与生物教学整合,既是开发多元智能过程,也是利用多元智能的过程。既让所有学生自身得到了全面发展的,又促进了学生对学科知识的自觉学习,这正是课程改革的目的。因此,我们不仅要从理论上重新认识学生的智能特点,还要自觉运用理论指导实践。做有心人,寻找能将生物学与多元智能整合的切入点,既为理论发展提供更广阔的空间,又有利于生物教学的更优化。

参考文献:

[1]亓永英.探究性实验与多元智能的培养[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__,(5)

[2]霍华德·加德纳.多元智能[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9.

[3][美]DavidLazear.多元智能教学的艺术—八种教学方式[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__.1

[4]林宪生.多元智能理论在教学中的运用[M].北京:开明出版社,20__.

文章為用戶上傳,僅供非商業瀏覽。發布者:Lomu,轉轉請註明出處: https://www.daogebangong.com/zh-Hant/articles/detail/pokc7c062vr3.html

(810)
打賞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single-end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