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特式中文字體:許明杰評《哥特人》|“哥特”背後的西方歷史-字體教程免费ppt模版下载-道格办公

許明杰評《哥特人》|“哥特”背後的西方歷史

史的角度來看哥特人》This book, written by David M. Gwynn and titled "The Goths: Lost Civilizations," provides a historical perspective on the Goths and their significance in Western history. The author, Gwynn, is a historian at the Department of History, Fudan Univ

復旦大學歷史系 許明杰

The Goths: Lost Civilizations,David M. Gwynn, Reaktion Books, 2017

《從歷史到傳說:被“定義”的哥特》,[英]戴維·M.格溫著,曹磊譯,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鼓樓新悅2020年12月出版,298頁,82.00元

在多年學習西方歷史的時間裡,“哥特”一直是個讓人感覺既熟悉又陌生的詞彙。說熟悉,是因為該詞在西方歷史文化的相關書籍中四處可見。以我所涉獵的專業——歐洲中世紀史為例,幾乎所有教科書必會提及該詞,特別是兩個部分:一是活躍在四至八世紀歐洲歷史上的“哥特人”,他們曾入侵劫掠過羅馬帝國並建立起新的王國;二是流行於十二至十六世紀的哥特式建築,以高大宏偉、美輪美奐為突出特徵。而且,“哥特”一詞的使用突破了中世紀歷史範疇,還常用來描述現代以來一種帶有驚悚或陰鬱色彩的文化,涉及文學、影視、音樂與流行時尚等諸多領域。例如好萊塢鬼才導演蒂姆·伯頓的諸多電影作品便體現了這種文化的影響,如《剪刀手愛德華》中黑暗詭異的城堡便是哥特元素的典型代表。

電影《剪刀手愛德華》中的城堡

然而,就是這麼一個看似簡單的常見詞卻又時常讓人感到“陌生”。哥特文化雖然名為“哥特”,卻與“哥特人”並無直接關係。例如哥特式建築並非出自“哥特人”的創造,因為此建築最早流行於中世紀盛期,此時“哥特人”作為一個獨立的民族早已在歷史上消失。而流行於現代的哥特文化的諸多其他元素則更是與“哥特人”距離久遠,也即“哥特”一詞的本意與引申意之間的關聯並不大。既然如此,哥特文化何以會有“哥特”之名呢?

英國學者大衛·M. 格溫所著的《哥特人:消逝的文明》(The Goths: Lost Civilizations,下文簡稱《哥特人》)頗為詳細地將一部“哥特人”從古至今的完整歷史娓娓道來。該書分為兩個部分:前半部分涉及歷史上真實存在的哥特人,講述了這個日耳曼人族群的興亡史,即如何從斯堪的納維亞半島遷徙到歐洲各地,而後入侵羅馬帝國並在首領亞拉里克的率領下於公元410年劫掠羅馬城,隨後建立東哥特與西哥特王國,但最終不免王國滅亡、民族離散的命運。而後半部分則涉及哥特王國滅亡、哥特人作為獨立民族消亡之後歐洲人如何認識“哥特人”的歷史。在文藝復興和宗教改革時期,出現了對哥特人的兩種截然不同的闡釋,他們有時被描繪成“具有破壞性的野蠻人”,有時則被譽為日耳曼人“活力與自由”的代表。而後,大眾認知領域的“哥特人”印象距離歷史真實的“哥特人”愈加遙遠,由此“哥特”一詞也逐漸脫離歷史的範疇,在文學、建築、電影、音樂與時尚潮流等諸多領域被大加演繹和發揮,進而形成了許多新的含義。作者通過追溯“哥特人”從古至今的歷史,不僅完整地呈現了“哥特”一詞的多重含義,而且也解釋了該詞本義與引申義相差甚遠之根源。

《哥特人》雖是一部通俗的歷史讀物,卻出自專業的歷史學家之手,作者係倫敦大學皇家霍洛威學院歷史系教授(Reader),著述頗豐,尤其擅長古羅馬歷史研究,因此對於曾入侵並促成羅馬帝國衰亡的哥特人歷史自然頗為熟悉。全書章節內容按照時間順序排列,從古到今述說“哥特人”的發展故事,信手拈來的各類原始史料,以及正文之外包含的歷史年表、拓展閱讀指南與索引等欄目,體現出嚴謹的學術研究態度以及理性的歷史觀。值得一提的是,該書的拓展閱讀指南羅列了與篇章主題相關的各類重要學術論著,這些作品正是此書寫作的基礎文獻,由此可見作者的學術品位。作者的行文也頗為講究,在做到文字通俗流暢的同時也能不失嚴謹規範。

有關“哥特人”的大部分研究作品往往只涉及其歷史的一部分,甚至是其中很小的片段,雖然也有學術價值,但因缺乏整體性,故而不免會讓讀者陷入“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的境地,也不能消除“哥特”一詞為何會有如此多元復雜含義之疑問。而《哥特人》則是一部古今通貫、學科融合的歷史,因此能夠滿足讀者希望窺見全貌之需求。上文提到,該書包括兩個部分,即哥特人真實的歷史與哥特人作為獨立民族消逝後留下的文化遺產,兩個主題雖都涉及“哥特人”,但從專業研究的角度來看卻存在鮮明的歷史分野。前半部分在時段上大致涵蓋四至八世紀,相關問題的研究往往帶有濃厚的史學研究色彩,而後半部分在時段上則從十五世紀至今,因為涉及文化遺產,往往是文化和藝術研究的範疇。從學術研究的層面上說,作者格溫突破自身的研究專長,並跨越專業限制,將後半部分的內容也納入寫作之中,從而形成一部“哥特人”從古至今約兩千年的完整史,這種敢於嘗試的勇氣值得讚賞。

不僅如此,這部作品還體現了“概念史”研究的韻味。 “概念史”是二十世紀西方新史學的分支,其倡導者們強調語言中的“概念”類似於出土文物和歷史典籍,亦是歷史積澱的載體,通過研究語言中各類基本概念的形成、演變、運用及其社會影響,可以從新的維度揭示歷史的變遷歷程。 “概念史”的研究主張同陳寅恪先生“凡解釋一字即是作一部文化史”的說法有異曲同工之妙。具體到《哥特人》一書,作者便是圍繞“哥特”這個概念,通過從古至今的歷史式追溯,完整呈現不同時代對於“哥特人”的歷史記憶之演變。特別是後半部分,作者結合近代以來西方世界的時代變化,特別是文藝復興、宗教改革以及後來的英國革命、美國革命、法國革命、工業革命、民族國家發展等重大歷史事件,講述了各國知識分子如何就“哥特人”的遺產進行再詮釋,進而形成紛繁複雜的“哥特人”印象,而且這些印象距離歷史上真實的“哥特人”也越來越遠。真可謂往事越千年,詞義見變遷。換言之,作者將“越千年”的西方歷史與“哥特”這一概念的“詞義之變”確立起了緊密的聯繫,因此《哥特人》一書不僅是一部“哥特人”的完整歷史,而且在某種程度上說又是一部“哥特”視角下的西方史。

作為一名西方中世紀史專業研究者,我閱讀此書時又有特別的感觸。四至八世紀哥特人的活動,包括入侵劫掠羅馬帝國以及建立新的王國,是中世紀歐洲歷史上的重要篇章。此後哥特人作為獨立民族已然消亡,但“哥特人”的歷史卻仍然在西方歷史上長期產生重要影響,成為西方人揮之不去的長久記憶,一直持續至今。事實上,近代以來有關“哥特人”的歷史記憶在很大程度上就是西方人中世紀觀念的鮮明表徵。文藝復興的諸多知識分子曾將“哥特人”貶斥為羅馬文明“殘忍的破壞者”,這些人也往往將中世紀視作“黑暗時代”。而反對者將“哥特人”塑造成日耳曼人“活力與自由”的象徵乃至憲政的追求者,這批人自然也傾向於認為中世紀是西方文明的重要發展階段。兩派觀點一褒一貶,雖然立場截然不同,而且彼此爭論不斷,但這恰恰說明“哥特人”以及中世紀在西方歷史上的重要地位。作者在全書末尾總結說:“歷史上真實的哥特人早已遠去,但他們留下的文化遺產如此廣泛地存在,不可能完全消逝。”這句話雖然是說“哥特人”,但用來描述中世紀似乎也同樣恰當。

當然本書並非沒有缺點,作為一部“哥特人”的“通史”,內容雖然完整,但也偶有疏漏。其中最明顯的缺陷是後半部分的內容較為薄弱。這一方面是因為章節設計問題,全書主體部分共八章,前後兩個部分各四章,作者的意圖是力求做到平衡,但是後半部分涉及的歷史線索卻較前半部分要復雜許多,相關史料文獻也豐富得多,因此平均分配篇幅反而導致後半部分的論述受到限制。另一方面,作者本人的學術專長乃是古代史,對於近代西方歷史不免會陌生隔膜許多,這也導致後半部分的寫作相較前半部分少了些嫻熟老練,顯得有些力不從心。典型的例子是第七章“為哥特身份而鬥爭”,該章論及近代早期歐洲的各個國家,尤其是西班牙、英國、德國與美國如何將哥特文化遺產視作自身國家認同的核心內容而加以重新闡釋和塑造。很明顯,這一主題涉及的內容繁多,不僅涵蓋西方的諸多國家,而且涉及的時段也跨越數百年,但因為篇幅受限,作者只能對複雜的歷史進行概覽式描繪,諸多地方的論述只是浮光掠影而已,不夠深入。另一個突出的例子是第八章“哥特文化”,該章介紹了從古至今的各類哥特式文化形式,但非常遺憾的是,竟然遺漏了“哥特字體”這項重要內容,須知此乃中世紀歐洲歷史上極為流行的一種手稿字體形式。

中世紀歐洲手稿中的哥特字體

該書雖然存在一些問題,但整體而言還是一部較好的歷史讀物,對哥特歷史文化感興趣的讀者不妨閱讀。不過可惜的是,這一評價僅適用於原書,而非中文譯本(由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於2020年12月出版)。我對照原書通讀了中譯本,發現其中的錯漏極多,完全出乎預料。

首先標題的翻譯過於輕率。原書的英文標題是“The Goths: Lost Civilizations”,秉持作為學術著作的嚴謹態度應當譯為《哥特人:消逝的文明》,而中譯本卻多加附會譯作《從歷史到傳說:被“定義”的哥特》,與原文相差甚遠,而且這種延伸同全書的主題也並不契合。此外,章節標題的翻譯也存在同類問題。例如第二章的原英文標題為“Alaric and the Sack of Rome”,應當譯為“亞拉里克與羅馬之劫”,而中譯本卻譯作“亞拉里克大帝和羅馬帝國的崩潰”,並不准確。第七章的原英文標題為“The Struggle for Gothic Identity”,應當譯作“為哥特身份而鬥爭”,中譯本則譯作“為哥特而戰”,與原意有明顯出入。

而正文部分的翻譯也多見疏漏。下面以我精讀的第六章“野蠻人的自由”為例。第147頁譯文提到哥特人的世系“出現在17世紀的西哥特西班牙”,這是明顯的錯誤,因為原文提及的時間是“7世紀”。同一頁譯文標明一處引文的原始史料出自《哥特國王和詞源的歷史》,而原文實際上是“《詞源學(Etymologies)》9.2.26-7”,可見譯者不僅將書名譯錯,而且還略去了所引著作的相關章節條目的重要信息。第156頁、160頁提及哥特人曾在“匈奴王阿提拉”的率領下劫掠羅馬城,但原文提到的是哥特人領袖“托提拉(Totila)”。第174頁引用了英國著名文學家約翰·德萊頓的一首詩,但譯文卻漏譯了最後一句“And Rhyme began t’ enervate Poetry”,不妨譯作“詩歌的旋律也索然無味”。

此外,譯者不僅會對原文的具體語句意思理解錯誤,而且因為缺乏相關歷史的必備常識,導致譯文同原文的含義嚴重不符。例如第167頁提到“盎格魯—撒克遜人作為日耳曼人的一個分支,從未屈服於任何外來勢力,他們的後代主宰著整個西歐地區”,這句話讓人費解,作者顯然對該時段的歷史並不熟悉,因為盎格魯-撒克遜人的統治區域僅限於英格蘭。我查閱原書方才知道這句話對應的原文是“The Anglo-Saxons in turn were just one branch of the Germanic tribes who had resisted any foreign yoke and whose descendants ruled over western Europe”,應當譯作“日耳曼人族群從未屈服於任何外來勢力,其後代曾統治了整個西歐,而盎格魯—撒克遜人只是這些族群的一支”。更有甚者,第178頁中一句話的翻譯竟然完全曲解了原文含義。譯文說:“與此同時,‘哥特’這個文化形象蘊含的諸如哥特憲法、自由議會等理念,卻顯得沒那麼重要”,這與上下文的語境不符。實際上這句話的原文是“But the 'Gothic constitution', and the parliamentary liberty that it enshrined, was no less significant”,應當譯作“但是'哥特憲政'及其崇尚的議會自由精神卻同樣重要” 。

上述這類翻譯問題不僅限於第六章,實際上在其他章節中也普遍出現。除此之外,最讓人困惑的是,譯者不知出於何種原因,竟然會時常對原書內容隨意闡發或修改,添加了許多“譯者註”。當然這些註解也有積極作用,其中不少涉及專有名詞的解釋,確實有助於非專業讀者理解全書內容,但是這些“譯者註”中也不乏莫名其妙的內容。例如第3頁註釋1說“本書的理論基礎是知識考古學和系譜學,建議讀者參考閱讀福柯的相關著作”,第112頁註釋1、第151頁註釋1再次提及了“知識考古學”,但原書通篇隻字未提福柯,知識考古學和系譜學這兩個概念也並未在正文中出現,可見譯者全然根據自己的理解闡發,並不符合原作者的本意。此外,原書本來附有“名詞索引(Index)”欄目,而到中譯本中則變成了“重要譯名對照”。同樣讓人不解的是,中譯本的分段也同原書有較大差異,原來完整的段落往往被人為拆分成兩個或更多零散段落,雖然更短小的段落閱讀起來會更為容易,但此舉也會切斷原本完整的行文思路,進而影響讀者的閱讀體驗。

《哥特人》一書中譯本的這些問題並非個案,事實上我們在諸多外文翻譯作品中也能或多或少看到,究其根源,實為當下速食文化盛行,審慎態度欠缺。我國圖書出版界近來出現了引介翻譯外文歷史圖書的熱潮,其中既有專業的學術專著,也有通俗的暢銷讀物。這一現象自然令人欣喜,美中不足的是,這些譯作的水準往往良莠不齊,許多質量一般乃至拙劣的作品充斥圖書市場,不僅造成資源浪費,而且還會傳播錯誤知識,貽害廣大讀者。引介翻譯外文作品本是惠澤學林、造福讀者之美事,但翻譯工作不易,因此,不可不慎重,不可不認真!

責任編輯:鄭詩亮

校對:張艷

文章為用戶上傳,僅供非商業瀏覽。發布者:Lomu,轉轉請註明出處: https://www.daogebangong.com/zh-Hant/articles/detail/Xu%20Mingjie%20Comments%20on%20GothicThe%20Western%20History%20Behind%20Gothic.html

(810)
打賞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single-end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