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觀止》是清人吳楚材、吳調侯於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選定的古代散文選本。書名“古文觀止”意指文集所收錄的文章代表文言文的最高水平,學習文言文至此觀止矣。
有學者曾這樣評價:“《古文觀止》是中國最偉大的語文教材,是中國最優秀的人文教科書”。
今天精選其中五篇的巔峰之作,領略先賢五種人生的智慧。
1
馮唐易老,李廣難封。屈賈誼於長沙,非無聖主;竄梁鴻於海曲,豈乏明時?所賴君子安貧,達人知命。老當益壯,寧移白首之心?窮且益堅,不墜青雲之志。
——王勃《滕王閣序》
【大意】馮唐容易衰老,李廣難得封侯。使賈誼遭受委屈,貶於長沙,並不是沒有聖明的君主,使梁鴻逃匿到齊魯海濱,難道不是政治昌明的時代?只不過由於君子能了解時機,通達的人知道自己的命運罷了。年紀雖然老了,但志氣應當更加旺盛,怎能在白頭時改變心情?境遇雖然困苦,但節操應當更加堅定,決不能拋棄自己的凌雲壯志。
【解析】千古名作《滕王閣序》,是“初唐四傑”之首的王勃創作的一篇駢文。文章不僅辭采華美,賞心悅目,並且運用了大量典故來敘事抒情。
這句中,王勃僅用28個字羅列了4則歷史典故,就是闡述一個道理:理想是種好東西,不能因為年齡而過早埋沒了它。
人就算到了老年,仍然要堅持自己的理想和抱負,不能因為老了,就放棄了自己一貫堅持的東西。
一生中,最光輝的一天並非功成名就的那天,而是從悲嘆與絕望中產生對人生挑戰和勇敢意志,並付諸於行動的那天。
2
泰山不讓土壤,故能成其大;海河不擇細流,故能就其深。
——李斯《諫逐客書》
【大意】泰山不排斥細小的土壤,才能成就自身高大;江河大海不排斥小溪、小水溝,才能成就自身的深廣。
【解析】魯迅先生說“秦之文章,李斯一人而已”。這一篇《諫逐客書》則是李斯最出色的文章。
秦王因為鄭國渠的事情,下令驅逐客卿,楚國人李斯也在被逐之列。離開咸陽的路上李斯上此書達秦王,秦王看後,派人急馳挽留,可見此書之強大說服力與強烈感染力。
其實,說到底,“圖難於其易,為大於其細”的智慧便是一個把握哲學上的量變和質變之間的關係,並將其運用到自己的行事中去的智慧。
要做大事情,既不要好騖遠,也不要被其困難所嚇住,要先從小事情幹起。
只要把不起眼的小事堅持到底,終究能成就偉大的事業。
3
夫夷以近,則遊者眾;險以遠,則至者少。而世之奇偉、瑰怪,非常之觀,常在於險遠,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隨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與力,而又不隨以怠,至於幽暗昏惑而無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
——《遊褒禪山記》王安石
【大意】道路平坦距離又近地方,前來游覽的人便多;道路艱險而又偏遠的地方,前來游覽的人便少。但是世上奇妙雄偉、珍異奇特、非同尋常的景觀,常常在那險阻、僻遠、少有人至的地方,所以,沒有意志的人是不能到達的。有了志氣,也不盲從別人而停止,但是體力不足的,也不能到達。有了志氣與體力,也不盲從別人、有所懈怠,但到了那幽深昏暗、令人迷亂的地方卻沒有必要的物件來輔助,也不能到達。
【解析】這世間,沒有無緣無故的成功,也沒有不明不白的失敗。凡成功者,都是根據自己的長處來確定並堅持自己的人生方向。善於利用自己的優點和長處,迴避自己的弱點和短處,然後如願以償地實現了夢想。
成功者在發蹟之前,都會“斷捨離”三樣東西:“斷”掉自己的惰性,“舍”棄走捷徑的想法,“離”別自己的絕望情緒。
除此之外,當然還要有個好身體。
4
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賦《離騷》;左丘失明,厥有《國語》;孫子臏腳,《兵法》修列;不韋遷蜀,世傳《呂覽》;韓非囚秦,《說難》《孤憤》;《詩》三百篇,大底聖賢發憤之所為作也。
——司馬遷《報任安書》
【大意】西伯姬昌披拘禁而演繹《周易》;孔子受困厄而作《春秋》;屈原被放逐,才寫了《離騷》;左丘明失去視力,才有《國語》;孫臏被截去膝蓋骨,《兵法》才撰寫出來;呂不韋被貶謫蜀地,後世才流傳著《呂氏春秋》;韓非被囚禁在秦國,寫出《說難》、《孤憤》;《詩》三百篇,大抵都是一些聖賢發憤而寫作的.這些都是人們感情有壓抑鬱結不解之處,不能實現其理想,所以記述過去的事蹟,使將來的人了解他的志向。就像左丘明沒有了視力,孫臏斷了雙腳,終於不能被人重用,便退而著書立說來抒發他們的怨憤,想留下沒有實行的文章來表露自己的本心。
【解析】 《報任安書》這封司馬遷寫給朋友任安的信中,訴盡了司馬遷的委屈、恥辱、悲憤與哀嘆。全文鋪排淋漓,矯健磊落,筆力真如走蛟龍,挾風雨,氣勢非凡。
它表達了司馬遷的生死觀:“人固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用之所趨異也!”它道出了司馬遷接受屈辱的宮刑以發憤作書的苦澀悲壯的心態。它波湧雲連,縱橫排宕,堪稱一篇小《離騷》。
前人評價說:“史遷一腔抑鬱,發之《史記》;作《史記》一腔抑鬱,發之此書。識得此書,便識得《史記》,蓋一生心事,盡洩於此也。縱橫排宕,真是絕代大文章。”
5
受任於敗軍之際,奉命於危難之間:爾來二十有一年矣。先帝知臣謹慎,故臨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來,夙夜憂嘆,恐託付不效,以傷先帝之明;故五月渡瀘,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當獎率三軍,北定中原,庶竭駑鈍,攘除奸兇,興復漢室,還於舊都。
——諸葛亮《前出師表》
【大意】在兵敗的時候接受任務,在危機患難之間奉行使命,那時以來已經有二十一年了。先帝知道我做事小心謹慎,所以臨終時把國家大事託付給我。接受遺命以來,我早晚憂愁嘆息,只怕先帝託付給我的大任不能實現,以致損傷先帝的知人之明,所以我五月渡過瀘水,深入到人煙稀少的地方。
【解析】劉勰在《文心雕龍》中評價說:“孔明之辭後主,志盡文暢,……表之英也。”大詩人陸游也感嘆“出師一表真名世,千載誰堪仲伯間”。
如此的讚譽,並非溢美,這篇奏表是諸葛亮走出隆中之後的半生奮鬥經歷的結晶,展卷捧讀,諸葛丞相勞碌勤苦、嘔心瀝血之情狀,如在眼前,真情充溢,感人至深。
全篇酣暢淋漓、痛切憤激的氣勢背後,總有一種深沉凝重的真情在流動。
有人說《前出師表》“一字一句,都從肺腑流出,不假修飾,而自為文章之勝。”
深以為然!
文章為用戶上傳,僅供非商業瀏覽。發布者:Lomu,轉轉請註明出處: https://www.daogebangong.com/zh-Hant/articles/detail/The%20pinnacle%20work%20in%20Guwen%20Guanzhi%20five%20golden%20sentences%20through%20the%20ages%20five%20kinds%20of%20wisdom%20in%20life.html
评论列表(196条)
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