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人會想當然地認為“文”、“字”同義,“文”也是“字”,“文字”是個重疊詞,就是“字”。實際上歷史地看,“文”和“字”是兩個東西,兩回事。
概而言之,“字”是有聲之“文”,而在“字”之前,“文”早已存在,但卻是無聲之文。 “字”是在“文”的基礎上發展而出,“孳乳”而出,無聲之文,和聲相結合,就產生了字。
“字”的本義與“文字”無關,而是和婚育生子有關。其字形為,上“宀”,下“子”, “宀”代表房子、家,“子”為孩子。字形含義為在家中生養孩子,與“文字”之“字”沒有直接關係。用“字”來指代“文字”之“字”的唯一原因是,強調“文字”之“字”是被生養的孩子。 “字”是被誰生養的,誰是“字”之母。答案是“文”,是“文”“孳乳”了字,“文”乃“字”之母,“字”乃“文”之“子”。
這意味著漢字的出現並非一個從無到有的突然過程,而只是從“文”到“字”的孕育和演變。甲骨文只是“字”的初始形態和起點,並非是“文”的。在甲骨文之前,中國早已存在成熟的“文”系統,而且這個“文”系統又有兩個子系統:易經八卦符號系統,和契約符號系,但主體是契約符號系統。
所謂的契約符號系統,就是結繩符號系統和書契符號系統。結繩和書契是漢字開始普及應用之前,契約的兩種形態,也是契約的最原始形態。漢字開始普及應有後,契約的形態開始文本化,結繩和書契被文本化的契約所替代,開始迅速邊緣化,甚至消失。結繩消失了,書契則被邊緣化。這個過程發生在戰國時期。期間,書契也被進行了文本化改造,即在書契上寫字,記錄更多的信息。當紙被發明以後,文本化契約開始成為佔據絕對主流。
甲骨文是在以契約符號為主體的“文”基礎上發展出來的,契約符號是甲骨文的字形結構的基本來源。即甲骨文的構形基礎是對契約符號的借用,包括結繩符號和書契符號,而非是對具體事物的直接象形。因此,從根本上來說,甲骨文是“契約文字”,而非“象形文字”。也可以這麼說,甲骨文是是繼承的,而非白手起家的,是二手的,而非原創的。
關於“文”與“字”的區別,以及由“文”到“字”的演變,許慎在《說文解字序》中進行了記錄:
古者包羲氏之王天下也,仰則觀像於天,俯則觀法於地,觀鳥獸之文與地之宜,近取諸身,遠取諸物,於是始作《易》八卦,以垂憲象。及神農氏,結繩為治,而統其事,庶業其繁,飾偽萌生。黃帝之史官倉頡,見鳥獸蹄迒之跡,知分理之可相別異也,初造書契。 ……倉頡之初作書,蓋依類象形,故謂之文。其後形聲相益,即謂之字。文者,物象之本;字者,言孳乳而浸多也。
這段話是對漢字起源史的系統梳理,也是最早的,非常重要。許慎明確地將漢字與易經八卦、結繩和書契聯繫起源,認為這三者都是漢字的前身,這無疑是正確的。
但是,許慎沒有能夠正確指出八卦、結繩、書契的屬性,及其與漢字的區別,即未能區分“文”和“字”,從而也沒有弄明白“文”和“字”的演變過程。在對八卦到漢字的演變過程的具體描寫上,基本是臆斷。他直接將“書契”等同於字,同時又錯誤地將漢字的產生說成是“象形”。
但是,許慎卻清晰地記錄了“文”和“字”的母子關係:“倉頡之初作書,蓋依類象形,故謂之文。其後形聲相益,即謂之字。文者,物象之本;字者,言孳乳而浸多也。”許慎將“書寫”的源頭追溯到“書契”是正確的,將“書契”說成是“文”也是正確的。同時,許慎把“書契”之“文”看成是“字”的基礎,並進一步指出,“字”是由加上“聲”而孕育的,也是正確的。許慎唯一的錯誤是,混淆“書契”和“字”,混淆“文”和“字”卻是錯誤的。許慎實際上把“書契”、“文”看成是一種基礎字。
其實“書契”是契約、契約符號,是“文”而非“字”。同時書契的出現時間也遠早於黃帝時代,目前考古發現的最早的契齒文來自半坡遺址,可以上溯到7500多年前,比黃帝時代要早3000年左右。
許慎尤其提到“其後形聲相益,即謂之字”,這個“形”其實就是“文”, “形聲相益”就是“文聲相益”,因為他前面說了,“倉頡之初作書,蓋依類象形,故謂之文”。也就是說,許慎基本正確地記錄了漢字的起源過程:文和聲的結合。
“聲”就是語言,與“聲”相結合,就是與語言相結合,並用來表達語言。而“字”之前的“文”則是完全則是無聲的,沒有發音,完全與語言無關的獨立的符號系統。
這就涉及到漢字與其他任何文字的不同之處,包括所謂的古兩河文字和古埃及文字。中國在漢字出現之前,就存在一個歷史悠久的獨立的“文系統”,漢字正是由“文”所孕育,因而具備了強烈的“文”的特徵。因而中國的字被稱為“文字”。而中國之外,其他任何文明、任何地區,在字出現之前,都不存在獨立的文系統,他們都是有“字”而無“文”,他們的“字”是沒有資格稱為“文字”的。
“字”僅僅是語言的符號化,語言的工具,完全依附於語言,而“文字”的字形中則具備獨立的意義,“文字”具備相對的獨立性,並不是單純的語言的符號化,語言的工具,並不屈從於語言。
再次強調一遍,只有漢字有“文”有“字”,有資格稱為“文字”,其他任何的字,都沒有資格稱為“文字”,而因為他們的文化和歷史中都是沒有“文”的,僅僅出現了“字”,這些“字”中也是沒有“文”的特徵。
同時,“文”與“聲”、語言的結合是一個漸進的過程,而非一蹴而就。在這個過程中,“文”與語言結合的緊密程度、文與語言的同步性在漸次加深。根據與語言的同步性程度,漢字的發展可以區分為三大階段:甲骨金文階段、文言文階段、白話文階段。
甲骨金文階段即商朝甲骨文和西周金文階段。這個時期,漢字還處於初始階段,與語言的結合程度還非常低,與語言的同步性還非常差,對語言的表達能力還非常低。對甲骨文金文來說,“文”的特徵大於“字”的特徵,是“文”而非“字”。同時,這個時候,漢字並沒有在日常生活使用,而僅僅用於祭祀,甲骨文材料和金文材料實質上都是祭品,是獻給神的,給神看的,而非是給人看的。因此可讀性非常差,所謂的佶屈聱牙。
在日常生活中,此時還是相當於沒有文字,結繩和書契依然流行,是契約的兩種形態。社會的秩序也主要靠契約來維持,而非政府。其實,政府本身也是高度契約化的,其政令系統就是一個改造的書契系統。
值得指出的是,在《五經》中,《尚書》、《易經》、《春秋》經文的文風與甲骨文金文高度一致,可以認為這些經文的成書是在西周時期。 《春秋》經的成文在春秋時期,但是其格式顯然在西周成熟。
“文言文”的出現是在“禮崩樂壞”的春秋戰國時期,尤其是在戰國時期。顧名思義,“文言文”就是“文與言”結合的文,或者用“文”來表達語言的“文”。 “文言文”的出現事實上是整個社會“禮崩樂壞”在文字上的表現,也是一個漢字的重大變革、革命,是文字領域裡的“禮崩樂壞”。
“文言文”是出現是漢字的一場革命,其實,到了“文言文”階段,漢字才是真正的“字”,“字”的特徵才大於“文”的特徵。對甲骨文金文而言,則是“文”的特徵大於“字”的特徵。因為,只有到了“文言文”階段,漢字與語言的結合才足夠緊密,才能夠被用來表達語言。即便如此,文言文還是與語言保持著距離,並不完全同步。因此,文言文還保持著相當程度的“文”的特徵。直至2000多年後的另一場文字革命,漢字才徹底語言化,徹底淪為“字”,“文”的特徵徹底消失。就是新文化運動時期的白話文運動。漢字進入一個新的階段:白話文階段。
由於只有中國在字之前存在獨立而成熟的“文系統”,也只有在中國,字的出現是一個“文”與語言(聲)逐漸結合的漸變過程,其他任何文明和地區由於沒有獨立的文系統,字的出現就是一個直接表達語言(聲)的過程,就不存在“文”語言的逐漸結合的過程。
甲骨文金文以及文言文,都是漢字發展過程中因“文”“聲”結合的不同,而呈現出的階段和形態。在這個兩個漢字的形態和階段中,漢字都具備“文”的特徵,從而與語言並不同步。對漢字之外的其他任何字而言,都不存在這樣的形態,他們只有一種形態,就是白話文。
現代的歐美人搗鼓出來的所謂的文字學,想當然地把文字看成語言的符號化,看成語言的工具,把這一點當成一個文字學的基本前提,基本假設。這對漢字之外的字是成立的,但是對漢字卻不成立。
對於漢字而言,字是“文”與語言相結合後的產物,即許慎所說的:“形(文)聲相益,即謂之字”;“字者,言(由文)孳乳而浸多也”。這一過程,恰恰被兩個甲骨文字形記錄下來,就是“尹”和“史”。
“尹”的甲骨字形為手持豎直的細棍。王國維等人將“尹”字中手所持的細棍解讀成筆,”“尹”為手握筆形。做出和接受這一解釋也不困難,因為”筆”字本身也是從”尹”字派生。”筆”的本字為”聿”,甲骨文時期“筆”、“聿”同字,或者說,“筆”是“聿”的一個義項。戰國時期,“筆”由“聿”加“⺮”而從“聿”中分化獨立出來。
而甲骨文“史”與“尹”有兩點不同。一是,在“史”中,“筆”高舉在上的;二是,“史”中的筆上多了一個“口”。
在甲骨字形中,手,尤其雙手高舉的動作是代表敬神,對神的崇敬。譬如甲骨文“典”的字形為雙手舉著“冊”。 “冊”就是“甲骨冊”,即穿成串的甲骨片。 “典”就是將“冊”作為祭品獻給神的祭祀儀式、場景。
“史”將筆高舉在上,就是在表明,“史”所書寫、刻寫的內容是用於敬神的。實際上,“史”用筆所刻寫的正是甲骨文,而甲骨的用途就是穿成串成為“冊”,而用於祭祀。
“史”中筆上的“口”,指的是語言,意思是說,“史”所刻寫的是與語言相結合的“字”。 “尹”中筆是在手的下邊的,沒有高舉的動作,而且筆上也沒有“口”,這意味著“尹”刻寫的內容不是敬神的,同時,所刻寫的內容也與語言無關,是一種“字”之前的“文”。
具體來說,“尹”正是在書契中作為契約中保的“大人”,他們不僅負責“評理”,已達成共識,而且幫助契約雙方刻寫書契。因此,“尹”中的筆實際是刻寫書契的刻刀,所刻寫的是代表數字的契齒文。而契齒文是“文”而非“字”,完全與語言無關,沒有發音。
“筆”、“書寫”都是起源於書契,“尹”正是最早持筆書寫的人。不過“尹”的書寫方式是刻、刺,而書寫的內容則是契齒文。
從“尹”到“史”的變化正是從“文”到“字”的演變,“史”也是書寫者,書寫方式也是刻、刺,但是書寫的內容卻已經是與語言(口)結合的字了。 “史”是中國歷史上首批書漢字書寫者。
文章為用戶上傳,僅供非商業瀏覽。發布者:Lomu,轉轉請註明出處: https://www.daogebangong.com/zh-Hant/articles/detail/The%20appearance%20of%20Chinese%20characters%20is%20a%20gradual%20change%20from%20wen%20to%20character%20evidence%20from%20oracle%20bone%20inscriptions.html
评论列表(196条)
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