楓橋夜泊ppt:部編版語文4-6年級上冊全冊古詩詞解讀匯總-PPT教程免费ppt模版下载-道格办公

部編版語文4-6年級上冊全冊古詩詞解讀匯總


四年級

01



鹿柴

【唐】王維


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

返景入深林,復照青苔上。


簡介< /strong>

王維(701年-761年,一說699年—761年) ,字摩詰,號摩詰居士。漢族,河東蒲州(今山西運城)人,祖籍山西祁縣,唐朝詩人,有“詩佛”之稱。蘇軾評價其:“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開元九年(721年)中進士,任太樂丞。王維是盛唐詩人的代表,今存詩400餘首,重要詩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王維精通佛學,受禪宗影響很大。佛教有一部《維摩詰經》,是王維名和字的由來。王維詩書畫都很有名,多才多藝,音樂也很精通。與孟浩然合稱“王孟”。

註釋

鹿柴(zhài):王維在輞川別業的勝景之一(在今陝西省藍田縣西南)。柴:通“寨”、“砦”,用樹木圍成的柵欄。

但:只。

返景(yǐng):同“返影”,太陽將落時通過雲彩反射的陽光。

复:又。

譯文

幽靜的山谷裡看不見人,只聽到人說話的聲音。落日的影暈映入了深林,又照在幽暗處的青苔上。

古詩賞析

第一句“空山不見人”,先正面描寫空山的杳無人跡。王維特別喜歡用“空山”這個詞語,但在不同的詩裡,它所表現的境界卻有區別。 “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山居秋暝》),側重於表現雨後秋山的空明潔淨;“人閒桂花落,夜靜春山空”(《鳥鳴澗》),側重於表現夜間春山的寧靜幽美;而“空山不見人”,則側重於表現山的空寂清泠。由於杳無人跡,這並不真空的山在詩人的感覺中顯得空廓虛無,宛如太古之境。 “不見人”,把“空山”的意蘊具體化了。

如果只讀第一句,讀者可能會覺得它比較平常,但在“空山不見人”之後緊接“但聞人語響”,卻境界頓出。 “但聞”二字頗可玩味。通常情況下,寂靜的空山儘管“不見人”,卻非一片靜默死寂。啾啾鳥語,唧唧蟲鳴,瑟瑟風聲,潺潺水響,相互交織,大自然的聲音其實是非常豐富多彩的。然而此刻,這一切都杳無聲息,只是偶爾傳來一陣人語聲,卻看不到人影(由於山深林密)。這“人語響”,似乎是破“寂”的,實際上是以局部的、暫時的“響”反襯出全局的、長久的空寂。空谷傳音,愈見空谷之空;空山人語,愈見空山之寂。人語響過,空山復歸於萬籟俱寂的境界;而且由於剛才那一陣人語響,這時的空寂感就更加突出。

三四句由上幅的描寫空山中傳語進而描寫深林返照,由聲而色,深林,本來就幽暗,林間樹下的青苔,更突出了深林的不見陽光。寂靜與幽暗,雖分別訴之於聽覺與視覺,但它們在人們總的印像中,卻常屬於一類,因此幽與靜往往連類而及。按照常情,寫深林的幽暗,應該著力描繪它不見陽光,這兩句卻特意寫返景射入深林,照映的青苔上。讀者猛然一看,會覺得這一抹斜暉,給幽暗的深林帶來一線光亮,給林間青苔帶來一絲暖意,或者說給整個深林帶來一點生意。但細加體味,就會感到,無論就作者的主觀意圖或作品的客觀效果來看,都恰與此相反。一味的幽暗有時反倒使人不覺其幽暗,而當一抹餘暉射入幽暗的深林,斑斑駁駁的樹影照映在樹下的青苔上時,那一小片光影和大片的無邊的幽暗所構成的強烈對比,反而使深林的幽暗更加突出。特別是這“返景”,不僅微弱,而且短暫,一抹餘暉轉瞬逝去之後,接踵而來的便是漫長的幽暗。如果說,一二句是以有聲反襯空寂;那麼三四句便是以光亮反襯幽暗。整首詩就像是在絕大部分用冷色的畫面上摻進了一點暖色,結果反而使冷色給人的印象更加突出。

靜美和壯美,是大自然的千姿百態的美的兩種類型,其間原本無軒輕之分。但靜而近於空無,幽而略帶冷寂,則多少表現了作者美學趣味中獨特的一面。同樣寫到“空山”,同樣側重於表現靜美,《山居秋暝》色調明朗,在幽靜的基調上浮動著安恬的氣息,蘊含著活潑的生機;《鳥鳴澗》雖極寫春山的靜謐,但整個意境並不幽冷空寂,素月的清輝、桂花的芬芳、山鳥的啼鳴,都帶有春的氣息和夜的安恬;而《鹿柴》則帶有幽冷空寂的色彩,儘管還不至於幽森枯寂。

王維是詩人、畫家兼音樂家。這首詩正體現出詩、畫、樂的結合。無聲的靜寂、無光的幽暗,一般人都易於覺察;但有聲的靜寂,有光的幽暗,則較少為人所注意。詩人正是以他特有的畫家、音樂家對色彩、聲音的敏感,才把握住了空山人語響和深林入返照的一剎那間所顯示的特有的幽靜境界。但是這種敏感,又和他對大自然的細緻觀察、潛心默會分不開。



02



暮江吟

【唐】白居易


一道殘陽鋪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紅。

可憐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簡介< /strong>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又號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時遷居下邽,生於河南新鄭。是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唐代三大詩人之一。白居易與元稹共同倡導新樂府運動,世稱“元白”,與劉禹錫並稱“劉白”。白居易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陽逝世,葬於香山。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

註釋

暮江吟:黃昏時分在江邊所作的詩。吟,古代詩歌的一種形式。

殘陽:快落山的太陽的光。也指晚霞。

瑟瑟:原意為碧色珍寶,此處指碧綠色 。

可憐:可愛。

九月初三:農曆九月初三的時候。

真珠:即珍珠。

月似弓:農曆九月初三,上弦月,其彎如弓。

譯文

快要落山的夕陽,霞光柔和的鋪在江水上,江水一半碧綠,一半艷紅。

最可愛的是那九月初三之夜,露珠似顆顆珍珠,朗朗新月形如彎弓。

古詩賞析

前兩句寫夕陽落照中的江水。 “一道殘陽鋪水中”,殘陽照射在江面上,不說“照”,卻說“鋪”,這是因為“殘陽”已經接近地平線,幾乎是貼著地面照射過來,確像“鋪”在江上,很形象;這個“鋪”字也顯得委婉、平緩,寫出了秋天夕陽獨特的柔和,給人以親切、安閒的感覺。 “半江瑟瑟半江紅”,天氣晴朗無風,江水緩緩流動,江面皺起細小的波紋。受光多的部分,呈現一片“紅”色;受光少的地方,呈現出深深的碧色。詩人抓住江面上呈現出的兩種顏色,卻表現出殘陽照射下,暮江細波粼粼、光色瞬息變化的景象。詩人沉醉了,把他自己的喜悅之情寄寓在景物描寫之中了。

後兩句寫新月初升的夜景。詩人流連忘返,直到初月升起,涼露下降的時候,眼前呈現出一片更為美好的境界。詩人俯身一看,江邊的草地上掛滿了晶瑩的露珠。這綠草上的滴滴清露,很像是鑲嵌在上面的粒粒珍珠。用“真珠”作比喻,不僅寫出了露珠的圓潤,而且寫出了在新月的清輝下,露珠閃爍的光澤。詩人再抬頭一看,一彎新月初升,如同在碧藍的天幕上,懸掛了一張精巧的彎弓。詩人把這天上地下的兩種美妙景象,壓縮在一句詩裡——“露似真珠月似弓”。作者從像弓一樣的一彎新月,想起當時正是“九月初三夜”,不禁脫口讚美它的可愛,直接抒情,把感情推向高潮,給詩歌造成了波瀾。



03



題西林壁

【宋】蘇軾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簡介< /strong>

蘇軾(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和仲,號鐵冠道人、東坡居士,世稱蘇東坡、蘇仙,漢族,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欒城,北宋著名文學家、書法家、畫家,歷史治水名人。蘇軾是北宋中期文壇領袖,在詩、詞、散文、書、畫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縱橫恣肆;詩題材廣闊,清新豪健,善用誇張比喻,獨具風格,與黃庭堅並稱“蘇黃”;詞開豪放一派,與辛棄疾同是豪放派代表,並稱“蘇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與歐陽修並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蘇軾善書,“宋四家”之一;擅長文人畫,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東坡七集》《東坡易傳》《東坡樂府》《瀟湘竹石圖卷》《古木怪石圖卷》等。

註釋

題西林壁:寫在西林寺的牆壁上。西林寺在廬山西麓。題:書寫,題寫。西林:西林寺,在江西廬山。

橫看:從正面看。廬山總是南北走向,橫看就是從東面西面看.

側:側面。

各不同:各不相同。

不識:不能認識,辨別。

真面目:指廬山真實的景色,形狀。

緣:因為;由於。

此山:這座山,指廬山。

西林:西林寺,在現在江西省的廬山上。這首詩是題在寺裡牆壁上的。

譯文

從正面、側面看廬山山嶺連綿起伏、山峰聳立,從遠處、近處、高處、低處看都呈現不同的樣子。之所以辨不清廬山真正的面目,是因為我身處在廬山之中。

古詩賞析

這是一首詩中有畫的寫景詩,又是一首哲理詩,哲理蘊含在對廬山景色的描繪之中。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一句說的是遊人從遠處、近處、高處、地處等不同角度觀察廬山面貌是可以得到不同觀感的。有時你看到到是起伏連綿的山嶺,有時你看到的是高聳入雲端的山峰。這兩句概括而形像地寫出了移步換形、千姿萬態的廬山風景。

結尾兩句“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是即景說理,談遊山的體會。之所以不能辨認廬山的真實面目,是因為身在廬山之中,視野為廬山的峰巒所局限,看到的只是廬山的一峰一嶺一丘一壑,局部而已,這必然帶有片面性。這兩句奇思妙發,整個意境渾然托出,為讀者提供了一個回味經驗、馳騁想像的空間。這不僅僅是遊歷山水才有這種理性認識。遊山所見如此,觀察世上事物也常如此。這兩句詩有著豐富的內涵,它啟迪人們認識為人處事的一個哲理——由於人們所處的地位不同,看問題的出發點不同,對客觀事物的認識難免有一定的片面性;要認識事物的真相與全貌,必須超越狹小的範圍,擺脫主觀成見。

一首小詩激起人們無限的回味和深思。所以,《題西林壁》不單單是詩人歌詠廬山的奇景偉觀,同時也是蘇軾以哲人的眼光從中得出的真理性的認識。由於這種認識是深刻的,是符合客觀規律的,所以詩中除了有谷峰的奇秀形像給人以美感之外,又有深永的哲理啟人心智。因此,這首小詩格外來得含蓄蘊藉,思致渺遠,使人百讀不厭。

蘇軾的詩既是人生感悟,也是一種政治體驗。蘇軾自進入仕途後捲入了新舊之法的爭議,他在政治傾向上更貼近保守派,反對王安石主導的新法。但他不偏激,主張汲取新法合理成分,主張講究執行策略,反而又為舊黨所不容。因此,蘇軾筆下的廬山,也可以看成是撲朔迷離的政局,新舊兩黨立場不同,結論也不同。事實上,人們都置身局中,置身歷史長河中,都不免陷入當局者迷的困境,應該更客觀地思考問題,得出恰當結論。

如果說宋以前的詩歌傳統是以言志、言情為特點的話,那麼到了宋朝尤其是蘇軾,則出現了以言理為特色的新詩風。這種詩風是宋人在唐詩之後另闢的一條蹊徑,用蘇軾的話來說,便是“出新意於法度之中,寄妙理於豪放之外”。形成這類詩的特點是:語淺意深,因物寓理,寄至味於淡泊。 《題西林壁》就是這樣的一首好詩。



04



雪梅

【宋】盧鉞


梅雪爭春未肯降,騷人擱筆費評章。

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


簡介< /strong>

盧梅坡,南宋詩人,“梅坡”不是他的名字,而是他自號為梅坡。詩風平易。宋陳著《本堂集》錄其詩一首,宋陳景沂《全芳備祖》錄其詩一首,元蔣正子《山房隨筆》錄其詩兩首,《宋詩紀事》從《後村千家詩》錄其詩兩首,《全宋詩》錄其詩十二首。 《全宋詞》錄其詞《鵲橋仙》等四首。

註釋

降(xiáng):服輸。

騷人:詩人。

閣筆:放下筆。閣,同“擱”放下。

評章:評議。這裡指評議梅與雪的高下。

譯文

梅花和雪花都認為各自佔盡了春色,誰也不肯服輸。文人騷客難以評論高下,只得擱筆好好思量。

梅花須遜讓雪花三分晶瑩潔白,雪花卻輸給梅花一段清香。

古詩賞析

梅花是報春的使者,它開在百花之前,最先給人們帶了的春的氣息,正如辛棄疾所說“霜月定相知,先識春風面”。而雪花也不甘落後,或落在枯枝敗柯上,使“千樹萬樹梨花開”,或洋洋灑灑,“故穿庭樹作飛花”,不知為人間增加多少春意。因此,它們爭春,難分伯仲,讓詩人(騷人)倍加為難。

“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兩句,用對比手法,道出梅與雪各自的長處及不足:梅不如雪白,雪不如梅香。這樣不但點明了“騷人閣筆費評章”的原因,也道出了雪、梅各執一端的根據。

其實,梅是幽香四溢的雪,雪是潔白無瑕的梅;二者相互襯托,相互補足才能各顯其妙。如果沒有了雪的映襯,就不能凸顯梅花凌寒獨開、傲霜鬥雪的風骨。同時,沒有梅的映襯,也難凸顯雪花晶瑩剔透、冰清玉潔的特質。正像盧梅坡在另一首詩中所說的那樣“有梅無雪不精神”,有雪無梅不是春。二者只有相映才能成趣。

此外,這首美麗的詩還蘊含著生活哲理:人各有所長,也各有所短,須要有自知之明;只有取人之長,補己之短,才能完善提高自己。同時,作者也向我們提供了一種認識事物的好方法,那就是比較,通過比較才能看出各自的優點及不足。



05



嫦娥

【唐】李商隱


雲母屏風燭影深,長河漸落曉星沉。

嫦娥應悔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


簡介< /strong>

李商隱(約813年-約858年),字義山,號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詩人,祖籍河內(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陽,出生於鄭州滎陽。他擅長詩歌寫作,駢文文學價值也很高,是晚唐最出色的詩人之一,和杜牧合稱“小李杜”,與溫庭筠合稱為“溫李”,因詩文與同時期的段成式、溫庭筠風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裡排行第十六,故並稱為“三十六體”。其詩構思新奇,風格穠麗,尤其是一些愛情詩和無題詩寫得纏綿悱惻,優美動人,廣為傳誦。但部分詩歌過於隱晦迷離,難於索解,至有“詩家總愛西昆好,獨恨無人作鄭箋”之說。因處於牛李黨爭的夾縫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死後葬於家鄉沁陽(今河南焦作市沁陽與博愛縣交界之處)。作品收錄為《李義山詩集》。

註釋

常娥:原作“姮娥”,今作“嫦娥”,神話中的月亮女神,傳說是夏代東夷首領后羿的妻子。

雲母屏風:以雲母石製作的屏風。雲母,一種礦物,板狀,晶體透明有光澤,古代常用來裝飾窗戶、屏風等物。

深:暗淡。

長河:銀河。

曉星:晨星。或謂指啟明星,清晨時出現在東方。

靈藥:指長生不死藥。

碧海青天:指嫦娥的枯燥生活,只能見到碧色的海,深藍色的天。碧海:形容藍天蒼碧如同大海。

夜夜心:指嫦娥每晚都會感到孤單。

譯文

雲母屏風上燭影暗淡,銀河漸漸斜落晨星也隱沒低沉。嫦娥應該後悔偷取了長生不老之藥,如今空對碧海青天夜夜孤寂。

古詩賞析

這首詩題為“嫦娥”,實際上抒寫的是處境孤寂的主人公對於環境的感受和心靈獨白。

前兩句描繪主人公的環境和永夜不寐的情景。室內,燭光越來越黯淡,雲母屏風上籠罩著一層深深的暗影,越發顯出居室的空寂清冷,透露出主人公在長夜獨坐中黯然的心境。室外,銀河逐漸西移垂地,牛郎、織女隔河遙望,本來也許可以給獨處孤室的不寐者帶來一些遐想,而現在這一派銀河即將消失。那點綴著空曠天宇的寥落晨星,彷彿默默無言地陪伴著一輪孤月,也陪伴著永夜不寐者,現在連這最後的伴侶也行將隱沒。 “沉”字正逼真地描繪出晨星低垂、欲落未落的動態,主人公的心也似乎正在逐漸沉下去。 “燭影深”、“長河落”、“曉星沉”,表明時間已到將曉未曉之際,著一“漸”字,暗示了時間的推移流逝。索寞中的主人公,面對冷屏殘燭、青天孤月,又度過了一個不眠之夜。儘管這裡沒有對主人公的心理作任何直接的抒寫刻畫,但藉助於環境氛圍的渲染,主人公的孤清淒冷情懷和不堪忍受寂寞包圍的意緒卻幾乎可以觸摸到。

在寂寥的長夜,天空中最引人注目、引人遐想的自然是一輪明月。看到明月,也自然會聯想起神話傳說中的月宮仙子──嫦娥。據說她原是后羿的妻子,因為偷吃了西王母送給后羿的不死藥,飛奔到月宮,成了仙子。 “嫦娥孤棲與誰鄰?”在孤寂的主人公眼裡,這孤居廣寒宮殿、寂寞無伴的嫦娥,其處境和心情不正和自己相似嗎?於是,不禁從心底湧出這樣的意念:嫦娥想必也懊悔當初偷吃了不死藥,以致年年夜夜,幽居月宮,面對碧海青天,寂寥清冷之情難以排遣吧。 “應悔”是揣度之詞,這揣度正表現出一種同病相憐、同心相應的感情。由於有前兩句的描繪渲染,這“應”字就顯得水到渠成,自然合理。因此,後兩句與其說是對嫦娥處境心情的深情體貼,不如說是主人公寂寞的心靈獨白。

這位寂處幽居、永夜不寐的主人公究竟是誰?詩中並無明確交待。詩人在《送宮人入道》詩中,曾把女冠比作“月娥孀獨”,在《月夜重寄宋華陽姊妹》詩中,又以“竊藥”喻指女子學道求仙。因此,說這首詩是代困守宮觀的女冠抒寫淒清寂寞之情,也許不是無稽之談。唐代道教盛行,女子入道成為風氣,入道後方體驗到宗教清規對正常愛情生活的束縛而產生精神苦悶,三、四兩句,正是對她們處境與心情的真實寫照。

但是,詩中所抒寫的孤寂感以及由此引起的“悔偷靈藥”式的情緒,卻融入了詩人獨特的現實人生感受,而含有更豐富深刻的意蘊。在黑暗污濁的現實包圍中,詩人精神上力圖擺脫塵俗,追求高潔的境界,而追求的結果往往使自己陷於更孤獨的境地。清高與孤獨的孿生,以及由此引起的既自賞又自傷,既不甘變心從俗,又難以忍受孤孑寂寞的煎熬這種微妙複雜的心理,在這裡被詩人用精微而富於含蘊的語言成功地表現出來了。這是一種含有濃重傷感的美,在舊時代的清高文士中容易引起廣泛的共鳴。詩的典型意義也正在這裡。

孤棲無伴的嫦娥,寂處道觀的女冠,清高而孤獨的詩人,儘管仙凡懸隔,同在人間者又境遇差殊,但在高潔而寂寞這一點上卻靈犀暗通。詩人把握住了這一點,塑造了三位一體的藝術形象。這種藝術概括的技巧,是李商隱的特長。



06



出塞

【唐】王昌齡


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

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作者簡介

王昌齡,唐代詩人。字少伯,京兆長安(今陝西西安)人。一作太原(今屬山西)人。開元十五年(727年)進士及第,授汜水(今河南滎陽縣境)尉,再遷江寧丞,故世稱王江寧。晚年貶龍標(今湖南黔陽)尉。因安史亂後還鄉,道出亳州,為刺史閭丘曉所殺。其詩擅長七絕,邊塞詩氣勢雄渾,格調高昂;也有憤慨時政及刻畫宮怨之作。

註釋

但使:只要。

不教:不叫,不讓。教,讓。

胡馬:指侵擾內地的外族騎兵。

度:越過。在漫長的邊防線上,戰爭一直沒有停止過,去邊防線打仗的戰士也還沒有回來。要是攻襲龍城的大將軍衛青和飛將軍李廣今天還依然健在,絕不會讓敵人的軍隊翻過陰山。

譯文

依舊是秦漢時期的明月和邊關,守邊禦敵鏖戰萬里徵人未回還。

倘若龍城的飛將李廣如今還在,絕不讓匈奴南下牧馬度過陰山。

古詩賞析

這是一首慨嘆邊戰不斷,國無良將的邊塞。

詩從寫景入手。首句“秦時明月漢時關”七個字,即展現出一幅壯闊的圖畫:一輪明月,照耀著邊疆關塞。詩人只用大筆勾勒,不作細緻描繪,卻恰好顯示了邊疆的寥廓和景物的蕭條,渲染出孤寂、蒼涼的氣氛。尤為奇妙的是,詩人在“月”和“關”的前面,用“秦漢時”三字加以修飾,使這幅月臨關塞圖,變成了時間中的圖畫,給萬里邊關賦予了悠久的歷史感。這是詩人對長期的邊塞戰爭作了深刻思考而產生的“神來之筆”。

面對這樣的景象,邊人觸景生情,自然聯想起秦漢以來無數獻身邊疆、至死未歸的人們。 “萬里長征人未還”,又從空間角度點明邊塞的遙遠。這裡的“人”,既是指已經戰死的士卒,也指還在戍守不能回歸的士卒。 “人未還”,一是說明邊防不鞏固,二是對士卒表示同情。這本是一個問題的兩個方面,前者是因,後者是果。這是從秦到漢乃至於唐代,都沒有解決的大問題。於是在第三、四兩句,詩人給出了回答。

“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兩句,融抒情與議論為一體,直接桿發戍邊戰士鞏固邊防的願望和保衛國家的壯志,洋溢著愛國激情和民族自豪感。寫得氣勢豪邁,鏗鏘有力。同時,這兩句又語帶諷刺,表現了詩人對朝廷用人不當和將帥腐敗無能的不滿。有弦外之音,使人尋味無窮。

這首詩雖然只有短短四行,但是通過對邊疆景物和徵人心理的描繪,表現的內容是複雜的。既有對久戍士卒的濃厚同情和結束這種邊防不顧局面的願望;又流露了對朝廷不能選賢任能的不滿,同時又以大局為重,認識到戰爭的正義性,因而個人利益服從國家安全的需要,發出了“不教胡馬度陰山”的誓言,洋溢著愛國激情。

詩人並沒有對邊塞風光進行細緻的描繪,他只是選取了征戍生活中的一個典型畫面來揭示士卒的內心世界。景物描寫只是用來刻劃人物思想感情的一種手段,漢關秦月,無不是融情入景,浸透了人物的感情色彩。把複雜的內容熔鑄在四行詩裡,深沉含蓄,耐人尋味。



07



涼州詞

【唐】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

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


作者簡介

王翰(公元687年~726年),字子羽,并州晉陽(今山西太原市)人,唐代邊塞詩人。與王昌齡同時期,王翰這樣一個有才氣的詩人,其集不傳。其詩載於《全唐詩》的,僅有14首。登進士第,舉直言極諫,調昌樂尉。复舉超拔群類,召為秘書正字。擢通事舍人、駕部員外。出為汝州長史,改仙州別駕。

註釋

欲:將要。

琵琶:這裡指作戰時用來發出號角的聲音時用的。

催:催人出征;也有人解作鳴奏助興。

沙場:平坦空曠的沙地,古時多指戰場。

君:你。

征戰:打仗。

譯文

酒筵上甘醇的葡萄美酒盛滿在夜光杯之中,正要暢飲時,馬上琵琶也聲聲響起,彷彿催人出征。

如果醉臥在沙場上,也請你不要笑話,古來出外打仗的能有幾人返回家鄉?

古詩賞析

“葡萄美酒夜光杯”,猶如突然間拉開帷幕,在人們的眼前展現出五光十色、琳瑯滿目、酒香四溢的盛大筵席。這景象使人驚喜,使人興奮,為全詩的抒情創造了氣氛,定下了基調。

“欲飲琵琶馬上催”是說正在大家準備暢飲之時,樂隊也奏起了琵琶,更增添了歡快的氣氛。但是這一句的最後一個“催”字卻讓後人產生了很多猜測,眾口不一,有人說是催出發,但和後兩句似乎難以貫通。有人解釋為:催儘管催,飲還是照飲。這也不切合將士們豪放俊爽的精神狀態。 “馬上”二字,往往又使人聯想到“出發”,其實在西域胡人中,琵琶本來就是騎在馬上彈奏的。 “琵琶馬上催”,應該是著意渲染一種歡快宴飲的場面。

詩的最末兩句“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順著前兩句的詩意來看應當是寫筵席上的暢飲和勸酒,這樣理解的話,全詩無論是在詩意還是詩境上也就自然而然地融會貫通了,過去曾有人認為這兩句“作曠達語,倍覺悲痛”。還有人說:“故作豪飲之詞,然悲感已極”。話雖不同,但都離不開一個“悲”字。後來更有用低沉、悲涼、感傷、反戰等等詞語來概括這首詩的思想感情的,依據也是三四兩句,特別是末句。 “古來征戰幾人回”,顯然是一種誇張的說法。清代施補華說這兩句詩:“作悲傷語讀便淺,作諧謔語讀便妙,在學人領悟。”(《峴傭說詩》)這話對我們頗有啟發。

之所以說“作悲傷語讀便淺”,是因為它不是在宣揚戰爭的可怕,也不是表現對戎馬生涯的厭惡,更不是對生命不保的哀嘆。回過頭去看看那歡宴的場面:耳聽著陣陣歡快、激越的琵琶聲,將士們真是興致飛揚,你斟我酌,一陣痛飲之後,便醉意微微了。也許有人想放杯了吧,這時座中便有人高叫:怕什麼,醉就醉吧,就是醉臥沙場,也請諸位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早將生死置之度外了。可見這三、四兩句正是席間的勸酒之詞,而並不是什麼悲傷之情,它雖有幾分“諧謔”,卻也為盡情酣醉尋得了最具有環境和性格特徵的“理由”。 “醉臥沙場”,表現出來的不僅是豪放、開朗、興奮的感情,而且還有著視死如歸的勇氣,這和豪華的筵席所顯示的熱烈氣氛是一致的。

這是一個歡樂的盛宴,那場面和意境決不是一兩個人在那兒淺斟低酌,借酒澆愁。它那明快的語言、跳動跌宕的節奏所反映出來的情緒是奔放的,狂熱的;它展現出的是一種激動和嚮往的藝術魅力,這正是盛唐邊塞詩的特色。

也有人認為全詩抒發的是反戰的哀怨,所揭露的是自有戰爭以來生還者極少的悲慘事實,卻出以豪邁曠達之筆,表現了一種視死如歸的悲壯情緒,這就使人透過這種貌似豪放曠達的胸懷,更加看清了軍人們心靈深處的憂傷與幻滅。



08



夏日絕句

【宋】李清照


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

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作者簡介

李清照號易安居士,漢族,山東省濟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詞人,婉約詞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稱。所作詞,前期多寫其悠閒生活,後期多悲嘆身世,情調感傷。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闢途徑,語言清麗。論詞強調協律,崇尚典雅,提出詞“別是一家”之說,反對以作詩文之法作詞。能詩,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時詠史,情辭慷慨,與其詞風不同。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詞》,已散佚。後人有《漱玉詞》輯本。今有《李清照集校注》

註釋

人傑:人中的豪傑。漢高祖曾稱讚開國功臣張良、蕭何、韓信是“人傑”。

鬼雄:鬼中的英雄。屈原《國殤》:“身既死兮神以靈,魂魄毅兮為鬼雄。”

項羽:秦末下相(今江蘇宿遷)人。曾領導起義軍消滅秦軍主力,自立為西楚霸王。後被劉邦打敗,突圍至烏江(在今安徽和縣),自刎而死。

譯文

活著的當作人中的豪傑,

死了也應是鬼中的英雄。

人們到現在還思念項羽,

只因他不肯偷生回江東。

古詩賞析

這首詩起筆落處,端正凝重,力透人胸臆,直指人脊骨。

“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詩的開頭兩句破空而起,勢如千鈞,先聲奪人地將那種生死都無愧為英雄豪傑的氣魄展現在讀者面前,讓人肅然起敬。這兩句詩是一種精髓的凝練,是一種氣魄的承載,是一種所向無懼的人生姿態,因其崇高的境界與非凡的氣勢成為千古傳誦的名句。

詩的後兩句“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點出其原因所在。項羽最壯烈的舉動當屬因“無顏見江東父老”,放棄暫避江東重振旗鼓的精神而自殺身亡。在作者李清照看來這種失敗中表現出來的異乎尋常的英雄氣概在宋廷南渡時尤顯可貴。詩人盛讚“不肯過江東”的精神,實因感慨時事,借史實來抒寫滿腔愛國熱情。 “至今”兩字從時間與空間上將古與今、歷史與現實巧妙地勾聯起來,透發出借懷古以諷今的深刻用意。

這首詩起調高亢,鮮明地提出了人生的價值取向:人活著就要作人中的豪傑,為國家建功立業;死也要為國捐軀,成為鬼中的英雄。愛國激情,溢於言表,在當時確有振聾發聵的作用。南宋統治者不管百姓死活,只顧自己逃命;拋棄中原河山,苟且偷生。因此,詩人想起了項羽,借項羽的壯舉鞭撻南宋當權派的無恥行徑,正氣凜然。



09



別董大

【唐】高適


千里黃雲白日曛,北風吹雁雪紛紛。

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


作者簡介

高適(704—765年),字達夫,一字仲武,渤海蓨(今河北景縣)人,後遷居宋州宋城(今河南商丘睢陽)。安東都護高侃之孫,唐代大臣、詩人。曾任刑部侍郎、散騎常侍,封渤海縣侯,世稱高常侍。於永泰元年正月病逝,卒贈禮部尚書,諡號忠。作為著名邊塞詩人,高適與岑參並稱“高岑”,與岑參、王昌齡、王之渙合稱“邊塞四詩人”。其詩筆力雄健,氣勢奔放,洋溢著盛唐時期所特有的奮發進取、蓬勃向上的時代精神。

註釋

董大:唐玄宗時著名的琴客董庭蘭。在兄弟中排行第一,故稱“董大”。

曛:昏暗。

君:指的是董大。

譯文

千里黃雲蔽天日色暗昏昏,北風吹著歸雁大雪紛紛。

不要擔心前路茫茫沒有知己,普天之下哪個不識君?

古詩賞析

這首詩寫別離而一掃纏綿憂怨的老調,胸襟開闊,雄壯豪邁,堪與王勃“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送杜少府之任蜀川》)的情境相媲美。

前兩句“千里黃雲白日曛,北風吹雁雪紛紛”以其內心之真,寫別離心緒,故能深摯;以胸襟之闊,敘眼前景色,故能悲壯。落日黃雲,大野蒼茫,唯北方冬日有此景象。此情此景,若稍加雕琢,即不免斫傷氣勢。高適於此自是作手。日暮黃昏,且又大雪紛飛,於北風狂吹中,唯見遙空斷雁,出沒寒雲,使人難禁日暮天寒、遊子何之之感。以才人而淪落至此,幾使人無淚可下,亦唯如此,故知己不能為之甘心。這兩句以敘景而見內心之鬱積,雖不涉人事,已使人如置身風雪之中,似聞山巔水涯有壯士長嘯。此處如不用盡氣力,則不能見下文轉折之妙,也不能見下文言辭之婉轉,用心之良苦,友情之深摯,別意之淒酸。


後兩句“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 是對朋友的勸慰。話說得響亮而有力,於慰藉中充滿著信心和力量,激勵朋友抖擻精神去奮鬥、去拼搏。因為是知音,說話才樸質而豪爽;又因其淪落,才以希望為慰藉。


五年級

01


【唐】虞世南


垂纟委飲清露,流響出疏桐。

居高聲自遠,非是藉秋風。


作者簡介

虞世南(558-638)唐代詩人、書法家。字伯施,餘姚人。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一。父虞荔,兄虞世基,叔父虞寄,均名重一時。虞寄無子,世南過繼於他,故字伯施。隋煬帝時官起居舍人,唐時歷任秘書監、弘文館學士等,曾賜爵水興縣子,授銀青光祿大夫,世因稱“虞祕監”或“虞水興”。唐大宗嘗稱其有德行、忠直、博學、文辭、書翰五絕,譽為“當代名臣,人倫準的”。

註釋

垂緌(ruí):古代官帽打結下垂的部分,蟬的頭部有伸出的觸鬚,形狀好像下垂的冠纓。也指蟬的下巴上與帽帶相似的細嘴。清露:清純的露水。飲清露:古人認為蟬生性高潔,棲高飲露,其實是刺吸植物的汁液。

流:發出。流響:指蟬長鳴不已,聲音傳的很遠。疏桐:高大的梧桐。

居高:指棲息在高處,語意雙關。

藉(jiè):憑藉、依賴。

譯文

蕭疏梧桐之上,蟬兒低飲清露,蟬聲清脆響亮,迴盪樹林之間。

身居高枝之上,可以傲視群蟲,不用借助秋風,傳聲依然遙遠。

古詩賞析

這是一首詠物詩,詠物中尤多寄託,具有濃郁的象徵性。句句寫的是蟬的形體、習性和聲音,而句句又暗示著詩人高潔清遠的品行志趣,物我互釋,詠物的深層意義是詠人。詩的關鍵是把握住了蟬的某些別有意味的具體特徵,從中找到了藝術上的契合點。

首句表面上是寫蟬的形狀與食性,實際上處處含比興象徵。 “垂緌”暗示顯宦身份,因古人常以“冠纓”指代達官貴人。顯宦的身份和地位在一般老百姓心目中,和“清客”是有矛盾甚至是不相容的,但在作者筆下,卻把它們統一在“垂緌飲清露”的蟬的形像中了。這“貴(人)”與“清(客)”的統一,正是為三、四句的“清”無須藉“貴”做反鋪墊,用筆巧妙。

次句描寫蟬聲之傳播。梧桐是高樹,用一“疏”字,更見其枝幹的清高挺拔,且與末句的“秋風”相呼應。 “流響”二字狀蟬聲的抑揚頓挫和長鳴不已;“出”字則把蟬聲遠播的意態形象化了,讓人感受到蟬鳴的響度與力度。全句雖只寫蟬聲,但卻從中想像到人格化了的蟬那種清華雋朗的高標逸韵。有了這句對蟬聲傳播的生動描寫,後兩句的發揮才字字有根。

三、四兩句是全詩比興寄託的“點睛”之筆。它是在一、二兩句基礎上引發出來的議論。蟬聲遠播,一般人往往認為是藉助於秋風的傳送,作者卻別有慧心,強調這是出於“居高”而自能致遠。這種獨特的感受蘊含著一個真理:修身而品格高尚的人,並不需要某種外在的憑藉(例如權勢地位、有力者的幫助),自能聲名遠揚。它突出強調一種人格的美,強調人格的力量。兩句中的“自”字和“非”字,一正一反,相互呼應,表達出作者對人的內在品格的熱情讚美和高度自信;表現出作者以蟬自許,雍容不迫的風度和氣韻。 <

文章為用戶上傳,僅供非商業瀏覽。發布者:Lomu,轉轉請註明出處: https://www.daogebangong.com/zh-Hant/articles/detail/Summary%20of%20Interpretation%20of%20Ancient%20Poems%20and%20Words%20in%20Volume%201%20of%20Chinese%2046%20Grade%201%20edited%20by%20the%20Ministry%20of%20Publication.html

(810)
打賞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single-end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