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都的秋ppt:說課稿模板:《故都的秋》-PPT教程免费ppt模版下载-道格办公

說課稿模板:《故都的秋》

今天我說課的課題是《故都的秋》。根據新課標的理念,對於本節課,我將從教材、學情、教學目標、教學過程、板書設計等幾個方面加以說明。

一、說教材

首先談一談我對教材的理解。

《故都的秋》是人教版高中語文必修2第一單元第二篇課文,是鬱達夫先生的一篇具有濃郁地域色彩的寫景抒情散文。本文通過對“秋晨的天空、秋槐的落蕊、秋蟬的殘鳴、秋雨的涼意、秋棗的色彩”等畫面描寫表現了故都的秋“清、靜、悲涼”的特點,讚美了故都秋色特有的美,抒發了作者眷念、熱愛故都的真摯感情,從中也流露出作者憂鬱、冷清的情懷。整體而言,本文以情馭景,以景顯情,將自然的“客觀色彩”與作家內心的“主觀色彩”完美地融化在一起,秋中有情的眷戀,情中有秋的落寞。學習本文可以逐漸提高學生鑑賞散文的能力,感受散文情景融合的藝術之美。

二、說學情

教師不僅要對教材進行分析,還要對學生的情況有清晰明了的掌握,這樣才能做到因材施教,有的放矢。接下來我將對學情進行分析:高一的學生已具備較強的邏輯思維能力,學習自主性不斷增強,具備一定的散文鑑賞能力,然而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往往只停留在初讀和泛讀的層面,難以深入理解本文的抽象形像以及情景交融的寫作手法、作者豐富的情感內涵。這就要求老師引導學生反复閱讀,用心品味,感悟所寫之景,通過鑑賞品味語言,把握文章的思想主旨,體會作者的情感。

三、說教學目標

從課程標準中“全面提高學生語文素養”的基本理念和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我設計了以下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目標

概括課文內容,品味文中形象,學會情景交融的寫作手法,提高欣賞文學作品的能力。

2.過程與方法目標

通過朗讀領悟法、合作探究法,分析故都的秋的特點。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體會作者對故都的秋的讚美之情以及作者悲涼、傷感的情緒。

四、說教學重難點

新課標指出:教學過程中學生是主體,教師是主導。考慮到學生原有的基礎,現有的困難以及學習上的心理特徵,我確定本課的重點為:分析故都的秋的特點,學會情景交融的寫作手法;本課難點為:體會作者通過對北平秋色的描繪所流露出的內心情感。

五、說教法學法

正所謂“教學有法、教無定法、貴在得法”,良好的教學方法,可以發揮教學智慧,引導學生在品味語言中積累語言,在內容體會中掌握方法。 ,因此,在本節課我主要使用的教法有多媒體輔助教學法、通讀感悟法、情境教學法、小組討論法、點撥法等,同時我採用的學法有誦讀發、自主合作探究法、課前預習法、課中圈點批註法等,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他們的創新精神。

六、說教學過程

為了真正體現語文教學的人文性與工具性,充分提高學生運用文本的能力,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我設計如下五個教學環節: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良好的導入是激發學生學習熱情、求知慾和探究心理的有效方法。針對學生的年齡特點,上課伊始,我將在多媒體上呈現這樣的五幅圖片,一是香山如火的楓海,二是神秘幽靜的胡同,三是釣魚台的銀杏大道,四是地壇公園,五是八達嶺三林公園,並將這樣引導學生:“同學們,到北京旅遊除了長城、天安門、故宮,你們還會去哪?除了我們熟知的北京著名景點外,我們還是否留意過北平的秋天有哪些不一樣的景色?今天就讓我們一起學習一篇優美的散文,去看一看鬱達夫筆下的故都的秋是怎樣的迷人。

此時我將順勢板書我的課題。我這樣設計的意圖是為課文的學習奠定情感基礎,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形成良好的閱讀期待。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對於學生而言,語文教學應培養他們喜歡閱讀、敢於閱讀、樂於閱讀的習慣,整體感知的教學環節可以實現這一目的,所以在此環節會首先讓學生大聲自由朗讀課文,並藉助工具書及課文註釋解決生字詞。接著我將按照以下步驟進行教學。

(1)檢查學生的預習情況,分組朗讀領悟法,點名要求學生分享課前蒐集到的關於鬱達夫生平的材料及本文的寫作背景,形成利用資源的良好習慣。

(2)分組朗讀領悟法,理清文章結構。指導學生齊讀1-14自然段,並思考故都的秋的特點,作者對秋的情感預設為(清、靜、悲涼)及喜愛讚美之情。

(3)第2組學生齊讀2、13小段,思考為什麼總是寫江南之秋。

(4)第3組學生默讀剩下段落部分,思考,作者寫了哪些景物體現故都的特點。預設(秋晨圖、秋槐圖、秋雨圖、秋蟬圖、秋果圖)

這樣設計可以幫助學生理解文章結構首尾呼應,學生已經明確本文作者將故都的秋“清、靜、悲涼”的特點與江南秋景進行對比,側面概括以及正面從秋晨、秋槐、秋蟬、秋雨、秋果等表現展開敘寫,從而對本文形成整體感知,更能使學生清晰地感受散文形散神聚的特點,為深入研讀打下好基礎。

(三)品讀感悟,體會情感

研讀是深入地和文本對話,和作者對話,所以我在研讀部分我將提出以下幾個問題,從而引導學生深入研讀故都的秋的特點與本文所蘊含的深刻內涵。

問題一:課文題目為《故都的秋》而非“北平的秋”?

這一問題較簡單,我預設學生能夠回答出:“故都是過往繁華之意,懷有傷感之情,也包含作者對於故土的眷戀。

問題二:本文中的哪些景色表現了作者“清、靜、悲涼”的情感?

明確:如“租人家一椽破屋來住著”,“在破壁腰中,靜對著”“牽牛藥的藍朵”,而且認為牽牛花是“藍色或白色為最佳,紫黑色次之,淡紅者最下”,可見作家內心的孤獨、冷靜與淡淡的悲涼。畫面中底色都是青藍灰白等“冷色”,“馴鴿的飛聲”反襯出秋晨的寂靜。這些描寫能將自然界的“客觀色彩”——故都秋色與作家內心的主觀色彩——個人心情自然地融化在一起,達到完善的交融與統一。

問題三:聯繫背景知識思考:作者如此喜愛故都的秋,為什麼秋陽下的巍巍宮殿也沒有歡快的充滿生機的圖景,而是一幅幅清冷幽靜傷感的圖畫呢?

此處是我的教學重點部分,因此我將採用小組討論法,以語文組的形式進行,給予學生8分鐘的時間充分討論,每組討論後形成觀點,推舉一名代表發言。

我預設學生形成以下觀點:本文作者運用情景交融的寫作手法,作者身世飄零,在求學和回國後都飽受人生愁苦與哀痛,所以他不可能會有歡快而充滿生機的圖景,也不可能出現熱鬧的金碧輝煌的宮殿,而是冷清、幽靜、悲涼的圖畫。

同時我會在多媒體PPT課件上出示關於作者鬱達夫寫作的背景材料,如鬱達夫生活在動亂年代,1913年9月隨長兄赴日留學,深受近代歐洲、日本各種社會思潮和文藝作品的熏陶。十年的異國生活,使他飽受屈辱和歧視。當時由於國民黨白色恐怖的威脅等原因,鬱達夫從1933年4月由上海遷居杭州,1936年2月離杭赴福州,在杭州居住了近三年。在這段時間裡,他思想苦悶,創作枯竭,過的是一種閒散安逸的生活,並花了許多時間到處遊山玩水,在一定程度上也是為了排遣現實帶給他的苦悶和離群索居的寂寞。 1934年7月,鬱達夫不遠千里從杭州經青島雲北平,再次飽嚐了故都的秋“味”,並寫下了優美的散文——《故都的秋》。

通過結合作者的寫作背景引導學生理解作者因眷戀故都才產生這樣的情感,並這樣去引導學生:這是情境交融的寫作手法,作者身世飄零,飽嚐人生的愁苦與哀傷,作者看到的不是明快的秋景而是人生感悟。一切景語皆情語,所以不寫身世飄零只是憑藉著一個普通文人的眼光和體驗。他筆下的故都的秋都蒙上一層奇異的主觀色彩,如作者寫落下的槐樹葉,並不是一種哀嘆,而是像象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種落蕊,早晨起來,會鋪得滿地。腳踏上去,聲音也沒有,氣味也沒有,只能感出一點點極微細極柔軟的觸覺。

接著我將引導學生回到原文中劃出作者細膩且獨特的句子,多讀多感受作者正是由於鬱達夫這樣一個平民且飽受流離之苦的讀書人才能深刻細膩感受到的情懷,並深入體會作者寓情於景寫作手法的妙處,感受故都的秋的獨特韻味,完成對我本課重點內容的挖掘。

問題四:本文的“形”是什麼?“神”是什麼?“形”與“神”的結合點是什麼?

明確:本文的“形”是故都的自然風物,具體說就是文中描寫的五幅秋景圖。 “神”是讚美故都的自然風景,抒發嚮往、眷念故都之秋的真情,流露出深遠的憂思和孤獨感。 “結合點”是“清”“靜”“悲涼”。

(四)再讀課文,延伸思維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在發展語言能力的同時,發展思維能力,激發想像力和創造潛能”所以在拓展延伸環節我將提出這樣一個問題請學生討論並暢所欲言。

問題:有人說鬱達夫所寫的故都的秋味,實則是對自我的一種追去,你是否支持這種說法,請說明理由。

通過小組的激烈討論及對本文內涵的理解,我預設學生會這樣解讀,如“一切景語皆情語,本文作者採用寓情於景的寫作手法,描寫的秋味的'清、靜、悲涼'正是作者冷清、寂寞、悲哀的心境的觀照,文中細膩難而又獨特的感受,憂鬱而優美的情懷,恐怕也只有鬱達夫這樣一個具有平民傾向而又飽嚐顛沛流離之苦的讀書人才能真正體驗得到,才能表現的細膩難而又深刻,因此作者懷念故都的秋其實是尋找內心的慰藉和心里平衡,如'掃街的在樹影下一陣掃後,灰土上留下來的一條條掃帚的絲紋,看起來既覺得細膩,又覺得清閒,潛意識下並且還覺得有點兒落寞,古人所說的梧桐一葉而天下知秋的遙想,大約也就在這些深沈的地方',這些深沉的地方作者看到的不是整潔而是細膩、落寞和深沉。

這樣設計的目的是引導學生在理解本文內容的基礎上發散思維,進一步探討作者的內心世界,從而解決我難點部分的講解。

(五)小結作業,積累運用

在此環節我將通過師生共同總結的方式梳理本文的重難點內容,同時為了培養學生蒐集素材的能力,加深對文章的理解,探討中國傳統文人的內心世界,我將設計以下2道作業:

1.蒐集古代關於秋的詩文及名句名篇;

2.蒐集素材,進行排列篩選,撰寫一篇“中國古代文人與秋”的小評論。

以上就是我預設的教學過程,在實際教學中我將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順學而導,最大限度地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和創造性。相信在這一節課中,學生不僅會有知識與能力的提高,也會受到情感的體驗與熏陶。

七、說板書設計

板書設計要突出重點、難點,使學生一目了然。所以我的板書是這樣設計的:

我的說課到此結束,謝謝各位評委老師!

文章為用戶上傳,僅供非商業瀏覽。發布者:Lomu,轉轉請註明出處: https://www.daogebangong.com/zh-Hant/articles/detail/Lecture%20draft%20template%20Autumn%20in%20the%20Old%20Capital.html

(810)
打賞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single-end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