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張裕釗,其書高古渾穆,點畫轉折,皆絕痕跡,而意態逋峭特甚。其神韻皆晉宋得意處。真能甑晉陶魏,孕宋梁而育齊隋,千年以來無與比”。 ——康有為《廣藝舟雙揖》
湖北張裕釗到底寫了怎樣一手好的書法,能夠被書法大家,清末碑學書法領軍人物康有為如此盛讚,被稱為“前年以來無與比”,對於一個書法家來說,還有這樣的讚美更無以復加的嗎?這要從一塊碑刻說起。
清光緒十二年,河北南宮重修縣學,張裕釗撰文並書寫了《重修南宮縣學碑記》,這塊碑刻也被稱為《南宮碑》,此碑也成為張裕釗書法的代表作品,張裕釗的書法也因此得名“南宮體”,“南宮體”其實是一種魏碑體書法,不同的是張裕釗把北方魏碑的方正硬朗和南方帖學的柔美溫潤結合在一起,寫出了一種碑帖相互融合的字體,被稱為“南宮體”,也是被康有為盛讚的一種字體。
“南宮體”書法融北碑南帖於一爐,用筆老辣、筋骨內含,既有魏碑書法的方正,也有帖學書法的柔和,有幾分魏碑的自然,也有幾分唐代楷書的法度,內圓外方,剛柔並濟,能夠在碑學盛行的清代末年,寫出碑帖融合的感覺,也難怪康有為誇她,更重要的是《南宮碑》所表述的內容,提出“天下之治在人才,而人才必出於學”的思想,廢除科舉制度和八股文,此文字內容也是千年一遇。
另外張裕釗的書法,對康有為也有很大的啟發,康有為曾得到一幅張裕釗的書法真跡,認真觀察張裕釗書法的用筆、用墨、章法、結構,深受啟發,才大悟筆法,“吾得其書,審其落墨運筆,中筆必折,外墨必連,轉必提頓,以方為圓,落必含蓄,以圓為方;故為銳筆而必留,為漲筆而實潔,乃大悟筆法。”
張裕釗的“南宮體”書法確實在方圓之變上有著獨到的處理,張裕釗的這種“外方內圓”的處理方式,讓字體看起來遒勁有力的同時,還能夠筋骨內含,內外都方則太過於剛硬,容易讓字體變“野”,方圓並用且不野俗,正是張裕釗書法的高明之處。
出身書香世家,自幼聰慧,又是曾國藩高足的張裕釗雖然在仕途上屢屢受挫,但是他在教育、書法、文學上卻取得了很高的成就,也算是不屈其才了。
文章為用戶上傳,僅供非商業瀏覽。發布者:Lomu,轉轉請註明出處: https://www.daogebangong.com/zh-Hant/articles/detail/He%20created%20the%20Nangong%20style%20originally%20combining%20calligraphy%20and%20inscriptions%20Kang%20Youwei%20deeply%20inspired.html
评论列表(196条)
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