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密的《陳情表》是一篇寫給晉武帝司馬炎的奏表。蜀漢滅亡後,李密便在家侍奉"夙嬰疾病,常在床蓐"的祖母,親"侍湯藥,未曾廢離"。公元265年,司馬炎詔請李密出來做官,先拜郎中,尋除洗馬。李密因祖母年事已高,"辭不就職",司馬炎"詔書切峻",責備李密"逋慢",李密便寫下了這篇至情至性的《陳情表》。 《晉書·李密傳》載:"武帝覽之曰:'士之有名,不虛然哉!'"於是,答應了李密"願乞終養"的請求。文章情文並茂,"直攄真情,不加雕飾"(《古代散文選》),千百年來,被人稱誦至今。 《古文觀止》評曰:"歷敘情事,俱從天真寫出,無一字虛言駕飾。……至性之言,自爾悲惻動人。"每當誦讀此文,想其烏鳥深情,無不為之感動。
有位老師撰文《千古矯情〈陳情表〉》說:"想到矯情也可以叫做一種不朽,狡黠也能稱作一份摯情,就每每覺得如鯁在喉,閱讀時晦澀如青果,講解時強顏作歡悅,多年了,每每在課堂上遭遇《陳情表》,我都有這樣的感受。"此位老師如此討厭《陳情表》,是因為覺得李密所陳之情不真實,是"矯情" , "這種所謂的'孝'從一開始就被披上了一層'虛偽'的面紗", 而且"虛假得無以復加"。理由是:其一,"現在'欲奉詔奔馳,劉病日篤',因此不能赴任,但為什麼他在蜀漢做尚書郎時就沒有抱怨這些,況且'劉夙嬰疾病',已經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情,以前能做官,現在就不能做?"其二,"究其根本,他是蜀漢舊臣,心念舊恩,不願出面做晉朝的官。"我以為,這兩條理由都很牽強。李密明明在文章中說:"臣少仕偽朝,歷職郎署,本圖宦達,不矜名節。"只是"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今年九十有六,是臣盡節於陛下之日長,報劉之日短也。"事實上,李密也並非"不願做晉朝的官",《晉書·李密傳》載:"後劉終,服闋,复以洗馬徵至洛。"即使李密當時真的"不願做晉朝的官",也不能否認他對祖母的真情。請看李密的訴說:"臣以險釁,夙遭閔兇。生孩六月,慈父見背;行年四歲,舅奪母志。祖母劉憫臣孤弱,躬親撫養。臣少多疾病,九歲不行,零丁孤苦,至於成立。""臣無祖母,無以至今日;祖母無臣,無以終餘年。母孫二人,更相為命,是以區區不敢廢遠。"哪一字不是從胸臆中自然流出?若以老人臥病在床,孫兒親"侍湯藥,未曾廢離"為"矯情",而任祖母痛苦呻吟,孫兒視而不見、充耳不聞才算真嗎? "以前能做官",是因為祖母尚未"九十有六",今祖母已"日薄西山,氣息奄奄,人命危淺,朝不慮夕",所以官暫不能做也。
這位老師認為:"恪守'孝道'並不僅僅意味著每時每刻守著自己的親人,做官後的盡孝會因為擁有了權力而變得更加務實、完善。"盡孝,固然不必"每時每刻守著自己的親人"因為還要有自己的事業,但在老人"常在床蓐"之時,還是以"親侍湯藥"為誠;當老人彌留之際,還是以"守著"更能讓老人平靜安息。我不知"做官後的盡孝"如何會"變得更加務實、完善"?是利用自己手中的權力來"盡孝"嗎?還是特別看重世俗的趨炎附勢?然而,湯藥可以由別人來侍奉,心,卻只能在自己胸中,別人是無法替代的。
這位老師又說:"我們提倡'孝',但不是不分青紅皂白的'孝'。"不知這位老師如何把"孝"分出"青紅皂白"來?看來像李密這樣"烏鳥私情,願乞終養""區區不敢廢遠"的至誠是不在趙老師的"孝"之範圍內的。
這位老師也認為,"以感人淺深,衡量作品之優劣,往往得之。"但又說人們閱讀李密的《陳情表》,"淚為之流,心為之痛","就是因為它使用了當時頗為流行的'駢體文'的格式,著意對偶,辭采華麗……使閱讀者容易陷入語言圈套"。可是這位老師在文中特別欣賞和推崇的松江人文生的侍女柳兒的《遺文郎永別書》又何嘗不是"著意對偶"?請看趙老師的引文:"郎非負義,妾豈忘心!才子風流,綺羅如夢;阿儂心事,雲水成塵!滄海珠歸,於今絕念;崑山玉碎,無用偷生。看路畔之蕭郎,恨河間之姹女。朱欄獨倚,綠綺空焚。已矣何言,哀哉自悼。"全篇幾乎全是對偶,為何不是"語言圈套"?語言形式是思想的外衣,我們追求的是內容和形式的和諧統一。我不贊成這位老師"發諸真情……即使是粗鄙之文也能力透紙背"的觀點。 "粗鄙之文"如何能夠"力透紙背"?不錯,我們提倡因情為文,反對為文而造情,文章所表達的情感首先應該是真實的,但我們更追求文章思想的善和美,因為善和美的東西首先就是真實的,而真實的東西不一定是美和善的。宿妓嫖娼,貪污腐化,紙醉金迷,驕奢淫逸,哪一種感情不真實?卻為高尚的社會道德所不齒。這位老師認為"柳兒的一封遺書""感情是自然而然地發展的","就和《陳情表》表現出不同的格調"。是的,若論文采,這封遺書也許並不比《陳情表》遜色,但倘言格調,它不僅不能與林覺民的《與妻書》相比,亦不能與李密的《陳情表》並論。我讀書也少,不知柳兒何許人。單就這位老師稱頌的這篇《遺文郎永別書》而論,格調就不高,儘管她表達的感情也許真實。即使她與文生真的"兩情相悅",將置文生正妻於何地?鳩占烏巢而不成,便怨"河東獅子吼",以至於"絕念"輕生,如此不珍惜生命,"心不旁騖,只是為了情",還談什麼格調!而李密不為官階所動,在"詔書切峻,責臣逋慢。郡縣逼迫,催臣上道;州司臨門,急於星火"的情況下,仍然上書皇帝,"願乞終養",希望皇帝"矜憫愚誠,聽臣微志",言辭誠懇,情真意切,真乃高格,可為世範。所以,"晉武覽表,嘉其誠款,賜奴婢二人,使郡縣供祖母奉膳"。 (《古文觀止》)
讀書治學貴在創造,創意造言,絕不相襲。這位老師從《陳情表》中讀出"矯情",並形諸文字,實為可嘉。但所創之意須符合文本,所造之言要持之有據,切不可隨我好惡,妄自生非。我以為,《陳情表》乃至情至性之文,非至誠至孝之人不能共鳴。要說文章中有虛言的話,也許僅"逮奉聖朝,沐浴清化"數言而已,亦不得已而為之也。
文章為用戶上傳,僅供非商業瀏覽。發布者:Lomu,轉轉請註明出處: https://www.daogebangong.com/zh-Hant/articles/detail/Chen%20Qing%20Biao.html
评论列表(196条)
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