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字體結構的空間分割分析書法家的風格-字體教程免费ppt模版下载-道格办公

從字體結構的空間分割分析書法家的風格

、隸書、楷書、草書等等。每種書體都有其獨特的特點和風格。然而,同一種書體的不同書法家也會呈現出不同的風格。在書法家的風格中,字體結構是一個重要的方面。字體結構的空間分割是指書法家在書寫漢字時對字形的劃分和分割。這種分割方式在不同的書法家之間也有所不同。例如,在楷書中,有的書法家更注重筆劃之間的相互平衡和協調,所以他們的字體結構會更為整齊規矩;而有的書法家則更注重筆劃的流暢和自然,所以他們的字體結構會更為靈動自由。通過對字體結構的空間分割分析,可以識別出書法家的風格特點。例如,有些書法家在書寫漢字時,會特別

從孩提時代識字開始,就逐步認識漢字的一筆一畫到偏旁部首,才是整個一個字。漢字是有結構的,不同漢字的結構就是其基本框架。從書法的層面講,漢字也有不同的書體,有篆書、隸書、草書、行書、楷書等五種基本字體。書法的創作,無論是寫哪一種書體,都是按照基本結構一個一個漢字書寫,由無形到有形,落到紙面上形成一件完整的有形的書法作品。

王羲之《得示帖》

以王羲之《得示帖》為例,如紅色標記處,單字外輪廓趨於圓形。

康有為《廣藝舟雙楫》中提出“書為形學”康氏這裡說的形學應該包含兩個層面內容——結體和造型。漢字是由每一個點畫組合而成,是一個獨立的個體。漢字的組合結體過程就是造型,這個過程又有客觀和主觀性。由於字體結構的不同,如上下結構、左右結構等,結構是固定的,是客觀的。結字方法則是主觀的,受書寫主體的主觀意識支配,寫出來書法就有了不同的造型,這就有了不同風格問題。

寫書法就是一個藝術創作過程。結體造型是章法佈局的最基本元素,從結體到造型有個時間和空間的遞進,從客觀到主觀,注入了書寫者(作者、書法家)的主觀意識,是作者思想情感個審美意識的表達,從漢字的固有形式向藝術昇華。

鄧石如篆書《白氏草堂記六屏》

我們把一張創作的宣紙規定成為一個平面空間,一件完整有形的書法作品就是把這個空間進行了眾多的空間分割。首先是每一個漢字的結構分割空間,再就是字結構的形體之外的空間,如果對結構的空間特徵進行觀察,這些空間(二維空間)形狀各異,大小不同,有的是完全孤立的,有的與其他空間還保持著一些聯繫。

不同的字體會產生不同的空間,每一種字體、每一種風格、每一件作品就有了具體特徵。這些空間的特徵,對變化無窮的字結構獲得一種新的認識。這些空間的形狀,因不同書體形成不同的空間,也因為不同作者產生了不同的空間。不同的空間形狀給予我們不同的感覺,空間與感受之間有的是簡單、樸素的關係,如楷書、篆書。空間的複雜組合所帶來的感受也更複雜,但不同作品的字結構所帶來的不同感覺清晰可辨。

我們欣賞某一件書法作品時,不看每一個字如何,而是去看字外的空間分割,會得到不同的感受。還有,把一件書法作品通過反白處理,字變成白色,空間變成黑色,視覺上也會帶來不同的感受。

懷素《自述帖》局部空間分割

再就是空間分割面積的大小。字結構內部的單元空間面積大小不一,它們的分佈大致可以分為兩類:均勻排布和非均勻排布,均勻排布指的是單字內部各單元空間面積相近。非均勻排布指的是單字內部各單元空間的面積不等。單字內部有些空間比較大,有些空間比較小,但仔細觀察,可以發現較大的空間面積大小相近,較小的空間面積也相近。如果單元空間面積盡可能接近,這些字結構就勻稱、穩定。

隨著時間的推移,形成一種把握,就成了書寫者長期的潛意識,慢慢也就形成了風格。

這一結字風格就成了我們觀察書法家各種結字風格的出發點。有了這樣一種原則,判斷一位書法家在結構上的創造,便作為一桿標尺。

八大山人字結構(下)與王羲之字結構比較(上)

通過單字內部單元空間的形狀、面積來觀察字結構,就會發現某些書法家在字結構上進行創造的方法。八大山人的結字非常有個性,八大山人在字體某個部位空間進行了誇張,單字內部某一空間誇張,就造成與其他空間的強烈對比,就形成了八大山人書法風格的重要標準。

張即之《佛遺教經》局部

如果把字結構外沿的端點連起來,觀察字結構的外接多邊形,這個多邊形的形狀對字結構有重要影響,就得出一個結論,不同書家的作品會有一個完全不同的代表性,這便是完全不同的風格。如王羲之、黃庭堅與米芾字結構的外接多邊形。

米芾行草書欣賞《賀鑄帖》

王羲之,趨近於圓形;黃庭堅,銳利而誇張的多邊形;米芾:接近於方形的多邊形。

由於每個人書寫時都有自己動作的習慣,使用力量的習慣,如寫撇畫。左下方撇出的筆劃有一個習慣的方向和節奏,書寫成熟後,這種習慣便成為一個人書寫的動作模式。它是在長期的書寫中,在潛意識中形成的,不自覺,但十分穩定。這種書寫模式反映在每一個字結構中。

米芾行草書欣賞《賀鑄帖》

在欣賞書法作品時,對作品中的單元空間、外接多邊形、平行漸變等空間特徵,也通常會落入欣賞者意識中,在客觀上已經影響到欣賞者的潛意識。

一位鑑賞家對書法史上每一位書法家的作品形成一種定式,就掌握了書家的風格特徵,為鑑定書家的作品真偽提供了一個標杆。人並不是印刷機,臨寫的再像也會有自己的潛意識注入,由此看從書家風格上鑑定作品真偽是最重要的依據。至於其它作偽,紙張、印章、做舊等等倒成了輔助。看來練就鑑賞的火眼金睛並非易事,不會寫不會畫的豎畫鑑賞家會存在嗎?!(文/一者

文章為用戶上傳,僅供非商業瀏覽。發布者:Lomu,轉轉請註明出處: https://www.daogebangong.com/zh-Hant/articles/detail/Analysis%20of%20Calligraphers%20Style%20from%20the%20Space%20Segmentation%20of%20Font%20Structure.html

(810)
打賞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single-end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