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新课改对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出了更多新的要求,教师的教学观念要进行转变,教学方法也要进行改革创新. 教师不能再依赖于传统的灌输式的教学方法,而是要“另谋出路”. 结合时代需求精心设计教学方案,多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考虑问题,也要适度使用多媒体等辅助工具,避免教学方式的单一化.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课堂效率,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本文将以“小数性质”课堂教学为例,浅谈小学数学中的小数教学,以此对教师如何提高教学质量,提出一些看法和建议.
【关键词】 小学数学;小数;性质;课堂教学
本文以人教版为例,小数的学习一般在小学四年级下学期. 三四年级的学生在学习上还是在打基础,他们学习的东西都比较简单. 因而教师教学的过程中,特别是在解释概念的时候,应该尽量与学生之前学习过的知识联系起来以帮助他们理解. 在他们能够充分理解概念后,再加深难度. 这样就有了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对于知识的累积和记忆是层级式的,不会因为一下子被灌输了太多的东西而摸不着头脑. 另外,三四年级的学生,正是活泼好动对一切都充满好奇和兴趣的年纪,教师不能一味采取严厉管束的方式,这只会使学生产生厌学心理,对于知识的学习毫无帮助不说,严重的还会对他们今后的学习生活产生很大的阻碍. 因而教师应该正确地引导学生,将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索欲转移到学习上来. 虽然,这个过程需要教师花费很多心思,但作为一名人民教师,身上肩负的责任不就是教书育人,为国家培养人才吗?所以教师不能怕麻烦,而是应该积极地寻求办法,这对学生对教师自己都是有益处的.
一、小数教学的概念
“小数的性质”是九年制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八册第四单元第二小节“小数的性质和小数的大小比较”中的内容. 这一小节需要的教学课时一般是一节课的时间,也就是40分钟. 在这40分钟中,教师要完成的教学目标是:1. 引导学生了解、掌握小数的性质,并能够在此基础上利用小数的性质自行解答小数化简和改写方面的练习. 2. 因为是基础课程,所以在此过程中还要能够达到培养学生初步的数学意识和思想,使学生能够把握数学每个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 并且,学生能够利用这种联系进一步进行相关知识点之间的相互转换,以达到“举一反三”、“一通百通”的目的. 3. 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观察能力、动手能力、逻辑能力和归纳能力. 这些能力的培养对于学生今后的学习生活有一定的助益,如果学生运用得当,能够有效帮助他们在摸索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的过程中少走很多弯路.
二、提高小数教学的措施
教师在明确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后,具体该如何去做呢?本文将具体过程分成了以下几个步骤:
(一)课前:认真备课,精心设计教案
有些教师可能会觉得小学的数学课非常简单,有时事情比较多的时候,就会疏忽了在课前进行备课. 这其实是不对的. 因为教师如果疏忽了备课,就很难把握整个课程的节奏,一旦出现了突发状况也能立即做出应对以便较好地解决问题. 而且,如果教师没有备课,在整个课程中就不能起好的引导作用,难免会出现过去那种照本宣科的教学模式. 在这种模式下,培养学生自主思考等各方面能力的教学目标几乎不能实现. 所以,教师在课前备课、设计教案很有其必要性.
(二)课上:引导式教学
教师在课堂中可以用提问题和学生互动的方式,引出教学内容. 比如说在开始前,教师可以给出一个数字“1”然后提问“这是几?”学生回答后,教师可以进行追问:“如果在这个数字后添一个0,这个数和之前是不是一样大了呢?”学生回答后,教师可以举出另一个数字“0.1”:“那么我们在这个数字后面添加0的话,这个数的大小有没有变化呢?”学生这时一定会积极回答. 教师此时可以展示几组数字,比如说“0.2,0.20”、“0.4,0.400”、“3,30”询问学生在这些数字中,有哪些数字大小改变了,那些大小没变的数字都是哪一类数字呢?学生一般都能回答前一个问题,但在之后的数字归类上可能说不出来是哪一种数字. 这个时候,教师就要帮助学生进行联想,回忆之前学习的知识:“大家还记不记得我们上一节课学习了哪一类数字呢?”这个环节很重要,因为它是新旧知识的衔接点. 首先,能锻炼学生对新旧知识内在联系的把握能力,以实现第二个教学目标. 其次,还能帮助学生形成记忆网络,以更好地记忆知识. 另外,还能帮助学生养成温故而知新的好习惯,明确告诉学生,学过的知识不能学过了就算了,它与后面要学的知识是一体的,所以要时常复习.
之后,教师继续进行举例,以引导学生自己归纳出小数的性质. 此外,教师可以借助生活中一些物品的价格或者是借助米尺来进行验证. 用这些生活中常见的东西作为教具,能让学生也参与到验证的过程中来,以达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目的. 当然,这个验证过程不一定要教师引着学生做,也可以采取分组的方式,先让学生想办法自行验证. 这样的话,能够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合作交流能力和动手能力.
在课程最后,教师要将练习题按从易到难的顺序给学生做,以帮助学生拓展思维 ,巩固课堂内容,提高课堂效率.
(三)课后:鼓励学生多思考
教师要鼓励学生多提问题,以帮助那些理解能力比较差的学生跟上进度. 教师还要认真批改作业以得到课堂效果的第一手反馈,并据此改进自己的教学方式.
结语:总而言之,教师在进行小学数学的小数教学时,首先要充分重视这一个章节的教学,准确把握教学目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然后从课前、课中、课后这三个方面有针对性的进行教学.
【参考文献】
[1]郑毓信.数学思维与小学数学教学[J].课程、教材、教法,2004.
[2]郭其龙.关于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的思考[J].江苏教育研究,2008.
文章为用户上传,仅供非商业浏览。发布者:Lomu,转转请注明出处: https://www.daogebangong.com/fr/articles/detail/pz1nhn042oua.html
评论列表(196条)
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