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目前,我国高校英语教学取得了巨大的成绩。本文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从教学大纲、教学实施和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探讨高校英语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旨在提出问题,探讨解决方案,促进英语教学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高校英语教学;大学英语;专业英语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33-0258-01
一、关于教学大纲的问题
(一)英语教学的目标不清楚
教学目标是任何教学大纲需要首先明确的一个重要问题。对教学目标的认识直接关系到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评价方式的选择。纵观过去20多年里使用的各个版本的英语教学大纲可以看出,大纲对教学目标的描述可谓“飘忽不定”。
(二)教学要求与考试要求混淆
教学要求是教学大纲对英语教学过程中不同层次上学生应达到的语言能力的规定。考试要求是从命题的角度对考试形式、内容和考试反映的水平的描述。由于考试是根据抽样的数据对学生的英语水平进行判断,所以考试要求往往不是对学生应该掌握的知识和应该发展的技能的全面描述。英语专业教学大纲规定,英语专业的培养目标是使学生“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宽广的知识面、一定的相关专业知识、较强的能力和较高的素质”,那么教学的要求就应该紧扣培养目标,以学生的语言能力和专业素养为基础制定评价标准,区分不同层次学生能够使用语言完成的交际任务或达到的交际目标。以考试要求代替教学要求不能为外语教学提供正确的内容支持和有效的评价方式,其结果只能干扰正常的教学秩序,同时助长应试教育的风气。
二、关于教学过程与方法的问题
(一)过于强调英语的工具性
当前高校英语教学似乎越来越强调语言的工具性,无论是非英语专业的英语教学还是英语专业的英语教学都强调学以致用,致使教学过程中实用性和功用性的倾向越来越突出。戴炜栋、王雪梅(2007)指出,英语专业教学大纲提出的对复合型外语人才的培养就是英语工具性的一种直接体现,其本质就是英语作为一种工具被夹在其他专业知识中。这种实用主义的工具性观点体现在教学中就是在外语专业教学的有限时间内挤进了大量外交、经贸、新闻等方面的专业课程,从而客观上减少了英语专业知识性课程。因此,不少专家指出,当前英语专业教学对学生的人文素养重视不够。
(二)过于强调知识的教学,忽视能力的培养
高等教育的特殊性之一是将科学研究引入教学过程,使大学教学区别于中小学学习现成知识的教学过程,成为在教师指导下学生的学习与研究相结合的过程。因此高等教育除了要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之外,还要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习惯,使学生具备有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以便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更新知识、提高能力。如果作为高等教育阶段素质教育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的英语课程,甚至作为学生职业生涯起点的英语专业课程仍然强调知识的灌输和积累,而忽视学生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学生将难以在今后的人生和职业发展中取得进步。
三、关于英语教材的问题
目前,我国高校英语教材呈现百花齐放的局面。随着高校英语教学改革的推进,特别是为了顺应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要求,传统的纸质教材正在逐步为基于计算机和网络的新型教材所代替,教材的开发取得了很大进步。但是,由于国内教材编写理论研究和技术研究非常贫乏,大多数教材编写者未经过专门的训练,教材编写的理念和技术都不尽人意。陈坚林(2007)认为,目前各院校大学英语使用的几套教材仍未打破“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虽然教材载体多样,但教材资源未被充分利用;教材的网络版只是纸质教材的翻版,而计算机只是作为一个辅助的工具,没能与课程完全整合。胡壮麟(2005)指出,各出版社对语言技能类、语言应用类、语言文化类和专业英语类等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的教材编写似乎力度不大。
四、关于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的问题
不少学者指出,外语教师理论意识淡薄,课堂教学缺乏理论指导将极大制约我国外语教学质量的提高。因此,加强英语教师专业队伍建设是高校英语教学得以持续发展的关键。要提高教师的理论素养和教学能力,就必须加强师资培训工作,鼓励教师通过各种方式参与进修。然而,当前在我国不少高校里,无论是英语专业还是大学英语的教师出国进修的机会少之又少,出国比例也因学校和所在区域不同而呈现不均衡现象。教师申请国内进修、在职就读学位或脱产进修等也受到学校各种政策的限制。此外,一些高校大学英语教师的课时量过重,有的甚至达到每周20节。沉重的备课负担使他们根本无暇考虑进修和科研问题。为了缓解英语教师队伍建设不足的情况,各高校应为教师参与各种方式的进修创造宽松的条件,并且鼓励教师通过集体备课、听课、讲座、讨论和观摩等多种形式进行理论和实践交流,提升理论水平,改进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王才仁.总结经验,深化改革,开创大学外语教学新局面[J].外语界,2009(1).
Articles are uploaded by users and are for non-commercial browsing only. Posted by: Lomu, please indicate the source: https://www.daogebangong.com/en/articles/detail/pzztmt01wo8m.html
评论列表(196条)
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