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化建设对企业核心竞争力形成的价值-Free ppt template download - daogeziyuan

论文化建设对企业核心竞争力形成的价值

论文化建设对企业核心竞争力形成的价值

摘 要:核心竞争力是优势企业发展的核心基础,是把强势的经营管理理念转变成生产力,体现经济实力的媒介,是改造企业内外环境、获取利润的实现途径。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必须形成整体合力,在其中,企业文化会影响核心竞争力的价值取向,因而要确立全体职工认同的共享价值观,引导企业竞争力的正确方向。企业文化处于变革和运动之中,随着环境的变化,必须整合创新,根据市场需求的变化不断对核心竞争能力进行拓宽、深化或修正,保持持久的竞争优势。

关键词:企业文化;核心竞争力;企业管理

中图分类号:F27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10-0033-03

当前,中国企业核心竞争力建设不足,整体竞争力处于较低水平,造成这种情况的因素很多,但其中企业文化建设不足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因素。在20世纪50年代,中国的部分国有企业提出了一些具有自己独特经营理念,反映自身经营特点的思想和做法,如鞍钢宪法和大庆铁人精神等。这些思想和口号在当时并没有冠之以企业文化的名头,但实际上却是企业管理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但是,这种思想和口号并没有在后来的生产经营中得到长期的延续,这既有时代变迁的影响而使这些企业经营思想没有得到及时的更新发展有关,也与企业对这些思想和文化没有认真总结有关。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对外开放使我们认识到企业文化对企业经营的重要性,因此在学习借鉴国外先进的管理经验的同时,企业文化作为一种管理模式又被引入中国的企业中。通过文艺活动、口号标语,有些企业还直接请广告公司做CI形象设计统一服装、统一标志,促进了中国企业文化的建设。但是,这时的企业文化建设还处于表面,一些企业文化建设的明星式企业有的还在经营中走向了没落,这说明,企业文化如果停留在表面,忽略了文化内涵建设和企业管理的基础建设,企业文化也不能解决企业存在的各种问题。企业文化不能代替企业的管理。

一、中国企业文化建设对核心竞争力作用的发展现状

当前在中国许多中小企业管理中存在着三种倾向:家族式企业管理模式、独裁式企业管理模式以及军事化企业管理模式。这些模式从某种角度讲也是一种企业文化,因为企业文化属于一种亚文化,自然会受到管理模式的影响,这就形成了在各种管理模式下的企业文化产生的根源。家族式企业管理模式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罩上一层温情脉脉的面纱,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更多地融入了传统的亲情关系,具有一些非理性特征。家族企业的管理模式在企业发展的初期有一定的优势和必然性,但是,随着企业的发展,这种模式的种种弊端就暴露无遗,民营企业要想进一步发展壮大,必须要突破传统的家族式管理模式。独裁式经营模式的产生,来源于中国传统的“人治”观念,而且也与企业的集权式管理有关,一些企业的经营成功也与经营者具有独到的成功绝招有关,这些成功的企业经营者们在经营中承受风险的能力特别强,对机会的把握有优势,具有丰富的市场运作经验。这些成功经验往往形成他们对自己能力无往不胜的自信,在企业中就出现了企业经营者独立决策的情况,从而出现了独裁式的经营风格。这种经营文化氛围中,企业整体经营管理水平和创新能力基本依赖于管理者的个人水平,如果管理者始终能够做到创新,管理水平不断提升,企业发展会不断前进。但如果管理者不能适应环境变化,故步自封,则企业发展能力就会不断下降。在中国的企业中,还有不少的企业经营者喜欢用军事化的管理手段来经营管理企业,他们坚持说商场如战场,把企业的经营活动与军事对抗中的活动相提并论,在企业中实行军事化管理,严格要求和约束职工。这样虽然在短期可能会使执行力得到提升,但是,依靠强制的管理权力来推行的经营活动,需要更大程度上依赖管理决策者决策的科学性,而这是很难在复杂的市场环境中得到保证的。因此,军事化的管理只能是一时的,而不是长久的,尤其是当经营需要创新的时候。

企业文化建设是众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中国企业文化当前建设存在着不少问题,这些问题归结起来都与企业的内外部环境有关。从外部环境来讲,虽然经过了多年的改革开放,在外资企业先进管理经验的影响和激烈的竞争环境压力下,企业的经营管理有了一定的变化和发展,但是,新旧体制的碰撞,既是企业文化建设的机遇,又对新企业文化发展形成障碍。企业的许多经营活动还受到行政方面的多种干涉,使企业经营者往往无法真正实现创新管理。同时,市场体制不健全,不能充分体现管理创新的价值,企业经营活动有许多非正常的方面的影响。这些因素都会使企业经营不能从正常的途径得到发展,企业的经营者就会把主要的精力放在非经营性内容方面。一些企业家不再把苦练内功,加强管理、促进技术创新作为企业管理的核心,而是追求短期经济效益,在企业文化方面就表现为重表现,重眼前利益,缺乏战略和长远的眼光和投入。

此外,从企业的内部来看,企业文化的建设的主体不明确,企业职工参与文化建设的积极性不够。企业文化建设从根本上说是要在企业树立一种经营理念和发展模式,要成为企业每一个员工的自觉行为指南。这就需要企业文化建设不仅体现在企业形象建设上,还要在企业的各项工作中都要体现这种精神。这不是企业某一个部门的事,而是全体职工上下努力的结果。如果没有职工的参与创造,企业文化就会成为一种摆设和形式,因为文化的真正内涵是人们行为的思想体现。

二、企业核心竞争力构建下的文化流程打造

要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必须要重新打造企业文化流程,使企业文化融入企业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这样,企业才能顺应市场竞争的变化,不断需要社会的需求,提升自己的核心竞争力,通过文化修炼和积淀,从而在激烈的竞争中保持优势。

1.把企业文化建设放到增加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高度来认识。不管是企业中一般员工还是领导层,都要能其能力、需求和特长进行深入分析,制定出可以发挥其能力与特长的职业规划。针对其实际情况,分析其目前的状态和未来的发展潜力,并且分析其发展面临的困难,帮助其解决存在的问题。这样的好处不仅是对个人有意义,而且可以从更广泛的角度是对企业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得到一定的揭示。因为这正是我们在经营中难以做到的,也就是对人的能力和潜力的忽视。而文化建设正是要更充分地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把人的文化追求和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构建相结合,才能在未来的竞争中取得胜利。

2.为企业制定基于核心竞争力的远景规划。从核心竞争力角度对企业的理想文化进行分析,以此作为建立企业理念的开端。尽可能使企业中更多部门参与到这一过程中来,确保那些理念能够反映出对于企业较为重要的能力,并要确保这些核心竞争力能够被用来巩固远景规划和价值观。

3.分析支持和抵制变革的文化因素并制定改变企业文化的策略。找出企业文化中支持现状、抵制变革的因素,这些因素包括聘任实践、薪酬、政策和管理程序、习惯、行为规范以及绩效管理实践,确定用何种方法来中和那些抵制因素,用何种方法来最好地利用那些能够促进改变的因素。对目前文化和理想文化做一个分析,在此基础上创造所期盼的竞争力文化。决定要从目前文化的哪些方面入手。团结企业内部的主要影响人和发表意见的人。让这些盟友在有控制力和影响力的职位上任职。建立激励机制来巩固那些代表能力文化的行为和价值观。利用基于核心竞争力的选任程序帮助企业引进那些可带动所有员工去改变那些使当前文化得以维持的习惯,利用公共关系中的每一种手段表彰那些以新的企业文化作为标准的员工。为了创建竞争力文化,对那些所需要的行为和绩效进行嘉奖。策划文化变革过程的所有步骤。庆贺胜利,预测失败,作好受伤的准备,牢记目标的价值和工作的重要性。

4.对企业文化建设的成果进行评估和检查。定期评估在迈向理想文化的征途上处于何方,分析目前的状态,回顾所走过的道路并确定还得走多远。注意从企业、从自身以及变革过程中学到的东西。用一种崭新的眼光去看待那些至关重要的问题以及你所面对的障碍,并制定策略去克服它们。

三、借鉴成功企业的经验,形成自己的企业文化

随着经济全球化步伐的加快,各国之间相互影响的程度日益加深。任何一个民族的文化都不可能孤立的存在和发展,西方企业文化建设和发展过程中的有益经验,对中国企业文化建设有参考借鉴价值,我们应该认真研究吸收。企业文化建设系统应该是开放型的,必须兼容并蓄,充分吸收国内外优秀企业文化建设的经验,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遗产中的优秀精髓,逐步塑造本企业文化,这是中国企业文化建设的一条重要途径。

在日本,民族文化对企业文化的影响远较其他国家深远得多,重视文化与管理的嫁接使日本获得了空前的成功,日本的企业文化也因此饮誉世界。日本企业文化主要表现在重视经营理念和发挥团队精神两个方面。美国企业文化是倡导个人能力主义和强调理性主义。欧洲文化注重建立灵活多样、讲求实效的组织机构和制度、重视研究开发、重视制定着眼于世界市场的企业战略、重视员工的参与管理等特征。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尽管日本、美国及欧洲各国由于社会文化、政治经济背景不同,其企业文化有不少差距。但是,异中索同,抽象掉各国企业文化的具体表现形式,也可以找到一些共同规律。各国企业都树立了“以人为核心”的观念,尽管表现形式不同,但主旨都强调重视人、尊重人、相信人、发展人,强调人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应该说这些价值取向是值得借鉴的。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中国要成为21世纪的东方巨人,自然应该学习和借鉴国外企业文化的有效成分,但是任何简单的盲目移植都将因文化环境的变异而遭到失败。因此我们应坚持以我为主,在博采众长的基础上,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

在构建企业文化方面,我们没有必要妄自菲薄,而完全有理由相信,以我为主,在保持民族的优良传统和价值观的基础上,必然能够建构出具有中华民族特点的现代企业文化来。所谓“博采众长”就是要广泛吸收各种企业文化的长处。企业文化是一种具有鲜明的民族性的亚文化,这一特征决定了日、美适用的企业文化对中国企业不一定适用,这就要求我们从中国实际出发,从更广阔的视野采众长,将国外一切优秀的管理哲学和管理科学都要吸收进来,并使之融汇于中国优秀的民族文化之中。日本民族不惜工本的输入外来文化,以尊重、学习其他民族优秀文化的恢弘气度和坚毅精神,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利用外来文化进行创新性的文化革新,使得日本文化既带有其他民族文化的印痕,却又属于日本的文化。美国哈佛商学院研究海尔案例的佩恩教授说:“我们之所以选中海尔作为哈佛教学中的案例,正是因为我们看到了海尔不仅学习了西方、日本等发达国家先进的管理经验,更重要的是适合中国国情,创造了适合中国的管理文化。海尔能意识到这一点并运用成功,让我感到这是一个奇迹!”虽然只是一家之言,但字里行间给我们很大的启示: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才是我们建设企业文化的立足之本。

四、培育和提高企业学习力和竞争力

强调企业文化建设就是通过学习,以企业文化建设培育员工和组织的学习力,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学习型组织是指善于获取、创造、转移知识,并以新知识、新见解为指导,善于修正个人行为和组织行为的一种组织。在学习型组织中,组织成员拥有共同的愿望,这种愿望使企业不同个性的人凝聚在一起,朝着组织共同目标前进。这种学习是全方位的,不但注重员工的个体学习,更强调组织成员的合作学习和组织智力的开发,最终使企业具备不断创新的能力,使企业文化保持持久的活力,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1.企业竞争力源于学习力的提高,学习力依赖于企业文化建设的氛围和环境。现代企业竞争的决定性因素是核心竞争力,而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形成与发展源于学习力的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形成与发展就是学习力转化为竞争力的过程。这个过程的实现,只有通过建立“学习型企业”,通过学习,丰富员工的知识和智慧,培育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同时应明确,对于中国的现代企业来说,以提高组织的学习力,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围绕深化企业改革,建立新的体制这一目标,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学习活动。要使企业的改革方向和发展目标成为员工的普遍共识,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广泛的响应和互动,这需要“学习型企业”建立的推动。在这样的企业文化建设中,让所有员工自然、自主地激发出潜能,从而使组织发展产生不竭的活力。

2.加强组织修炼,提升企业整体素质。为了提高企业整体素质,必须进行组织修炼,建立学习型企业。增强企业应变的能力以及实现内心远大愿望、自创未来的能力。前者以改善心智模式、团队学习与系统思考为主,后者则以自我超越和建立共同愿景为主。虽然两套能力同样重要,但是就学习型组织而言,前者只是后者的必要条件。就好比人并不只是为了生存而生存,应该是为了更高的目的而生存。

组织修炼是提高企业整体素质的基本身段,主要包括五项修炼:第一项修炼,“自我超越”。第二项修炼,“改善心智模式”。就是要求企业不要墨守成规、因循守旧,要敢于否定自我、超越自我,树立一种崭新的心智模式去看问题,要敢于探索、勇于创新、追求卓越。第三项修炼,“建立共同愿景”。第四项修炼,“团队学习”。第五项修炼,“系统思考”。系统思考是“看见整体”的一项修炼。按照系统思考去研究处理事情,就应把所处理的事情看做一个系统,要看到系统的组成部分,还要看到这些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与相互作用,并从总体的角度把系统中的人、财、物、信息等加以处理和协调。

3.为使企业文化建设朝着建立“学习型企业”的方向发展,应倡导和实施创造性的学习理念、学习方式,这是开发人的创造力进而推进社会发展的基本途径。企业文化建设朝向学习力和竞争力迈进,是应对新的社会发展模式的一种战略。人们只有不断学习,掌握新的知识和技术,才能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更好地推动生产力进步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总之,21世纪企业文化建设应以形成“学习型企业”为其目标,以增强企业的学习力为核心,通过组织、个人的维持性学习,震撼性学习,预期性学习,强调与工作不可分离的学习,注重个人学习基础上的“组织学习”,强调“学”后应有“新实践”的学习。进一步提高群体智慧和能力,使企业的全体员工活出生命意义,自我超越,开拓创新,实现企业的繁荣与发展。

总之,企业文化建设要围绕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来提炼企业家精神、确立企业目标、塑造企业形象、强化企业管理,以此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 迈克尔・波特.竞争优势[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7.

[2] 帕斯卡尔・阿索斯.日本企业管理艺术[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84.

[3] 威廉・大内.Z理论――美国企业怎样迎接日本的挑战[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

[4] 爱德加・沙因.企业文化与领导[M].北京:中国友谊出版公司,1989.

[5] 林志扬.正确认识和识别企业的核心竞争力[J].复旦学报,2003,(5).

[6] .企业核心能力测度方法评述[J].科技管理研究,2000,(1).

[7] 邹海林.论企业核心竞争力及其形成[J].中国软科学,1999,(3).

Articles are uploaded by users and are for non-commercial browsing only. Posted by: Lomu, please indicate the source: https://www.daogebangong.com/en/articles/detail/pzspmz00ueyn.html

Like (810)
Reward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single-end

Related Sugges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