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高中历史教学目标分合的初步实践与思考-Free ppt template download - daogeziyuan

初高中历史教学目标分合的初步实践与思考

初高中历史教学目标分合的初步实践与思考

关键词 演中学历史,课程目标,教学目标

中图分类号 G6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0457-6241(2014)03-0007-06

教学的实效以课程目标的达成度为标准乃不争之事,然而课程目标的内涵丰富,其表述又往往相对宏观,如何在教学实践中结合课程内容,针对学生的认知水平,有效地将课程目标化解为每一堂课的教学目标?如何依据循序渐进的设计原则,通过持续训练,使每一堂课所达成的教学目标最终能汇聚成课程目标的整体实现?如果说前者是一个(从课程目标到教学目标的)化整为零的过程,后者则指向(从教学目标到课程目标的)化零为整的效应。而这种“过程”的实施与“效应”的获得,固然必须遵循课程标准所秉承的理念与原则,但同时也一定需要教师的教学智慧与创新能力,这就为教研工作的开展注入了新的内容和活力。本文借助于近半年来两场以此为主题的上海市教研活动(下文用“初探”与“再探”区别之),谈一些初步实践的思考与体会,抛砖引玉,恳请大家批评指正。

教研活动有目标,初高中历史教学目标分合的教研活动也不例外。但从“初探”到“再探”,两场教研活动的目标还是有所变化。

(一)“初探”的目标

通过观摩、交流与研讨,进一步关注课程标准和“教学基本要求”;依据学生认知水平将课程目标分解到具体的课程内容及教学环节中,准确拟定教学目标;树立以目标具体化而非形式化的方法、手段作为教学准绳的意识;探索全市中学历史各基地联合教研活动的模式。

(二)“再探”的目标

通过观摩、交流与研讨,树立基于标准的教学意识;提炼依据学生实际,针对课程内容,有机分解课程目标的基本路径;探索达成教学目标的有效方式;为当下历史课程标准的修订积累实证。

两场活动的目标虽各有四条,但除却最后一条,“初探”的目标总体定位在目标分合观念意识的形成,“再探”则在进一步强化这种观念意识的基础上,开始注重方法及路径的探索。毋庸讳言,长期以来,基层教师对课程目标、教学目标的关注与理解程度不够。这表现在忽视课程目标对教学目标的制约指导作用,教学无目标,或是抄袭他人的目标,抑或是有目标却缺乏梳理;尤其是对基于史学思想方法的“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漠然无知;随着课程改革的持续推进,一些教师片面理解史学研究、史学素养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地位与作用,混淆初高中教学目标的差异,无限拔高目标,致使初中教学高中化、高中教学大学化的现象甚嚣尘上,教学仅是传达史学研究结论、以卖弄新观点替代目标的倾向愈演愈烈。诸上种种,使得开展“初探”时必须首先在观念上作正本清源。自然在目标分合的方法路径上也开始作出思考实践,但仅是起步,尚不够圆满;至“再探”时,考虑到观念意识层面的转变已初见成效,故重点关注了目标分合的路径及其有效达成的方法。

两场教研活动探讨的主题均是初高中历史教学目标的分合,但从目标来看,首先解决的是“分”,即从课程目标到教学目标化整为零的细分,对于“合”的要求尚未涉及。实际上,基于样本的限制,仅靠两次教研活动的确也无法论证这种“合”的效应。当然,如果把“合”只是看作针对课程目标不同条目内容的整合,或是完整而非分解地达成某条课程目标的话,那么这种“合”的效应在两场教研活动中还是存在的。

思考这两场教研活动的路径固然先是从内容层面开始的,但对教研形式的考量也是早早就定下了,毕竟形式是一定内容的反映。

(一)形式

1.采用基地联合教研模式

两场活动均采用了历史学科基地的联合教研模式,有上海市中学历史课程与教学建设基地、上海市普教系统历史名师培养基地、上海市高中历史学科德育实训基地、上海市初中历史学科德育实训基地、浦东新区历史教师培训基地共同组织参与,以确保资源的丰富与共享。因此,规模大、受众多、参与面广、分工合作、成为这两场教研活动的显性特点。

2.设计关联递进教研流程

两场活动均以课堂教学和专题报告为依托,以交流发言为主要研讨方式,以专家点评和教研员小结为方向引领,其基本流程总体可概括为:教学观摩――专题报告――研讨交流――总结提高。教学观摩仅是切入口,教师对课堂教学的形式熟悉,也易接受、易形成印象,为人所识;专题报告的跟进意图深入,寻找理论支撑也好,注重实践倡导迁移也罢,抑或是探讨教师个人或学校教研组开展类似教研的可能性,均在于强化印象,提供样板,进而寻求触类旁通。有了这两个环节的支撑,研讨交流方能由此及彼,举一反三,由系统而至分列,由整体而至局部,由专攻而至常态,能基于主题拓展和深入,因而总结提高也就有了着落点。

(二)内容

这里仅就两场活动中的课堂教学和专题报告内容作重点探讨。

1.教学体现目标分合方式

两场教研活动中的课堂教学,均是选择初高中都涉及的思想史课程内容:“初探”选择的是“启蒙运动”,八年级、高一年级、高三年级各开一课;“再探”选择的是“新文化运动”,七年级、高二年级各开一课。

探讨初高中历史教学目标的分合,课堂教学的设计路径首先是依据课程内容确立主旨立意;其次是针对思想史内容,对照课程目标后筛选出可尝试达成的目标条目;再次是依据不同学段学生的学习水平,思考这些目标如何分解与整合;然后才是依据主旨及目标,思考结构、选材、设问、演示等方法手段问题,包括教学环节的导入、过渡、收尾等;当然最后还要考虑教学策略,以预估教学临场中的种种问题及应对预案。

“初探”选择了“启蒙运动”,三堂课最终设定的教学目标如下:

八年级《启蒙运动》教学目标:

了解启蒙运动兴起的背景、性质及影响,知道启蒙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思想主张、代表作,理解启蒙运动为资产阶级革命做好了舆论宣传和思想准备;学会从基于史实的历史故事中发掘历史信息,概括启蒙思想家的主要思想主张及影响,理解油画等艺术作品不仅具有写实反映历史的价值,更能折射特定时代的社会思潮;认同个人价值取决于他的智慧、意志和社会贡献的历史观点,培养为追求真理而不懈奋斗的精神。

高一年级《启蒙运动》教学目标:

通过表格分类整理知识的方式,大致知道启蒙运动的经过、代表人物和主要观点;通过循序渐进的问题式教学,进一步培养从多种历史资料中提取相关信息的能力,尝试从多视角解释启蒙运动是在欧洲资本主义发展条件下的新一轮思想解放运动;初步感悟在人类文明发展过程中思想的变革是社会变革的先导。

高三年级《18世纪法国的启蒙思想》教学目标:

从思想家的著作中理解法国启蒙思想的内容及其差异;结合时代特征,分析理解思想的流变;体会“自由”、“平等”的原则如何成为人类的共同价值和精神财富,感悟“启蒙”的深刻涵义。

三堂课在教学目标设定及目标分合意识的达成上力图体现如下特点:

(1)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设定上,由同一课程目标作出分合处理

初高中都想通过教学达成“解放思想,使思想和实际相符合,按客观规律办事;思想的变革是社会变革的先导,一经人们掌握就会变成巨大的现实力量”的课程目标。①但分野在于初中偏重“思想的变革是社会变革的先导”,高一侧重后半句,高三强调整句。

(2)在过程与方法目标的设定上,不同年级选取了不同的课程目标

初中历史教学为贴近学生认知实际,多以人物及其故事切入,故在“过程与方法”目标的设定上,侧重于掌握“运用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地位、思想认识等具体处境的视角,解释和评价历史人物作用与影响的基本方法”。

高一年级的教学则更多地把启蒙思想作为一种优秀文明成果,以成果带出历史人物与事件,故在“过程与方法”目标的设定上,侧重于从“运用基本特征、主要贡献、创新意义的视角,由表及里、由此及彼地解释与评价优秀文明成果的主要特点与贡献、作用与影响的基本方法”的课程目标中抽离出可行部分。

高三年级的教学追求高屋建瓴和前后通达,以事带人,又凸显思想的流变及个性,突出时代背景与社会现实对思想形成、承继与发展的影响力,故在“过程与方法”目标的设定上,侧重于掌握“运用从自然环境、经济状况、政治形态、文化传统、社会生活、时代特征的视角,有重点地解释与评价历史事件的联系、特征、作用与影响的基本方法”。

应该说,从目标的表述来看,第一条特征体现得还比较明显,但第二条特征体现的力度与清晰度均不够。虽然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高中两堂课在过程与方法目标的达成上也不乏亮点,但教学实效与设计之间确有不小距离。如不少教师反映关于过程与目标的设定上,不同年级选取不同的课程目标显得“各说各的话”,看不出分合关系,没有借鉴价值。基于此,“再探”时进行了重大调整。

“再探”时,继承和发展了“初探”处理目标分合关系的做法,即对同一课程目标作分解与整合,且以目标的行为动词作出要求上的程度区分。“再探”所选择的“新文化运动”,两堂课最终设定的教学目标如下:

七年级《新文化运动》教学目标:

知道新文化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和主要内容,理解新文化运动是一场思想启蒙运动,感受思想变革是社会变革的先导;懂得文献、著作、回忆是获得史料的基本途径,学会从基于史实的历史故事中发掘历史信息;感受新文化运动代表人物不畏艰难、勇于变革的精神;赞赏他们对国家、民族的责任感,初步认同个人价值取决于他的智慧、意志和社会贡献的观点。

高二年级《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教学目标:

知道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传播等重大史实;理解文献、著作、回忆等资料的历史特点和证据价值;以“变”字为主线,学会从基本特征、联系比较、创新意义等视角解释与评价新文化运动的基本方法;体认新文化运动中知识分子群体对文化的思考与抉择,感悟其对民族未来敢于担当和探索求真的精神,认同思想变革是社会变革先导的历史观点。

较之“初探”,“再探”分合同一课程目标且要求程度化的意图明显。如在“懂得文献、著作、回忆资料是获得史料的基本途径,以及这些史料不同的历史特点和证据价值”这一过程与方法维度的分合关系处理上,初中强调“懂得文献、著作、回忆是获得史料的基本途径”;高中则是“理解文献、著作、回忆等资料的历史特点和证据价值”,行为动词的差异已明确了目标达成的程度。同样,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维度的课程目标的分合关系处理上,初中提出“感受思想变革是社会变革的先导”“感受新文化运动代表人物不畏艰难、勇于变革的精神;赞赏他们对国家、民族的责任感”,高中则是“认同思想变革是社会变革先导的历史观点”“体认新文化运动中知识分子群体对文化的思考与抉择,感悟其对民族未来敢于担当和探索求真的精神”。不同的行为动词及其内容清晰地界定了达成目标的不同水平,其分中有合的关系是明确的。在后续的研讨交流环节中,多数教师也对这两堂课教学目标分合课程目标的方式及效果表示认同。

当然,“再探”在教学目标的设定上还多少留有取向不一致的痕迹,如初中提出“学会从基于史实的历史故事中发掘历史信息”;高中提出“学会从基本特征、联系比较、创新意义等视角解释与评价新文化运动的基本方法”。即初中仍是突出以人带事,高中仍是强化以文明成果带人与事,这种不一致的依据仍是不同学段学生的历史认知水平,以及与之相对应的历史学习方式的差异。这个问题在后续的研讨交流环节中也有争议,有老师责疑仍是“自说自话”,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立论者则认为前者还在固守着“教条化”。这个现象非常有趣,“初探”时这种责疑的观点几乎占尽上风,但到“再探”时已有不少教师开始对这种“责疑”表示怀疑,进而有了责疑的责疑。固然,初高中相近课程内容的教学是否允许课程目标的取向不一致,对其尚需作进一步研究,当下似乎也难有定论。只是,围绕这一问题的探讨,在两次教研活动中教师所迸发出的参与热情、思维火花却是值得肯定的。

2.报告强化目标分合行为

两场活动在课堂教学后均分别跟进两个基层教师的专题报告。

“首探”的两个专题报告,一为《多维与贯通》,教师在分析初中、高一和高三学生历史知识储备差异的基础上,引出初、高中历史教学目标的不同。然后基于布鲁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学理论,从“知识维度”和“认知过程维度”,用教学目标分类表格将这三课的目标逐一细化,使大家对教学目标分合关系的理性认识有了进一步提升。同时,也初步体会了运用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理论指导中学历史教学的方法论意义。二为《分・合・效――以历史人物的教学为例》,教师以中学历史人物教学为例,进一步阐述基于课程目标、不同学段的学习如何分解与整合教学目标,从而凸显认知规律;如何挖掘教材中的隐性信息,源中有高地把握课程内容,从而取得教学实效等。这两个报告,前一个偏重理论,后一个侧重实践中的迁移,所谓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整合地看这两个报告,因其独有的操作性、启发性,在一定程度上打开了教师们的思维空间。

“再探”的两个专题报告,一为《历史不会重复,但会押韵》,教师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及其反思,对主题阐发了自己的认识,并提出了两个基本做法:(1)“分层设定教学目标、有合有分的意识”,即关注同一课程目标的分合问题;(2)“创新学习方式”,以适合学生认知水平、跳一跳能够得着的问题设计,采用合作交流探究等学习方式,引导学生从已知中发掘未知,通过思考探究获得新知。二为《积跬步,致千里》,教师结合实例,重点介绍如何以学校历史教研组为单位,从内容主旨的把握、教学目标的设定、教学过程的有效等视角深化对初高中教学目标分合教研主题的认识,并介绍了经初步实践探索所获得的若干经验。这两个报告,前一个偏重个体教研,后一个倡导集体(教研组)教研,所谈经验与问题均比较实在,走的都是“怎么做”的路子,即实践操作及方法建模,其内容背后所蕴含的示范引领意义不言而喻。

(一)追求系列研究以结构化

初高中历史教学目标分合的教研活动有待持续、深入,从系列化到达成系统化。两场主题教研,在目标分解的路径研究上,“再探”比“初探”有所进步;在目标“合”的结构研究上,进步有限。无疑,系列化的研究有助于进一步提升教研的品质,至少,有足够的样本积累,也有助于发现典型问题,破解疑难症结,总结点滴经验。当然,系统化的研究必须基于一定数量的实证,其有助于通盘设计目标分合的整体结构。

(二)倡导主旨先行以明晰化

不应把初高中历史教学目标分合的教研行为简单地等同于“同课异构”,从本质上讲,该教研是基于相同的课程目标和相近的课程内容,基于不同学段的学习要求,确定不同的教学目标,并设计不同的教学方案,以达成应有的教学实效。从这个意义上讲,探讨初高中历史教学目标的分合,其前提有三:一为把握课程标准、“教学基本要求”中“课程目标”和“内容与要求”的规定;二为对学生群体的历史学习水平作出基本判断;三为准确把握课程内容主旨。而在准确把握课程内容主旨方面,对教科书文本表述作深入理解必不可少。①

在教学理念倡导“用教材教”而非“教教材”的时代背景下,倡导对教科书文本表述作深入理解大概会被不少人诟病。但是,平心而论,教师真的能够挖掘、把握教材文本结构及其表述背后的思想观念了吗?(这是不是属于“教教材”?)真的能敏感地捕捉到教材文本对课程标准的贯彻意图了吗?(这又是不是属于“教教材”?)比如说,初中历史教材中的《启蒙运动》一课,②全以人物(启蒙思想家)立目;高中历史基础型课程教材中的《启蒙运动》一课,③把作为启蒙思想家的人物生平均置于小字,却以启蒙思想的共性――“批判君主专制”“宣扬自由和平等”――立目,第一自然段中有两句关键话:“思想家适应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需要……”“这一时期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为人们的思考和判断提供了新的思想武器”。忽视或无力窥破初高中教科书对同一课程内容表述方式的这种差异,也就无法把握课程内容的主旨所在,也就易于无限拔高教学目标,背离基于标准开展教学的原则。

主旨明确是准确分合、设定教学目标的前提,因为主旨在把握过程中,既从教材文本表述角度探寻其遵循课程标准要求的紧密程度,又考虑了史学因素,更顾及了学生的认知因素,因而实际已蕴含了对目标分合关系的初步思考。在这方面,“再探”时由于较为明晰地先行确定内容主旨,其与教学目标的呼应程度、对整体把握目标分合的意图贯彻大为提高,较之“初探”有不小进步。大家可以对照“再探”时两堂课的内容主旨,不难窥破个中的关联。

七年级《新文化运动》内容主旨:

20世纪早期,以陈独秀、、胡适、鲁迅为代表的一批先进知识分子,运用新的语言形式,倡导新文学,宣传新思想,寄望以新文化培育新青年,开始了救国道路的新探索。

高二年级《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内容主旨:

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是时代“激变”和历史“渐变”下的产物;它“改变”了当时的中国,也推动之后中国的“巨变”。

(三)谨慎分合目标以精准化

纷繁复杂的历史内容如何在有限的课时中使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这涉及教学目标制订的精准化问题,教学目标的分合也自然为这种精准的把握提供了条件。

从某种意义上讲,历史教学是史学与教学的有机结合,在学习历史专业知识的过程中,也要注意教学内容的前后安排。刚刚接触历史学习的七年级学生,上到第7节课就“被要求”全面评价秦始皇,这种荒谬尚易被人看破,但高中讲启蒙运动,明明尚未学到美国独立战争、法国大革命,凭什么说启蒙运动对他们有深刻影响?明明还未学到《独立宣言》《人权宣言》,凭什么说启蒙思想为其提供了理论依据?明明还没学到雅各宾,凭什么说卢梭的启蒙思想也有负面的作用?我们在教学历史事件、文明成果的影响时,常常不自觉地会犯观念先行的毛病,其实这就是片面追求史学认识要完整和系统化所带来的问题。但若采用“学到呼应到”的顺势教学方式,从学生的历史认识规律来说,未尝不是有效的方式。而且,因为对于教学目标的设定不必面面俱到,教学时间就会相对富余,教学内容也就相应集中,提高教学实效也就有了一定的保障。

由此也可以说,教学目标不是越多越好,也不是越高越好,而是适切就好,适切就必须精准。这对我们研究初高中历史教学目标的分合问题应该启示良多。由此反观已开展的这两场教研活动,在目标分合后的适切性、精准化上,恐怕尚有不少值得推敲和有待完善的空间。对这个问题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不然,所谓初高中历史教学目标分合的研究,会沦为仅是形式化的机械教条,而这是我们最不能接受的。

【作者简介】於以传,男,1968年生,上海人,中学高级教师,上海市教委教研室历史教研员。

Articles are uploaded by users and are for non-commercial browsing only. Posted by: Lomu, please indicate the source: https://www.daogebangong.com/en/articles/detail/pzan8n02uwvl.html

Like (810)
Reward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single-end

Related Sugges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