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文要抓住事物特征,准确、清楚地进行说明,让读者正确、充分地了解所说明的事物。怎样写好说明文呢?
第一招:抓住特点进行说明
要想抓住某一事物的特征,就需要对说明对象进行多角度、有重点的观察。比如你向他人介绍小白兔,就必须从外形、习性、生长变化、贡献等方面进行全面的观察,然后根据需要深入观察其中某一两个方面。这样,才能做到胸有全局,重点突出。一般来说,事物大多都是可触摸的,它们有形状、结构、重量、颜色等。对它们相互比较、鉴别,就可以从中找出区别于其他事物而又常常被人们所忽视的某些特征。抓住事物特征,最关键的一条就是要学会比较。所谓特征,就是这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特殊标志。如果不作比较,怎么可能知道这是它独有的标志呢?所以,仅对说明对象进行观察是不够的,你必须要通过对两个、三个乃至更多对象的比较后,带着问题进行观察。也就是说,确定了某一个说明对象,要想快捷、准确地把握其特征,你还要找出并“考察”它的“亲戚”,即与它同属同类的事物。比如,你要介绍鹅的特性,就一定要将它与鸡、鸭等家禽类动物进行比较。如果你觉得鹅的叫声、叫姿与鸡不同,那么再将其确立为观察重点,这样就有了明确的观察目标,容易抓住其本质特征。
第二招:根据需要安排说明顺序
说明顺序是使说明内容条理化的必要条件。说明顺序的选择,要根据被说明事物的特点和中心的需要来进行安排。常见的说明顺序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和逻辑顺序三种。一般说来,说明事物成因;介绍动植物的生长过程都可采用时间顺序;说明事物的形状、构造,通常采用空间顺序。逻辑顺序就是按照事物事理的内在逻辑关系安排说明顺序。运用逻辑顺序,可以使读者的思路跟着文章脉络步步深入。总之,说明顺序的运用,不是机械固定的,应根据被说明事物的特点灵活运用。有时为了把复杂的事物说明清楚、准确,常常将几种说明顺序综合运用。
第三招:恰当运用说明方法
写说明文不仅要抓住特征、注意条理,而且要巧妙地运用说明方法。说明复杂的事物,可以采用分类说明的方法。要增强说明事物的生动性、形象性,使被说明事物的特征变得鲜明突出,可以采用打比方的方法;而要使读者准确地区别事物、认识事物、了解事物的基本特征,则可以使用比较的方法;运用数字说明,可使被说明的事物更具体;运用图表说明,可以把复杂的事物说得清楚、直观、简明。
第四招:注意体现语言特点
说明文的语言特点是:准确、简明、通俗、生动。准确,是说明文语言的先决条件。在说明事物、事理的本质特征及其规律时,要按照事物、事理的实际情况,以恰当的词句,恰如其分地表达出来。因此,概念要明确,判断要真实恰当,组词造句或句子之间要符合逻辑。特别要指出的是,句子中的修饰和限制成分可以使意思的表达更加准确、严密。简明,就是语言简洁明了不含糊,要求言简意赅,让人一看就懂。通俗,就是说明要深入浅出,通俗易懂,语言质朴无华,晓畅明白。生动,是指在对事物进行说明时可借助一些修辞方法,将客观事物的道理说得生动、形象;同时,由于表达上的需要,也可以在某些适当地方运用记叙、议论或抒情的表达方式,但比重不宜过大,不能改变“以说明为主”的原则。
例文:
“鸭博士”小闹钟
龚温娜
“快起床呀!起来呀,起床了……”早晨,放在我书桌上的“鸭博士”又叫我啦,我揉揉眼睛,把“鸭博士”的帽子一按,“鸭博士”就不说话了。
我的“鸭博士”是一个会说话的小闹钟。它戴着一顶黑色的博士帽,头抬得高高的,胸挺得直直的,真神气!“鸭博士”还系了一个红领结,打扮得十分得体。它的嘴又扁又大,一张半圆的黄脸上有两个椭圆形的小洞,里面便是眼珠儿。“鸭博士”的眼睛还会闪光,好像在提醒我:“别忘记定时!”但有时,“鸭博士”的眼睛也会批评我。有一次,我还没有写完作业便玩了起来,它可生气啦,一闪一闪的眼睛好像在说:“你怎么没写完作业就玩了,真不是个好孩子!”
“鸭博士”的爪子是黄色的,紧紧地抱着一个圆圆的表,好像这是它刚刚发明的新玩意儿,生怕别人抢走似的。这个表的外面是一个凸透镜一样的圆形塑料,可以清楚地看见里面的东西。表里的12个数字非常醒目,四根指针的颜色各不相同。时、分、秒三根针就像三个兄弟在赛跑,秒针弟弟跑得最快,一圈都跑完了,老二分针才走一步。老大时针更慢,分针弟弟都跑了一圈了,它才跨一大步,这可能是因为它身体胖吧!第四根针是定时的,你把它调到一定的时间,按一下小闹钟的帽子,时间一到,“鸭博士”就会“嘎嘎”地叫起来,那声音与真鸭叫没什么两样。
我喜欢我的“鸭博士”,也赞美它。因为在我睡着以后,它却还在滴滴答答地工作着,从来没说过一个“累”字。它还能准时招呼主人起床,提醒我按时上学、按时休息。“鸭博士”是我的忠实朋友,我要学习它不辞辛劳、无私奉献的精神!
【简评】这是一篇描写日用品――“鸭博士”小闹钟的说明文,文章生动形象地描写了“鸭博士”的外貌,又有条有理地介绍了它的外形、功能和作用,特别是能展开想象的翅膀,具体地表现出小闹钟对自己生活、学习的帮助和提醒,使一篇本可能枯燥的说明文显得生动而不乏味,既增添了文章的文采,又深化了文章的思想内容。
Articles are uploaded by users and are for non-commercial browsing only. Posted by: Lomu, please indicate the source: https://www.daogebangong.com/en/articles/detail/pz4rtc00kbgm.html
评论列表(196条)
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