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的“生活化”教法初探-Free ppt template download - daogeziyuan

小学数学的“生活化”教法初探

小学数学的“生活化”教法初探

摘要: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数学与学生的生活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学习数学是为了更好地解决生活中存在的问题,更好地融入生活。而学生的这一举动却将简单的数学问题复杂化,究其原因为:数学知识系统不够完善,知识的学习与实际生活脱节。本文以与实际生活密切相关的“人民币的认识与使用”的知识点为例,进行课堂内数学生活化的教学方法的论述。

关键词:小学数学 教学方法 生活化

一日,我校高中聋生在校小卖部买生活学习用品,他首先付了20元买了一件物品,待找回10多元后,又用10多元再买了一件;同样的,找回几元后又买了最后一件物品。这个学生购买三件物品,通过不断支付与找回,用了六个步骤完成。偶然间发现的这一现象,引起了我的思考:学生将“支付与找回”拆分为几个步骤应用,原因是:首先学生在对多个商品的总价和应找回的钱的计算方面存在问题;其次由于聋生的听力障碍,沟通交流环境范围较窄,缺乏生活经历与体验,即使学习过“人民币的使用”的相关知识,其运用知识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能力也较弱;最后是学生的自信心不足,担心算漏、出错。

一、灵活运用教材,密切联系学生实际生活

教材是教学活动开展的基础,是实施教学的重要资源。但教材内容不等于教学内容,教师在教学中应该转变以教材为本的观念,要充分利用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已有的生活经验,灵活处理教材,内容的呈现应采取不同的表达方式,以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

三年级下册出现“森林旅游”的教材内容。对于聋生而言,“森林”的场景与实际生活联系不紧密,无法有效地调动学生的直接经验,唤起学生共鸣,导致减弱学生的课堂参与性意识,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经过研究,决定将这一内容用“一起去春游”的教学形式呈现,变“森林旅游”为“春游”,变“动画人物”为学生本人,提供与学生实际相关的场景,通过学生活动提出相关问题,将课本上的间接经验转化为学生的直接经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教学中,我们要努力提供与学生实际生活相关的情景和材料,尽可能地把数学知识引入到社会生活场景中,可以运用学生感兴趣的图片、游戏、视频等形式,直观形象地呈现教材的内容,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整个学习过程。

二、收集生活信息,从实际中引入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前,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从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收集相关的数学信息,调动学生兴趣,促进学生发挥主体能动性作用。让学生认识到现实生活中蕴含着丰富的数学学习资源,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主要教法与途径为:

调查收集法:在《买文具》中,让学生做课前调查,去超市调查一两件自己感兴趣的物品的价钱,教师在新课的教学中就从这类物品的价格入手,让学生认识人民币;在《买书》中,让学生收集、整理喜爱的书籍,记录每本书的价格。教学时出示学生收集的书的价格并展开对小数加减法的学习。

运用调查活动这一形式,给学生创造接触社会生活的机会,为学生积累较丰富的生活经验提供时间和空间。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世界,并结合数学学习内容从多种渠道收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三、创设生活场景,实际操作演练

数学教材的内容来源于生活后形成抽象的概念,如果将抽象的概念进行还原、创造和加工,在教学中灵活地设计符合聋生好动、好玩特征的活动情境,让聋生通过实践活动,获得大量的感性认知并体验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同时有助于提高聋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的参与意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主要教法与途径为:

1.创设情境法

如《买文具》的情境创设法,创设让住校学生购买生活所需商品的情景,引发学生思考人民币面额大小的不同,并自主探索1元=10角,1角=10分的单位换算;又如在《买书》中,教师创设全体学生“购书”的情境,让每人自主买书,再求“一共要花多少钱”。设计灵活,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动性,引发学生积极思考并探索小数加减法的算法和算理。

2.动手操作法

如在《买文具》中,让学生动手将人民币“分一分”、“认一认”,使学生在操作中认识元、角、分的特点与区别。设计符合教材内容的简单的操作活动,如“画一画”、“摆一摆”等,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3.游戏活动法

在《买文具》中设计互动游戏。老师说面值,学生找出相应的人民币;老师出示人民币,学生说出面值。通过游戏加深巩固了学生对人民币面值大小的认识。游戏活动具有趣味性和竞争性,对学生有较大的吸引力,活跃了课堂气氛。

4.角色扮演法

在《买文具》中,让学生自己动手制作自己的“小钱包”和“模拟人民币”,再出示自己的文具,说一说价格,并选择其中若干文具,用模拟人民币做“购物”游戏,在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自然而然的让学生初步认识用小额人民币解决简单的购物问题,体会付钱方式的多样性;在《一起去春游》中,教师出示生活用品与食品,让学生角色扮演“售货员”和“买东西”的人,进行“购物”活动。让学生加深巩固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发现并解决“找零”和“补差价”的问题。用“角色扮演”的方式开展教学,让学生选择感兴趣的角色进行表演,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学习,在掌握知识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表达能力与沟通能力。

通过实际操作演练,引导学生主动操作、探索与思考,让学生经历探索新知的思维过程,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动作直觉思维,帮助学生形成鲜明的表象,促进了抽象思维的发展。同时表达、沟通能力以及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意识也得到增强。

四、提出实际问题,课后拓展实践

数学学习的目的之一是看学生能否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作业就成了课堂教学内容的延伸与质量地检测。学生应用所学知识于实际生活实践中,也就是其对书本知识的印证和体验。主要教法与途径为:

拓展练习法:如在《一起去春游》中设计拓展作业,10元钱可以去买哪些学习用品?这项作业是培养学生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合理购物的能力;在《综合实践应用活动――“家乐福”购物》中,让学生制作一张表格,看看一天内家里买了哪些东西,一共用了多少钱?这项作业是让学生运用小数加减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提高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节约意识。

让学生将习得的知识与课外生活建立联系,将课内的学习延伸到课外,用实践探索和体会反馈课堂信息,解释现象。使学生进一步认识数学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增强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提高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Articles are uploaded by users and are for non-commercial browsing only. Posted by: Lomu, please indicate the source: https://www.daogebangong.com/en/articles/detail/px0fi700lii6.html

Like (810)
Reward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single-end

Related Sugges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