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不良文化是干部员工与市场经济规律和企业基本理念相背离的、违反企业规章制度和纪律规范的理念、习惯和不文明行为。企业不良文化的存在,反映企业管理体制的缺陷、制度的不完善以及员工是非观念的模糊和制度、纪律观念的缺失。不良文化是企业管理流程中的“毒瘤”,对企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建设都会产生严重危害。
企业不良文化多数是企业发展进程中自发形成的一些文化现象,既存在于经营管理中,也存在于企业员工日常的言行中,其表现形式多样,程度也各不相同。
国有企业长期生存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尽管行业已经市场化了,但旧体制下的资源配置、机构设置、办事方法和习惯长期难以改变。由于国有企业体制改革的步伐普遍比较缓慢,在市场经济环境下,表现出许多弊病。如市场观念差,重生产,轻开发和营销;管理者和员工缺乏创新观念,跟不上市场需求;缺乏效益观念,开展工作不重实效,讲究表象热闹,形式主义、运动式的工作思路在很多领导干部中长期存在;员工晋升、工资分配机制不健全,考核不科学,不能吸引有才能的人加盟,现有的人才队伍也不断流失;机构重叠、权力交叉、职责不清等问题普遍存在;“大企业病”十分突出;福利观念浓,变革意识差。
管理松懈是国有企业的通病,表现在制度不健全,执行不到位,管理不科学等诸多方面,由于人治色彩较浓,制度缺乏刚性,渐渐地失去了约束作用,无视制度、践踏制度的现象也随之产生。如一些领导干部缺乏市场开拓精神,有的为小集体和个人谋利益,不惜利用手中的权利或职位的便利,干出违法违纪的事来;管理粗放,缺乏精打细算的作风。
中国有着数千年的传统文化,国人的处事习惯中带有浓厚的政治色彩和功利色彩,这在企业的很多方面都有体现。如家长制和一言堂作风,实践中常常是领导不在家、工作就停下,上面催一催、下面动一动;推崇关系至上,“关系是超级生产力”、“没有关系什么事也办不成”等说法盛行,各种裙带关系渗透到工作交往中来,影响到企业正常的管理程序和工作流程。
企业不良文化,虽然反映在表面上,有时也是暂时的,但其就像具有传染性的病毒,如果不及时清除,就会传染他人,如果这些病毒再发生变异,就会患上难治的综合症。对企业来说,不良文化会长期阻塞管理和工作的流程,影响决策的执行,会消蚀企业创新力,使管理制度落空,加大企业的运行成本,涣散人心,消磨员工的激情和斗志。
企业不良文化现象并不是不能治理的,只要企业下定决心,革旧布新,严格管理,加强教育,持续整改,各种不良文化也会走向灭亡。改良企业文化,应当从以下这些方面入手:
高度重视企业文化建设,大力培育良好的人文环境,形成对不良文化现象人人喊打的良好氛围。不断深化改革,建立新型运行体制和激励约束机制,树立员工的危机意识。加强干部作风建设,培养一支好的带头人队伍。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并严格考核落实,制度是企业管理的基本手段,也是企业文化的必需的载体,通过建立新制度,培育新文化,可实现管理制度和企业文化的相互促进,协同提升。以人为本,实行温情化管理,培养员工对企业忠贞的感情,使员工自觉地把自身利益和企业利益联系起来。倡导全员学习、终身学习,建立学习型组织。不断加大硬件设施的改造,建设良好的工作生活环境。
革除不良文化,培育优秀文化,是一个渐进式的过程,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实现的,但只要持之以恒,必将建设一个充满活力、积极进取,为企业目标协同努力的优秀人文环境。
(作者系襄樊学院经管系副主任、教授)(本文编辑 张加春)
Articles are uploaded by users and are for non-commercial browsing only. Posted by: Lomu, please indicate the source: https://www.daogebangong.com/en/articles/detail/puni0e00676r.html
评论列表(196条)
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