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搞好新课改下的高中生物教学-免费ppt模版下载-道格办公

如何搞好新课改下的高中生物教学

如何搞好新课改下的高中生物教学

【摘要】新课改要求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尊重每一位学生。新课改下的高中生物要求提高学生生物科学素养,课程设计要考虑社会的需要,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满足社会对生物人才的需求。本文对新课改下我国高中生物教学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有关高中生物教学改革和创新的措施。

【关键词】教学改革创新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8500(2013)03-0159-02

生物课程是一门以研究生命活动规律和现象的基础性学科。它具有独特的学习方式,强调实验动手能力和分析思考能力,不能单单以完成应试与作业为目的。因此教学过程应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创造性思维指将所学知识与亲身经验经过头脑分析整合,形成自己特有的见解,能够独立分析问题的思维模式。拥有创造性思维的学生能够在教师的教授过程中,不拘泥于课本和现有知识,积极发现与讲解和书本上不一致的知识层面,这种能力是难能可贵的。但是现在学生普遍缺乏这种能力,是什么原因呢?我们又如何来培养学生的这种能力呢?生物是一门实践性和专业性很强的学科,生物教师不仅要重视理论知识的教育,还要加强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新课改精神要求以学生为主体,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但是目前大多高中生物教学过程还是存在与教材结构和编排体系脱节、重理论不重视能力培养以及时间安排不连续的问题,生物教学方法亟待改革和创新。

1 新课改下高中生物教学存在的问题

1.1初高中生物教学安排时间不连续。学生在初中才开始接触生物知识的学习,很多中学在初三阶段不设置生物课程,即使设置了也基本流于形式,学生进入高中之后,再开始生物知识的学习,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很容易感到生疏和不适应,再加上高中生物教师的教学压力较大,生物教学效果也不是很好。而传统生物教学的方式也忽视了学生的学习情感和态度,生物教学没有注重学生的发展。

1.2教材编排上的问题。生物是重点介绍生命活动基本规律的学科,高中生物教学不仅要和初中生物教材相连贯,还要实现生物教材和其他科目教材之间的合理搭配。但是目前我国高一教材生物中蛋白质“分子结构”和“基本组成单位”知识中涉及了化学知识,有机化学知识需要在高中二年级才能学到,学生很难理解这些有机化学知识,教材结构安排和编排体系没有考虑到其他学科要求,学生的理解能力受到阻碍,生物教学效果不是很好。

1.3重理论不重操作。生物是实践性和专业性很强的学科,教师在加强理论教学的同时需要给学生安排适当的实验课,让学生在实验的过程中了解植物的构造、生命运动特征以及其他生物知识。但是受课时和硬件设施的限制,很多高中生物教学还是只注重对理论知识的传授,实验课安排较少,学生对生物的理解是片面和肤浅的,生物实践应用能力不强。

2 新课改下高中生物教学的改革和创新

2.1教师要提高教学水平。教师的教学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动力。在新课改下,教师要改变传统“填鸭式”和“灌输式”的教学模式,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重点培养学生的能力。高中学生要能够正确地使用一些实验器具,掌握实验资料的获取能力;学生要掌握生物学信息的搜集能力,对生物学知识进行适当的探究。因此,教师要想让学生具备这些技能,就要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注重课堂情境设置,熟练地掌握和使用实验器具。

2.2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高中生物课程设置要根据教学课本来讲解,对一些学生很难理解的化学知识,教师要旁征博引,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传统生物教学是“灌输式”的,学生只是在课堂上被动地接受知识。生物学是实验性的学科,教师要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创设和生物知识有关的情境,对学生进行目的性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和合作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地去想象和设计,对学生的设计思路和实验方法中存在的不足进行分析和比较,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引导。

2.3合理设置教学方案。高中生物教学的实践性较强,高中生物教师要进行目的性教学,不断地创新教学模式,教师在设置课堂教学时,要根据学生的学习和认识规律来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给学生提供适当的表现机会,提高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重点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和观察分析能力。在高中生物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也要注重学生兴趣的培养,比如通过“生命是怎样诞生的”“我国基因工程的发展状况”以及“生命的发展方向”等问题来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通过小组合作和自主思考的方式来让学生充分地讨论,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来丰富生物课堂教学,通过视频和图片来提高学生的兴趣,激活生物课堂教学。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生是教育最重要的力量。如果失去了这个力量,教育就失去了根本。学生不仅是教师教育的对象,更是课堂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的重要资源。”“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要想创新,就要关注个性,就要关注个性的差异性,就要关注每一个学生。作为高中生物课的教师应该善于抓住课堂教学中的点点滴滴,创设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问题情境。例如,在学习《细胞的癌变》的内容时,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环境中的致癌因子会损伤细胞中的DNA分子,使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突变,导致正常细胞的生长和分裂失控而变成癌细胞,那么,哪些生活及卫生习惯与癌症的发病率有关?吸烟与癌症的发病率有关吗?”等问题提出后,启发学生利用已有的生物学知识,展开想象并进行发散思维。学生们说出了一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能够引起癌变的现象及习惯,但有一个男生站起来却说:“吸烟与癌症的发病率无关,并说吸烟不但可以减缓疲劳,还有提神等作用。”我们在面对这样的学生,这样的问题时,不要急于否定,而应该善于因势利导,创设有利于课堂教学的情境,这样不但可以顺利而自然地完成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又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新课改要求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尊重每一位学生。生物是实践性和专业性很强的学科,但是目前大多高中生物教学过程还是存在与教材结构和编排体系脱节、重理论不重视能力培养以及时间安排不连续的问题.生物教学方法亟待改革和创新。

文章为用户上传,仅供非商业浏览。发布者:Lomu,转转请注明出处: https://www.daogebangong.com/articles/detail/q04rov02b03k.html

(810)
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single-end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