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新课程的教育理念是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学生的终身发展。“学会学习”已经成为新课改的主旋律。因此,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必须着眼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最终学会学习。
关键词:自主学习;主体;创新;习惯
新课程的教育理念是变学生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突出学生为主体,注重学生的终身发展。“学会学习”成为新课改的主旋律。因此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必须着眼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培养学生自主的学习能力,从而最终学会学习,为学生今后的发展奠定基础。那么,在初中历史的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呢?
一、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课堂教学的空间充满着无形而又敏感的人为因素,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是学生自主学习知识的前提。初中生的年龄特征告诉我们:他们的“亲师性较强”,如果学生对某位教师有好感,他们便对这位教师所任教的学科较有兴趣,就肯下工夫去自主地钻研这门课程。因此,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要尽力尊重每位学生,关爱每一位学生,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以认真的态度倾听学生的意见。对于学生提出的奇异想法,要选择恰当的角度予以评价。要刻意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消除学生的畏怯心理,从而建立起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在平等、尊重、理解的基础上,学生才能乐于参与教学活动且勇于参与教学活动,才能水到渠成地完成“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
二、培养良好的学习兴趣
心理学认为:“兴趣是人乐于接触认识某种事物并力求参与相应活动的一种积极的意识倾向。”没有兴趣,学生学习历史也就失去了动力,更无从谈起自主学习了。因此,在日常的历史教学中,尽量采用各种方式去激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通过新颖的导入、各种课外活动、现代化教学手段等来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从而达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目的。如:我在讲《最可爱的人》一课时,利用《上甘岭》《志愿军军歌》等影片和歌曲来再现抗美援朝时的情镜,感受志愿军战士保家卫国、血战沙场的情景。学生看后一片沉寂,继而又热血沸腾,似乎自己就置身这场战争之中。这些现代化教学手段消除了学习的疲倦感,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从而提高了学习效率,也有利于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三、训练学生的学习习惯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实现教育理念的转变,就要求历史教师必须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注意训练学生的学习习惯,要重点通过预习习惯和复习习惯的培养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对学生的预习,要有明确的要求:(1)要求课前认真阅读教材;(2)要让学生尝试着动脑筋解决课本中的习题等;(3)继续查资料做深入的研究。通过预习,有效地培养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自学能力,为自主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对学生的复习,可分成三种情况来操作:(1)先复习,再做作业;(2)先做作业,有时间再复习;(3)安排时间集中复习。复习时要要求学生注意整理、归纳,把已学过的知识进行梳理,使其系统化、结构化,形成自己的知识结构。对不同的复习阶段及不同的学生,要有不同的复习要求,实现分层分类推进。
总之,在历史课堂教学中要不断创新教学模式,充分创造条件和机会,让学生成为历史课堂的真正主人,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历史课堂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李存贤.谈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青海教育,2004(6).
[2]孟凡君.学会与会学.新课程・教师版,2007(10).
[3]印祥妹.新课标下中学历史教学如何抓好课前预习.中学历史教学研究,2006(21).
作者简介:
崔丽铭,女,生于1971年2月,中学一级教师,现任黑龙江省五大连池市第二中学历史教师。近年来,致力于课堂教学研究,有多篇论文获奖。
(作者单位 黑龙江省五大连池市第二中学)
文章为用户上传,仅供非商业浏览。发布者:Lomu,转转请注明出处: https://www.daogebangong.com/articles/detail/pzqvfx00x33d.html
评论列表(196条)
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