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历史结论的理解
1.历史结论是人对历史现象或历史事件所作出的一种主观认识。
历史结论是对历史现象或历史事件的总结性认识,主要包括对历史现象或历史事件的性质、意义、历史地位等所作的总结。历史结论是从大量的历史现象中总结出来的,往往高度概括、内涵丰富,如“鸦片战争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开端”这一历史结论是总结了鸦片战争前后中国社会经济、政治结构变化后得出的;同时要有一定的社会形态发展演进的理论素养,如“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这一历史结论是从二战的起因、进程以及二战中各种政治力量对比等多方面历史现象总结出来的。因此,对历史结论的理解既需要一定的历史知识做基础,也需要具备一定的抽象理论思维。历史现象或历史事件是客观真实的,是历史上实际发生过的事情,而历史结论却不是如此,它反映的是人对客观事物的认知,带有一定的主观性,而且与当时的政治环境有极大的关联。因此,历史是很难还其本来面目的:在人的主观作用下,本就很难描述清楚的历史现象或历史事件随着岁月的流逝,变得更加扑朔迷离。当然,我们应尽最大努力还历史的本来面目,这是我们正确认识历史发展演变的前提。
2.注意历史结论的几个基本类型。
高中教材中的历史结论有很多,不过我们可以通过“类化”的途径来认知和理解。具体来说,高中历史教科书中常见的历史结论主要有下列五种:
(1)事物性质类结论。即人们对历史现象或历史事件作定性分析所得出的结论。如我们在对秦统一种种历史现象作定性分析后得出“秦统一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这样的历史结论,这就是历史事物性质类结论。又如我们通过分析世界现代史上纷繁复杂的历史现象后认为,“世界现代史就是垄断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社会主义曲折前进,两种社会制度长期并存、互相对抗,世界人民争取独立、民主、和平与发展的历史”,这也是历史事物性质类结论。
(2)理性概念类结论。如“资本主义手工工场”、“新思潮萌发”、“工农武装割据”、“法西斯”、“万隆精神”等就属于理性概念类结论。这类概念都是人们在适量的历史表象基础上抽象概括成的,可以深刻地揭示历史的内在联系,提炼相关内容的历史特征。以“工农武装割据”为例,它是在分析当时中国革命所面临的客观形势和中国共产党自身特点而提出的关于中国革命新道路理论的一个科学概念。它是指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以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以土地革命为中心内容,以农村革命根据地为战略阵地的三者的密切结合。武装斗争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主要斗争形式,是进行土地革命、巩固和发展革命根据地的最有力的工具;土地革命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中心内容,农民是民主革命的主力军,满足了农民的土地要求,才能最广泛地动员和组织农民群众参加武装斗争,巩固和扩大革命根据地;农村革命根据地是中国民主革命的战略阵地,是开展土地革命、进行武装斗争的基础和依托。三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是有机的统一体。
(3)因果关系类结论。人类社会的历史就是原因经过结果的演变过程,用结论的方式来挖掘它们的本质关系,是历史教材的一大特点。例如人教版历史新课标教科书中的“1840年前后,英国的大机器工业基本上取代了工场手工业,率先完成了工业革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国家”、“第二次工业革命促成了工业生产结构的巨大变化,重化工业取代轻纺工业,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成分”等,就属于因果关系类结论。这类单向因果关系型的结论,容易理解和把握。不太好理解和把握的是复杂的系列因果关系型的结论,如“机器大工业生产的产品不再满足于国内市场,需要销往更广阔的世界市场;而工厂所需要的原料也要来自世界各地。资产阶级竭力在全世界拓展市场,抢占原料产地,使世界贸易的范围和规模迅速扩大。蒸汽机车和轮船的出现大大改变了交通运输条件,世界各地间的联系更为便捷”、“资产阶级凭借着工业革命带来的强大经济和军事实力,在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等地建立殖民地或半殖民地;他们推销工业品,收购原材料,把越来越多的地区纳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之中”、“19世纪中后期,一个以欧美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的世界市场基本形成”等,这类系列因果型的结论,时空范围广、纵横联系多,内涵丰富,分析深刻,能更好地揭示历史演变的连续性和规律性。
(4)人物称谓类结论。即依据历史人物的言行所作出的一种定性评价。这些评价中,有的侧重于人物的时代属性,如“人文主义之父”彼特拉克、近代化学创始人波义耳、中国近代“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林则徐、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等;有的侧重于人物的阶级属性,如“铁血宰相”俾斯麦、北洋军阀头子袁世凯等;有的侧重于人物的社会属性,如“文圣”孔子、伟大的航海家郑和、民族英雄戚继光等;有的历史人物还需要我们从不同视角对其进行定性,如孔子,我们除称其为“文圣”外,还称其为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和儒家学派创始人。这类称谓性的结论短小精悍,突出了人物的个性特征及其与历史之间的相互关系。
(5)历史意义或影响类结论。如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新文化运动的历史影响、五四爱国运动的历史意义、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历史意义等。这类历史结论往往与“标志着”、“转折点”、“新阶段”、“伟大的”、“大大的”、“开端”、“开始”、“确立”、“中心”、“主流”、“主力”、“显著特点”、“主导地位”、“前所未有”、“根本保证”、“历史趋势”等关键词相联系,如“《权利法案》以明确的法律条文,限制国王的权力,保证议会的立法权、财政权等权力……国王开始逐渐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英国的君主立宪制确立起来”、“成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等。它们随行论,出现在知识网络的结尾处,简明扼要,不乏点睛之妙。
二、历史结论应对策略
1.将历史结论问题化,以提升正确理解历史结论的能力。
将教科书中的历史结论问题化是提升正确理解历史结论的基本方法,如此通过对问题的深入思考和全面解答,学会正确理解历史结论所包含的内容与本质,把握其历史依据。历史结论问题化有三种设置方式:一是针对结论本身的理解设问。例如理解“第二次鸦片战争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继续”这一历史结论,需要抓住两次鸦片战争的背景、目的、手段、结果和发动者进行比较,从中提炼概括出它们的连续性和一致性。又如理解“与以往的农民起义相比,太平天国运动有哪些时代赋予它的新的特点和意义”这一结论,要求把握住太平天国运动时期中国社会的基本特点,将太平天国运动的背景、形式、任务、纲领、失败原因以及领导者的认识等与中国以往的农民起义一一比较,找出其不同之处。二是用史实说明结论的正确性。如理解“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这一结论,就要根据遵义会议前后中国共产党在政治、军事两方面的变化和产生的影响来予以说明。三是直接提问结论的主要依据是什么。如理解说的“如果我们能够普遍地彻底地解决土地问题,我们就获得了足以战胜一切敌人的最基本的条件”这一结论,我们就要从中国社会的性质、特点,中国民主革命的任务,农民的社会地位与需要等方面寻求得出这一结论的依据,判定其是否正确。
2.运用历史基础知识,正确理解历史结论。
历史结论是人们在一定史观指导下依据对历史现象或历史事件的分析所作出的理性认识。因此,判定某一历史结论是否正确的关键就是运用相关史实对其进行分析。
例1 近代以来,国际关系中先后出现过维也纳体系、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和雅尔塔体系。关于这三个体系共同点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在战争后建立起来的B.重新划分了国际关系格局
C.带有大国强权政治的色彩D.没有进步作用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这三个国际关系体系所作的历史结论的理解。在教材中,对这三个国际关系体系的性质、作用分别作出了结论。对于这些历史结论的理解包括了三个国际关系体系的建立背景、内容、影响以及近代以来国际关系演变的具体史实,也包括理论上的抽象推理判断。本题的第二、三、四个选项都属于历史结论,要作出正确的选择需要准确理解这些历史结论,特别是第四个选项包含的对历史进步作用的理解。判断是否具有历史进步作用要从三个国际关系体系的内容、影响等历史事实出发,而且在理论上需要明确判断是否有进步作用的标准不是依据有没有大国强权政治色彩等性质,而是看是否适应历史发展的需要,是否推动了历史的发展。本题答案为D。
3.注意历史结论的程度性,巧解“程度式”历史结论性选择题。
历史结论“程度式”选择题,即备选项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符合题意,但只能选择与题意最符合的一项选择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历史结论是人们对历史内容的一种理性认识和判断,是理性思维能力的结晶。因此,一般情形下,凡带有“全部”、“都”、“完全”、“彻底”、“均”、“一律”等绝对性词语的备选项往往是错误的(当然需要结合具体问题并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判断)。在此,关注历史结论的程度性,解题时往往可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例2 (2011年高考全国文综历史新课标卷)1962年,中共中央文件规定,农村一般以生产队为基本核算单位,至少30年不变。这项政策在当时 ()
A.促进了农业经济的恢复B.改变了农村所有制成分
C.消除了“左”的错误影响D.增加了城市的粮食供应
【解析】本题备选项有四个结论性观点,涉及四个“程度词”,即“促进了”“改变了”、“消除了”、“增强了”。其中“改变了”和“消除了”属于质变,相对而言是比较绝对的,结合当时的客观实际就可以发现这两个历史结论是错误的。而城市粮食供应的多寡,从某种意义上说,取决于农业生产的发展,故D不是材料所述政策的直接结果。1962年中共中央调整农村基本核算单位,旨在克服分配上的平均主义,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其直接作用自然是“促进了农业经济的恢复”。本题答案为A。
例3 我国农业、轻工业、重工业产值之间的比例,1960年是21.8∶26.1∶52.1,1962年是33.3∶30.3∶36.3。这种比例关系的变化反映出 ()
A.工业化建设出现严重倒退
B.国民经济调整政策成效显著
C.“”的巨大发展效应
D.经济建设中“左”的错误得到彻底纠正
【解析】在本题四个备选“结论”中有四个程度词:“严重”、“显著”、“巨大”、“彻底”。从试题所提供的材料我们可以发现:A项错在“严重倒退”,它与当时历史实际不符;C项“巨大发展”夸大了“”的影响;D项“彻底纠正”的说法过于绝对,也与当时历史实际不符。对相对落后的中国来说,1960年农业、轻工业、重工业产值之间的比例,重工业所占比值过重,必须调整才有利于整个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经过两年努力,到1962年农业、轻工业、重工业产值之间的比例基本趋于合理。本题答案为B。
4.科学提升从历史材料中得出历史结论的能力。
“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是历史研究的基本方法,也是当今高考历史考查学生能力最基本的途径。因此,如何提升学生从历史材料中得出历史结论的能力,就成为学生学好历史必须解决的重大问题。在学习实践中,我们一般靠训练历史材料题的解题方法与技能来提升从历史材料中得出历史结论的能力。具体而言,就是运用历史材料题训练审题、读材料、链接、答题等方面的能力:
(1)拿到材料后要首先审题,而不要急于看材料。审题包括审该题中有几个要回答的问题、每个题的具体要求是什么、问题与问题之间有什么样的关联。只有清楚了这些问题,带着问题去读材料,才能有针对性地解答问题。
(2)读材料:读懂材料是答好问题的前提。一般情况下要读三遍:第一遍粗读,大体了解材料中出现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基本内容。第二遍细读,对材料去粗取精的简单处理,找到材料的中心词,找到材料之间的对比处(即关联信息)。第三遍重点读,结合问题有重点地细读材料,理解材料与问题之间的关系;在阅读材料正文的同时,还要注意提示性的文字,像时间、地点、人物、材料的出处等。
(3)链接。就是将材料与课文所反映的相关知识进行链接,判断材料所反映出的历史时期、历史事件,该内容在教材中是怎样论述的,据此确定答题的大方向。另外,还可将材料与热点问题联系起来。
(4)答题。答题前可列出简单的提纲。答题时要结合问题的问法组织答案:一是“根据材料回答”,答案依据材料的内容即可,不必回到教材;如果问的是“根据这几段材料回答”,就要综合每段材料的中心,分别写出,不要笼统概括(那样你是写不完整的)。二是“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这类问题答案不能全部从材料中得到,部分答案要结合教材内容去组织。三是“根据上述材料谈谈自己的看法”,是将材料中涉及到的都拿来当作有效信息处理、理解和把握材料的中心词作答案的关键。四是“根据所学知识回答”,这类问题要从所学知识出发组织答案――既不用教材的内容作答,也不用照搬材料原句,而要用自己的语言陈述自己的观点,做到史论结合、论从史出;在语言表达上要准确,做到语言简洁、层次分明、书写工整。答题有四忌:一忌照抄材料做无用功;二忌照搬教材、文不对题,即置材料于不顾一味回归教材;三忌白话连篇,不注意语言的科学表达,措词随意无中心;四忌堆积词藻。答完题后,要检查书写的答案是否有遗漏、失误之处,再进行补充、完善。
实事求是地说,这种训练方法对迅速提高应考能力是有很大帮助的,但却不能从根本上提升我们从材料中得出历史结论的能力。因为,要真正做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就必须正确处理好史证、史实和史论三者之间的关系,即要树立“证据意识”,秉持客观立场,运用科学方法。正如翦伯赞先生所言:“研究历史,固然要有正确的科学方法,但方法的本身并不就是历史,也不会自动地变成历史。当我们知道了历史方法以后,就要带着自己知道的方法,走进历史资料的宝库。不钻进史料中去,不能研究历史;从史料中跑不出来,也不算懂得历史。在这里,我强调史料对历史研究的重要性,并不是说方法不重要;反之,没有正确的方法,不但不能进行历史之科学的研究,即从事于史料之搜集与整理,亦不可能。史料与方法之相辅相成的关系,要使历史学走上科学的阶梯,必须使史料与方法合二为一。即用科学方法进行史料之搜集、整理与批判;又用史料对科学方法之衡量与考验,使方法体化于史料之内,史料融解于方法之中”。我想这种论述对于历史学习者同样适用。具体而言,我们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应注意以下三点:
(1)养成用史料论证历史教材中观点的良好习惯。历史教材中有不少关于重大历史现象或历史事件的结论性评价,这些结论性的评价一般在史学界是基本有定论的观点,往往也是我们学习历史的重点和难点。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我们应注意追问“为什么教材中会有这样的结论”,并有意识地为这个结论寻找依据。如此,不仅可以帮助我们加深对历史结论的理解,避免知识点的零散,也可以帮助我们形成“论从史出”的理念。至于寻找依据,可以采取这几种途径:①直接从教材内容中寻找;②关注教师提供的补充材料或讲授的内容;③课后自行查找补充。如关于“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这一历史结论,我们就可以直接从教材内容中寻找到相关史料进行论证。具体解决思路:一是首先明确“中国近代史”这一概念;二是寻找鸦片战争前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社会主要矛盾和社会性质五个方面的变化,这样就容易理解“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这一结论了。
(2)敢于质疑教科书中的历史结论。历史问题的复杂性和历史研究的发展性决定了大多数问题本身就是动态开放、不断变化的,角度不同、获得的史料不同、对史料的解读不同,得出的结论也就不同。因此,在学习过程中,我们不妨大胆质疑教科书的历史结论。仍然以“鸦片战争”为例,如果教师在课堂上已经引导大家作了上述分析,我们还应该敢于质疑:对课本中的评价,我们还有没有补充,有没有不同意见,如鸦片战争是否有客观进步性等。
(3)既要大胆假设,更要小心求证。质疑意味着“破”,这固然非常重要,但破后的“立”更重要。我们在突破传统观点有了自己的独立见解后,就必须学会运用科学的方法予以论证,即既要大胆假设,更要小心求证。具体而言,就是通过假设查阅史料鉴别史料选取史料解读史料运用史料论证,从而逐渐掌握史学研究的普遍过程与方法。如你想假设“鸦片战争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就必须查阅相关史料鉴别史料选取史料解读史料运用史料论证“鸦片战争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如果你不能运用相关史料论证你的假设,那就说明你的假设是不成立的,也就是说“鸦片战争没有积极意义”。
总之,掌握“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方法,形成强烈的证据意识,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精神,这既是我们学习历史的最大收获,也是我们学习历史追求的目标。[L]
文章为用户上传,仅供非商业浏览。发布者:Lomu,转转请注明出处: https://www.daogebangong.com/articles/detail/pzkmya003ie6.html
评论列表(196条)
测试